刘备集团之内,还没有那个文官能够左右朝政,还没有那个政党能够阻拦这次改革,敢冒头的,绝对死无葬身之地,这次无论是刘备还是陈子明都下了很大决心,反抗的,都得死。
“元龙,你应该知道陛下的决心,听说你父亲对这次政改有意见,你最好劝劝你父亲。”徐庶和陈登关系比较好,而且陈登很有本事,被刘备重用,这次改革刘备特意让陈登参加最核心的制定,便是告诉陈登,徐州陈家最好便乱来。
“多谢诸位,我已去信家父,家父知道该如何做,一切为了大汉。”刚开始陈登也反对改制,可当刘备让他参与核心改革制定之后,他立马改变主意,坚决支持改革。
甚至以家主的名义下令,陈家之人必须拥护改革,否则陈家除名,因为他知道,刘备这次要下狠心,掉了很多暗卫到各地不说,还掉了不少亲信大将坐镇各地军团,这次刘备没有和他们这些氏族玩仁政那一套,完全就是顺者昌,逆者亡。
“启禀丞相,启禀各位大人,陛下有请。”
刘备身边的人前来传陈子明等众人,众人相互看一眼,微微点头:“开始了。”
“建立三司,相互监督,各自独立,直接对天子负责。。。。。。。”
“设十二部,分外交部、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交通部。。。。。。。”
“州、郡、县皆设立十二部分部,为各部直属,不再接受地方管辖。。。。。。。”
“七品以上官员不得在户籍所在地担任职务。。。。。。。”
“暗卫改为监察司和情报司,监察司主要监察大汉内部各方情况,只有监察之责,没有抓捕、逼供等权利,收集情报后,交与相关部门处理。”
“情报司负责对外情报收集,直属天子,其余各部无权干预。”
其实十二部还是太少了,很多权利还可以再分,但现在才刚开始,没必要弄那么复杂,而且很多部门现在设来也没什么用,比如科技研究部,国防部什么的,现在还没必要弄出来,太超前。
至于暗卫分权,这也是有必要的,随着战争的进行,暗卫的功劳越来越大,队伍也越来越庞大,这是好事,可也是坏事,将来一旦全国一统,庞大的暗卫组织何去何从。
还不如现在根据目标的不同,建立相应的监察部门和间谍机构,让他们慢慢成长,知道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520章 十年()
“监察司各地改革情况,若有阳奉阴违者,阻拦改革者,速速上报!”
这是监察司建立之时,得到的第一个之令,刘备亲自下的,当着文武大臣下的,而且杀气腾腾,一副谁敢反抗就杀谁的架势,让那些蠢蠢欲动的氏族大臣无一开口反对。
朝中大臣无人反对,刘备任命下来,各自到归位,开始担任其自己的职责,不过一旦接令,就要受到各方监督,一旦完不成任务或者不能胜任当前职务,便会受到处罚,甚至会被刘备换掉。
一旦失去权利,对于那些氏族来说,是绝对的打击,没有权利,就等于没有没有立身之本。
如果是曹操或者孙权,可能不敢像刘备这么玩,毕竟曹操和孙权能有如今的实力,完全靠这些氏族的支持,他们手下绝大多重臣都是氏族出生,完全代表氏族阶层。
可刘备没有这个忧虑,也没有这个局限,刘备手下是有很多官员出自氏族,可这并不是全部,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平凡百姓之中,寒苦学子无数。
因为陈子明十年前就开始布局,这近十年来,陈子明没有断掉学院推广,每年投入到学院中的经费惊人。
十年,无论是地方学院还是最高的临淄学院,为刘备培养不知多少人才,如今的刘备集团,从最低价的官员到最高级的部级大臣,皆有平民百姓出身,没有任何世家支撑。
当年陈子明推广考试竞聘低级官吏,虽然被一些氏族抵制,但因为都是最为低级的官吏,所以也没怎么在意,就这样,每年进行两次低级官吏考聘,无数专业化的低级官吏遍布整个刘备集团基层。
每年的考核,无数基层官吏被一步步提拔重用,十年,那些当初考聘进入官场的低级官员,已经掺杂在整个刘备集团的高、中、底层,而且还有无数有能力,够忠诚的官吏等着提拔重用。
如果刘备愿意,现在就能将那些氏族出身的官吏全部清除,虽然会造成一时混乱,但至少不会让刘备集团垮掉。
当那些氏族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无能无力,无论地方还是朝中,已经不在是氏族官吏的一言堂,他们也无法再用辞官来威胁刘备。
现在谁要敢提出辞官,刘备会欣然同意。
当然,氏族也出人才,对于管理,这些氏族官员也很有一套,而且对刘备集团的发展有很大功绩,刘备不会无缘无故撤掉或者问罪任何官吏。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要不犯事,只要听刘备的话,无论氏族官吏还是平民官吏,刘备都会一视同仁,这也是那些氏族没有做出过烈反抗的事情的原因。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反抗过,上次那场危机,其实有很多氏族参与到其中,不过这件事被刘备压下来,因为牵连太广,而且已经和曹操全面开战,那个时候政局不能动荡。
陈子明这次政改,其实就是为了消除这样的弊端,避免这种事情再发生,至于那些参与的氏族,只要他们以后乖乖当他们的地主老财,刘备便不会下杀手,可要是敢再继续上蹿下跳,刘备绝对不会心软。
“东海王家,琅琊马家,北海林家,安平张家,济南胡家。。。。。。。。”
十多日之后,一封封密报呈现在刘备面前,一个个反对刘备政改的氏族跳出来,绝不受命,甚至开始串联。
“大哥,这些都是小角色,都是那些大族挑出来的探路石。”到目前为止,反对的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氏族,和那些能够影响一州的大氏族比起来,这些都是小不点。
“杀,不能让事态变大,现在需要稳定。”刘备无奈,他倒是想动一些大氏族,可一动就会使那个大氏族人人自危,现在他还没一统天下,还需要一定的安稳。
“那就杀,让那些氏族看看我们的决心。”陈子明也同意刘备的做法,既然那些大氏族让这些小氏族出来团路,来试探刘备的底线,那就让他们看看,刘备的底线是什么。
很快,一封封诏书出临淄,刘备到没有做出灭族的事情,不过凡事反抗政改的官吏,全部缉拿,其所在家族被彻查,一旦发现有作奸犯科的行为,当即捉拿问罪。
至于空缺出来的位置,有的是人才补缺,根本没那些氏族子弟什么事,现在氏族弟子要想当官,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唯有考聘一条路。
世袭官位在刘备这里,已经成为过去,刘备集团内,不可能再出现什么四世三公之类的家族。
刘备正在趁机政改的时候,曹操和孙权的精神却集中在益州争夺战上,在曹操和孙权看来,谁夺取益州,谁就有资格和刘备争夺天下,夺取益州,就不在受刘备压制。
没人在意刘备的政改,在曹操和孙权看来,这是自乱根基的做法,他们治下官吏几乎都出自氏族,他们也没这个能力,也不敢像刘备这样政改。
“人才不够,当扩建临淄书院。”刘备看着各地官员的资料,心中兴奋无比,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官员,几乎都掌控在氏族手中,统治者很多政令都要看氏族的脸色,很多政策都是为氏族服务,唯有他刘备,能做到不再受氏族制约,唯有他刘备能做到,真正的为大汉百姓考虑。
“临淄书院已经够大了。”陈子明无语,刘备这脑袋怎么就转不过来呢,现在绝大部分官员都出自临淄书院,这和以前的氏族官吏有何区别。
等那些氏族官吏被赶出官场,临淄书院一家独大,一个新的,而且非常强大的政党产生,将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嗯?”刘备听后,微微一愣,作为大神级的政治家,刘备立刻反应过来,理解陈子明的意思,脸色微变,然后道:“是该多建一些高级学院了,就让教育部办吧。”
“以前有百家争鸣,如今当现百院争锋!”以前没有那么多师资力量,现在有了,而且很多,是时候建立更多的高级学院了,临淄学院时代,该结束了。
第521章 神兵天降()
“在哪里建书院?临淄城临淄书院一家独大,其他书院若开设在临淄城,恐会被临淄书院压制。”建书院好办,现在的教师足够,地盘也好办,钱也没问题,可现在还是战乱时期,书院必须健在安全的地方才行。
“除了凉州、北地、汉中等地方,其他各州都可以建,我想现在没有人能够威胁到其他各州,每州现在最少要建一所高级学院,所有教材和配置全部按照临淄书院来。”陈子明想了想,每个州的州府安全还是没问题的。
“临淄也要建,而且要建很多所,直接划分一个区域,建立高级学院城,不能让临淄书院一家独大。”临淄现在人口高达三百多万,在这个年代是相当恐怖的了。
而且临淄是刘备集团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且能让临淄书院一家独占。
“可如此一来,临淄书院恐有意见。。。。。。”这点刘备不得不考虑,现在他突然发现建立更多的学院来打压临淄书院有多么急迫,因为刚才,他一个帝王,竟然需要考虑临淄书院的意见。
也没办法,临淄书院现的师资力量太恐怖,影响太大,很多大汉有名的大儒都在临淄书院,而且他们的学生已经遍布整个刘备集团。
刘备突然发现,不但临淄书院已经在官场形成一个群体,而且那些大儒的学生也形成一个个小集体,已经开始向党政的方向发展。
“这由不得他们,所有学院归教育部管辖,所有老师必须在教育部备案,发放相应的资格证才能教学,至于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儒,也需要备案,只不过必须给与相应的尊重和待遇。”
这些大儒可都是宝贝,都是后世的那些教授,得罪不起。
“所有老师的教资划归财政部,由教育部给名单,财政部发钱,学院收取学费都必须上交财政部,学院需要的资金也需要走教育部,然后教育部根据规定向财政部申请。”
陈子明开始着手学院的改制,最大可能不让学院成为一个政党的大本营,消除一切隐患。
“至于那些大儒,新建的学院也需要德高望重之人坐镇,就让他们去担任院长吧,育人一方,我想他们会同意的。”现在毕业的学生依然会开口闭口那个大儒的学生,这没办法,求个高等出生已经深入他们的灵魂。
“好,吾亲自宴请众多大儒,将他们分到各地学院担任院长。”陈子明理解刘备的意思,从道德至高点来支配这些大儒,用名誉来换取这些大儒的贡献。
一切安排就绪,政改还在继续,对于那些不服政改,抵制政改的官吏,刘备没有找其他借口,只要查明,没有冤枉,那就直接以不尊诏的名义砍头。
一场腥风血雨之后,各方都安静了,他们不敢光明正大的抵制政改,也没那个能力,如今的刘备已经不是谁都可以讲价钱的了。
而就在刘备全面展开政改的时候,黄忠和赵云兵马已经过了益州第一险关,黄忠、赵云、孟达三人统帅八万大军来带成都最后一个屏障,绵阳城下。
至于剑阁,被黄忠的兵马接手,孟达也没意见,这个时候,他必须清楚自己的位置,剑阁这样的要地,不可能继续拿在手中,烫手。
“攻!”
“咚咚咚。。。。。。!”
战鼓想起,绵阳城外铺天盖地的大军开始攻城,因为这次攻大益州,要速度,所以很多攻城武器都没带,可一些基本的攻城武器还是很容易做出来的。
“该死!”
当黄忠大军出现在绵阳城下,绵阳守将才发现,惊恐之下,接二连三的派出信使前往成都报急,看着一列列敌军接近绵阳城楼,守将吴班,副将郑度面如死灰,因为绵阳城楼只有一万守军。
本来绵阳城还有三万守将的,就在不久前,刘璋一封诏书,调了两万守将集合成都城内的一万守将,共三万兵马去增援张任。
“死战!”
吴班乃益州大将,深的刘璋重用,就算来敌强大,他也不可能投降或者弃城而去,他们身后,可就是益州大本营成都,他们的皇帝刘璋就在那里。
“吴班、郑度?有点本事。”赵云与黄忠并排而立,见绵阳城楼之上守军调度有方,并没有因为敌军强大而出现混乱,对守将的本事还是非常看好的。
“吴班乃益州名将,出身益州大族吴家,战功赫赫,郑度亦是智勇双全之人,不可小觑。”身旁的孟达开口道:“可惜不久前刘璋调走两万绵阳守将,如今一万守将,如何能挡我等八万大军锋芒。”
“可惜没能诈开城门,否则绵阳已下。”黄忠无奈,刚开始他们让孟达的人以运粮为由,前去诈开城门,不料守将吴班竟然巡楼,正好碰到前去诈门的兵马。
不知怎的,被吴班识破,诈门兵马当即被乱箭射死,绵阳立刻进入全城戒备,黄忠等人无奈,只能强攻。
“安排在绵阳城内的内应也被刘璋抽调前去增援张任,唯有强攻。”孟达也无奈,像绵阳这样的重地,他们也安排了内应的,可没想到被刘璋稀里糊涂的给调走了。
“我看吴班、郑度颇有本事,强攻一时恐难下,一旦刘璋援军到来,我等恐被挡在此地。”诸葛亮皱眉,强攻一旦失利,对他们接下来的计划非常不利。
“依军师之意,我等当如何?”如果真如诸葛亮所说,他们这次进攻就有麻烦了,要知道成都城内可是还有八万兵马,而且张任手中还有十万大军,汶山的严颜手中也还有八万兵马。
一旦刘璋令张任和严颜回援,他们这点人马就无法攻下成都,这次计划算是失败了。
“吴班等人定已向刘璋求救,刘璋必不会坐视绵阳丢失,当派援军前来救援,若灭了援军,莫说绵阳,恐成都亦无兵可守”诸葛亮准备围点打援,先灭了刘璋派来的兵马。
“传令各部,封锁绵阳四门,四面围攻。”黄忠立刻有了决定,当即下令围困绵阳。
“此地有劳黄将军,援军便交与吾。”赵云也不含糊,带着兵马悄然退去,准备在半路等着刘璋派来的援军。
第522章()
“出发!”成都城门敞开,一支庞大的军队冲出城门,领头的两人乃益州大将庞曦、张翼,二人奉刘璋之令率三万兵马前往绵阳增援。
“陛下有旨,封闭四门,任何人不得出入!”
等庞曦、张翼带大军出城后,成都城门立刻关闭,无数兵马聚集在各处城门,城楼上已经占满将士。
“陛下有旨,全城封禁,如何人不得外出,违者,斩!”
“踏踏踏。。。。。。”
一队队传令兵来回奔跑,无数百姓惊恐的往家赶,无一人敢在街上停留,成都城内一片混乱。
“来人,传孤之令,杀了孟达全族!”
刘璋怒气冲冲的站在龙座之前,除了怒色,还有隐藏不住的惊恐。
“陛下,孟达族人不再城中居住,其住所之人早已不知去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