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穆罕默德二世被流放到了印度洋上一座叫迪戈加西亚的荒岛上,并且在这座岛上被穷尽了十多年,在最后一艘运送食物的船只到达岛上的时候,穆罕默德二世已经死在了他的那个小窝棚里面。从此以后,只要做了俘虏的敌国君主都会遭到同样的流放,大洋上的荒岛很多,足够给每一个君主安排一座荒岛了。而这座叫迪戈加西亚的荒岛在数百年后,将成为明帝国在印度洋上最主要的军事基地。
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还有一件让朱祁钰很是头痛的事情。在奥斯曼帝国灭亡之后,怎么处理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分解奥斯曼帝国是肯定的,可怎么分解,以及怎么处理这里层出不穷的民族冲突?这只是最主要的问题,另外还有很多次要的问题需要他这个最高指挥官来解决呢。
占领了伊斯兰堡,并不等于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欧洲大陆东部,南部的奥斯曼军队并没有投降,因此,明军还得继续作战。
“第五军主要负责扫荡多瑙河下游地区的流寇。”朱祁钰在地图上划出了一个范围,“元旗关舰队派遣一支小规模的舰队进入黑海,并且由运输船队为第五军提供物资支持。杨天奉,顾成林,有问题吗?”
两人都摇了摇头,让强大的第五军来执行这种扫荡行动,就如同是杀鸡用牛刀。
“完成扫荡之后,第五军回国休整。”朱祁钰看了杨天奉一眼,“第五军已经在外征战数年,官兵都应该回去看看家乡的变化了。杨天奉,朕给你半月的时间来完成扫荡行动。注意一点,我们的敌人是奥斯曼帝国的余党。而不是当地的居民,更不是那些以前受到奥斯曼帝国镇压与欺辱地民族。因此,在扫荡的时候,你要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打击奥斯曼帝国的余党,扶持当地地少数民族,明白吗?”
“末将遵命。”杨天奉立即做了回答。
“第三军主要负责希腊这边的作战行动。”朱祁钰的目光落到了卫平身上。“希腊地区山地很多,而且地形很复杂,骑兵军不容易展开,因此,第三军更适合在这边作战。除了由船队负责补给之外,主要地作战任务都由第三军承担。卫平,有问题吗?”
“第三军绝不让陛下失望!”
朱祁钰的目光又转移到了陈豫身上。“第二军负责扫荡欧洲中部的地区。再往西就是神圣罗马帝国了,在这里,我们会遇到一个新的敌人。因此,第二军除了负责扫荡奥斯曼帝国地余孽之外,还要负责警戒神圣罗马帝国,不能让敌人趁机抢占便宜。”
陈豫点了点头。“第二军会完成任务的。”
“就这样吧。”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各部队休整五日,等到运输船队送来了物资之后,立即出发。”
朱祁钰没有计划安排更多地军团参加远征欧洲的作战行动,道理很简单。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以及奥斯曼帝国的动荡局面,让他无法派遣更多的军团参加远征。如同第一军,第八军,第九军,还有后来成立的那些新锐军团都被留了下来。能够支持三个军,加上陆战队,以及海军舰队近二十万的官兵发动远征,这已经是当时补给线所能支撑地极限兵力了。
朱祁钰也为补给的事感到很头痛。走海路的话,虽然运送的物资更多,可路途遥远,往返花上两年地时间都算少的了。走陆路地话,虽然快一些,可运送能力有限。因此,保障后勤供应,这成为了远征军最大的挑战。在三支军团准备远征的时候,朱祁钰却在为这件事情发愁,他发现自己几乎成为了后勤司令,远征的作战行动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他也必须要为后勤保障烦恼。
朱祁钰把这些烦恼告诉了顾成林,他没有跟其他的将军谈这些事情,毕竟,那些陆军将领并不太关心补给的事情。特别是在杨天奉,陈豫这类骑兵将领看来,只要他们手里还有战刀,那么就能够继续战斗下去,而其他的物资,完全可以依靠抢劫来获取。
“陛下,后勤补给确实是一件大事。”顾成林深知后勤的重要性,海军舰队没有了弹药物资,那就是一艘废船。“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有着自身的弊端与优点。最大的问题是,补给所需要的时间太长,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说,大部分的物资实际上是消耗在了路上,真正送到前线官兵手里的少之又少,大概只有两成的物资能够送到前线部队来。因此,在没有办法解决补给问题之前,我们肯定无法扩大远征军的兵力。”
朱祁钰长叹了口气。
“如界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后勤保障的投入,组建更多的船队,以及地面运输部队。二是选择更近的,效率更高的路线……”
“你开始说什么?”朱祁钰一愣,脑间灵光一闪,然后大笑了起来。
顾成林有点惊讶的看着皇帝,开始皇帝还一脸苦恼的神色,怎么一下就变样了?
朱祁钰笑得很开心,同时还在埋怨自己,怎么早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随后,他走到了地图边,翻了半天,翻出了一张地图。
“顾成林,你过来看看。”
顾成林立即走了过去。
朱祁钰在地图上指了一下。“这里,如果我们能够在这里挖一条运河的话,那么补给物资的速度是不是快了很多呢!”
顾成林一惊,立即看了皇帝一眼。
“要满足前线的作战需要,海上补给线路是最为重要的。一支大规模船队运送的物资是一支地面运输部队的上百倍。另外,有战舰的保护,运输船只也更为安全,而走陆路则很容易遭到匪帮的抢劫,因此,只要有一条适当的海上航线,那么就能够提高海上补给的速度。”朱祁钰笑着看了顾成林一眼”,以往,船队需要绕过非洲大陆才能够到达大西洋,这样来回一趟,算上中途消耗的时间,至少需要两年。如果我们在这里挖一条运河的话,那么船队不需要绕过非洲大陆,直接进入红海,再进入地中海,就能够到达前线,整条航线缩短了数万里,船队往返一次,大概只需要十个月的时间。在现在所拥有的运输船只的规模下,我们可以向前线部队提供至少两倍的物资,如果除掉少消耗的一部分,则可以达到三倍左右。也就是说,到时候,我们可以集中至少十个军的兵力在前线作战,投入至少四十万地面部队远征欧洲!”
“可修运河的工程很庞大,需要很多的人力!”顾成林仍然有点不相信皇帝的话,要挖一条运河,有那么容易吗?
“对,这确实需要很多人力!”朱祁钰点了点头,“那么,就把我们抓获的俘虏,还有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奴隶全都驱策去挖运河。如果不够,让日本人也过来。立即联系国内,让于谦派一批工程人员过来,直接抽调那些最好的水利工程专家,让他们实地考察之后,立即动手计划修建运河的方案。然后,集中这附近所有的力量来挖通这条运河!”
顾成林没有再反驳,看皇帝这样子,是铁了心要把这条运河挖通。如果真能够集中一两百万人的力量,说不定,还真能在这里挖出一条运河来呢,而且,这肯定会对远征军提供极为巨大的帮助!当然,顾成林并没有想到,这条运河几乎改变了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命运。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六十八节 血泪运河
在其他的国家中,对朱祁钰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的评价中,不乏褒贬,而且都是褒贬分明。比如,朱祁钰对西方世界的掠夺,对数个强大国家的灭绝性政策,这是受到了一致的诋毁的。同样的,朱祁钰发动的数次远征,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大融合,这也是受到了肯定的。只有一个问题,是西方史学家所争论不休,褒贬不一的,那就是修建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是没有任何争论的。在这条运河修建之前,连接东西方世界的海上航线必须要绕过非洲大陆,长达数万里,往返一次至少两年的时间。而在这条运河修通之后,船队就再也不需要绕过非洲大陆了,可以直接往返于地中海与红海,航线缩短了两万多里,船队可以在当年之内往返。这对促进两个世界的文明交流,以及东西方的贸易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也正是如此,东西方世界的发展才能够如此的迅速!
争论的焦点是在这条运河的修建历史上。朱祁钰并不是完成运河修建的皇帝,他只是开启了修建这条大运河的皇帝而已。更大的争论是,在修建这条运河的时候所发生的那些惨无人道的事情,以及一个伴随着这条运河修通而灭亡的强大民族。
就算按照20世纪的标准来衡量,修建苏伊士运河也至少得动用几万人力,以及大量的工程机械,花上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当然,这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大量的工程机械,并且大规模采用爆破技术,有威力更大的炸药,当然,还得有很先进的运河设计方案。这样,在投入上百亿的资金,花上二十年的时间,就可以修通这条运河了。
可在当时,朱祁钰就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来完成修建运河的工作!显然,在几百年之后,这都是一个令人无法相信,更无法理解的速度。而在这个修建速度的基础,是一百五十万条被剥夺了的生命!
问题也就在这里。修一条运河,在两年之内,就因此而死了一百五十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换算成天的话,那就是一天至少2100人,而实际上,运河动工的时间是一年零十个月。也就是说,在这22个月中,每个月死亡的劳工达到了七万人,平均每天2300人!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一条用尸体垒起来的运河,将这些尸体码在运河的两边,可以修一条高三米的城墙!
在这一百五十万劳工中,有一百万是突厥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战场上的俘虏。另外还有五十万依附于突厥的其他民族的俘虏,奴隶。当然,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在最终修完这条大运河的时候,一百五十万劳工只是死在这条运河两岸地劳工的一部分而已。
景泰二十一年,上百名帝国的水利工程专家完成了对运河地区的勘探与设计工作。当时,朱祁钰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要在帝国远征军扫荡完了奥斯曼帝国的余孽,准备对欧洲大陆发动远征之前完成运河的第一阶段修建工作。让帝国的运输船只能够从红海直接进入地中海。而不需要绕过非洲大陆。因此。在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这些工程师采取了分段建造的办法,将整个运河区分成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段,每一段由一名工程师具体负责施工设计等等,最后,将这一百多段河道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大运河了!
劳动力是现成的,当时明帝国在战场上抓获的俘虏就超过了一百万,另外还有数百万突厥平民。除掉妇女,儿童,老人等等,剩下的强壮劳动力至少有三百万人。为了驱策这些奴隶修建运河,朱祁钰调遣了第一军,第八军,第九军等一共六个军,二十多万兵力来维持秩序,控制奴隶。可以说,突厥民族的大灾难在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
景泰二十一年秋,运河正式开工,第一批劳工是五十万俘虏,而负责押送这些俘虏的是两个整编军的近七万帝国军人。在刺刀,步枪,战刀,皮鞭的威胁与驱策下,五十万劳工被赶到了工地上。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这些奴隶每天必须要工作九个时辰,而且任何偷懒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最轻的是鞭挞,最严重的就是掉脑袋。
在明军的残酷镇压下,到景泰二十一年年底,就爆发了十多次奴隶暴动。十多万手无寸铁的奴隶在暴动着被射杀。当朱祁钰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下令,将五十万奴隶全都赶进了地中海与红海,一个不留。
景泰二十二年春,第二批五十万奴隶被驱赶到了修建运河的工地上。为了保证这些奴隶卖命干活,朱祁钰亲自制定了一套管理办法。每五个奴隶用脚镣绑在一起,为一组。每十组为一小队,每十小队为一大队。如果有一个奴隶造反,那么一个组的其他四个奴隶都得丧命,如果有一组的奴隶造反,一个小队的五十名奴隶都得完蛋,如果有一个小队的奴隶造反,那么一个大队的五百名奴隶都会掉脑袋!
为了让其他的奴隶不敢造反,所有造反努力的尸体就摆在运河的工地旁,那是造反者的下场。可以说,这是极为残酷的手段。至于朱祁钰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手段,历史上更是众说纷纭,大概,这个皇帝在乎的并不是那些异族人的生命,他所在乎的是帝国将士的生命。只要修通了这条运河,那么帝国将士的生命就将得到保证。换句话说,如果要倒下一百个奴隶才能够挽救一名帝国将士的话,那么朱祁钰会毫不犹豫的杀掉一百个奴隶,来换回一名帝国将士!
这也是引起争议最多的地方。后来,甚至有很多人模仿了当年修建运河的工程,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不采用这么残酷的手段的话,根本就不会死那么多人,而且最多就只需要五年的时间完成运河的第一期工程,换句话说,为了抢三你年的时间,就让一百五十万人丢了性命,这个代价确实是太大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朱祁钰不抢这三年时间的话,那实际上就是给欧洲各国三年的准备时间,另外,帝国也将多支出三年的战争经费,大批在前线作战的军团都将多呆上三年。也许,没有人推算过,如果帝国晚三年发动针对欧洲大陆的远征行动的话会多损失多少兵马。也许,也不会有人想到这一点上。但是,可以说,如果晚三年发动战争的话,历史就会不一样了。
导致大批奴隶死亡的原因不仅仅有明军的暴力镇压,以及没有人道的奴役。实际上,导致大批努力死亡的是另外两个原因:饥饿,瘟疫。
饥饿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修建苏伊士运河的时候,明帝国还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一是针对奥斯曼帝国余孽的扫荡战争,另外一个就是由卫广指挥的北线远征部队的作战行动。因此,首先得保证这两支远征军的后勤供应,其次才会考虑到奴隶的生活。而经过了连续数年的争战,西亚,北非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庄稼连年欠收,饥荒早就已经出现了。在当地征粮是不太现实的。而明军由无法为这么多奴隶提供足够的食物,因此,饥饿实际上是大部分奴隶送命的原因。
导致饥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埃及地区的叛乱。这个将在后面做介绍。
有了这两个因素。当时大部分奴隶是得不到足够的食物的。根据一些野史的非正式统计,在两年的运河修建期内,至少有五十五万奴隶死于饥饿。在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特别是在运河地北部地区。因为物资供应非常紧张,奴隶暴动,加上饥饿,成为了主要的杀手。
导致奴隶大量死亡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瘟疫。在暴动中被干掉的那些奴隶,饿死的奴隶的尸体一直就堆在运河工地附近。负责看押的军队并没有想过要清理这些尸体,这也是皇帝的命令,要让所有的奴隶都知道一点,要想活命,就得拼命干活,不然就是死亡!而这些事体在沙漠烈日的暴晒下很快就会腐烂变质,结果就是导致大规模的瘟疫爆发。
瘟疫也威胁到了明军的安全,这至少让明帝国不得不从国内运送更多的药材来解决军队内部的病患问题。最严重的一场黑死病差点就导致埃及崩溃。不过,在东方,黑死病实际上是很常见的,东方人对黑死病的抵抗能力还要好一点。相反,在西方,黑死病的破坏力大得多,特别是对埃及地区的原住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在两年中,根据明帝国的官方史书记载,至少有十五万劳工死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