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道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道君-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殿下,这——!”范履冰还要争辩,一旁见太子已经快要大发雷霆的萧元文立马出声吼道,“范履冰,太子让你下去,你还不快退下!”
    “诺!”范履冰无奈只能躬身领命,身形有点跄踉的退出了正殿。待范履冰离开正殿,萧元文这才陪笑着说道,“范履冰太过书生气了,有点迂腐,殿下不用为了他而气坏了身体。”
    李弘知道范履冰是一个忠谏敢言,不畏权势的人,今天拒绝自己必然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因此心里不怎么气恼范履冰,只不过范履冰太不给他面子,才会让我发怒。
    “甄选贤才的人有张柬之和李峤就够了,萧祭酒只要从旁协助他们就行,孤就回去了。”李弘起身向萧元文说道。萧元文知道太子心情不好,就不敢在挽留而是躬身,将李弘送出了国子监。
    “殿下,这范履冰也太不识好歹了,要不卑职去教训他一顿?”陈恭跟在李弘,气咻咻的说道。太子相召,这是莫大的荣幸,你一个穷酸还敢拒绝?
    “不用了,再等等,等他真的不想来时,你再去为孤绑回来不迟。”李弘说道。
    要是范履冰真的不愿意来崇文馆做校书,李弘还不介意动粗的,因为现在他要是不将范履冰弄到东宫,到被武后发现,范履冰会像历史上一样成为“北门学士”,这是李弘不愿意看到的。
    见太子殿下这么说,陈恭心里倒也解气了很多,就不再言语了。
    李弘回到东宫不到一个时辰,就见闫庄领着一个小孩来书房找他,两人走进书房,闫庄还来不及施礼,他身边的小孩就忙开口问候道,“李哲,见过大兄!”
    李哲就是唐中宗李贤,因为他现在还没有改名叫李贤,才会自称是李哲。
    而由于李哲一出生时李弘就已经是太子,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又不是在外地就藩,就已经出宫开衙建府了,李哲从小到家能见到的兄长就只有李弘和李显两个人,以至于现在他才会叫李弘为大兄。
    李弘因为身体不好常年深居东宫,跟两个弟弟李显和李哲见面的次数很少,所以他跟两人很生疏,而李显和李哲不是因为他生病时来东宫看望他,平时都不会来东宫。因此今天李哲突然出现在书房,让他颇为好奇,就开口问道,“六郎,你怎么来了?”
    “当然是来给大兄送人的啊!”李哲笑嘻嘻的说道,他见李弘有点迷惑不解,就继续说道,“大兄,今天你不是在国子监看上我府上的范履冰了吗?我是专门将他送来给你的。”
    李弘见李哲人小,可笑的很奸诈,就淡淡的问道,“六郎,这件事恐怕不会这么简单吧?”
    “当然。”李哲一本正经的说道,“他本不想来东宫的,是弟弟我费了好大的劲劝说他,他才愿意来东宫崇文馆做校书。”
    “六郎,你说吧!要大兄怎么谢你?”李弘语气淡淡的说道。对于李哲小小年纪,就懂得付出之后得到回报,他倒是能够理解,因为生在皇家,谁没有一点半点的心机。
    “大兄,我听说母后将赵红裙送给你了,是不是真的?”李哲一脸期待的问道。
    “对。”李弘微微点头,不过又不由的惊道,“六郎,你不会是想要打她的主意吧?”
    “怎么?难道大兄不舍吗?”李哲见被李弘识破了小心思,就埋怨似的说道,“大兄,为了让范履冰答应到崇文馆任职,弟弟可是将府中唯一一个懂得琴棋书画、歌舞曲艺的女婢都送给了他,现在他是你东宫的人了,你怎么得补偿我一下吧?”
    李弘听李哲这么说,就皱眉问道,“难道他答应来东宫任职,条件就是为了得到这名婢女?”
    “可不是!”李哲气咻咻的说道。
    李哲现在年纪还小,不懂儿女之事儿,自然谈不上说他看上了赵红裙,可是他喜欢玩耍,王府里能歌善舞,又懂得琴棋书法的婢女就只有一个,现在为了能将范履冰送到东宫,他将这名婢女送出去了,自然也很肉疼,只能向李弘讨要赵红裙了。
    至于他为什么非要送出婢女让范履冰来东宫,不是说李哲实心的为李弘着想,而是因为李弘的太子,两人虽说是兄弟,可李弘始终是太子,今后是要继承皇位的人,两人之间除了兄弟情外,还是君臣关系,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李弘看上的人,就是李哲还小什么都不懂,周王府的官员为了不得罪李弘,会劝说李哲将人送到东宫的。
    “这王八蛋——”听完李哲的解释,李弘也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他是被范履冰气的,因为他今天算是见识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书生究竟是什么样了,这范履冰不就是一个吗?
    突然见李哲一脸尴尬的样子,李弘就说道,“六郎,不是大兄不愿将赵红裙送你,只是母后派人将她送来时,就亲口说要让赵红裙贴身服侍孤的日常起居,你现在确定还要她?”
    贴身服侍代表着什么李哲可是清楚的很,因此李弘这么说,李哲就懂得李弘的意思,便忙道,“既然这是母后的意思,那大兄就当弟弟没说过。大兄,你要是没有什么事的话,弟弟就先告辞了。”
    “嗯!”李弘微微点头,对闫庄说道,“闫庄,你送送六郎。”
    闫庄躬身领命,就将李哲送出了书房。待闫庄再次回到书房,李弘一脸深思的问道,“闫庄,你知道周王身边亲信叫什么名字吗?”
    闫庄一愣,就摇头忙回答道,“这个,臣不太清楚。殿下,有什么事情不妥吗?”
    “是啊!”李弘叹息道,“你难道没看出来孤这个弟弟不简单吗?”
    历史上唐高中李贤(李哲)因为重用韦皇后的亲戚,欲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门下侍中,裴炎以为不可。李显大怒:“我以天下给韦元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后,武后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继位才两个月的就将他庐陵王,贬出长安。
    史书评价说这是唐中宗李显庸柔无能的表现。
    可实际情况则不是这样。
    因为当时情况是他的权力已经被武后架空,他身边没人可用,他要巩固当时还不稳固的皇位,没得没办法才迫不得已的重用韦皇后的亲戚,以韦皇后之父韦元贞为门下侍中,想试图组成自己班底。
    不然,他的举动又岂能会惹得武后大怒,竟然要废了他呢?
    “要不派人去查查?”闫庄谨慎的说道。
    “还是算了吧!”李弘想了想说道,就示意闫庄退下。
    现在李哲还威胁不到他,他也没必要盯上李哲惹得高宗和武后不悦,他现在忧虑的是华县惨案,大理寺少卿张德裕已经去华县十多天了还没有消息,这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第三十七章 终究是臣
    卯时的长安城还沉浸在夜幕之中,可李弘已经起床,正在赵红裙的服侍下梳妆,因为他今天要参加每月两次在宣政殿举行的朝会。
    赵红裙给李弘梳好头,又给他穿上淡黄色蟒袍,再戴上羽冠。眨眼间她发现柔弱的太子殿下竟然变得神采飞扬,一股子隐约之间难以言语的帝王之气在他的眉宇间凝聚。
    赵红裙恍然间失神,待她醒来时梳洗完毕的李弘就已经在陈恭等二十名侍卫和闫庄的随时下,匆匆向大明宫的宣政殿而来。
    因为李弘身体羸弱,高宗就容许他上朝时乘坐两人小轿。他乘坐小轿来到宣政殿前的广场时,群臣都差不多已经到齐了。
    “见过太子殿下——!”
    “参见太子殿下——!”
    大部分朝臣看到太子李弘,全都快步上前向他躬身施礼。只有几个老臣,像李绩和许敬宗等在李弘小轿到了众人面前时,才躬身向他施礼。
    待李弘下轿向众人施礼之际,他看见了远远站在一旁孤芳自赏的贺兰敏之。
    贺兰敏之弘文馆学士,又是从三品的左散骑常侍,是门下省仅次于门下侍中、侍郎的三号人物,可见武后对他栽培的力度有多大。
    他看到李弘在注视他时,眼中竟然满是讥讽之色。
    可讥讽归讥讽,宣政殿前群臣都在,他也不敢大逆不道的不理李弘这个太子,就很不情愿的缓步走到李弘面前,神态颇为的傲慢躬身说道,“见过太子殿下!几天不见殿下的风采依旧啊!”
    李弘嘴角露出了淡淡的嘲讽之色,依旧笑着说道,“周国公——,不要多礼了!你不一样也龙精虎猛吗?”
    一个是大唐的储君,一个又是被皇后娘娘寄予厚望的家族新贵,两人都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这般针锋相对,倒是让一旁的朝臣看的是心惊肉跳,因为他们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牵扯到两人争斗中去做牺牲品。
    “殿下,臣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贺兰敏之突然开口说道。
    他说话的口吻颇有点以长辈之态教训李弘的意味,不过他说这句话时眼中闪过狡黠之色。
    李弘又岂能不知道贺兰敏之对自己说的话会是什么,就淡淡笑道,“周国公请说。”
    “殿下,现在你虽已参政,可有些事情在决断的时候,还要看清形势,切不可鲁莽。”贺兰敏之一副教训李弘的口吻说道,“不然,后果将不堪回首。”
    李弘知他说的“有些事情”指的是什么,而“看清形势”又指的是什么,却依然装作很不解的讶然问道,“孤愚钝,不解周国公的意思,烦请周国公解释一下可好?”
    “你——”贺兰敏之本想在李弘反驳他时,再很得意,很嚣张的准备说几句义正言辞的谏言,让李弘在众人面前难堪一回,可没想到李弘没有上当,而是装傻充愣,将他想好的话憋在心里难以说出口,得意之色凝固在脸上,愣了一下神,才语气不忿的说道。“解释?殿下自己心里清楚,这里这么多人,就不需要我再详说了吧!”
    李弘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见贺兰敏之有点恼了,这才一本正经的说道,“那孤就多谢周国公的良言了。”
    “不用谢——!”贺兰敏之有点气愤的说道,他转身就要离开却被李弘给吼住了,“周国公请慢走——”
    李弘这句话说的声音很大,附近一直盯着他们谈话的群臣都听见了,于是大家就将目光全都两人身上,竖耳静听,想看看太子殿下到底要干什么。
    贺兰敏之停住了脚步问道,“殿下还有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孤只是想告诉你一句话。”李弘说道。贺兰敏之一副聆听教诲的样子说道,“殿下请说。”
    “贺兰敏之,你虽然贵为公国,又是母后的侄子,深受母后器重…!”说到这里,李弘停顿了一下,语气拔高了几分,继续说道,“可你要记住,孤要不死,你终究是臣!”
    孤要不死,你终究是臣!
    孤要不死,你终究是臣!
    李弘一句霸气外漏的话,彻底镇住了嚣张的贺兰敏之,就连一旁的群臣也没有想到一向羸弱的太子殿下会说出这样的话,全都愣神了。
    李弘说完这句话,就不再理会贺兰敏之,径自走到了朝会列班时自己的位置上,文臣之首。
    贺兰敏之看着李弘离开的背影,眼中露出了怨毒之色。因为他听懂了李弘话里的意思,不管他怎么嚣张,怎么受武后的宠爱,怎么受杨氏的照顾,可李弘始终是太子,只要他还在大唐,他在李弘面前依然是臣。
    “咚咚咚——”就在这时,早朝的钟声响起,继而听到一名内侍高声喊道,“众臣工即可早朝——”
    宣政殿前的群臣立即整理了一下的衣冠,就依次跟随领班大臣走进了宣政殿。文臣之前分别是太子李弘和许敬宗,武将这边以李绩为首。
    当李弘跟群臣走进宣政殿时,映入李弘眼帘的则是大殿正中央的龙椅旁边还设有一张椅子,这张椅子不华丽、不够气派,可他知道这张椅子坐的人是权势被龙椅上做的人权势还要大,因为这张椅子是武后的位置。
    果然,就在这时武后和高宗缓缓走进宣政殿,高宗登上玉阶坐到了龙椅上,武后就坐在了他的身侧椅子上。
    “参见陛下——”李弘忙跟群臣施礼。
    “众爱卿平身!”高宗中气不足的说道,看了一眼李弘,就语气关切的说道,“给太子赐坐。”
    之前李弘的身体实在太差,一旦朝会时间一长,他就会撑不住。因此高宗为了照顾他,每次朝会上都给他赐坐,时间一久,这就成了一项惯例。
    “多谢父皇!”李弘躬身向高宗施礼道,就大步走到了玉阶下缓缓的坐到了早已放好的一张椅子上。
    宣政殿里的群臣看到这一幕,全都羡慕不已,尤其的宗室子弟更甚。而高高在上的武后在看到这一幕时,眼中也闪过一抹难以形容的妒忌之色。因为她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让她费尽了心机,使尽了手段,又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一步一步获得的。
    可李弘能在这样的大朝会上被赐坐,却只因为他身体不好的原因。
    然而武后知道这里的面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这个,真正原因是因为李弘是太子,他是大唐的储君。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可有事要启奏啊?”高宗环视了大殿里的群臣一眼,就开口问道。
    “陛下,昨晚西北传来消息说,这数日西北来连降大雪,道路被堵住了,吐蕃使团恐怕不能如期到达长安城了。”高宗的话音一落,高宗的亲信戴志德就开口说道。
    “吐蕃使团不能如期达到?”高宗茫然的问道,就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说道,“就随他们去吧!还有呢?”
    “陛下,华县惨案至今没有眉目,大理寺少卿张德裕离开长安到华夏已经有半月有余,可至今还没有上过一道奏章,此案恐怕并非我们想的这么简单。臣请陛下立刻派人到华县,监督张德裕查案。”突然,有一人出列说道。
    李弘知道今天的朝会上肯定有人会提起华县惨案,可是当他看到说话之人时,即便心里有了准备,可脸色依然变得有点阴沉。因为说话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上次弹劾他,说他放纵自己的亲卫,让他们四处扰民、张扬的殿中待御史郑洪,
    “陛下,华县惨案涉及到太子殿下,然大理寺少卿张德裕如此怠慢,其中恐有隐情。”郑洪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人出列道,“臣也恳求陛下派人前去监督张少卿查案!”
    说话的这人正是上次同郑洪一同弹劾李弘的监察御史王达。
    上次,两人弹劾李弘,高宗和武后正准备要处置两人,可没想到发生了华县惨案,而且还跟太子李弘的亲军有牵扯上关系,这就使得两人的弹劾就变得有理有据又名正言顺了,因此两人的上书弹劾就变成了忠臣直谏,高宗和武后不得不压下惩罚两人的念头,而且还褒奖两人敢于直谏。
    现在,两人又在朝会上跳出来质疑大理寺查案,矛头明显的冲着李弘的来的。


第三十八章 落败争锋
    郑洪和王达两人的奏言没有引起朝臣们的附和,宣政殿内一下子变得寂静无声。
    废话,这是在跟太子作对,是找死的节奏啊!宣政殿内群臣脑子没烧坏,岂能做人当枪耍?就连对李弘狠的咬牙切齿的贺兰敏之也选择了沉默。
    可郑洪和王达是御史,职权就是弹劾和谏言,他们在朝会上说的话分量极重。因此他们一开口,就是群臣保持沉默,高宗也不得不有所表示才对。
    高宗看了一眼武后,见武后目视大殿众人,没有理他,他就将目光移向了许敬宗问道,“许爱卿,张德裕迄今没有上过一份关于华县惨案的奏章吗?”
    “回陛下,没有。”许敬宗躬身回答道。
    高中微微点头,再次将目光移向了武后,见武后无动于衷,他就继续说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