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127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风1276-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乌仁图娅是一匹烈性子的桃花马,乃颜汗就说过只有楚风才能骑。骑手在熟悉马儿的过程中,除了原有挠脚心的刑罚,在佐渡岛又发明了打屁股的新手段。

毕竟还没过门,就算草原儿女不在乎礼法,在室的乌仁图娅终究面嫩些,被楚风捉住打屁股,还是非常“可怕”的。若在往日,早就屈服了,但今天,她打定了主意,非得跟皇帝回琉球,见一见那四位将来的“竞争者”。

她闪电般的伸出那芊芊玉手,一把掐住楚风软肋,“面目狰狞”的道:“皇帝当小女子真不堪一击吗?往日那是让你,要是不带我回琉球,哼哼,谁打谁的屁股,还不一定呢!”

哪儿有大姑娘打男人屁股的?说完这句,乌仁图娅虽然咬牙切齿装出副凶相,却不知她的脸火烧火辣,红得跟草原上八九月份的火烧云,也相差无几了。

“小心我抓你眯眯!”楚风吓走了小心肝扑通扑通乱跳的乌仁图娅,看着琉球所在的西南方向,隐隐有点担心。

果然,七天后担心变成了现实。

琉球码头,欢迎御驾北巡而归的官员民众人头济济,舞狮子的、舞龙的队伍二三十个,鼓乐震耳欲聋,但楚风从官员们的眼中,看得出部分别样的意味,特别是当乌仁图娅跟在他身后,走下悬梯的时候。

《臣文天祥侯德富郑思肖张广甫曲海镜奏请皇上尊重国体顺应人心折子》,摆在了政府大会议室的椭圆桌子上。

折子上的内容,大约就是“汉与蒙元本世仇,皇帝若娶蒙古女子,则天下人必有疑我之心,且汉制不同旧制,而各地遵令施行,汉军不同旧军,而豪杰争先投效,百姓嬴粮而影从者,惟皇帝高擎义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已。天下人有疑我之心,则大好形势必不复存……”

楚风拿着这份奏折,微笑道:“能让七位部长中的五位联名具折,自大汉龙兴以来,可是难得的很呐!”

七名部长,惟有赵筠和王大海没有具名,这不难想到,一位本身就是皇后,一位身为国丈,避后宫争宠的嫌疑罢了。

而剩下的五位部长,齐刷刷的把名字列在了奏折上。

被皇帝的目光扫过,匠户系的曲海镜、张广甫眼神当中,有点不好意思的躲躲闪闪,侯德富侧身挡住别人的视线,偷偷指了指文天祥。而故宋状元郎文天祥,和他的朋友郑思肖两位,正襟危坐神色凛然,显然做了犯言直谏的打算。

楚风看出来了,侯德富是被即将成为他老丈人的文天祥逼得没法签了字,但他的态度,显然认为这个折子无可无不可,取中立态度;曲海镜和张广甫态度的闪烁,并非认为这折子内容不妥,而是为这次没能够站到皇帝一边才有些歉意,道义上,他们自认为是正确的;文天祥、郑思肖则是这场风波的主力。

“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楚风对文天祥说:“文部长,我记得在三个月前,你还积极支持以华变夷的政策。”

这、这,皇帝把娶胡女上升到以华变夷的高度,文天祥倒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沉吟半晌才道:“历代帝王,娶胡女者殊无明君,皇帝若是宫闱乏人,我大汉境内千娇百媚,就算到民间选妃,不怕没有颜色超过那胡女的。”

呵呵,文大君子居然也谈起美女容色,倒是有趣!楚风笑道:“时移世易,我大汉政策既然曰‘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皇帝自该以身作则,岂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皇帝点灯?”

“皇上此言差矣!”郑思肖疾言厉色,摆出副死谏的强硬态度:“皇帝娶胡女,殊无天家颜面,损我大汉威严!将来史家班班铁笔,百年后吾皇必定悔不当初!”

楚风的眉头忽然就皱了起来,自人类进入父系社会,民族都是以父系血统传递,谁的父亲是哪族,谁就是哪族人,全世界文明民族中惟有犹太人数千年颠沛流离,男子被杀女子被辱,所以屈辱无奈的选择以母系传承,要是罗马士兵上了犹太女人生下个小孩,他算犹太人。

比如康熙大辫子的老娘是汉人,试问康熙属满人呢,还是属汉人?后世有些“史学家”说他半满半汉,这些个脑残千万别穿越回那所谓的康乾盛世,否则啊,一定被康大辫子弄成个文字狱,砍了脑袋当夜壶用……人家可不承认那一半的汉人血统!

所以把异族的美女弄了来,是挺光荣挺了不起的好事啊!近几百年,咱们华夏老是被别人民族融合,咱就不能去融合别人一把?

楚风盯着郑思肖问:“汉文景、唐太宗,算不算明君?”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当然都是明君。”

“明君,明君可以把汉家女儿送给匈奴和亲,我如何就不能娶蒙古女子?”楚风又好气又好笑的反问道:“是像历代搞和亲的皇帝那样,把公主或者民间美女送到漠北的毡房中去,这样有颜面呢,还是我布汉威于四方,将各族女子娶到大汉来更有颜面?”

郑思肖张口结舌不能回答,文天祥点点头:“唐太宗、汉文景将汉女送到苦寒之地,皇帝却能将蒙古汗王公主娶回大汉,则皇上所为,更长我大汉之气,灭那蒙古的威风,只是……”

“只是什么?”

文天祥和郑思肖对视一眼,各自都有点不好开口,毕竟接下来说的事情从道义上讲,非人臣应该谈论,从帝王心术看,也挺招忌讳的。

“侯德富,你来说说,为什么反对我娶蒙古公主?”楚风点名提问,免得列位臣工你看我我看你的。

呵呵,侯德富干笑两声,“皇上的家事,为臣子的本不该管,只是皇上家事就是天下公事,臣等又不得不管。便是皇上现在并无太子,那蒙古公主万一生下男孩……”

文天祥赞赏的看了看侯德富,心说到底还是他和皇上结识得早,是最早的从龙之臣,顾忌也小许多,这话也说得好,皇上的家事,不就是天下的公事嘛!嗯,看来柳娘的眼光倒是不错,两个孩子也老大不小了……

“你们、你们担心生下位带着蒙古血统的太子?”楚风惊讶的看着列位臣子,得到一个个肯定的回复。

完全没必要嘛!大汉今后的道路,将会朝君主立宪制发展,皇帝本身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小……事实上楚风之所以要保持强权,更多的是出于强力推进改革的必要,和战争时期集中一切力量对付蒙元敌人的需要。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尽力将科学知识传授出去,以形成自发的研究力量,避免处处依赖自己;将政治军事经济权力分散,形成稳固的政治集团;立法保障公民权,等等等等,这一切都是在为将来,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后走向新的政治阶段在做准备。

但这些打算,太过超前,说出去的效果不见得好,再说楚风的心底,更偏向可爱的敏儿、知心的赵筠,就是雪瑶、陈淑桢,也比乌仁图娅讨人喜欢些嘛!他想了想,笑道:“各位臣工,我同意不立异族女子为皇后,记得当初和乃颜汗谈的,就是纳为妃子嘛!”

“皇上英明!”文天祥等人长出了一口气。

“不过,我又有了新的想法。”楚风脑袋里灵光一闪,又有了鬼点子:“咱们颁布的大汉公民法,应该加上一条,凡夫妻双方中一方为大汉公民的,另一方可申请公民身份。”

文天祥、郑思肖这群老实人还没反应过来,侯德富已在嘿嘿的淫笑了,“大汉公民的身份,就能吸引不少异族少女,何况大汉法律许人三妻四妾?将来一个公民娶上五六个、七八个异族女子,也未可知。”

“嗯,以华变夷,好办法!”文天祥捋着胡子,连连点头。

唯有郑思肖,比文天祥还要“君子”到现在还没转过弯来,傻傻的问:“那大汉女子岂不也成了异族男子人人争抢的目标?”

张广甫这色老头,已在意淫将来胡姬满堂的迷人风光了,昏花的老眼里放射出绿幽幽的光芒,闻言将他肩膀一拍:“老郑你傻呀!汉富强而四夷贫弱,汉人娶胡女易如反掌,胡人娶汉女难如登天!”

第326章 打上门来

这就是琉球,大汉帝国的心脏?

从楚风安排的国宾馆走上通往琉球城的宽阔平坦的大道,乌仁图娅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一切都那么赏心悦目。

同样是十月天,辽东已是白雪皑皑,东海之上的琉球仍然是和风频吹,苦于北方干冷气候的乌仁图娅,深深的、贪婪的呼吸着温暖、湿润的空气,连风中都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清香。

国宾馆在郊外,从最初下船的码头,到国宾馆,再到琉球城,一眼看出去,没有荒芜的地方,处处都被辛勤的汉人农夫开垦成了农田。大大小小的村落充满了欢声笑语,秋收早过了,男人们却闲不下来,要么在山坡地侍弄果树,要么整修农具;无事可做的老人在躺椅上,享受冬日难得的阳光;少妇和姑娘们三五成群,有的纳着鞋垫,有的拿着两根尺把长的金属棍,把几根绒线钩拨挑刺。

“姐妹们,你们这是做什么呢?”乌仁图娅像个好奇宝宝,凑到姑娘群中发问。

乌仁图娅的衣饰虽然奇怪,口音虽然生疏,但最近一两年琉球南来北往的番商海了去,又有琼州的黎族、闽广的畲人客家人过来经商务农做工,姑娘大嫂们也就不以为意,见她容貌甚美,举止落落大方,大家推了位最年长的大嫂,非常热情的向她介绍:“这是羊毛纺成的毛线。呢绒虽然又轻薄又饱暖,可不适合贴身穿,拿毛线织成衣服,穿在外套底下,舒服。”

说话间,那大嫂手底下一刻不停,刷刷刷的飞针走线,蓬松的毛线从线团上解开,在她针下渐渐织成型,已能看出是个袖子的雏形。

原来羊毛在汉人手上,可以做呢绒,还能纺成毛线!怎么自己家乡的人,放了千百年的羊儿,却没想到呢?

乌仁图娅暗暗赞叹,那大嫂见她喜欢,笑盈盈的道:“姑娘,有心上人了吧?学了手艺,替他织件毛衣,把他给牢牢的套住!”

“我笨手笨脚的,怕学不会呢。”乌仁图娅知道汉人女子都会那些女工针指,她打小儿只在马背上,说到策马弯弓真是家常便饭,惟有什么刺绣之类的,那就跟天书差不多了。

那大嫂把她上下看了看,“这么水灵灵的妹子,手儿不巧才奇怪呢!来来来,其实这是很简单的,看,平针这么织,挑针就这么从底下绕上来……”

大嫂捉着乌仁图娅的手,手把手的教她怎么织毛衣,其实针法说过去说过来就那么几种,乌仁图娅本性聪明,没一会儿就学会了基本针法。

嘻嘻,等哪天给皇帝织件毛衣,看他还说我们草原女子笨不?!草原明珠告别这群大姑娘小媳妇,哼着悠扬的牧歌,东张西望的向琉球城走去。

跟在她身后,对这位重要客人,亲自负责保卫工作的大汉保安司副司长萧平,摇着头苦笑了两声。

皇帝再三交待,不要让她出国宾馆,但脚长在她自己身上,她又不是个囚犯,可以关起来,要出来转转,能拦着不让走么?那可是友邦的公主、未来的皇妃!

若是沿途学学织毛衣倒好,起码不惹事啊!萧平看着前面架着牛儿翻地的农夫,心说这位蒙古大小姐要是再学学耕地,这一下午就算平安无事了。

可乌仁图娅对沿途所见的耕地、建房、修路、整治果树,兴趣都不大,走马观花的看看,脚步还是朝着琉球城走去。

咦?乌仁图娅停下脚步,呆呆的看着一片秧田,绿当中带着点嫩黄的秧苗,显得特别的生机勃勃,给这个冬天增加了生命的气息。

萧平见状大喜,他巴不得这位姑奶奶能感兴趣,赶紧上前几步,为她介绍:“这是冬水稻。琉球一年两熟,除了早稻晚稻这种种法,有人也种冬水稻,现在是育秧,等开春……”

“怪不得大汉如此富裕,汉军吃的穿的那么好呢!”乌仁图娅身在辽东,根本没有听说过一年两熟的事情,她高兴的对萧平说:“原来你们皇帝能从一块地上,收到双份的赋税。帝国拥有封地的官员,定然也发了财。”

成吉思汗的大兀鲁斯制度,把新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分给有功之臣,任由他们征收农赋,乌仁图娅想当然的认为大汉也有类似的制度。大汉土地的出产如此之高,则功臣的收入必然也高,难怪从军官到士兵、从武将到文官,都对皇帝忠心耿耿呢!

“尊敬的公主,我们大汉是不从农田中征税的,只有粮食作为商品进入流通环节,才被征收商税。非但各级臣子,连皇帝本人都没有封地,粮食增产使市场繁荣、百姓富裕,但和皇帝、官员的收入没有直接联系……不排除少数官员自家原本就是地主,拥有大片田地,那么他们倒确实能从增产得到好处的。”

萧平的态度依然很恭敬,但眼神中似乎有了些看土包子的味道。

从欧震口中听说了大汉不少的奇闻轶事,每次都能给乌仁图娅以震惊,唯有这次给她带来的震动最大:“不收农赋?历朝历代有哪一朝不收农赋?记得当年耶律楚才劝成吉思汗留下北方汉人的性命,就是说从汉人农夫头上征收农赋,比把田地荒芜成为草原,游牧放羊的收入更高,楚风却不收农税,难道他能从天上变钱吗?你们不收农税,帝国庞大的财政开支从何而来呢?”

“我们的财政主要依靠工商。大汉在日本、吕宋采掘金银,所得巨大;南阳总督府控制占城等处的南洋商路,不管中原的丝绸茶叶瓷器卖往大食、大秦,还是波斯的绒毯、天竺的象牙、三佛齐的苏木、细兰的宝石、南洋的香料运往北方,都要经过这条商路,大汉从中抽取商税;北洋总督府治下的羊毛、纯碱,运到琉球做成呢绒、毛线和玻璃,想必公主早就知道……另外,农民收了粮食,自己吃不完终究要卖的,只要换钱,终归要收税,所谓不收农税,不过是免了农民口粮部分的税收。”

经萧平一解释,乌仁图娅恍然大悟,早听说南方汉人种田的亩产很高,大汉又鼓励殖民开荒,每个成年男子三十亩地,试问一家一户又能吃得了多少?剩下来的对外出售,还不是收了税的。

不收农税只收商税,听起来吓人,其实仔细想一想,也就免了口粮税,就税率来说,比以往中原王朝三十税一还高得多呢!

皇帝真狡猾!乌仁图娅的眼前,就浮现出那坏家伙拿鹅毛挠自己脚心的坏样儿。

“他收这么高的税,不怕老百姓不满意吗?我记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可是你们唐朝一位有名的皇帝,和一位同样有名的大臣议论朝政时说的。”

“唐太宗,魏征。”萧平补充了问题,再给出答案:“皇帝把闽广之地的百姓迁移到琼州、瀛州开荒种地,这些地方本是无主土地,谁开谁得,自然没有地租,比起以往五成以上的地租,一成的商税就非常低微了;闽广农夫纷纷举家迁移出海,地主只得把地租从平均六成五降到三成五,光降低的部分就三倍于国税,更何况若是家贫无余粮出售,大汉就连一颗谷子也不收!”

乌仁图娅点点头:“余粮多对外出售,就收点税;粮食只够自己吃,就不收税。大汉的税,收得倒也公平,暗含劫富济贫的道理。对了,你们汉人的孔薛禅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孔薛禅?他是哪方神圣?萧平想了半天才想起薛禅是蒙语智者的意思,孔薛禅就是孔智者,孔夫子他老人家……

进得城门,乌仁图娅的眼睛简直不够用了,她在三年前,乃颜汗还没有和忽必烈决裂的时候,去过那辉煌的大都城,巨大的建筑、宽阔的马路、高耸入云的城楼和顶上容纳八匹马并排奔跑的城墙,都给她极度的震撼。

琉球和大都相比,各式各样的民居,比不上忽必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