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局势如何,不管做的如何,皇帝总归是无错的,最多是个识人不明,可皇帝作为整个帝国的最高首领,权力最大的代表,他就要为下面的一切负责,包括他臣子的所作所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享受这么巨大的权利,同样,他也要担负同样巨大的责任。
只要是坐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他就没有什么推脱的理由,他就要为他的臣民们负责,如果做不到这个。
他的帝国内部混乱,被外敌侵袭,那就是他的责任,去谈什么天命如此,奸邪当道,那就是笑话。
道理虽然这么讲,可皇权至高无上的观念已经是深入人心,那唐朝的末代皇帝唐僖宗如此荒淫无道的人物,在唐书上还有个评语叫“容貌甚伟”。
别说这一直还有“勤勉”之名的崇祯皇帝,孙传庭那前面的奸臣说完,后面所谓“上面的”,对应的肯定就是“昏君”,但却无论如何说不出口。
不光是孙传庭这个本时代的人是如此,就连李孟来到这时代这么多年,在最开始的时候对皇帝和皇权也是心存敬畏。
从盐贩子做起,有南京镇守太监的庇护,一步步的走上来,走到分守四府参将的位置上,这都是在体制中得到的便宜,得到的好处,自然想要天长地久的做下去,做个富贵太平的大将也是不错。
但等到在济南府齐河县的那场小战斗,李孟身边没有一支友军,完全是在孤军奋战,看着如狼似虎,和现代影视媒体中所描写的完全不同的鞑虏骑兵,李孟这才是幡然醒悟。
他意识到,在这个时代马上就要面临黑暗和毁灭,自己不去主动的求生,那肯定会跟着这个时代一起走向毁灭。
而想要去做什么,如果还在这个体系之中,即便是你嚣张跋扈,可还是处处的受到牵制,那左良玉不守法度,嚣张到了什么程度,但大方向上还要被朝廷牵着鼻子走,这朱仙镇的大战差不多消耗掉他九成的实力,却还是要去打的原因。
不能指望这个体系会给自己有什么帮助,只能是自己别具一格,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出来。
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李孟无论如何也是逃不掉野心家这个帽子了,但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个乱世中能活下来,能够为这个民族避免野蛮人的奴役,为整个华夏避免接下来几百年的黑暗,这骂名背负也就背负了。
孙传庭想骂没有骂出来的,或许正是李孟野心的来由
天下一盘棋,李孟没有下好,他自然是颇为的郁闷,但对于他在济南府的家眷来说,确实很高兴。
征战在外的男人难得在家,一家老小总归是欢欣鼓舞,特别是李宏,小孩子年纪稍微大点,更是疯得不像样子,所谓的父子之情深厚多少倒是谈不上,但李孟却给他足够的新鲜感,结果每到父子相见,李宏兴奋的了不得。
但如此地位,所谓私事为公事,更不要说,李孟的这些内眷还有个内帐房的身份在,吃过晚饭,老太监刘福来年纪大了,容易疲惫,饭后闲聊几句,就自去后宅休息。
这一晚陪着李孟的是木云瑶,双方严格来说是新婚燕尔,可相处起来,却已经是老夫老妻的感觉。
对木云瑶来说,能陪着李孟说会话,多相处一会就是幸福
可聊的话题,却让李孟有些哭笑不得,老夫老妻是个形容,但木云瑶终究年纪不大,有时候还不知道何为公何为私,或者她觉得这都是李孟的私事。
“今天上午黄统领派人把胶州那边的事情送了一份过来,顾妹妹也是隔着屏风听他们讲了讲大概。”
木云瑶笑意盈盈,可说的却是煞风景的事情,李孟双臂抖动,在屋中走来走去,这也是白日里去练兵校阅,睡觉之前的放松活动。听木云瑶说这个,李孟摇摇头,边走边说道:
“既然那边给了个机会,总要做做文章,让他们看看这领头的究竟是怎么胡作非为,怎么丢了咱们大明的脸面!”
李孟笑着说道,不过却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有时候李孟自己也会想起,却不愿意说出来,而今是内宅卧室,也算是一等一的私密之地,夫妻两人总归没什么避讳,李孟停住脚步,回头像是开玩笑的问道:
“云瑶,我这些年做的事情,你难道心中就没什么想法吗?”
木云瑶抬起头,脸上略有些惊讶,看起来很是奇怪李孟问出这样的问题,看见李孟表情认真,这才是略带着不解的说道:
“跟着大哥这些年,云瑶一直是心里很开心,还能帮大哥做事,也就是想的这些啊?”
生杀予夺,大权在手,可李孟却觉得此时说话真是困难,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谈开了的好,迟疑了下,李孟又是开口说道:
“可你姓朱“
这话一出口,心中忐忑的木云瑶终于是知道李孟要说什么了,但她也就是一愣而已,紧接着就是笑靥如花,低声说道:
“大哥,云瑶姓李,嫁给大哥之前姓木。”
女孩的话很淡然,仿佛在说什么天经地义的事情一般,嫁入夫家之后从夫姓,眼下自然是姓李,可在那之前,谁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李孟听见木云瑶轻声的述说,也在灯下看见了女孩眼神的坚定。
此时,猛然觉得心中有些柔软的东西被触动,女孩的心意他明白了,也就不准备继续这个话题。
坐在床边的木云瑶幽幽的说道:
“妾身的父母兄弟,虽然是温饱无缺,但这辈子也就是被圈在开封城之内,没什么自由,记得妾身小时候,父亲常讲,愿做一青衫士子,仗剑云游四方,他一直不愿意呆在府内,一有空闲就带着我们一起去城头向外观看,每看到父亲看城外的表情,妾身心里就难受。”
那边女孩娓娓道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李孟也只能是坐在木云瑶的身边,听着女孩的倾诉,心中有些懊悔方才那话问的莽撞。
这周王算是明末藩王中的一个异数,在真实的历史上,相比于福王和鲁王在闯军和清军打过来的时候,不愿意花一分钱劳军,等到城破被杀的愚蠢行为,开封的周王已经可以称得上是慷慨激昂。
每次有开封城危急,周王朱恭枵总是倾尽全力的协助守城,有杀流贼一人,赏金五十两的赏格。
并且动员王府的丁壮一同上城协助防守,开封城是天下第三大城,城内居民号称百万,每次流民来袭,多有城内民夫丁壮自发组织上城的,这也是这周王平素以恩义结纳平民百姓的缘故。
和河南的福王之流,自然不能同日而语,这年头,对百姓好点的藩王亲贵,实在是大明的异数。
“看灵山商行和山东盐帮传回来的消息,妾身经常半夜里被吓醒,妾身的父兄就算不在那位置上,而今也能有一世的富贵荣华,在那位置上,每日间被百万流贼威慑,万一城破”
话说到这里,木云瑶已经是动了感情,可想这女孩平素里为这件事情应该是经常担惊受怕,李孟见不得自己的女人这番模样,有些慌张,木云瑶哽咽着说道:
“夫君神通广大,妾身只求妾身阖府上下能够平平安安,离开那劳什子开封城,在山东安稳呆着就好。”
灯下女孩带着泪光的大眼睛盯着李孟,那种恳求和哀婉之意实在是让人不忍心拒绝,李孟摇摇头,伸手摸摸木云瑶的脸庞,开口温和的回答道:
“你放心就是,我派人接他们出来,在我身边,名位未必有从前那么显赫,锦衣玉食却也不难。”
听到李孟答应,木云瑶破涕为笑,木云瑶本就是绝色佳人,一颦一笑都自有万种风情,自从成婚后,女孩开始努力变得端庄稳重,今晚重新的表现出那种活泼的模样,的确是迷人之极。
即便是老夫老妻,也是让李孟有些发呆,被自家男人盯着,木云瑶有些羞涩,稍微低了下头。
李孟却反应过来一件事,有道是出嫁从夫,在家从父。横竖没有女儿能做主的,何况还是这等大事,那周王可是天下一等一亲贵的爵位,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全家搬到这边来,又是多大的事情,先不说地方官府和朝廷会不会吃惊震怒,这周王府自己能不能愿意还未可知。
再说回来,这木云瑶不是和周王府断关系了吗?方才被女孩说的感动,一时间答应下来,仔细一想,没那么容易啊,李孟忍不住开口问道:
“咱们光在这边说,开封那边会同意吗?”
木云瑶抹了下眼角,颇为坚定的说道:
“他们在开封城呆了那么长时间,眼界都是变小了,知道些什么,夫君尽管去救人就是,咱们毕竟是为了他们好。”
女孩这么说,李孟一愣,忍不住哈哈大笑,木云瑶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夫君,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
李孟止住了笑,这才凑近了盯着木云瑶精致美丽的脸孔,笑着说道:
“真是我的女人,杀伐决断,已经是替自己娘家做主了,行啊,咱们不管周王和王妃想些什么,全王府给带到咱们身边来。”
虽说木云瑶是个千金大小姐,但在王府的时候敢于出门跟着李孟一起出城,从起家的时候就在李孟身边参赞机要,分析邸报、塘报、到后来又是牵头内账房,跟着老太监刘福来学习处理政务的事情。
现在则是山东盐帮、灵山商行以及武装盐丁情报系统的主事人,居中调度分配,手握大权,接触的都是杀伐之事,做事也自然有那种手握大权的高位者行事习惯。
木云瑶的这种表态,也是让李孟心里面放下心,他早就是查过,周王和当今的崇祯皇帝血缘关系很疏远,但毕竟是朱家一族,皇室的血脉,有些东西不是说丢弃就能丢弃的。
不过,木云瑶既然拿出了这样的态度,那就一切好说,李孟所着紧的也就是跟着他这么多年的木云瑶而已,至于周王府上下,给他们个平安富贵也就足够了。
见李孟答应,木云瑶也是松了一口气,可看李孟的表情,居然也是放下一块石头的模样
“夫君,关于那和谈的事情,姐妹们商议,老太爷参赞,拿出了一个法子,您看成不成?”
话题转向,却始终和闺房私密无关。
七月初,河南朱仙镇尘埃落定,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也是松了口气,一直是不动的淮扬军开始向西进攻,在洪泽湖周家桥的青州军开始向淮安府收缩。
…
六月第一天,万字爆发,兄弟们手中的保底月票,投给老白吧
谢谢大家,谢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55章 南直隶 颍上 开战()
官兵朱仙镇大败,李、罗联军大胜的消息传到南直隶,在寿州的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一时间也顾不上前有陈六,后有马罡的局面。
开始动员手下的官兵,泼天一样的撒出去各种赏格,各种官衔也跟不要成本一样的撒了出去,恍然不顾那官照印刷也要点成本的。
现在南直隶各军,像被鞭子抽了一样,蹭的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到处上窜下跳,忙了个不亦乐乎,不光对还是不对,先忙了才能让心里安稳点。
整个南直隶,都全力的开始戒备,至少按照南直隶的标准,是全力戒备起来,哦,至少南京城的官儿们,这段时间也没了去秦淮河把酒清谈的性质,都是把姐儿们招回家去,江南那些富庶州县,也都大大小小的筹了笔款子,打发到了前线。
流寇嚣张,北方生灵涂炭,天下间都知道,但是对于江南来说,那是一个遥远的概念,淡漠得简直无法想象,大家伙,安享着盛世的安稳繁华,能有这么个紧张劲,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按照官方的视角看来,天南地北的流民兵马都是同气连枝,那边取得如此辉煌的大胜,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必然也是气势会跟着张狂起来,搞不好还会有大的攻势。
而且那么大规模的李、罗联军盘踞在河南,南下南直隶,甚至渡过长江,劫掠天下最富庶的江南的可能性也是不小。
不过,革左五营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确是有朝着北面运动的态势,可张逆匪号八大王献忠部却完全是收缩,对周围的控制也是大大的放松,根据有从贼营跑回来的人禀报,说是张逆准备离开南直隶。
八大王张献忠和闯王李自成分分合合,不过却都不愿意在对方属下,眼见着河南李闯的局面已成,自己却还是这样的局面,要是对方过来,或者是有什么招揽的举动,属下这些人的军心浮动,到时候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还不知道。
眼见着在这南直隶虽然富庶,可也是个硬骨头,看得到吃不到,再也没有寸进的可能,那还是及早的南向,看看能不能打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革左五营则不然,这支部队本就是几支流民军队的联合体,结构相对松散,五个营合起来算是一只力量,但每个营单独拿出来,力量未免有些不够看。当然,这个不够看是相对于在李自成、罗汝才和张献忠的兵马而言,每支部队,怎么也能有五六万的数目,比起官兵来,可不能说是少数。
因为松散的结构和五营首领平行的形势,所以革左五营从起事起就没有独自开辟一方局面的打算,要是开山立了柜,那到底谁做大,谁做小?现在这么流窜着还好,大家都是兄弟,平起平坐,要是留下来,那可是要令行禁止,还要绥靖地方,这些前后自然要撕掳个清楚。大家也都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火并吞掉其他四营的胆子,而且,一家想要独大,那必然也就被群起而攻之,所以也就是琢磨着依附一家强豪。
这次张献忠来南直隶,他是老人物了,当年大会的时候他就是一路反王,又在凤阳烧了朱皇帝的祖坟,声势显赫一时无两,现在又是兵雄势大,革左五营就想着依附他的部队。可现在眼见着闯王李自成在河南的局面做的越发的大,张献忠又是最小气暴戾的一个主,伺候起来心惊胆颤,所以他们又觉得在闯王属下,或许是个很好的出路。
而且革左五营本就是以河南出身的人为多,回到河南更是大众的想法,李、罗联军在河南朱仙镇大败官军以来,就派出使者四下联络各地的流民军队,这革左五营也在被联系之列。
张献忠对革左五营没有什么实际的管辖,革左五营自己要去投闯王,他也无法阻拦,反正自家的兵马也要离开南直隶,正阳镇那边官军又是凶猛异常,那就不如一拍两散,大家好聚好散,也不撕破脸,大家都留着退路,散伙走了干净。
不管是张献忠还是革左五营,对正阳镇的官军虽然是深自的忌惮,却不觉得对方会进攻或者是追击。
因为这段时间,尽管各营的兵马在正阳镇撞的头破血流,可正阳镇的官兵却从来也不离开镇子追击,很容易让人以为是这些官兵因为种种原因只能是守御,要知道,不管是革左五营的刘希尧、马守应过来攻击,还是张献忠的艾能奇、冯双礼来攻击,一点便宜都占不到。准备得再充分的攻势,拉上去也都是碰了个头破血流,部队上去直接就被打散,半个月都恢复不过来元气。
好几次被打的狼狈不堪,艾能奇甚至是被打得连帅旗都丢了,扔下辎重仓皇撤退,他的亲兵队都被打得散了,这种时候只要是镇子中的官兵追击,那就是个大败亏输的局面,但官兵只是坐视着他们逃跑,并没有其他的动作。
崇祯十五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