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下来,老爹周铁的腰又好转了不少。现在能下炕缓慢走上几步了,只不过稍一用力,腰还是要疼上好一阵子。
此时周铁坐在炕头,脸色很平静,不像以往那样对周致的一副冷面孔了。
不知老爹唤自己何事,周致立在炕下看着老爹。
“小致近几日读书了?”周铁轻声问道。
因为他这几日一直在里屋,周致睡觉读书的屋子又在另外一个房间,所以直到今日他才从周少成口中得知了周致读书的事。
读书这件事情自然没必要隐瞒老爹,想瞒也瞒不住啊。
周致便点头道,“嗯,前几日我去王夫子那里借了几册书来读。”周致说的很随意,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
“小致读书莫非是想做读书人喽?”周铁接着问道。
“这……孩儿读书其实也并不是想做什么读书人,只是这几日下雨,在家闲的无事才借书来读的。”周致因为早就知道老爹并不支持自己读书,所以便如是说道。
周铁稍稍沉默了一下,旋即说道,“那样最好,小致呀,你可知读书人可不是那么好做的。需要买很多书,没日没夜的苦读,银钱花费了不少,到头来可能还是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读不出个功名来。
我们周家世代为农,从来没出过读书人。那读书人其实都应该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呐!像我们周家这样的人家,如何也不会出了读书人,周家祖坟没有那样的气象呐!
再有,小致呀,我们家穷苦,田地也是不多。为父虽然身体尚且硬朗,但那田里的活计单单是靠为父一个人却也不行。小致你又生的壮实,为父早已看出你恰是做活的一把好手。你弟小成生的瘦弱,日后在田间做活还真是个难事,为父也是发愁不少啊。这日后少不得还需你帮衬他。”
周铁说到了这里便停下不说,一双眼睛注视着周致。
周致何曾听不出老爹周铁的意思,说到底他还是担心自己不好好为农,走上读书的道路会让家里的日子更加艰难,自己以后也会沦落到一个衣食无着的可怜下场。
“爹爹说的这些孩儿都知道,孩儿读书只是在闲暇时节,并不会耽误家里的活计,孰轻孰重孩儿还是分的清的。”周致旋即说道。
孰轻孰重在周铁听来,自然是农事为重,读书为轻了。可在周致这里却不一样了,在周致看来自然是读书为重。但以读书为主,从此不务农事,那自然是不行的。想要读书上学,必须先活下去,必须要家里有了些许余钱才行啊。
一句话,周致想的是在思想上重视读书,但在行动上只顾读书,现在是绝不可行。
周铁无奈的点点头,仍然不死心的说道,“小致,依爹爹看你还是不要读那书了。你张伯伯有一门祖传的阉猪手艺,说起来他本想将他那门手艺传给他的三个儿子,怎奈三个儿子都是铁了心的不学。尤其是你那虎蛋儿哥更是坚定,宁肯整日里无所事事的胡混,也打死不学那手艺,让你张伯伯操碎了心呐!
你张伯伯这门手艺是必定要传下去的,不若我便和他说说,让他将那手艺传于你,也好让你闲暇时候谋个营生。”
让我学阉猪的手艺,以后就做一个阉猪佬吗?作为一个穿越众,穿越到了这大明,做一个阉猪佬,这说起来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这样一想,周致几乎要忍不住笑了。
但看老爹周铁一脸凝重,可谓苦口婆心的说劝,周致才勉强忍住。
略微想了想,周致说道,“孩儿知道爹爹和张伯伯的关系,爹爹若真是和张伯伯谈起让小致学阉猪,想来张伯伯也不会拒绝。但爹爹可曾想到,那可是张伯伯祖传下来的手艺,这祖传的手艺传给了一个外人,想来张伯伯心里也定然会不大好受。
在小致看来,爹爹还是不要做那让张伯伯为难之事的好。”
他这分明是变相的说不学阉猪了,只不过说的委婉些。但这样一说,周铁却也觉得很有道理。
周铁自从那天和周致争吵后发现,周致在那次摔倒昏迷后变化太多,变的知事了不少,还变得有些倔强了。
依照他的脾气,在得知周致偷偷读书后,换在以前定然会狠狠骂一通周致,诸如什么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类的言语,最后让周致把借王老夫子的书还回去。
那天周致和老爹周铁耍犟,对周铁的影响还是颇大的。这几日又见周致很知理,对他很是孝敬,周铁还是最终决定改变方式,和周致慢慢谈,耐心劝。
怎奈最后还是没达到让周致彻底放弃读书的目的,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不过周铁还是说道,“小致,你可要记住了,这家里日后终归有全靠你的一日,我们是穷苦农人,就要做农人应该做的事情,那读书考功名虽是好的,但终归和我们沾不上边的。”
“孩儿记下了!”周致急急点头道。
老爹周铁虽不支持自己读书,但并不是强烈阻止,这就够了。
、、、、、、
一连几天的阴雨终于停了,这一日早早起身,周致看了几页《小学》,在马厩好生忙碌一通,吃了早饭后便朝田地走去。
几日的阴雨后,乡野间弥漫着一层潮潮的雾气,好在东方的朝阳正在散播着光热,慢慢将雾气驱散干净。阵阵泥土的清香直冲周致的鼻孔,周致狠狠吸了几口新鲜的气息,嗯!好熟悉的味道啊,想来在后世小的时候,总是喜欢混合着泥土的味道,让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田地已非常潮湿,正好适合麦的出苗。算起来这是种上麦的第六天了,周致站在田头,望着自家的田地,尖尖的麦芽已然破土而出,麦出的很整齐,此时几乎可见一片绿色了。
周致的嘴角挂了笑,呵呵!说起来这应该是陈文举的功劳啊。
对了,这也过了些日子了,陈家那边始终不见动静,莫非他们是想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压根就不想报复我们周家?
而后周致又慢慢摇头,不会,陈家可不是那样的人家。哼!我周致就等着他,看他到底弄出什么幺蛾子来报复我周致。
胡思乱想了一阵,最后目光落在那没有种上麦的半亩地上。
嗯!深秋了,也应该着手准备自己的事情了,就是不知自己那想法在这大明时期行还是不行?
不管怎样,终究还是要试试看的。
第27章 大胆的想法()
周致是想用这半亩田种植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在后世司空见惯,是很多农村人发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种植起来其实也不是很困难,只不过是要付出更多的辛劳罢了。
周致在后世从小生活在农村,爷爷便是一个种植蔬菜大棚的菜农。每逢寒暑假,周致便回到农村家乡帮助爷爷打理大棚。所以他对蔬菜大棚还算是很了解。
可这时是大明时期,单单种植蔬菜大棚所需要的材料就不具备。譬如用来挡风和透光的塑料膜或者是玻璃。玻璃虽然在这时已经有了,但都属于价格昂贵之物。大块玻璃却还根本就没有问世。
在大明搞个蔬菜大棚出来,绝对是非常大胆的想法。不过这个想法在周致脑海中不知过了多少遍,反复掂量之后,他感觉虽然没有塑料膜或是玻璃之类的,只要是做的好,管理得当,种植出反季节的蔬菜也有成功的可能。
做事情哪里有那么多有把握一定成功的。不大胆尝试,永远不会知道离成功还有多远。
蔬菜大棚的三面需要用一人多高的土墙围起来,现在最要紧的是趁着天气好转制作出围墙用的土坯。在大明北方农村,富裕人家建造房屋都会用烧制好的青砖,而贫苦人家买不起青砖,自然要用土坯。围建蔬菜大棚,用土坯还能更好保证棚内的温度。
周致粗略计算了一下,半亩地的蔬菜大棚至少需要六千多块土坯。打土坯是个体力活,制作出六千块土坯差不多要用上七八天的功夫了,这必须要抓紧。
周致家里就有打土坯的工具。
制作土坯的工具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长方体木匣,木匣的一面不钉木板,将搅拌好的泥土装入,压实,而后倒出那泥土便成型了。北方人管这种工具叫“坯斗”。
回了家里,取了坯斗,拿了锹,带上了一只木桶,用小独轮车推上就朝晒谷场走去。
村北的晒谷场旁边有一个深坑,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坑里积存了很多水。另外打坯所用的泥土倒也是现成的,在水坑周围就可以取土。反正这里都不属于哪一家,根本不会有人来干涉。
合用晒谷场的几乎农家产出的那几石稻谷差不多已经晒完了,晒谷场基本就闲下来了。晒谷场虽还潮湿,但地面却是硬的,正好可以晾干打出来的土坯。
选准了地点,说干就干,周致毫不迟疑忙碌着打起土坯来。
偶尔有几个农人会来田间闲转,见到周致在打土坯,便惊奇道,“周家小子,打土坯要建新房啊?”
“呵呵,大叔说笑了,我家穷苦,哪里有余钱建造新房啊?我这打土坯只是闲来无事,打出来晾干准备胡乱使用的。”周致笑着大声回答。
打出来胡乱用?能有什么用项?这周家小子聪明的紧了,这些日子总是很奇怪,不知这次又是要搞出个什么名堂来。
周致发明了风箱,只不过几日的光景白岳村差不多的人家就都仿制了出来。那东西确实好用,这让众人对周致高看了不少,很是敬服。
农人们低声议论猜测着走开,周致则继续他的忙碌。
打坯累了,便蹲在地上歇息一会儿。将早晨读过的几页书默默背诵几遍,此时背书似乎很快了。付出了体力好像脑子也清明了不少,这样劳逸结合倒也不错。
天近午时,日头正旺,官道上从北走来了三个人。他们见到了周致,旋即停下脚步,站在晒谷场边上。
三人中站在中间的正是陈文举。在他左面是一个年约四十,头上戴着一顶道冠,身穿青色长袍的道人。站在陈文举右面佝偻着腰,一脸谄媚之相的则是陈文举的书童,小厮狗旺儿。
陈文举那次和周致在田间打赌弄了个灰头土脸,颜面尽失。之后他着实安定老实了几天,每日里除了去镇上的学馆读书,几乎连大门都不出了。
可他这几日却突然又精神了起来,恢复了以往那种不可一世的讨厌形象。
此时他俨然忘了那日的丢丑,一脸鄙夷的朝周致喊道,“哎呦,周家崽子,累了吧,过来过来,本少爷和你说说话。”声音尖细,甚是难听。
对于陈文举这种人还是少招惹的好。于是周致并不停下劳作,朝陈文举朗声回道,“陈三少爷,小人现在正忙着哩,你若是有话只管说吧,我听的见。”
那日在田间陈文举早已领教了周致对他的态度。在别的穷苦人眼里,他陈文举至高无上,是真正的三少爷。可这周致却嘴上称呼他三少爷,其实骨子里面并不拿他当回事。
陈文举要的是人们对他的心服口服,周致对他有这样的态度,实在让他心中不爽。况且那日打赌又输给了周致,他早已怀恨在心。
眼见周致今日对他又是一副不冷不热的不尊敬态度,依照他往日里的脾性,定然是狠狠骂上周致一通的。可是他今日心情出奇的好,便不太在意的笑笑,索性朝周致这边走了过来。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今日是一定要好好戏耍一通周致,找回那日丢失的颜面,让他那畸形的心理得到小小满足一下。
小厮狗旺儿自然紧随其后。
那道人见陈文举走过来了,他四顾看看,也索性跟了过来。
陈文举撇着嘴问道,“周家崽子,前日本少爷曾听说你去王秀才家里借书了,怎么?难道你还想读书,癞蛤蟆真的想吃口天鹅肉吗?”
周致闻听一愣,自己管王老秀才借书从来没有向外人提起过,算是秘密之事。可这陈文举竟然知道了,由此可见,陈文举一直在暗暗观察自己,他是在伺机报复啊。
哼!既然做下了就不怕他报复。
想到了这里,周致目光一冷,说道,“几日前我确实在王老夫子那里借了几册书来读。陈三少爷刚刚说的不错,我这只癞蛤蟆确实想尝尝那天鹅肉哩。”
陈文举一愣神,旋即哈哈大笑,“哎呦喂!志向可是不小呐!莫非你读书也想像本少爷一样十五岁就考个童生?真是大言不惭呐!呸!呸!”
说完了,陈文举还狠狠的朝地上吐了几口唾沫,好像他刚才吃了鸡屎一样。
陈文举十五岁考了个童生,说起来的确不简单。在他们陈家虽出读书人,但在十五岁就有了童生身份的人,算起来也只有他一个人,所以他才引以为傲,自恃不凡。
周致看陈文举那一副欠揍的可恶表情,由不得有了些气,沉声说道,“陈三少爷十五岁就有了童生的身份,小人对陈三少爷很是敬佩。”
听周致这样说,陈文举立刻感觉受用,脑袋在瞬间扬起来,得意非凡。
可接下来周致却说道,“不过我周致倒不是想考个童生,我想考中秀才,考中举人,甚至还要考个进士呐!小小童生我周致是根本不放在眼里的。”
陈文举的鼻子差点儿气歪,这次不单单是吐几口唾沫了,他几乎要大口呕吐了。
一个穷家崽子说出来这样的疯话,他感觉实在无法和周致交流了,那日丢丑的场子今日是无法找回了。他有心想不再理会周致,但总觉的就这样走了不甘心,心里不舒服。
于是他伸手指点着周致,朝身边的道人说道,“仙师请看,他便是那周家穷崽子,今日无事,仙师不妨就给这崽子算算,看这崽子到底如何?”
第28章 旧事重提()
那道人微微眯起细长的双目,上下仔细的观察着正在打坯的周致,过了良久才道,“三少爷,刚才本道看过了,这小子生的相貌和体格倒是不差,心机也是有的。
只不过他天生是一条贱命,此生能在田间做一农人已是他最大的福分,若是稍稍行差半步,落个为奴为婢的下场也未可知。”
陈文举闻听,顿感大爽,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仙师妙算,慧眼识人。”
说完了,便用一双骷髅眼睛朝周致鄙夷的看着。
他们说话,周致听的很清楚。不禁抬头细看那道人,道人生的面色白净,鼻直口方,还留有一缕胡须,一副道貌岸然。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他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周致这样一想,索性淡然一笑,并不说话。
陈文举这时候心情更是大好,说道,“周家崽子,刚才仙师说话你都听到了吧。你就是个泥腿子,当一辈子的庄稼人就是你的命。不要做那非分之想了。”
说到了这里,他突然扭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小厮狗旺儿,陈文举微笑着说道,“周家小子,刚才仙师已给你看过了根骨,唉!本少爷也是个善良的人,知你早晚要沦落到为奴为婢的下场,甚是可怜你呐!
不若这样,说起来你也识得一些字,本少爷也很喜欢你。你现在就跪在地上给本少爷磕个头,然后本少爷就收了你做书童吧!
你知道,我陈家家大业大,书童的日子过的也很不错。来吧,我那可怜的周家崽子!”
他说完,便做好了要承受周致一跪的架势。
说起来在陈家给陈文举做书童,对贫苦农人来说倒也真的不错。最少穿着不会太差了,因为要伴着陈文举出门,书童太差了,那对陈文举颜面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