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极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极大明-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汉刚架起熊廷弼又放下,都向后退了几步,让出了一点空间。店小二忙上前用手顺了顺熊廷弼的衣服,哈腰赔笑道:“客官,您受惊了,小的只是跟您开个玩”

    还没等店小二把“笑”字说出来,熊廷弼打手一挥,大声怒喝:“滚!”

    “是是”店小二忙转身就走。

    “且慢!”朱由校叫住了店小二。店小二转身,立马迎笑:“客官,您有什么吩咐?”

    朱由校指了指楼上的一桌,“一块算上,剩下的不用找了。”朱由校又点了点面前的桌子,“顺便,这里再上几个小菜,一壶酒,我要和这位先生小叙。”

    这么大的银元宝,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店小二明白,点头笑道:“是,客官,谢谢客官,您稍等!”

    熊廷弼怔怔的看着朱由校,不知道如何说起,竟是一片惊然,愣在了那里。

    朱由校笑了笑,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请坐,在下有缘与先生相聚于此,不知可否赏面,在此小叙。”

    熊廷弼回过神来,恭手道:“不知这位公子怎么称呼,在下无功不受禄,今日萍水相逢,不知公子为何帮我?”

    朱由校恭手还礼,说:“在下不才,观阁下雄武在外,内秀其中,豪犷粗广,乃身怀大才之人,在下虽与阁下萍水相逢,却一见如故。与阁下结交,乃我一己私愿,不知阁下赏光,能否看得起在下?”

    熊廷弼一惊,心中微颤,上下打量了面前的这位年轻的少年,约莫不过十五六岁,谈吐非纨绔浪荡公子,隐约感到是少有老成的年轻俊才,莫不是赴京赶考的人?

    熊廷弼说道:“公子过谦了,公子能与在下平交,实乃在下万幸。公子请坐。”

    他们互相礼让坐了下来,随即酒壶小菜也端了上来,周围的目光也都慢慢散去,酒楼的短暂宁静又恢复了热闹。

    朱由校给熊廷弼斟满一杯酒,又自己斟满,抬起酒杯恭敬道:“一杯薄酒,略表敬意!”

    熊廷弼端起酒杯,回敬,一饮而尽,“多谢公子今日解围,在下熊廷弼,不知公子名望?”

    朱由校微微一笑,“不敢,小人袁天齐!”

    熊廷弼略一沉思,眼眉一皱,说道:“公子必是名门望族,在下孤陋寡闻,还请公子赐教!”

    “呵呵”朱由校轻声笑了一下,他明白熊廷弼想了一圈也没想到京城的达官显贵有姓袁的,只能客气的问他。朱由校说道:“在下并名门望族,不过一介布衣而已,家中略作一点生意,勉强糊口。”

    熊廷弼听完,往楼上看了看,就是朱由校刚才指着一块结账的地方看了去,心中茫然,看着楼上几人绝非普通人,官场上几十年的经验让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么多雄壮的汉子绝非等闲之辈,只怕是行伍出身或是练家子,这位少年气质非凡,也绝非什么生意场上的人,从他犀利的眼神中让人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熊廷弼明白,此人不愿透露真实身份。不敢多问,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此人身份不明,朝中党派争斗日趋激烈,若与不明身份的人交往,万一牵扯朝中,只怕祸事临头。

    想到这里,熊廷弼端起酒杯,向朱由校敬道:“在下得公子帮助,感激不尽,今日所付酒资,在下他日必当奉还,只是在下家中尚有琐事亟待在下处理,恕不能久陪!”

    朱由校一下子怔住了:还没说几句话就要走,这样的牛人我怎能放过,于是急忙说道:“小人有何冒犯之处还请阁下见谅,何不小叙,小人三生有幸能结识先生,仰慕已久,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朱由校恭敬的拜了拜。

    熊廷弼眉头皱起,不敢久留,回绝道:“他日有缘必会相会,公子何必如此,在下真有要事,告辞!”说完,起身敬了一下转身就走了。

    留下一个目瞪口呆的朱由校,看着他的身影说不出一句话来。

    熊廷弼果然是个直性子!朱由校笑了笑。

    岁月流逝,转眼四月,寒冬已过,继而是春暖大地,一片生机岸然,正是迷人心扉的时刻,然而此时在东北却是杀机四腾,整兵待戈。努尔哈赤站在赫图阿拉城墙之上,身披明黄铠甲,在和煦的阳光下映的闪闪发光,手按腰间佩剑,目视城墙之下整齐威武、旌旗飘飘、刀光闪闪、身着八种颜色的军列,在广阔的野外煞是气吞山河,这是何等的威武之师,钢铁意志般的千锤之师,似能吞并天下,开疆拓土,令天下为之震撼的气魄。

    舒尔哈齐和褚英也身着戎装站在努尔哈赤左右,在他们身后有并列站着五大臣、代善、济尔哈朗、范文程等人,除范文程以外皆戎装现身。

    努尔哈赤目光炯炯,注视着下方,慢慢一扫而过,对着下方的将士,慷慨激昂大声道:“我!努尔哈赤!原本是大明辽东建州都卫,我先祖皆为大明臣属,忠心耿耿!然而三十年前,我父、祖为大明平叛前去劝降,却被大明无辜杀害,你们说,这样的朝廷我们还要忠于他吗!?”

    “不能!”城下千万将士举起兵器大声疾呼,声势传荡于荒野。

    努尔哈赤神情凝住,面带腾腾杀气,再一次咆哮道:“汉人欺压我女真,掠我财富,让我们年年进贡,让我们的人民做他们的奴隶!你们愿意吗?!”

    “不能!”又一次响彻云际的震呼。

    努尔哈赤用了近乎嘶哑的声音喊道:“你们说我们怎么办?!”

    “誓与大血战到底誓与大明血战到底”群情激昂,纷纷振臂大呼,刀枪剑戟闪闪发光,原本温暖的天际似乎让人感到异常激冷,如同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让人不禁紧张万分,连站在舒尔哈齐和褚英身后的五大臣、城墙上站岗的军士也大声疾呼。

第七十二章七大恨诏() 
努尔哈赤双手做了一个静止的动作,瞬间呼声停止,又恢复了平静,耳边只有徐徐风声。

    努尔哈赤环伺一周,注视下方,朗朗大声说道:“我,女真有七大恨。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大明欺凌实甚,情所难堪,非天地所能容,我誓必征讨之!”

    ”征讨大明雪我国耻征讨大明雪我国耻”呼啸之声大地为之颤动,天际为之变色,原本徐徐的微风随着杀气腾腾的呼啸突然变的疾速起来,似乎要把这声声之威传遍天下。

    旋即,不销一日,“七大恨”诏书传到沈阳的杨镐手中。杨镐手拿着“七大恨”的原文,还没等看完就如同烫手的山芋从他的手中了滑下来。听着“七大恨”似有多大的怨气在诉说。合围“七大很”?实乃宣战诏书啊,杨镐不傻,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努尔哈赤已经将暗中的争斗放到桌面上了,原来的小打小闹变成正面的撕咬,原来叫冲突,现在就是战争!

    “援兵为什么还不到!”杨镐重重的锤了一下桌子,眼看金兵不日就要打过来了,可年前就定下的增兵辽东,如今半年过去了连一兵一卒都没见到,这仗怎么打?怎么守?上次给个降级减薪处分,这次可是要命啊!

    “快,传令各处要地,加强戒备,严防死守,不可擅离职守,违令者斩!”杨镐向外喊道,一个传令兵接到命令,应了声“是”。飞奔出去了。接着杨镐又叫道:“让经略府下将领参事速来商议军情!任何人不得告假!”

    有一个小兵传令去了。

    这次杨镐接受了上次的教训,不敢随意调动地方部队了,可他心里也怕,不知道努尔哈赤会玩什么花样。

    三日后,京城也接到了杨镐的八百里加急奏报,“七大恨”就放在万历皇帝的桌子上。万历皇帝凝视着这张奏报上密密麻麻的字,心中怒火焚烧,原本不起眼的努尔哈赤,一个小小的建州都卫,曾经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如今赫然成了大明北方最大的威胁,而且还公开与大明叫板!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来为之有也,真是奇耻大辱!一个光杆司令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发展成为雄霸一方的君主,这种能力只怕只有四百年前的成吉思汗才有吧!大明不是大宋!绝不能让他成为成吉思汗第二!

    万历皇帝提笔在奏报上写下“”前旨遵照,速增援辽东,不可延误!违者严惩不贷!朱翊钧亲笔!然后拿上玉玺深深的盖了上去。万历皇帝把奏报往身边的太监程化祥一甩,“速送往内阁!”

    程化祥接过旨意,看着万历皇帝阴沉的脸早已心惊,不敢怠慢,急速的离开前往内阁了。

    内阁方从哲接到旨意后,不敢怠慢,急与兵部商议,通过兵部将皇帝旨意发往各地,原本抽调兵力的地方军队急速赶往辽东沈阳汇合。

    现在的首辅是方从哲,原首辅叶向高在去年与万历皇帝商讨增兵辽东的时候,多次请旨发内帑以充军饷,万历皇帝就是不允,软磨硬泡最后也只给十万两,这点钱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各地军队调动也十分缓慢。叶向高宦海沉浮几十年,深知大明日益衰微,辽东女真如日中天,逐渐强大,辽东的战事不可避免,以目前的明军实力根本打赢不了,叶向高十分清楚大明的实力,根本再也打不起这样规模的战争了,结果可想而知。一旦战败,身为首辅自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有功自然是皇上的,有过就得臣下担着,叶向高看到这情形,唯有退隐才能保全晚节,于是刚过完年就上书致仕,并推荐了刚进入内阁没俩月的方从哲接任首辅,万历皇帝居然很顺的、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就批了。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昭告天下,世人为之一震,辽东更是人人自危,凡有点钱的百姓富商,无不移往关内,朝鲜、蒙古各部也是吃惊不小,自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来没有哪个势力敢明着挑大明,虽然蒙古鞑靼两次围困北京,那也是意外的收获,一开始鞑靼只是抢枪物资过的舒服点,谁知一抢就抢到北京城下了,可最后还不是被赶出了长城。历史上女真各部反大明的也很多,但没有明着告诉你我反你了,还要跟你死磕到底,都是暗地里放冷箭。努尔哈赤可不简单,在强敌环视的情况下跟他们的老大——大明朝面对面的硬碰硬,这魄力足以震撼人了,想当年,也就只有成吉思汗能干出这种事。

    万历皇帝也不傻,努尔哈赤周围的强敌哪个不怕他,都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这种掏钱出力的事我不能一个人干,你们都得出点力,于是万历皇帝又命人出使蒙古林丹汗,封林丹汗为广义王,许诺灭了金国分三分之一的土地给他;传檄朝鲜、海西女真叶赫部,命出兵协助大明军队征伐努尔哈赤。

第七十三章兵临抚顺() 
清早,南书房。

    孙承宗见过皇长孙,行过礼后,第一句话问:“辽东的金主努尔哈赤已经向我大明宣战了,殿下知道吗?”

    朱由校淡淡的应了一句:“知道了。我们与女真人的战争早晚的事。”

    孙承宗也面无惊讶之色,他心里也明白,自从上次的大规模掠夺后,他也看到大明与大金的全面战争不远了。他们陷入了宁静之中,互相对望着沉默。

    良久,孙承宗开口问道:“殿下,这次战争您怎么看?”

    朱由校“哼”了一声,淡淡的说了一句:“大明必败!”

    孙承宗的脸明显抽了一下,两眼微微一皱,深深的舒了一口气道:“殿下何以见得?”

    朱由校“哈哈”仰天大笑。他的笑声让孙承宗大为惊讶,九年了,他从来没见过皇长孙笑的这么恐怖,笑的这么阴沉,孙承宗是第一次看到少年的我深邃的大笑,他整个身子为之一震,不禁的哆嗦了一下。

    朱由校笑过之后,面无表情,用十分冷峻的的眼光看着孙承宗,冷冷的反问:“师傅,你认为呢?”

    孙承宗历经”万历三大征“,自小认为大明军队战无不胜,虽有败绩不过是小败无关大局,这次大明动员了几乎所能动员的全部力量,可以说是一次决战,动员的力量完全对大金具有压倒性优势,朝廷上下对这次的军事行动无任何怀疑态度,认为大明必胜。孙承宗这几年虽然看到大明江河日下,军队实力也不能同往日而语,更清楚辽东的防务已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身为大明的臣民,他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也觉得大明会胜。不过刚才看到皇太孙的样子他陷入了恐惧和怀疑。九年了,自从当了这个皇长孙的老师后,自己都觉的好惭愧,基本没教过他什么,反而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这个皇长孙聪慧过人,比诸葛亮还神,什么事他都猜的准确无误,玩心计把郑娘娘彻底扳倒,“梃击案”让这个皇长孙设计的真是天衣无缝,精彩至极,试问自古哪有一个儿童之年有如此心计谋略。孙承宗早已从一个师傅沦为一个小跟班而已,这在皇太孙的小小私人势力圈子里已是不公开的秘密,在外人眼里还是让人尊敬至极的未来帝师。

    孙承宗惊恐的望着皇长孙,透露着飘忽不定的眼神,皇太孙既然说大明必败,难道大明真的要败?

    孙承宗愣了片刻,朱由校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孙承宗摇了摇头,回道:“臣也不知道。”

    “师傅”,朱由校向前走了一步,距孙承宗仅有半步之遥,孙承宗会意,明白我又有悄悄话要说,孙承宗向前弯了下腰,将耳朵凑到皇长孙跟前,朱由校悄声的说:“我要去辽东,师傅可有办法?”

    孙承宗大惊,忙收回身子吃惊的看着皇长孙。朱由校微微笑了一下。

    “这这,殿下,不可!”孙承宗明白,辽东如今已是险恶之地,皇长孙已然说了大明必败,若让他去辽东万一有个闪失,将是整个大明的损失,这千年难得一遇的明主还怕将来不会力挽狂澜吗?丢了个辽东事小,皇长孙若有不测,将来大明的国运将不可想象,如今正需要像皇长孙这样的天纵英才的英明之主中兴大明!

    朱由校望着惊慌的孙承宗,凝重的说:“辽东是我大明北疆的屏障,一旦有失,将对我们形成巨大的压力,从此国无宁日,一旦战败,蒙古必会倒向大金,与我大明决裂,海西叶赫部也将被努尔哈赤吞并,朝鲜与我们的联系也会受阻,从此我们的国威一丧千里,长城以北再无安宁。师傅,这些你想过吗?”

    孙承宗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他没想过这么多,皇长孙的眼光真是高瞻远瞩,形势分析的极为透彻,让他无法辩驳。

    “师傅,你有办法让我去辽东吗?”朱由校又问了一遍。

    孙承宗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