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坐在帐外,悠闲的看着城上紧张的明兵,喝着上等人参茶,心里盘算着时间差不多到了。
各地重镇的将领接到辽东巡抚兼经略使杨镐的救援急令,迅速整顿人马,向沈阳进发,唯独焕家堡的守将祖大寿感到事情没这么简单,按兵不动,传令城中戒严。果然不稍一日,忽有人报,远处尘烟滚滚,似有敌军来犯。
铁岭、也屯、刀壶口、州界堡等地将领带兵一走,不稍一日,也见到远处敌军打来,城中不过百人的守军,看到有大军来犯,早已吓的魂飞魄散,有的城堡不费一兵一卒就被金兵攻占。金兵进城后抢掠烧杀,凡是年老幼弱着一个不留,年轻体壮少女皆被带走。
褚英带兵来到焕家堡,以为守军多半早已被抽走,于是放心的攻城,谁知久攻不下,死伤甚多。褚英抢掠明地多处,都是轻易得手,明军给他的感觉就是不堪一击,见到自己的旌旗就吓跑了一大半,今日攻城掠地头一次见到这么顽强。从中午攻到天黑也未攻下,气的暴跳如雷,将努尔哈赤的傍晚收兵的命令抛到脑后,就地扎营来日再战。
努尔哈赤看看天快黑了,于是下令收兵,退出沈阳城外,城楼上的杨镐大惑不解,不知何意。
努尔哈赤退兵绕道长野堡,半路上正遇到长野堡的援兵,于是迅速展开攻击,长野堡援军还没弄清什么状况,即被歼灭,旋即努尔哈赤进兵长野堡,掳掠此地。回到建州,其他四路也陆续回来了,带着满满的战利品,唯独未见褚英归来,努尔哈赤预感不妙,急令舒尔哈齐带兵前去接应。
努尔哈赤退去没多久,铁岭、也屯、刀壶口、州界堡遭到掳掠的消息传到了杨镐的手中,杨镐大悟,方才知道这是努尔哈赤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悔恨的捶胸顿足,忽然又有一兵传来焕家堡未被攻陷,酣战正急,于是传令迅速驰援焕家堡。
褚英急红了眼,完全不顾后果,下令不断的攻城,他一生未败,不愿此地成为他的羞辱。
第二日中午,褚英攻城正急,忽听到远处杀声震天,感到不妙,可能是明朝的援军到了,这才从中醒来,慌忙下令停止进攻,转身向后防御。沈阳来的援兵共三千多人,由秦日纲率领杀奔而来。
已攻战了一天的金兵看到明朝的援兵来了,心中从未有过的恐惧涌上了心头,慌忙应战。焕家堡内的明军看到援军来了,士气大振,祖大寿点齐兵马,从城中杀出,里应外合,杀的金兵四处逃散。褚英看到这心中慌惧,向北突围,无奈被围的水泄不通,无路可逃,已感绝望的褚英准备一死了之,忽听一声“侄儿毋怕,叔叔来了!”来者正是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率兵救援褚英,从北方杀出一条口子,救出褚英,向北遁去。
舒尔哈齐带着褚英和残兵回到了建州。焕家堡一战,褚英损失一千多人,这是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褚英兵败自感也是奇耻大辱,可也担心害怕父汗的责罚,要知道自己身为长子是很有资格继承汗位的,容不得有一点失误,这一仗其他几路军都满载而归,自己却损兵折将,不说未建寸功,面子上也过不去。
第六十四章战后平静()
努尔哈赤看着褚英,恼怒不已,十分严厉的责备道:“命你进攻焕家堡,为何不听号令,以致损兵折将?!”
褚英害怕至极,汗珠已挂满脸面,双手撑地也不断的颤抖,他不敢抬头望着父汗,跪下任其责罚。
努尔哈赤面色铁青,愤怒的继续斥责:“事前我已明令,如遭遇顽强抵抗不可恋战,即刻退出,你为何不听,险遭明军全歼!若不是你叔叔带兵及时赶到,你的小命都不保!如能全身而退,也不至于损兵折将,不过无功而返,你倒好,是大败而归!“努尔哈赤声色俱厉,吓的舒尔哈齐和五位大臣不免打了个寒颤。跪在地上的褚英更是吓的浑身冒汗,恨不得自己抹脖子死了算了。
“你真是让我太失望了!”努尔哈赤说完气喘吁吁。
五大臣不敢说话,都会意的瞅瞅舒尔哈齐:你是他亲兄弟,你劝劝,咱们几个虽然和大汗称兄道弟,可那是磕头拜的把子,不如你这个亲兄弟金贵啊!
舒尔哈齐看着这五大臣朝自己挤眉弄眼,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上前劝道:“哥,胜败乃兵家常事,看在褚英以前战功的份上,您就饶了他吧!”
四周的平静让人压抑,所有人不敢上前劝一句,舒尔哈齐的话声,让压抑的气氛总算能让人松一口了。
“哼!要不是看在他立过功的份上,今日就军法处置!”努尔哈赤怔怔的说道。
褚英听到这句话,不由的心中颤抖:我是你的亲生儿子,就这么狠心!在你眼里,我算什么?难道还不比不上你的大臣和你的士兵?我冲锋陷阵立过多少战功,只因为这一次失败就如此大加斥责,如果这是我第一仗,不战死也会死在你手上,我到底还是不是你的亲生儿子!?
“哥,”舒尔哈齐又劝道:“褚英这孩子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没有完成攻掠焕家堡的任务心中不服,有这股子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只不过历练少了些,多加调教必会成大器的。哥,这就当是给孩子的一次教训,咱们年轻的时候不也犯过许多错误吗?”
努尔哈赤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不禁有股辛酸涌上心头,气也消了一大半,祖、父之死虽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但当时自己也在场,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当年要是阻止祖、父,也不会无辜冤死。
“起来吧,”努尔哈赤对褚英说道:“你不听令终是要受罚的。”努尔哈赤顿了顿,说道:“这样吧,你回去禁足一个月,好好反省,除去大贝勒之号,戴罪立功!”
褚英心中不服,但惧于努尔哈赤的威望,不敢辩驳,于是叩了个头,起身也不看努尔哈赤、舒尔哈齐和五位大臣一眼,低着头径直走出大殿。
“哼!此子竟如此无礼!”努尔哈赤怒道。
舒尔哈齐又劝了句:“哥,褚英打了败仗心里已经不好受了,你这么斥责他任谁也不会好受,你就别难为这孩子了!”
努尔哈赤一听也是,再加上自己征战一生对这孩子几乎没有照顾过,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也就不计较褚英的得失了。
各地遭到金兵劫掠的急报迅速传到了杨镐的手中,拿着这些急报杨镐感觉似有千斤重一般,被劫掠的地方都是明朝在辽东的重镇,是军械、粮草等物资的囤积之所,损失一定很大,这事若是让朝廷知道了,自己的罪过好肯定不小,是瞒报、少报还是漏报。杨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中秋刚过两日,杨镐正在府邸思索如何向朝廷汇报这次的战况,突听朝廷旨意下达,慌忙出门接旨。来宣旨的的太监念到着辽东巡抚、经略使杨镐不查贼兵之意,擅动周边驻军,中贼首努尔哈赤调虎离山之际,致使劫掠财务无数时,杨镐大惊:我只向京城送去了一份奏报,京城是怎么知道这里的战况?难道我的身边有锦衣卫或东厂的人?可往返京城最少需要五日,时间上也对不上啊?杨镐百思不得其解。
杨镐恐惧、思索之中,早已听不进传旨太监宣旨的内容。传旨太监宣完旨,看到杨镐跪在地上不抬头,也不接旨,纳闷的喊了几声,仍不见杨镐动静,心想是不是吓傻了,可这旨里没对他降多大的罪啊。宣旨太监上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杨镐惊了一下回过神,宣旨太监对杨镐说:“杨经略,接旨吧!”
“哦,宣完了?”杨镐惊问道。
“宣完了。”宣旨太监心想这脑子想哪去了。
杨镐接过旨,又仔细看了看,更是惊了一身冷汗,心中更加肯定身边有皇帝的人,但又不敢明说,对宣旨太监客客气气,恭敬的小声问道:“公公,皇上是怎么这么快知道这里的战况的?”
“呦,咱家可不知道!”宣旨太监把脸一扭,看也不看杨镐一眼,眉毛一翘,“这朝中的事可不是咱家能过问的,奴才我只是奉旨办差!”
杨镐心中恶心,一个阉人充什么大,要不是看在你是皇差的份上早让你爬着出去了。杨镐不敢发作,又堆起其笑脸,“公公,咱们借一步说话。”说完将宣旨太监拉到一边,从袖中掏出一张银票塞到宣旨太监的手中,宣旨太监看到银票两眼立刻睁大了许多,傲慢的脸也晴开了,笑容立马上来了,“哎呦,奴才这何能受大人赏赐,这个不敢”说着推了推。
“唉你看你还跟我客气什么!公公见外了不是!”杨镐又推了回去。
宣旨太监这次没让,直接塞到袖子里,笑盈盈的谢道:“那奴才谢大人的赏!”
“呵呵,这就对了嘛!”杨镐一笑,又接着把脸凑过去,小声的问:“公公,皇上是怎么知道这里的战况的‘,还请公公赐教!”
“这个咱家真不知道,不过听说是皇太孙猜中的!”宣旨太监小声的说。
“什么!皇太孙猜的!”杨镐吃惊的不禁走了口。
第六十五章请旨去辽东()
宣旨太监轻声的说:“是啊,咱家听说当时皇上一家在过中秋之夜,你的奏报刚好送到,皇上看了奏报把叶首辅宣进宫商量大事,原本打算派兵增援你的,可谁想着被皇太孙看出了破绽,认为这是金兵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
杨镐已吃惊不小:“好一个皇太孙,老夫觉得今年皇太孙不过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吧,竟然有如此眼光谋略,真是少有老成,太祖成祖再世也不过如此啊!”
“哎呦,谁说不是啊,”宣旨太监跟着说道:“这个皇长孙一丁点的时候满肚子心眼,宫里早把他传的可神了。实话对你说吧,这个旨意是皇太孙下的。”
“什么!”杨镐又是大惊:“这不是皇上的旨意!?”
宣旨太监握着杨镐的手说:“大人,您还是按旨办吧,这是皇上让皇长孙拟的旨!”
杨镐呆立说不出话来。
五日后,沈阳奏报再次发到京城。这次奏报抵入兵部,兵部不敢怠慢,慌忙送呈到万历皇帝手中。
万历皇帝看罢奏报,长叹一声道:“好一个孙儿啊!”
程化祥站在一旁问道:“陛下,长孙殿下怎么啦?”
万历皇帝捋了捋胡须,轻轻的点了一下头,微笑道:“金兵进攻铁岭、也屯、焕家堡、刀壶口、州界堡五处,金主努尔哈赤列阵沈阳城下而不攻,实则障眼法,声东击西之策,五处重镇四处被掠,和皇长孙猜的一点也不错,朕这个皇孙,才智过人啊!”
程化祥贺道:“长孙殿下聪慧过人,乃我大明之幸啊!陛下有此皇孙,将来必是旷世明君!”
“哈哈”万历皇帝仰天大笑了一声,接着有低头紧皱眉头:“这次一战损失不小,金兵劫掠人畜三十万,军械一万三千二百副,粮草十一万七千担,也屯、州界堡两处重镇被毁!”接着万历皇帝狠拍了一下桌子:“可恶的努尔哈赤!朕必灭汝贼!”
朱由校在慈庆宫中,掐指算着沈阳那边的战报应该快送过来了,就急冲冲的感到乾清宫,面见万历皇帝。此时已是下午时分。
万历皇帝见到朱由校,知道他的来意,将御案上的战报递给他,说:“这奏报上午就送过来了,你看看吧,孙儿,和你猜的一点不错!”
朱由校仔细的看了奏报,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些日子总担心自己会猜错,要不然丢人丢大了,而且形象也毁了。
朱由校将战报放到御案上,往后退了两步,跪下行礼,万历皇帝看到他这一幕惊的站了起来,“孙儿,你这是干什么?”
“皇爷爷,孙儿有一事相求!”
“你想要什么尽管向皇爷爷说,皇爷爷都答应你!这次辽东之事你处理的很好,皇爷爷该好好奖赏你才是!”万历皇帝以为他想要什么封赏,高兴的捋起了胡子。
“孙儿要去辽东!”朱由校严肃的说道。
“什么?!你要去辽东?!”万历皇帝吃惊的站了起来,又大手一挥,“不行!”
“皇爷爷,现在辽东局势甚危,现无人可守。辽东关系我大明国运,是我京师北方屏障,不可有失,孙儿要去辽东,严防努尔哈赤,再徐徐图之,方可剪除心腹大患!”朱由校慷慨陈词道。
万历皇帝犹豫了一下,说道:”校儿,朕已经和几位大臣们商议了,趁现在还在掌握之中,朕决定一劳永逸,除去努尔哈赤,若再派人去经略辽东,恐耽误时日养虎为患。校儿,你身为皇长孙不可身临险境,这事就不要再提了。“
朱由校惊问道:”皇爷爷,您要派兵?“
”是,朕准备发兵征讨努尔哈赤,一举歼灭!“
”不可!“朱由校激动的站了起来,向前走了两步靠近万历皇帝,说:“皇爷爷,此事万万不可,女真如今势力已成,非一战之功便可消灭,需徐徐图之方可有把握。此事需从长计议,望皇爷爷三思!”
“朝中已议定,校儿就不要再过问此事了。“接着万历皇帝又轻声的说道:“皇爷爷知道你天资聪慧,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大事还是由朝廷定夺。”
朱由校双手扶在案几上,焦急的劝道:“皇爷爷,兵乃国之大事,不可轻动,还请皇爷爷明察!”
“孙儿,朝廷会深思熟虑的。”说完,万历皇帝话锋一转,岔开了话题,“校儿,最近学业怎样?”
“这个”朱由校明白万历皇帝的用意,“可辽东”
“孙儿,”万历皇帝打断皇长孙的话:“辽东的事朝廷会好好议议的,你所说的朕会考虑。”
朱由校明白这是万历皇帝敷衍他的话,可话已经说到这了再纠缠下去定会适得其反,惹怒万历皇帝。朱由校明白,万历皇帝准备增兵辽东,大明与大金要进行决战了,萨尔浒之战一开,大明必败,辽东就岌岌可危了,我能做什么?到底能做什么?
朱由校深深的沉思,陷入了无助和无奈之中。
“校儿”万历皇帝喊了一句。
朱由校从沉思中醒了过来。
“校儿,你在想什么?”万历皇帝问。
“没什么,没什么事孙儿告退了。”
“哦,好,退下吧,记得常来看看皇爷爷。”
朱由校带着无助和无奈走出了乾清宫。
刚出大殿,看到叶向高、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进入了大殿,他们向皇长孙行了礼,朱由校抬头望了望他们,点了点头,径直走了。
三人看到皇长孙向是被训斥了一样,不知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进入殿内的东书房也是小心翼翼。
三人行过大礼,叶向高首先问道:“臣冒犯,死罪!臣见皇长孙无精打采,斗胆问陛下发生了什么事?”
“哦,”万历皇帝回道:“长孙要去辽东,朕没有答应!”
“噢,”三人惊出声来,叶向高又问:“长孙殿下为何要去辽东?”
万历皇帝回道:“他想经略辽东,与努尔哈赤较量。这孩子尚年幼,却有如此雄心壮志,朕深感欣慰,此子胜于他父王何止十倍。“万历皇帝又叹道:”此子过于年轻,朕怕他经验不足,纸上谈兵,重蹈赵括覆辙,是不让去也,才让他心情低落。”
“陛下,”兵部尚书黄嘉善进言:“长孙殿下聪慧过人,非常人所能及,如今已是弱冠之年,是该好好锻炼他了。”
万历皇帝点点头“嗯,是啊,此子好生调教,将来必成大器!“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