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又气又恼,又惊又喜。
众多将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你可探清楚了?”皇太极质问斥候。
斥候战战兢兢的回道:“回大贝勒爷的话,探清楚了,是五千骑兵。”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皇太极喃喃的说。
努尔哈赤注意到了他,指着他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皇太极拱手回道:“儿臣以为,目前尚不明确,应静观其变,看明朝皇帝有什么动作再加以应对。”
努尔哈赤深思了片刻,“嗯”了一声,“说得对!”接着又指着斥候严命道:“再去探!”
第三百二十二章兵发得胜堡()
天亮时分,清晨温暖的阳光再次洒满了这片大地,几朵清淡的白云点缀在蔚蓝的天空中随风游荡。在天成卫,城上的士兵们熄灭了城头上所有的火把和灯光,困倦的打了个深深地哈欠,伸了个懒腰,揉揉已经开始上下眼皮打架的眼睛,等待换防。
自从金人叩关烽火西北后,他们就时刻处于紧张的战备状态,站岗的士兵们更是把眼睛瞪的大大的,时刻提防女真人的侵袭。宣大总督卢象升进驻这里两三天了,小小的卫城忽然一下子挤满了人,让这不起眼的地方热闹了起来,但由于城小人多,城内的兵营、屋舍住不下这么多人,许多将士不得不露宿在屋檐下、过道、练兵场等空旷的地方。站在角楼上向城内看去,黑压压的士兵们还在慵懒的枕戈席地而睡,他们庆幸这几天天气好,要是遇到阴天下雨也够他们受的。
换防的士兵们极不情愿的走上城楼,开始了他们作为军人的一天职责,站了一夜岗的士兵们总算又熬过了一夜,此刻他们最想的事情就是睡觉。
朱由校风尘仆仆,一路上过了三个驿站,换了三次快马,总算在天亮时分到达了天成卫,他举目而望,一座土夯的墙体呈现在的他的面前,随身的导引指着前方对他说:“陛下,您看,那就是天成卫!”
刚刚换防的士兵也看到了他们,顿时警惕了起来,朱由校一行虽然穿着便衣,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地方出现不管是什么人都会列入嫌疑。何况都还骑着马,更不可能是百姓了。
朱由校来到城门前,只见大门紧闭,城上的士兵门暗中准备了几个弓弩手悄悄的对准了他们。一个校尉探出头冲着他们喊话:“你们是谁?干什么的?”
一名贴身侍卫抬头高声回道:“我等是宣化来的,奉命请见卢总督。快快打开城门!”
“可有凭据?”城上士兵又问道。
侍卫从怀中取出宣化总兵陈霈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牙牌”,举过头顶给城上的士兵看。士兵的视力再好也看不清“牙牌”上的字,就用早已准备好的竹篮吊下城去。
不多久,城门缓缓的打开了,朱由校扬起马鞭,轻轻的抽打了一下马尾,进入城中。
刚刚进入城内,朱由校就不得不下马行走,因为他看到城中道路两旁占满了士兵,许多人还在互相拥挤着酣睡,醒来的也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
由于天成卫地处西北边镇,经常受到蒙古侵扰,因此长年处于战备状态,城内的建筑也低矮平凡,但多是砖石所筑,十分坚固。
朱由校轻步的走在甬道上,他不想惊扰士兵们休息,毕竟,能有这么好的休整时间是不多的。
在导引的引领下,他们向卫城的治所——千户所行进,没走多远,就见卢象升面色凝重的率领一干武将迎面而来,他们身上的铠甲发出的飒飒的金属摩擦声,惊扰了周围的士兵,看到他们纷纷肃穆起立。
“陛”
卢象升急走两步近前,要拱手行礼,朱由校忙伸手打断他,“在下奉命来总督大人帐下效力,还请大人多多关照。”
卢象升怔愕起来,皇帝御驾亲征不是秘密,怎么还是这一身便衣打扮到他军中,真是弄不明白,皇帝又想干嘛?
“那就请公子到卢谋帐中谈叙。”
卢象升恭敬的微微一拜,显得十分谦恭,这让众多将士十分惊讶,在他们眼里,宣大总督手握十几万兵马,位高权重,是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能让他这么客气的人会是什么人,而且年纪看上去比卢象升还年轻。
士兵们注目他们向城内而去。
在卢象升的带领下,他们来到练兵场,正中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茅草棚,说是草棚,四周却没有栅栏围墙,只有四根柱子顶着顶棚而已,遮阳不遮风雨,草棚下铺着干草为席,再无它物。
朱由校翘着眉头指着草棚说:“你就住在这?”
“是。”
“没给你腾出一间房吗?”
“给体弱的士兵们住了,微臣年轻力壮,又有众多士兵相伴,在这里睡的踏实。”
朱由校“嗯”了一声,轻声赞道:“与士兵同甘共苦,是名将所为,好!”
卢象升深深躬身回道:“微臣沽名钓誉了,不敢受陛下夸赞。”
他的这一番举动和话语,让跟在他身后的将领听的一清二楚。他们先是吃惊卢象升的举止,后是震惊他口中称呼的“陛下”。
面前的青年就是当今圣上,惊讶的他们相互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想从对方的神色中得到答案,然而,他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表情。紧接着,他们齐刷刷的跪地参拜,山呼“万岁”,其声洪亮。周围的士兵们被众将的参拜声惊起,如同平静的湖面上惊起的涟漪,迅速向边缘扩散,几千双眼睛聚集到这里,还朦胧的半睡半醒的也被身边的人拍醒。
士兵们都站起来了,都面向这里,表情不一,静静的看着这一切。
“都平身吧!”
朱由校面对众将参拜,唤其起身,言道:“诸位跟随卢卿征战,野餐露宿,甚是辛苦,待退敌之后,定当论功行赏。”
“谢陛下隆恩。”
众将起身,昂首瞻仰皇帝的尊荣。
朱由校扫过他们一眼,又看向周围更多愕然的士兵,面对几千双眼睛和面孔,早已不再羞涩的他,朗声道:“将士们,先自我介绍,我,朱由校,当今大明天启皇帝,因建州女真努尔哈赤背信弃义,前入我朝称臣议和,后绕道漠南侵犯边境,攻掠我城池,杀我边民将士,扰我西北边陲不得安宁!现大同城被困,数万金兵虎视城池,十几万军民翘首盼着我们救援,”说到这,他激扬慷慨,环顾四周,字字珠玑,铿锵有力的大声说:“将士们,金人狼子野心,欲侵夺我大明江山,奴役我汉人子弟!你们答应么?”
“不答应!”
士兵们气势恢宏的高声回应。
朱由校见气氛渲染了起来,士兵们的士气也逐渐高涨,于是继续说道:“朕也不会答应!三百四十年前,蒙古灭宋,我汉人从此成为最低等的人,受尽屈辱,任人宰割压榨,妻儿沦为蒙古人奴隶,田地屋舍随意被侵占,毫无民族尊严,才有太祖率众奋起抗暴元,驱除鞑虏,复我汉人江山。今有努尔哈赤,亦如当年历史重现!将士们,我们身上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朕需要你们,将金人赶出我大明的土地!你们当中有神机营的将士,也有宣化驻军,不管是来自何方都是我大明的将士,你们的职责都是一样的,保家卫国!护我妻儿!”
“保家卫国,护我妻儿”
将士们齐声叫起,口号响彻城中,耸入云端,其声阵阵,气势如虹。
待声过后,朱由校又大声道:“朕知道,你们绝大多数人将是第一次面对金人,也曾听说过他们勇猛善战,如狼似虎,嗜血成性,许多人闻之色变胆寒。但朕告诉你们,他们和我们一样,是人,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的人,和我们没什么两样,他们臣服与我们二百年,现在要反过来要骑到我们头上,朕绝不答应!也绝不受这窝囊气!万历四十七年,朕在辽东曾对将士说过一句话,叫‘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相遇,较量的就是勇气,只有你比敌人更勇、更狠才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这就是军魂!”
他扫过渐渐聚敛起杀气的士兵们,又道:“我们要让敌人听到我们的战马声就害怕,让敌人见到我们的旌旗就逃,让敌人闻到我们的兵戈声就胆颤心惊,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做?”
士兵们面面相观,不知如何回答,只见士兵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朱由校身边的将领们也左顾右看,有的窃窃私语,讨论该怎么回答皇帝的问话。
朱由校静静环顾,半盏茶的功夫不见有人回话,正要开口,忽然卢象升上前一步,双目虎视众人,高声喊出一个字,“杀!”
登时,窃窃之声嘎然而止,一个充满戾气的“杀”字传到每一个将士的耳朵里,触动了他们作为军人的血性神经。
“对!”朱由校接过卢象升的话,大声道:“就是杀!把他们杀怕了,我们要成为他们的魔,心魔,让他们谈之色变,让他们见到我们就股栗胆颤,让他们听到我们的声音就吓的屁滚尿流!杀!杀的他们再也不敢再踏进我大明的一寸土地!”
朱由校激愤的说完,犀利的眼光再一次扫过众人。
紧接着,数千将士爆发出赫赫的“杀”声,在城中荡气回肠,铿锵如铁,声震云天,杀气腾腾,充斥着每一个人的脸上。
这一次的军前训话,极大的提升了士气,不光因为皇帝的讲话提气,更多的是皇帝的御驾亲征,这对鼓舞士气是相当大的,毕竟在这个时代,皇帝在人们的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能跟随皇帝作战还是很幸运的。
朱由校把卢象升叫到跟前,对他小声的说:“太阳下山,大军向北折返,绕湾家堡,向得胜堡进军。”
卢象升一脸茫然,吃惊道:“不去救大同了吗?我们距大同只有三十里了,您”
忽然,他茫然的眼睛一闪,露出喜色,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急忙拱手应命,“微臣愚钝,陛下高谋。”
朱由校笑道:“是你救援大同急切,疏忽而已。朕累了,想好好的在你这休息,你先去准备吧!”
“陛下要在这里休息?”卢象升慌了起来,“您万金之躯,怎能在这么简陋的地方,这不是折煞微臣了,臣这就给您准备”
“不必了。”朱由校打了哈欠,倦意浓浓的说:“征战在外,就不要讲究这么多了,何况,皇帝在宣化呢!”
这话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皇帝后面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朱由校撇了一下嘴,招招手,让他附耳过来,将阿巴亥做他替身的事告诉了他。
卢象升明白了,不再多说一句话,命人将这草棚团团围住,为皇帝站岗,又将附近一百步的人遣散,以免惊扰皇帝休息。
黄昏时分,当最后一抹霞光淡去,天成卫大开城门,八千将士偃旗息鼓,出城向湾家堡方向行进,同时派人到宣化密告阿巴亥。
第三百二十三章假天子迷惑努尔哈赤()
夜色下,皓月当空,月光如薄纱般清洒而下,飘渺无尘,清淡如水,朦胧可见四周影像。
八千马步军成三四纵队紧密相连,悄无声息的向西北方向前进,为了做到行动极度保密,大军没有点燃一根火把,没有挑起一杆战旗,更没有人大声喧哗,只有行军的人马踏土石、甲胄金属声。
茫茫大地上,在目不及百步的夜晚,八千人马只靠向导手中的罗盘定位指引大军缓慢的向湾家堡方向前行。
朱由校身穿卢象升的甲胄,坐在马上由一名贴身侍卫牵引行进,卢象升和数名侍卫伴驾左右,夹在军列之中。
卢象升把自己的铠甲进献给了朱由校穿戴,他不得不将天成卫千总的铠甲借来一用。远远看去,人们以为皇帝是卢象升,而卢象升则成了名不见经传的千总小官。
在大同城外金的金兵大营,努尔哈赤在他的杏黄大帐中来坐立不安,来回踱步,犀利的眼睛时不时的向帐外看去,焦急的等待情报。
他派出十二拨斥候,每一个时辰回报一次明军动向,然而得到的消息都是“卢象升在天成卫按兵不动,明朝皇帝在宣化不见任何动向”。这样的报告耳朵都听出茧子了,没一点新鲜感。
两日来得到的情报让他疑虑不定,判断不出明军的动向和意图。宣大总督卢象升率兵已到大同北侧的天成卫,距大同只有三十里,一个时辰就能兵发至此,如此近的距离他却两三天按兵不动,明朝皇帝也已到达宣化,也是至今不见任何动静,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大同扼守京畿咽喉,如此重要之地难道明朝皇帝就不着急吗?真是匪夷所思。
有动静才有应对之策,没动静就让人摸不清意图,很难做出判断和决策,努尔哈赤为此焦躁心烦。
为了对付救援大同的明军,努尔哈赤掘壕困城,又在四周设下伏兵,使之明军不能里应外合,金兵就可专心对付援军,只要援军被灭,大同城内士气必然受挫,破城便指日可待!
然而,始终不见动静的明军让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在宣化总督府。清晨时分,阿巴亥接到了朱由校的密旨,这是皇帝的御笔亲书,命他穿龙甲,挑龙旗率五千精锐骑兵进驻天成卫。
合上密旨,阿巴亥神色凝重,久久不言不语。
陈霈在侧,拿过密旨细看了一遍,笑道:“恭喜将军做了一回‘圣上’,就让在下伺候您披挂龙甲吧!”
“来人,把圣上的衣甲请上来。”陈霈一声命令道。
三名士兵捧着折叠摆放整齐的锦绣云龙明黄逆鳞甲、抹金凤翅盔、祥云腾龙靴、金夑玉珠束腰带、北斗七星鎏金纹龙佩剑呈现在他们面前。
金龙盘绕、肃穆威严而又光彩夺目的帝王铠甲令人眼花缭乱,心神荡漾,陈霈的眼睛放着光的欣赏着皇帝戎装,不禁啧啧羡慕的赞叹:“阿巴亥将军,作为臣子的,您能有幸穿上这副甲胄,真是十生有幸啊!可谓是千古第一人!”
阿巴亥却神色黯然,摇头唏嘘,没有陈霈的那种兴奋和羡慕,叹息道:“这是天子甲胄,我怎敢僭越?”
他虽然是皇帝的心腹,曾和皇帝称兄道弟,但那是他为皇太孙的时候,现在已经是九五至尊了,今非昔比,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了,君臣之纲必须严格遵守,以免落人把柄,所以,他始终小心翼翼,知道有些可为,有些不可为。
“圣上让你穿你就穿,还犹豫什么?”陈霈倒吸一口气,砸着舌头替他急道:“这是几辈子修不来的福气,能享用天子甲胄,率天子之师出征,你可是我大明将官第一人,这是何等的荣耀呀!光宗耀祖,美誉后世,你可是占了大便宜了!换了我,早就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烧香叩头了。”
陈霈眉飞凤舞的一边说一边羡慕的眼睛放着闪耀的光芒,然而,阿巴亥刚刚伸出的手还未碰触到甲胄就战战兢兢的收了回来,始终不敢动一下。
“咳!”陈霈气的跺了一下脚,指着阿巴亥数落道:“堂堂七尺男儿,跟随圣上十几年,又有圣命在身,你怕个啥?!来~”
说着,他懊恼的一把抓起锦绣云龙明黄逆鳞甲就要给阿巴亥穿上。
阿巴亥惊骇的两眼瞪的老大,急忙伸出双手推却,脚步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去,口中慌然念道:“不,不”
陈霈哪管他,将龙甲展开就往他身上披挂,阿巴亥躲闪不及,龙甲随之披上其身,他无奈,只得接受现实。
甲胄触身的那一瞬间,他的身体像是触电一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