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任务就是麻痹明朝,任务既然已经完成也就没有必要再多待下去,不几日,便向朱由校递上了辞呈。朱由校高兴的又在太和殿举行了一次宴会,欢送金使,并派一队人马护送出山海关。
出了京城,舒尔哈齐暗暗的对苏克萨哈感慨:“明朝皇帝虽然年轻,但是英明睿智,恐怕不是好对付的。咱们想窥探京师防务也没机会下手。”
苏克萨哈也是感叹,“奴才也认为明朝皇帝绝非庸碌之辈。校武场上阅兵时我就觉得可疑,自古都是强兵炫耀,点兵威慑,他们竟然用一群老弱残兵检阅,太不合乎常理了。再观群臣,似乎君臣不和是真的。”
“嗯,这个我也注意到了,文武官员不和,君臣有嫌隙,看来咱们还是不虚此行呀!”
在捕鱼儿海,努尔哈赤率军驻扎与此,这里西向距林丹汗残部不足三百里,南下明朝宣大防线也不足三百里,正是能迷惑人们视线的好地方,造成追击林丹汗的假象,实则是瞅准时机南下穿越科尔沁草原,直入明朝腹地。
一个计划很久的战略,马上就要实现了,只等舒尔哈齐回来探得的消息就率兵南下。他的军队大部是骑兵,一天的时间就能突破宣大防线,而且目标就定在喜峰口。他早已派人探得,那里年久失修,且驻军不多,是最好的突破口。
努尔哈赤走出营帐,望着一片无垠的草原和蔚蓝的湖水,雄壮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善战的士兵们操练,深深地对天祈祷,愿上天保佑他计划成功,只要能攻入明朝腹地就能沉重地打击明朝经济,伤其元气,他挺进中原便指日可待,不管明朝皇帝多英武都不会再有机会翻盘了。
“大汗,”
范文程走上来,恭敬的叫了一声。
为了此战,他让范文程也随军出征了。
“是范先生啊!什么事?”努尔哈赤问道。
“察哈尔属部及鄂克托们求见。”
“快请。”
努尔哈赤忙道。
第三百零九章决策伐明()
努尔哈赤召见归顺的察哈尔诸部,并热情的款待了他们。
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哈喇慎)、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封建领主对林丹汗加强汗权、统一蒙古的意愿是十分抵制的,他们虽然属于察哈尔,但是在自己的领地里有十分大的自主权力,就像国中之国一样,随着林丹汗越来越灼灼逼人的强化汗权政策是越来越不满,建州女真的崛起正好遏制住了他的同意蒙古步伐。
努尔哈赤将战略目标定在了西侧的林丹汗,两次的征讨迫使他西迁,目的是避开女真兵锋,向西发展图谋右翼蒙古诸部。
漠南四十一部被他带走的带走,被努尔哈赤剿灭的剿灭,如今就剩下十多部归顺了大金,整个漠南彻底成为了大金国的势力范围。
努尔哈赤向诸部许诺,他们世代为王,永不相侵。诸部也奉努尔哈赤为蒙古共主,上尊号“淑勒昆都仑汗”。
至此,努尔哈赤向他们坦言,这次率兵西征,意在借道攻明。
诸部听完,大感惊讶,他们原本希望努尔哈赤能乘胜追击林丹汗,没想到他肚子里藏着这么大的计谋。
借道攻明,这招真是高明啊!
漠南与明朝宣府、大同边镇相邻,历史上有野心的蒙古首领多次从这里突入明朝腹地进攻京师,想恢复大元辉煌一统中原的梦想,但随着蒙古的衰落,他们再无实力突入明朝腹地了,只能袭扰边境掠夺财富。这几年的天灾让蒙古们的日子很不好过,尤其是漫长的冬天,牛羊牲畜大批饿死,灾民也是困苦煎熬,各部实力也多有受损,因边关的战事和林丹汗的多次出尔反尔,与明朝的互市也关闭了,没了货物交换,他们早就渴望能再入中原攫取财富。
努尔哈赤一口开,诸部皆俯首赞同,并愿意出兵共同征明。
努尔哈赤高兴万分,承诺所得财富分一半给他们,若攻战明朝京师,必西征林丹汗消除他们的后患之忧,并将蒙古草原分封在座的诸位。
这一次的聚首皆大欢喜,他们载歌载舞,一直到暮色降至才散去,努尔哈赤意犹未尽,这是自辽东之战以来最为开心的一天,他离他的宏伟战略计划越来越近了。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舒尔哈齐了,大明京师的情报对他入关后的进兵计划十分重要。
舒尔哈齐出了山海关直奔捕鱼儿海。此次进京对他的印象十分深刻,中原的繁华和宏伟壮丽的宫殿令他流连忘返,大明皇帝的威仪更令他神往,怪不得人人冒死都想做皇帝,那种感觉的确令人痴迷和向往。
两日的路程,舒尔哈齐到达了湖水与草原形成的一片靓丽风景的捕鱼儿海,这里有着肥嫩的的草场和碧波荡漾的湖水,战马长饮,将士高歌,像是一次休假一般,在广阔的草原上尽情的奔放,享受碧波蓝天。
努尔哈赤站在湖边,披着一件狐裘衣,遥望不见边际的捕鱼儿海。兴叹道:“多美的地方呀!我起兵三十年,不过想建立女真人自己的国家,没想到能据有辽东,兼并察哈尔四十一部,也许这是冥冥之中上天要兴我女真啊!”
侍奉在一侧的范文程一边欣赏着美丽的湖水天色,一边应声附和的说:“这是大汗英明所致。现在的蒙古其他部落已不成气候,林丹汗虽志向远大,然才智疏浅,东山再起无望,只有南朝大明是我们的劲敌。明朝地大物博,实力雄厚,不是一朝一夕能击败的,只有采取蚕食政策,逐步削弱明朝实力,我们才有机会入主中原,统一天下。”
“是啊!”努尔哈赤长长一声吁叹,“萨尔浒之战让我膨胀轻视,以为明朝不堪一击,入主中原指日可待,辽东之战后让我何地明白了,要取带明朝还需时日呀!我不急于一时,我若不能灭明,后世子孙当承袭我志,伐明一统天下!”
“大汗是当世英杰,上天必然不负您!”范文程恭维道。
这时,一名传令兵小步跑来,禀道:“大汗,大贝勒舒尔哈齐回来了。”
努尔哈赤眼睛顿时闪亮,露出难以抑制的神色,对范文程喜道:“快回大帐!”
终于把舒尔哈齐盼回来了。他急匆匆的赶回大帐,急切的要知道明朝京师的情况。
舒尔哈齐一路奔波进入杏黄大帐,在内总算能喝上一口热乎茶,刚喝了两盏茶水,努尔哈赤就到了。
“六弟,你回来了!”
努尔哈赤神色飞彩洋溢的上前拥抱了他。
“你平安回来就好,我就可以放心的伐明了。”
“多谢大哥惦记,微臣让大汗担心了。”
努尔哈赤走上首座,顾不上许多礼仪了,用手轻轻的一摆动,示意他们坐下,便急切的问道:“六弟此行可有收获?”
舒尔哈齐拱手禀道:“回大汗。臣弟这次为使入明见到了明朝皇帝,受到了他的热情款待。臣弟观当今的明朝皇帝,年虽少但英武不凡,不似稚嫩无知的少年。他第一天就带着臣弟检阅一批老弱之兵藏拙示弱制造假象,这一点我觉得他不一般,故意隐藏实力。在设宴款待上微臣与明朝大臣们起了一些争执,明朝皇帝与群臣意见不一,看他们似乎君臣不和。臣弟还听说,明朝皇帝一个多月不见朝臣,似乎有怠政之嫌。”
努尔哈赤简要的听他汇报,眉头紧锁起来,沉思片刻,幽幽的说道:“皇太极曾与明朝皇帝偶遇几次,他也是赞赏有加。萨尔浒之战中我和他打了一仗,败在了他的手上,辽东之战又吃了大亏,可见是一个智慧超迈的英明君主呀!这次我派你入京为使,他也许能猜到本意,若要借道伐明,他难道就想不到吗?”
舒尔哈齐点头表示赞同,“臣弟也奏请他同意我大金征伐察哈尔,但最终在群臣的争吵中不了了之,希望这能迷惑住他。”
坐在下首的范文程摇头表示不赞同,插口说道:“他不表态,说明他知道其中深意,说不定他早就猜到咱们会绕道蒙古侵入。”
努尔哈赤脸色大变,他担心的就是被人识破他的战略意图,如果是这样,他还能得逞吗?
“探得京师的防务了吗?”努尔哈赤凝眉问舒尔哈齐。
他摇摇头,惭色道:“我派苏克萨哈打探消息,却被百姓们识破了身份,差点就不回来了,幸好被逛夜市的明朝皇帝解了围。之后我们就被人严密监视,根本出不了驿馆。”
“哦,还有这等事?”
努尔哈赤和范文程吃了一惊。
“嗯,是的,”舒尔哈齐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听完后,范文程不可思议的赞叹道:”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呀!”接着他又道:“看来他们知道你们名义是出使,实则是刺探消息呀!你们回来的路上可见有什么异常吗?或者有军队调动的迹象?”
“没有。”舒尔哈齐斩铁截钉的回道。
努尔哈赤又问他,“山海关防务怎样?”
“城池坚固,重兵把守!”舒尔哈齐露出感慨的神色说:“士兵精神,训练有素,看起来比京师城墙上的士兵严整。”
“呵呵,”努尔哈赤哼笑了一番,自言自语道:“精锐驻守山海关,我们没有去攻打还是明智之举。”
舒尔哈齐进京可以说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实质性情报,京师周边的防务没有探得一点可靠的消息。然而,他派出去的密探得知宣府、大同重镇没有任何动向,喜峰口关更是年久失修,只有几百人在那驻扎,几乎让人忘掉了那里一样。
喜峰口关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二百余米,向北升高至一千余米,地形突兀,交通困难。由滦河所形成的谷道使成为南北往来的天然孔道。喜峰口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可至明朝京师,是不二入选的关隘。
“先生,咱们还要不要按计划伐明?”努尔哈赤问范文程道。
范文程低首沉思许久,才起身拱手回道:“蒙古从宣府、大同多次侵入明地,威胁京师,臣料定明朝皇帝也会担心再重蹈以前事件,所以微臣认为伐明可行,但进兵路线需改。”
“哦,”努尔哈赤疑道:“如何改?”
范文程道:“以往蒙古侵入明地后贪图京师,想一鼓作气攻下京师灭明,然而每次都是失败而归,锐气丧尽,臣认为他们是急功近利,想一口吃成大胖子才无功而返。想必明朝现在也会认为咱们也会向蒙古人一样。那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伐明不进攻京师,而是改道劫掠陕西,南下河南,扫荡中原腹地。这样,拱卫京师周围的重兵因顾忌京师防务而不敢冒然分兵追击我们。”
“嗯!不错!”努尔哈赤愁眉大展,喜形于色,拍着大腿喜道:“先生所言甚是,灭明不在一时,弱明才是当下明智之举,若能扫荡中原,不仅可以掠夺财富充实我大金势力,还消耗明朝元气!好,咱们伐明进军不去京师,就让拱卫京师的明军们眼睁睁的看着咱们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走过。”
“传令下去,”努尔哈赤猛然站起身来,威严的对舒尔哈齐和范文程命令道:“明日大军开拔伐明,直指喜峰口,通告漠南诸部首领,出兵协助伐明!”
“遵命!”两人异口同声道。
至此,借道伐明的战略决策终于在此刻实施,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第三百一十章双方决策()
在乾清宫的朱由校送走舒尔哈齐后就坐不住了,种种迹象表明努尔哈赤要攻明,大军驻扎在捕鱼儿海不进不退,还专程派他的亲弟弟出使只为征得明朝同意他攻打察哈尔?这理由未免太牵强,根本没有说服力,第一次攻打察哈尔的时候怎么不通禀呢?糊弄谁呢!
这分明是来刺探朝廷情报的,朱由校心知肚明,朝中有识之士也多次提醒他,袁崇焕更是飞马驰报关外金兵动向,大胆推测努尔哈赤要南下攻明。
这将是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战略决战,朱由校对此有着刻骨铭心的认知。在大明的历史上,鞑靼也先第一次从大同攻入内地制造了“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从此由盛转衰,对北方的蒙古也由攻势转为守势。此后的正德、嘉靖年间蒙古诸部多次从此地进入内地威胁京师。
这些历历在目的历史教训正在上演!
朱由校要让努尔哈赤成为最后一个从长城进入内地的人!
在他的时代,历史只允许重演一回!
他连夜召见孙承宗、徐光启和兵部尚书黄嘉善,在乾清宫西暖阁内闭门商讨御敌之策。
殿外,早已是暮色沉沉,宫灯燃起,宫外,百姓们像往常一样过着安宁的夜晚,夜市还是那样的喧哗热闹。
乾清宫内,朱由校面容沉重,与对面相坐的三位重臣相视。他们三人已经知道这次御前会议将要讨论的内容。
“黄爱卿先说说宣府、大同的防务吧!”
朱由校沉声的对黄嘉善说道。
“是!”他没有起身,坐在为他准备好的椅子上拱了拱手回道:“宣府镇共有六卫三十一所,大同镇七卫二十八所,卫城四十五座,驻兵十万五千人,大城驻兵多者数千人,少者几百人,士兵多为军户,平日为农,战时为兵”
朱由校刚听就皱起了眉头,不耐烦的一挥手道:“说重点!宣府、大同是京师屏障,防线是否坚固?”
黄嘉善拱手回道:“陛下明见,自万历四十七年发兵征讨逆贼以来,国库是掏干了银两用于辽东,这几年西北根本没顾得上,城池修缮搁置,欠饷是常有的事,练兵更谈不上了”
他后面的话越说声音越小了,后面的话都有些听不清了。
不等他把话说完,朱由校长叹一声,自责道:“朕的这个战略布局早就规划了十几年,用了三年的时间成型,本以为万无一失,却还是忽略了这一点呀!唉,一文钱憋死英雄汉!朝廷要是有钱,朕何至于荒废西北军务!”
宣府、大同是明朝西北重镇,距京师四百多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防范蒙古的军事重地。
喜峰口关隘地处宣大、蓟辽四镇当中,距京师最近,京师卫城之中的遵化是北侧门户,努尔哈赤一旦破关而入必进遵化,固安、香河等城,威胁京师。
因此,朱由校的战略是:弃遵化,巩固固安、香河、滦州、永平、迁安等周围边城城防,重兵防卫宣府、大同两镇,动用神机营从宣化突袭喜峰口关隘,将努尔哈赤困在遵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这战略计划若能成功,女真可一举荡灭!
这计划虽然大胆,但收益相当高,值得冒险。
朱由校凝眉重色地对三人说:“朕已密令卢象升率兵移至大同,六千神机营兵发宣化。京师城中有新兵十几万,皆是朕三年来苦练的精锐,山海关亦有数万铁骑,如此形成三面之围。待金兵入遵化,朕遣一伏兵穿插喜峰口截断退路,正好形成铁桶围困,让他有来无回!”
徐光启和黄嘉善皆惊然,孙承宗面无表情直视着严峻的朱由校。
这计划听起来既大胆,又冒险,也完美,但有一个前提,就是
“陛下,”徐光启拱手敬道:“努尔哈赤不走喜峰口怎么办?”
他的一句反问犹如一盆冷水浇灌到了朱由校的身上,惊讶的他两眼顿然。孙承宗也是愕然的看着他。
朱由校愣了一会儿神,倒吸一口气喃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