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士-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般来说,是人就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这两道题目,有的考生觉得矿山官营效率低下,还容易产生滋生腐败的土壤,败坏了官场风气,还不如通通私营,如此,国家也少了许多麻烦;而有的考生则认为盐铁乃是国家最重要的赋税来源之一。而且,这两样物资都是军国重器,若全部变为民营不利于国家管理,还容易发生变故,还不如尽归国有。虽然效率低下,可也能够时刻处于官府的监控之中。

人的观点一旦形成,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觉得自己这个思路乃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真理。

而这两道题目是让考生自己同自己辩论,可世界上又有谁能不依靠外力,或者说能够在极短的时候能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呢?

所以,在作这两道题目的时候。大多树考生因为在下笔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在做其中一题时自然是下笔如有神,扬扬撒撒,论点翔实,论据充分。可一旦站在自己对立面,做另外一题的时候,却笔下艰涩,不知所云,离题万里。

这样的题目作起来,自然是别想拿到高分了。

结果,这两题又变相地刷掉了一大批考生。

总得来说,今科会试第二场五道题目因为出得刁钻古怪,又故意布置智力陷阱,足可以让八成以上的考生名落孙山。

好在,科举一途自古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功率低得令人发指。

后人计算了一下,从隋朝开科举到清朝同治年止,一千多年时间,全中国总共也不过出了十万进士。也就是说,一年也不过几十人。这概率,比买中五百万的体育彩票难度还大。

好在孙淡一拿到这两道题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对,他也算是考试经验丰富的人。从读小学开始,到后来考中公务员,大大小小的考场不知上过多少。在他看来,但凡是考试,总归有标准答案,也方便阅卷。像这种希奇古怪的题目,回答什么倒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回答。

格式大于内容。

像这种自己同自己辩论的题目,孙淡倒不畏惧。

同古代人不同,他毕竟是从小接触辨证唯物主意。凡事都有两面性,需要客观辨证地去看问题。而不是一开始就认同某一观点,并一成不变地全盘认同。那样,就流于形而上学,不客观了。

人看能孤立、片面、静止地去看待一个问题,事物都是在变化的。

就算是古人,也懂得《塞翁失马》这种朴素的辨证法。

一想通这点,孙淡心中就安稳了:这两道题目,考官考的是考生的客观公正和冷静处理事务的能力啊!

这一点也是大明朝官员最应该具备的素质。

孙淡无声地笑了笑,抬头看了一下对面的张璁。

张璁也在微笑。

看样子,这是英雄所见略同,这个家伙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也不会上出题官的当。

孙淡朝他点了点头,开始慢慢地磨起墨来。

张璁则蘸了点墨,手一挥,便在卷子上行云流水地写了下去。

孙淡也不急,就那么慢慢地磨墨思考,等一切都考虑妥当了,这才一字一句地写了起来。

实际上,这两道题有些像他在大学中参加的辩论会,一边是正方,一道是反方。无论你占在那一个方,都需要使用一定的辩论手段说服对手。

论点、论据、论证。

来来去去不过是那几种手段。

这两题孙淡做得不快,等到中午时,连一道题也没做完。

中午的时候,他胡乱吃了点东西,也顾不得休息,继续写下去。等到他做完一题,对面的张璁已经搁笔,这一回他走在了孙淡的前面,便好整以暇地盘膝坐在床上养气,一副得到高人的模样,可表情中却带着一丝得意。

孙淡知道张璁这是在炫耀,他却不受其影响,答起题来越发地沉着。

两道题实际是一道,一正一反,只要做好一道,另外一道就有固定的模式可套。

因此,最后一道题倒也简单。

等到最后一个字写完,孙淡放下笔又回过头去读了一遍两张卷子,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最难的一场总算过去,这第二场的题作得也是规矩,就算不是一流,可在这满场考生中也算是中上水准。加上第一场自己所占据的优势,而最后一场的八股文有是自己的强项。

这一会必中无疑了!

他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只听到一阵“噼啪”的骨头声,这一场还真是累人啊!

灯又渐渐地亮了,有考官过来收卷子,接着是誊录,封弥。

然后是发第三场的卷子,三道八股文。

对其他考生来说,最关键的一场来了。

八股文章也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要想拿高分,有的时候同审卷官的个人喜好有莫大关系,最是难以把握。

因此,很多考生在拿到卷子的那一刻就急冲冲地读起来。

孙淡却不去看卷子,对他而言,这才考试已经结束。

他随意将卷子朝桌上一扔,一口将瓶中最后一点酒喝光。

第三百六十四章 等待

第二天上午。

顺天府贡院大堂。

副主考,刑部尚书赵鉴端正地坐在长案之前,左手扯着右手袖口,将一只光秃秃地右胳膊露了出来。

而他的右手这稳稳地执着一锭上好的松烟墨锭正稳重地磨着墨。

左三圈、右三圈,就像是推磨一样。

须臾,那一个硕大的端砚墨池里就装满了黑亮的墨汁,粘粘得好象还带着丝儿。

他表情恬淡,就好象平日里在书斋读书一样。不知道的,看到眼前这般情形,一定不会认为这里是今科会试的考场,国家轮才大典的所在。

同赵尚书不一样,同考官孙应奎和几个副考官则神色不安地坐在一边,他们手中端着茶杯,一边喝水,一边小声地喝着水。

“钟大人,这第二场都结束了,那孙静远情形如何?”

一个考官笑了笑:“向大人,说来也怪。第一场的时候,孙静远答题好快,只不过一天多就将所有的五道题目做完了,看起来,这个孙淡倒是一个快手。不过,说来也怪,这第二场孙淡却慢下来了。”

问话的那个向姓官员却小声地说:“我们先前也看到了,这第二场的考题表明上看起来甚是简单,其实却不然。那孙静远做得这么慢,嘿嘿,估计他也嗅到了什么。”

钟姓考官点点头:“若孙淡这一场做得还如以前那么快,倒有些让人担心了。实际上,我看了一下,考生之中,但凡才华出众之辈,如张璁、平秋里等,都写得很慢。不过……”他笑着说:“向大人好象很失望的样子。”

向大人不好意思地道:“我失望什么,你不也是一样在等着孙淡的新诗文。”说着话,他有意无意地盯了旁边有些失魂落魄的孙应奎一眼。

钟大人也看了孙应奎一样,突然笑了起来,说:“孙大人这几天像是掉了魂儿一样。”

他喊了一声:“孙大人,孙大人。”

“啊,什么?”孙应奎这两天表现很不正常,自从看了孙淡的诗词之后,就像是被人吸了魂魄一样,整日间浑浑厄厄的,也没办法做事。他下来之后,成天只知道反复念诵孙淡那三首诗词,唱得嗓子都哑了。

这一开口,便是一道沙哑的声音。

钟大人突然有些同情起孙应奎:“我说孙大人,你也不需要再等,都等了三天了,孙淡忙着做题,也没新的诗文问世。依本官看来,孙静远惊才艳绝,诗词自然是当世一流。但可惜这样的诗句估计也不过是孙静远灵光一现才作出来的,非人力可强求。寻常人,一生之中能有这么一句诗词,就足够让他的名字流芳千古了。孙静远虽然了不得,可你也别指望他才如泉涌,一天一首地作将出来。”

“是啊,是啊。”向大人也连连点头:“能够见证这三首诗词问世,已是我等的幸运,那么,我们还能强求什么呢?”

“不可能,不可能,这样的诗词怎么会这么被人作出来呢?”孙应奎突然激动起来,大声反驳着这二人:“孙淡可不是普通人,以他的才华,绝对不会只有这三首诗词问世的。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还会有新作问世的,在这个考场上。我也坚信这一点,绝不动摇。向大人,钟大人,你们虽然这么说,却不也在这里等着吗?尔等反笑话起我来了。那么,我且问,你们究竟在这里等着什么?”

向、钟二人同时哑口无言。

不觉想道:对呀,话虽这么说,可我们究竟在这里等着什么,难道我们还痴心妄想着孙淡还有新作面世,难道我们内心之中却坚信这一点?

这个时候,赵尚书终于磨好了墨。他有些不满地看了众下属一眼:“各位大人好象很闲,看你们的模样好象都在等馒头出锅一样。卷子的事情做好没有?”

便有人回答:“禀副主考大人,第二场的卷子已经开始誊录了。第一场的卷子已经誊好,已将考生姓名封好归挡,正得审卷了。”

赵尚书:“那么,考场秩序如何?”

“回大人的话,一切正常。书办、衙役和几个同考官都在外面值守,乱不了。”

赵鉴还是有点不满:“你们是居心要在这里等着孙淡的新作了,哼,第二场的情形你们也看到了,孙淡做得很慢。而今天有是本科春帷的最后一场,事关重大,孙淡可没有心思吟风弄月。”

“却不然。”孙应奎沙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第二场的考题各位大人也看到了,看起来好象很简单,其实却非常难。以孙淡的才华,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做题慢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可这第三场的八股时文,嘿嘿……说句不好听的话。那玩意儿不过是一块敲门砖,作起来也简单。就算换在座的各位大人,谁不是提起笔就能随手写他个十篇八篇的。据我所知,孙淡的八股文章可擅长着呢?

不过是三道题目,以每题两千字计算,一共六千字。

依我看来,孙静远一个上午就可以作完。

剩下两天半时间,你说孙淡又将有多少精妙的诗句面世?”

“对对对,那肯定是这样的!”众人都骚动起来,皆一脸的期待。

这些考官谁不是赐进士、同进士出身,都是老于沙场的考场油子。对他们来说,八股文章道不甚难,反倒是史论、策论、时艺什么的难度有些大。

孙淡一口气从童生考中秀才、举人,如今竟入了会试考场,想来也是个做题高手。

今科的八股题目也简单,对那孙淡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

嘿嘿,剩下两天半时间,看那孙淡怎么混?

看这情形,这会或许还真能等到孙淡的新作。

“哼哼!”赵尚书心中怒极,看一众属下也更不顺眼了。

不过,他乃是二品高官,三朝元老。读了一辈子书,养了一辈子气,涵养极好,日常也不肯得罪人。

再说了,再座的各位来自京中不同的衙门,也都是各部堂的精华。只不过因为这次会师被临时抽调过来听他调遣,虽然是上下级关系,可众人未必拿他真当上司看。

这也就是一个相当于现代社会临时成立的组委会、筹备处或者办事处罢了。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谁跟谁呀?

因此,心中虽然窝火,赵鉴却不想再说些什么。只提起笔在纸上唰唰地写着,试图依此平息下心中那股怒火。

这个时候,孙应奎突然探着脑袋看了赵鉴所写的字一眼,突然沙哑地笑了起来,念道:“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哈哈,赵大人原来也深爱孙淡的诗文,也在等他的新作啊!”

他同赵尚书关系密切,说起话来也随便。

众考官都小声地笑了起来。

赵鉴被孙应奎着无礼地举动气得白胡子都在抖动,他将笔使劲在桌上一拍:“孙大人,你这样成何体统?”

孙应奎也有些生气,道:“赵大人,你也是读圣贤书的,明明就对孙淡的诗句赞不绝口,怎么今日却如此做派,却心口不一。我等读书人格物致知了一辈子,凡事都要知行合一才是正理。我也知道,你口中虽然不服气,可私底下却抄录了一份孙淡的诗词。”

孙应奎说话如此不客气,让大堂里为之一静。

赵尚书也被他说得满面通红。

良久,他才怒道:“孙大人,我学的是朱程礼学。陆九渊的书我可没学过,王阳明是我后辈,我可不喜欢你们的心学。”

眼看二人因为理念之争就要闹得很不愉,一个人欢喜次冲了进来。

来者正是木大人,他一进大堂就笑道:“各位大人都在呀,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那孙淡已经答完最后三道题了。”

孙应奎精神一振:“此事可当真?”

“当真。”木大人回答道:“本官看得真真的,孙静远一拿到卷子就没停过地作,一口气竟将那三题做完了。”

“那么……如今那孙淡正在做什么?”也顾不得同孙应奎制气,赵尚书忙问。

木姓官员喘着气回答说:“回大人的话,下官一见孙淡做完题就忙着回来禀报,也不知道他接下来在做些什么?”

孙应奎不快,插嘴道:“你慌什么,等上片刻又如何?”

向姓官员突然长出了一口气,道:“好了,才半天孙静远就将题全部做完了,还剩这么长时间,哈哈,他该写些什么吧?”

“是啊!”众人都一脸的期待。

还没等大家安静下来,一个同考官又跑了进来:“各位大人都在啊?”

赵尚书:“怎么了?”

那个官员道:“开始了,开始了,孙淡开始写新作了。”

“可当真?”孙应奎猛地跳了起来。

那人回答:“自然,我可看得清楚。他的第一句是‘九州风气恃风雷’。”

“好,总算开始了!”众人都站了起来,皆一脸雀跃。

“走,去看看。”赵尚书猛地站起来,也不多说,率先出了大堂。

众人一呆,都没想到赵大人刚说得义正词严,如今却行动迅速。

大家也不再耽搁,皆随着尚书大人朝孙淡考舍走去。

第三百六十五章 流水作业,酣畅淋漓;最后八股,水到渠成

在昨天晚上,孙淡已经拿到了最后一场的考题。

这是最后一场考试,只有三道八股文题目。对他来说,这可是自己的强项,凭借着强大的资料库,孙淡并不认为这能对自己构成任何挑战,即便历史的轨道已经发生偏移,即便这三题同史籍上记载的完全不同,他也毫无畏惧。

对孙淡来说,这次会试已经结束了。

在拿到题目之后,孙淡甚至连看也不看就扔到了一边,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

第二天,他竟然没有睡懒觉,生物钟好象已经改回来了。

还有三天两夜所有的考试就将结束,他现在考虑的是自己才不过在墙壁上写了三首诗词,就这点量尚不足以结成一个集子,也不足以留下一段佳话。

未来三天,还需要再弄上去十几首才象话。

那么,抓紧时间把这三道题做完吧,一篇文章一千来字,三篇不过五千字,以自己以前写《西游记》时的手速,一个上午应该能够搞定。

后人一说起八股文,都说这东西禁锢思想,毫无文学价值,已经是臭大街了。当初孙淡也是这么认为,可到明朝之后用了一两年时间细心研究这种东西,这才明白,事实并不如后人想象的那样。

八股文虽是千人踩万人踹,但若写的好了,要诗的诗要赋得赋,是一鞭一条痕一掌一掴血,解缙杨延和张居正哪一个不是八股文的高才生。

所谓方寸之中有乾坤,带着镣铐跳舞,没有极强的写作功底和学术素养,你根本就入不了门。

可惜,孙淡现在已经不是感慨这种事情的时候。对他来说,单纯的八股文已经显示不出他的手段,再说,从古到今,存留于史册的千古文章,好象还真没有八股时文。

那么,考完这一科之后,这玩意儿他孙淡是碰也不想碰了。

或许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次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