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古大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古大帝-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着孔武的话,老者不由得哈哈大笑,倒不是因为孔武拍了这个马屁,只是老者心里觉得孔武实在是有趣得紧。

    “走吧,咱们进去会会这荀家大龙,也是这颍川书院的院长荀俭荀伯慈!”

    安排其余的亲卫在门外守候,孔武只带了越兮便跟随着老者冲着大门走了过去。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

    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光是这扇令人一看便心生敬畏的木匾,孔武就收起了自己心中任何微小的不敬。

    老者看着这扇老旧斑驳的木匾,抬着头像是在想些什么,孔武看老者没动静了,轻轻咳了一声才把老者叫醒。

    “老朽失礼了,这便进去吧!”

    门口没有任何一个人把守,因为颍川的文士都知道书院中住着的是怎样的一群人,没有人愿意去得罪书院中的这些人。

    书院这些人中有世家弟子,有寒门奇才,就算是书院中十几岁的小娃娃,用出来的计谋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浙浙散开,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

    看到孔夫子的画像,老者当先拜了下去,孔武作为名义上的孔氏后人,自然不能缺了礼数,更是用了给长辈才用的大礼。

    老者一回头看到孔武行的大礼,不由得纳闷道。

    “难道孔小友竟与孔老夫子有何关系不成?”

    “不瞒老先生,在下乃是褒成候孔完之子,当今北海太守孔融乃是在下的族叔,孔圣先生乃是子陵的先人!”

    孔武把自己的身份全都一股脑说了出来,此处敬畏孔圣人,对于自己那便是一个天然的优势,不用白不用,孔武可不曾忘记,今天自己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

    “原来是孔圣人之后,老朽失礼了!”

    听到孔武乃是孔圣人的后人,不由得十分惊讶,孔武正准备把老者扶起来,便听到了后堂之中传来了一阵声音。

    “书院重地,何人在此喧哗!”

第181章 :离正堂初见荀彧…() 
后堂之中传来的一声呼喊,场中的两人不自觉的朝着后堂的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后堂之中缓缓的走出来一个人,青衣素衫,沉稳而不失大家风范,面前的美髯过肩,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

    来人走了出来,看到孔武身边的老头,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精彩。

    “原来是慈明来了,许久未见,不知你今日要来,勿要怪罪为兄啊!”

    来人竟是这颍川书院的现任院长荀俭荀伯慈!

    而现在荀俭叫孔武身边的老人叫做慈明,就算是孔武再笨,也终于明白了自己面前的老人到底是谁。

    荀爽字慈明,颍川颍阴人。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尚书令荀彧之叔,名士荀淑第六子。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被时人称为“荀氏八龙”。荀爽排名第六位,但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之评。

    面前的老人自然是自己一直都要寻找的荀爽,也就是自己手里这封帛书要送达的人。

    “原来是荀老先生,子陵失礼了,一路上多有得罪,还请老大人勿要见怪。”

    孔武赶紧拱手先说道,看荀俭这个态度,虽然荀爽是他的六弟,但是荀爽的才学与名气,可是大了荀俭不止一点点。

    荀爽满腹经纶,潜心研究经籍,很少参与世事,但是现在能够遇到他,真是自己这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气,这样的机会自己必须把握住。

    “子陵无须多礼,如今的孩子们,如你这般沉着冷静的,倒也不多了。”

    “大兄近来可好?”

    荀爽随意与孔武说了两句,便转头看向站在堂中的荀俭,开口说道。

    “一切安好,若不是担任了这颍川书院的院长,我也早就隐居乡里和六弟你一样了!”

    “大兄说笑了,大兄德才兼备,经纶满腹,不是大兄担任这颍川书院院长,我可是想不出还有谁能胜任。”

    两人站在原地聊了半天,丝毫没有坐下说话的意思,孔武被人无视,却不敢多说些什么,和越兮两人安静的站在了荀爽的身后。

    “慈明向来无侍从,这两位是?”

    两人聊了许久,荀俭终于是注意到了孔武和越兮二人,听到荀俭问起自己,孔武赶紧打起了精神,还没等自己说话,荀爽开口说道。

    “哎呦,这人老了真是记性不太好,还未曾介绍。”

    “此乃青州平原县令孔武孔子陵,身后那人乃是子陵的护卫,我与子陵在山下结识,子陵虽然年轻,但是眼光性格都乃是上上之选,他日必成大器啊!”

    “谢过荀老先生夸奖,子陵实在愧不敢当!”

    “见过荀院长,久闻颍川书院之名,今日来此,只为能够一观颍川书院之毓秀,还请荀院长莫要见怪!”

    荀爽在荀俭自己面前竟然夸起了自己,这让孔武不由得有些受宠若惊,在路上孔武曾经隐晦的向荀爽表达了自己招贤的想法,想必这荀老夫子是想要帮自己一把了。

    “无妨,入我书院之人,无论官职,无论贫贱,无论世家寒门,我都一视同仁,万万没有偏颇责怪之理!”

    荀俭的这番话,让孔武心里对面前的这位颍川书院的院长肃然起敬,在这样的时代还能做到坚守本心,一视同仁,并无偏颇。

    就光是这份胸怀,也足以容纳下万丈深海,也许也正是如此,郭嘉、戏志才这样的寒门士子才真的有机会能够和世家弟子一起,站在同一个地方而不被人所诟病。

    “荀院胸怀宽广,子陵佩服!子陵今日前来,便是想见见如今的书院中的青年才俊们,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还请院长准许!”

    孔武实在是没有心思听里两个老头子在这里闲聊扯淡,只能先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慢慢聊,自己去找寻一些大才聊聊。

    荀俭和荀爽对视了一眼,荀爽一个微微的动作让荀俭点了点头。

    孔武得到荀俭的批准,迫不及待的告退退出了大堂之中,堂中只剩下了荀爽和荀俭。

    “六弟今天怎么会带此人来我这里?难不成,是打我这些学生的主意不成?”

    “依大兄之见,此人如何?”

    “沉稳有余,但看起来却心机颇深,想来定非寻常之人,六弟是从哪里认识此人的?”

    荀爽把自己和孔武认识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荀俭,两人坐在堂中你一言我一句的聊着孔武的事。

    而此时的孔武早已经从学院的正堂跑到了内堂之中,刚一进入内堂,孔武却没有听到任何读书的声音,孔武不禁有些好奇。

    左看看右看看,正当孔武不知道该去哪儿的时候,内堂中的一扇门却打开来。

    门后出现了一名男子,年纪约莫二十左右岁,面容清雅,气质从容,虽然穿着很朴素的青衫,但是却挡不住身上那股沉稳睿智。

    男子看到孔武站在堂中,从门内走了出来,拱手说道。

    “敢问大人乃是何人?何以在这内堂之中?”

    “在下平原县令孔子陵,乃是荀爽老先生的好友,随荀老先生同来书院,见识一下这天下第一书院的气派,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如此气质,况且还出现在这颍川书院之中,这样的人物,岂能是凡品?

    “原来是叔父的好友,失敬了!”

    两人拱手见礼,孔武按捺不住,继续问道。

    “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大人客气,先生不敢当,在下荀彧,字文若,大人有何见教。”

    当荀彧说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孔武心脏不争气的咚咚快速跳动了起来。

    荀彧是谁?若论行军打仗,比荀彧高明的人那是多了去了,但是若论到内政的治理,在这三国之中,荀彧称第二,就不会有人再敢称第一了。

    而且荀彧曾经投靠在袁绍的门下,虽然袁绍是世家,吸引到了荀彧,但是孔武背后还有孔圣人的背景,想来自己花些心思,定能找到突破荀彧的办法。

    想到此处,孔武赶紧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拱手说道。

    “我曾听闻荀爽先生说过,荀彧先生自幼聪慧,通读史书,若先生不嫌,子陵敢请先生同武一谈,敢问先生意下如何!”

第182章 :戏忠出好感突起…() 
“这”

    听到孔武的邀约,荀彧感到有些纳闷,想来自己和面前的这个人也只是第一次见面,谈不上认识,更谈不上熟络,第一次见面为什么要邀请自己和他深谈。

    唯一的可能也只有自己的叔父荀爽又多说了许多自己的好话,使得面前的这个人想要结交自己。

    想拒绝,但是偏偏面前的这个人是个朝廷官员,自己只是一个白身,拒绝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正当荀彧为难的时候,正堂方向徐徐走来一个人,同样的文士打扮,但是身上穿的是粗布麻衣,手上拿的是破旧的书卷,一看便知乃是寒门仕子。

    “文若,咱们不是约好了要同出门游历吗,为何你还在此处?”

    来人老远便看到孔武和荀彧的身影,看到荀彧在和别人说话,便没有走出来,后来又看到了荀彧脸上的犹豫之色,这才赶紧走了出来想帮荀彧解围。

    看到来人的模样,荀彧脸上的犹豫之色变得有些欣喜了起来。

    “戏忠啊戏忠,我可是一直在等你来找我,你可算是来了!来,我给你介绍。”

    “这位是平原县令孔武大人!”

    “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戏忠戏志才,我之前和戏忠约好。”

    还没等荀彧的话说完,戏志才突然把手挡在了荀彧的面前,开口说道。

    “你说你是何人?”

    “平原县令孔子陵?那个建立孔门村收拢流民为己所用的孔子陵?”

    戏志才在听到了孔武的名字之后,本来平静不已的心思瞬间变得有些活络了起来。

    在孔武听到戏志才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的震惊又怎么会比他戏志才少?

    戏忠,字志才,乃是颍川书院中比较年长的了,乃是寒门仕子的代表性人物,精通谋略,善于算计对手的心理,乃是曹操手底下第一谋士,深得曹操器重,只可惜耀眼的时间太短,戏志才从出山到死亡,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

    就算是戏志才在死后,更是给曹操推荐了改变了曹操命运的郭嘉,但是戏志才这个人的光芒,依旧不能被遮挡住。

    本来想这趟来颍川就是冲着荀彧和陈群二人来的,倒是把戏志才给忽略了,直到现在孔武遇到了戏志才,心里的这股招贤之心又蠢蠢欲动起来。

    “先生此言差矣,孔武并非把流民收拢,为己所用。”

    “这些流民都是自愿来到我的身边,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用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天下不稳,百姓遭殃,我又怎么忍心看到自己身边的百姓们被战火波及。”

    “所以我只能够尽我最大的努力,能够救下来的,又怎可见死不救。”

    孔武十分恭谦委婉,要知道,面前的两人虽然年纪不算是很大,但是妖孽般的意识与智商,让孔武不得不说每句话都得小心翼翼。

    “哈哈哈哈,还真是你孔子陵!”

    “半年前,我有幸去过一趟平原,说实话,你能够把平原治理成那个样子,我戏忠佩服!”

    “百姓们对你也是一片厚赞,说大人义薄云天,心系百姓,今日得见大人真容,还请大人受我一拜,谢过大人对流民百姓的慷慨相助之恩。”

    戏志才说完,作势便要跪下,孔武眼疾手快,一把便拖住了戏志才的身体,赶紧说道。

    “先生何必如此,若是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实行,那便是大话。”

    “那些百姓们有的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我孔武,百姓信任我,我又怎么能让他们失望。”

    “这些都是我分内的事,先生可千万不可如此!”

    孔武说完,戏志才才没有再坚持,但是替荀彧解围的想法,早就被戏志才给抛诸脑后,手上一个虚引说道。

    “大人请内堂中请,屋内详谈。”

    “既然志才邀请,那便却之不恭了。”

    孔武带着越兮大步朝着内堂中走去,内堂乃是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课的地方,现在不是上课的时候,自然没什么人。

    荀彧看了一眼戏志才激动的模样,只能叹了一口气跟了上去。

    也不怪戏志才,如今的天下贪官腐败,宦官持政,这些荀彧、戏志才几人又岂能不知?

    自己几人虽然肚子中有些东西,却找不到施展自己抱负的地方,况且戏志才出身寒门,这一点让他实在无法融入世家的谋士团中。

    孔武的崛起,让戏志才等一众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孔武的人品这些寒门士子不知道,但是孔武既然是孔圣人的后世,德行想必也不会太差。

    而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平原的各项消息,彻彻底底的震惊了一直在关注孔武的这些有识之士们。

    剿匪、马场、孔门村、平原的崛起,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与现在坐在戏志才面前的孔武有关,戏志才见到两位孔武的激动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内堂中很清净,三人盘膝而坐,而越兮则是站着守在了孔武的身后,荀彧百无聊赖,戏志才和孔武说的这些东西,都和荀彧没有什么关系,荀彧现在还很年轻,不想那么早便出仕。

    但是荀彧又不忍心打扰到戏志才和孔武的谈话,两人貌似聊得很投机,这让荀彧越发的感觉到不妥。

    孔武乃是平原县令,天下大乱的消息多多少少传到了颍川书院中一些,这个孔武现在这个时候过来,唯一便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招贤。

    自己虽然对孔武不是很看好,但是看戏志才和孔武的这个架势,就像是鱼儿得到了水,相谈甚欢。

    荀彧几乎已经肯定孔武是想要招揽戏志才,戏志才比荀彧聪明许多,又怎么不明白孔武什么意思。

    自己现在年纪也不下了,戏志才走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的君主,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合得上戏志才的心意,直到今天孔武出现了。

    有谋略、有肚量、有胆识最重要的是孔武还有一颗爱民之心,爱国不爱国戏志才不在意,但是贫苦百姓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自然是禁受不住任何的打击,他戏志才的主公,怎可无爱国之心

第183章 :问大势荀彧刁难…() 
孔武虽然很年轻,但是仁德之名已经初具,而且名声在外,收拢流民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只是需要能力。

    而且更多的还需要物资上的给予,孔武收拢了那么多的流民,那就说明孔武还是有些底子的。

    太平道的消息早就已经传进了颍川书院中,这一群年轻的王佐之才,又有谁心里不清楚大汉将乱。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天下纷争将起,正是英雄集结之时,既然心里有一腔抱负,何不就趁现在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主公。

    戏志才便是这样想的,虽然孔武没有太大的地盘,没有太多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