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哀嚎不已。费祎暗赞,看来世子的武功又有进境了。
刘厚得赵云的悉心教导,武功其实并不差,只是少了一些实战的经验而已。平时对练的对象无论是近卫还是张苞、关兴等人或多或少都让着他,令到他打得很不爽。
这一次,他可真是放开来打了,他一个人就起码撂倒了10个、8个人。完全不用顾及打伤、打死人的后果,一顿群架下来,刘厚可是打得畅快淋漓。而肥猪大叔见势不妙,在他的家丁、打手全部倒下之前,就偷偷溜走了。
刘厚也不去管他,这种大商贾,要查他的行踪易如反掌。自己可是掌握了官方的力量,所谓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自己这种土皇帝一样的存在。刘厚是必然不会让肥猪大叔好过的,不是为了他和自己抢女人,而是他知道以他这种强抢民女、仗势欺人的为人,留着他只会是社会的祸害,还不如趁机除掉他好。
话说刘厚打完架,是时候享受胜利的果实了。刘厚走到歌女身旁,温言安慰她道:“小姐,现在没事了,你可以起来了。”伸手想拉歌女起来,结果歌女别过头根本不让他拉,甚至不去看他。弄的刘厚很尴尬地僵在那里。
刘厚嘿嘿地笑了两声掩盖自己的尴尬,然后说:“小姐你有没有地方住,不如到我家去,我保证你以后能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从此不用再受那颠沛流离之苦。”
“登徒子,你休想,我死也不会跟你走。”歌女忿恨地道。
“呃……”这是什么状况?哥为了救你斗智斗勇,又出钱又出力还打了架,按照剧情的发展,你是不是应该以身相许了,就算你不以身相许起码也千恩万谢才对啊,怎么这种态度,难道那里出了问题了?
刘厚有点搞不清楚状况了,难道自己演技太好,让她造成误会了。
“小姐,我想你误会了,我不是什么登徒子,我不过是想帮你而已……”
“你休要痴心妄想了,我死也不会跟你回去,沦为你的玩物的。”歌女没等刘厚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并拾起地上一块破碎的瓦片顶在自己的喉咙上。
“呃……”这是什么节奏?以死明志?烈女传?若为自you故,两者皆可抛?刘厚进一步搞不清楚状况了。
“好吧,放松点,放松点,不要有过激行为。”刘厚将双手举到胸前,轻轻下压,同时一边慢慢后退,以免刺激到歌女做出过激行为。
没想到这是一位性格独li,向往自you的超时代女性啊。刘厚心里感叹着,道:“既然你不愿意跟我走,那也由你,希望你以后行走江湖时要小心一点,不要再被人欺负了,我看你武功也不错,就是缺把武器,嗯,我这里有把短剑,你拿去用吧。”
说罢,刘厚从怀里掏出一把尺许来长的短剑扔给歌女。歌女一伸手接住,定睛一看,这把短剑做工精细,剑鞘用上好胡桃木做成,外饰镶金腾龙图案,另有宝石三粒,等分镶于剑鞘上,剑柄由犀牛皮带缠绕,握在手中手感极好。
歌女被这把像工艺品多过像武器的短剑迷住了,不由自主地拔出短剑,只见一道寒光亮起,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仔细一看,剑身上隐隐有荧光流动,像龙鳞、像花纹、像流云,各种纹路随着视线的移动就像活的一样在剑身上流动着。
“丝……”周围响起了一阵吸气声,包括歌女都被这把宝剑给惊住了,有识货的脱口而出“百炼花纹钢!”
这不是武侠小说更不是玄幻小说描述的兵器,而是现实存在的。百炼钢由于反复折叠锻打,剑身由很多个薄层组成,从而在表面形成这种奇异的光学现象。中国人至少在二千四百年前就已经铸造出青铜花纹刃,并且历代名刃辈出,干将、莫邪、龙渊、太阿、湛卢、鱼肠、巨阙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把短剑正是浦元的的巅峰之作,这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刘厚平时藏在怀中,一来防身,二来也是当艺术品把玩的。
识货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光是这把短剑恐怕价值就超过了5000两。这个小孩到底是什么人,刚才就拿出了5000两的提货单,现在随手拿出来一把短剑竟然也是把价值不菲的宝剑。看来这家伙来头不小啊。
刘厚没理会各方反应,说完话就抬脚往外走,费祎、潘浚等人紧跟其后。歌女这时候才醒悟过来,大叫道:“我不要你的东西,拿走,拿走!”刘厚头也不回,只是举起手向背后挥了挥就走出了酒楼。他完全没有考虑过,赠一把这么贵重的宝剑给一位娇滴滴的走江湖卖艺的美女,对这个美女来说是祸还是福。
歌女失神地望着刘厚不算高大的萧索的背影,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所有人都没有发现,围观的人群中有10几个彪形大汉。这10几个人做各种打扮,有商人、有脚夫、有小贩……如果有观察力敏锐的有心人就可以发现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例如都是20多30岁的年轻人,都是孔武有力、身怀武功,都怀揣武器引而不发等等。
而在刚才,歌女和老者被肥猪大叔打倒时,他们差点就出手了,只是被刘厚抢先了一步,他们就继续隐藏了起来。而刘厚打走了肥猪大叔后,想让歌女跟他回家时,这些人也将手伸进怀中,紧握怀中的兵器,随时准备着出手。后来见刘厚放弃了强抢歌女,才放开了兵器,将手抽了出来,继续装着围观观众。
刘厚浑然不觉自己逃过一劫,一副情场失意的样子回到了府衙。这个时候潘浚赶紧趁机向他解释,并赌咒发誓说自己不认识这个肥猪大叔,这肥猪大叔是胡言乱语陷他于不义云云。
刘厚心里清楚,这个肥猪大叔在荆州城做那么大的生意,平时一定花不少钱打点上下,这个潘浚说没受过他的好处是不可能的。不过古代商人没地位,以这个肥猪大叔的身份,可能真的连见都没见过潘浚,只是东拐西弯地托了几重关系求得他的一些关照,否则的话就不会当面也认不出潘浚了。
于是他随口就吩咐潘浚接手调查这个肥猪大叔的不法勾当,潘浚咬牙切齿地领命下来,刘厚又安慰了他几句,并表示自己相信他,从刚才肥猪大叔没认出他来看,这厮的确是在假借他的名誉招摇撞骗。
潘浚听后也安心了很多,连忙称颂世子英明。但世子的理解并不能减少潘浚对这个差点让自己背了黑锅的肥猪大叔的怨恨,后来他带人抄了肥猪大叔的家,给他按了“强抢民女”、“聚众斗殴”、“蓄养私兵”、“意图谋反”等罪名。
然后名正言顺地抄没了肥猪大叔丰厚的财产充当军费,肥猪大叔也被流放到边境充军,这些都是后话了。
ps。发现漏发了一张,现在补上()
第三十五章 流水线与卡尺()
第三十五章流水线与卡尺
上回说到刘厚打完群架回到府衙,意外地发现蒲元、张仲景等后勤部队到达了,刘厚立刻对他们布置了任务。张仲景自然是负责组建“百姓医院”荆州分院了,同时也要将医学院的框架搭起来,因为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医生,百姓医院才有存在的基础。
蒲元则负责建立各种加工厂,尤其是目前迫切需要的火器工厂。刘厚打算以后要立足荆州这个四战之地,那么必然会有连番大战,到时候对火器的需求将是巨大的,现在不赶紧将生产工厂搭建起来,到时候就不能满足战争的消耗了。
可怜这些后勤部队,一点也不比前期赶到的作战部队轻松,他们刚到荆州还没来得及休息就被刘厚催促着开工了。刘厚真是比周扒皮还周扒皮。刘厚也是迫不得已,他有预感,大战一触即发,现在能多做准备就要尽量多做准备,这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一个道理。刘厚只能不断提高这些后勤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水平,从物质上给他们补偿了。
这一日,刘厚正在和蒲元在商讨打造游标卡尺的事宜。蒲元是冶炼和锻造研究院的院长,他刚为诸葛亮铸造好刀3000口,得到诸葛亮的赞扬,现在主持着多项有关冶炼和铸造的研究,同时主管火枪、火炮的制造。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冶炼技术提高得并不多,相应的,火枪的产量也不高。到目前为止,刘厚的部队只装配了约5千杆成熟的遂发枪。
这当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前期不断改良,例如陆陆续续加入了膛线、瞄准具等等,这导致原来造好的枪多数被回炉重铸。
冶炼和锻造技术虽然提高的不多,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提高的,这使得枪管材料的强度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加上膛线增加了气密性等一系列的作用,遂发枪的射程由原来的50步大幅度提高到100步,这已经基本上可以克制一般的弓兵了。当然,黄忠、吕布等天生神力的神射手除外。这也使得前期制造的一些射程近的枪支被回炉重铸,进一步减少了枪支的保有量。
归根到底,原因还是生产效率太低,低得令刘厚实在难以忍受。经过了几年的积累,自己也只有5千杆火枪,虽然基本上能做到hong军人手一杆火枪,但是枪管是易耗品,打几场仗甚至一场大仗就有可能损坏一部分,这个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
更何况,受限于火枪数量的不足,使得自己的火枪队迟迟不能扩充。费祎已经提出了扩军计划,但是,暂时只能招收长枪兵、刀盾兵了火枪兵是不用想了,这使刘厚有点憋屈。
后世有后金建奴妄称“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刘厚认为是狂妄之言。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火枪兵一定会是“满万不可敌”。
可那也要满万啊,现在自己手头上才5千多火枪兵,放在这个动不动就发动几万甚至几十万人规模战争的年代,这5千多人简直就是塞牙缝级别的。别说是拿着前装膛的黑火药枪,就算给他们都拿着AK去杀,几十万人也不知道要杀多久。
所以刘厚急需提高生产效率,以武装更多的火枪兵。于是他推出了流水线的设想。他让各大工坊尽量改革工艺,以前一件东西从头到尾都是由一个工匠完成,现在按不同部件分配工种,每个工种只完成一个部件,最后再将各个部件装配成一件成品。
例如一杆火枪,以前由一个技艺纯熟的工匠从头到尾打造,一个月也就勉强能造一杆出来,速度慢得让刘厚恨得牙根痒痒的。可这还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换了一般工匠,还不知道要搞多久才能搞出来呢,而且废品率也高得多。
但是,采用流水线作业后,一杆火枪可以分开很多个部件,如击铁、燧石、主弹簧、扣簧、机芯、枪管、枪托、瞄准具等。这些部件可以分开由不同的人来打造。甚至,同一个部件,还可以分不同工序,如枪管,可以分为钻孔、打磨枪膛、拉膛线等工序,每个工序也可以由不同的工匠来做。
这样一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每个工匠都可以做自己擅长的工种,速度自然会提高,而且,每天重复同一工作,也有利于熟练程度的提高。
来自后世的刘厚自然知道流水线作业的巨大威力。谁知道刘厚提出流水线作业,蒲元竟然也不觉得太惊奇。原来秦朝就有过类似的组织生产形式,这点令刘厚惊奇不已,
但是流水线作业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jin密测量的问题。如果做出来的各个部件,不能统一尺寸的话,到时候装配起来就很有可能有问题,所以,刘厚需要有一把高jin密度的尺子。
现在尺子的测量精度一般只到分,也就是十分之一寸,再往下分就没有了。刘厚将游标卡尺的概念告诉蒲元,让他先照着打造一把出来试试看。
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游标卡尺等。
这样的创意让蒲元很吃惊。卡尺他并不陌生,平时经常有使用到,但是,他没想到加个游标,可以将测量精度提高到那么多。当刘厚见到蒲元拿出一把汉代卡尺时也很吃惊,因为这把卡尺除了没有游标之外外型已经和后代的游标卡尺很相像了。
如果他是学考古的就知道,在一些汉墓里曾经出土过一些铜卡尺,样子和现在的卡尺很相似,只不过仍然是刻度尺,还没有游标,无法做出几十分度的测量。
有了刘厚的详细讲解,蒲元在汉代卡尺基础上弄个游标卡尺出来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了,这样很快就解决了流水线生产的最大难题,火器秘密工厂荆州分厂很快就开始尝试流水线式生产了。
不过荆州分厂并不是包括了所有工序的完整生产线。冶炼、锻造、钻枪管等一些核心工序还是放在成都的工业部加工,半成本再通过黄金水道长江运送过来,配合上在荆州生产的其他零部件,最后再组装成一支完整的遂发枪。
通过长江水运速度快,成本低廉,完全没有运输上的压力,所以对这种将流水线分布在两地的生产方式不会造成多大的不良影响。
而将生产流程放在两个地方,尤其是一些核心部件放在安全的大后方而不是随时有可能失守的荆州生产,更有利于工艺流程的保密。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刘厚的5000hong军逐渐得到枪支的补充,枪支储备在不断增加着。
而刘厚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等来了关公的消息。刘厚后来派去接应关公的第二团(见第27章)终于接到了关公,现在正护着关公且战且退往荆州城方向撤退。
时间倒退到8月份,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后,曹仁死守樊城,关羽久攻不下。后来司马懿向曹操献计与孙吴暗里结盟,让孙权出兵偷袭荆州,抄关羽的老窝,不过被刘厚这个先知先觉的穿越者破坏掉了。
同时,曹操派名将徐晃、张辽火速驰援曹仁,并散布谣言,说荆州已经被孙权谋夺,使到关羽军心动摇。
相反,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徐晃趁关羽军心动摇时大举进攻关羽的据点,大败关羽,徐晃乘机打通樊城路线。
这个时候,洪水退去,曹仁、张辽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截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曹仁部将多数想乘胜追击,参军赵俨认为,应保留关羽一定实力与孙权作战,不宜追击。曹仁同意赵俨看法,未部署追击。曹操得知关羽撤退消息后,果然派人传达命令,不许追击关羽。
可是,曹军不追击关羽,不等于没人追击他。孙权派了孙皎领兵3万伏击退兵的关羽。
孙皎,字叔朗。江东孙氏宗室,孙坚弟弟孙静之子,孙权堂弟,任都护征虏将军,麾下精兵号称精锐部队。可怜一世英雄的关羽被其伏击,手下只余5000兵马一路逃亡到了麦城。
麦城是个小城池,城小,城墙低矮,不利于防守。关羽自知势孤,于是派廖化突围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
刘封原名寇封,是刘备的义子,他安排好廖化去休息后,就拉着孟达商议救援关公的事情:
刘封对孟达道:“叔父被困,如之奈何?”
孟达道:“东吴兵精将勇,麦城乃弹丸之地;又听说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等山城之众,怎么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
刘封道:“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关公是我的叔父,怎么忍心见死不救呢?”
孟达哂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