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刘彻也要来一场狂风暴雨了。
越明日,刘彻于朝会上令斩二百五十七渎职官员。
天下震撼,举世皆惊。
天子对马政的重视,再无人不晓!
然而阿娇却无法就此轻松起来,她说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治了表,没有治本。
前世时刘彻之所以要不管不顾地远征大宛,阿娇现在想来就是因为长期的战争使得战马消耗巨大,刘彻不得不寄希望于用传说中的天马来改良马种,提高战力。
难道在此之前刘彻没有为马政做出过努力吗?
到底为何汉室将来会落到为马政所累,再无可用之马的局面?
阿娇一头扎进了汉室关于马政的记载中,又竭力回忆后世的点点滴滴。
她最后得出的结果叫她惊讶,却又在情理之中。
她想,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刘彻一世都在打击豪强巨富。
马政,最终就是毁于豪强。
汉时在经营大规模官营马场之余,对民间养马采取免税免役来鼓励。
民间养马之风气大盛,天下军马数数不胜数。
纵便汉匈战争动辄造成数万军马损失,但仍能迅速恢复元气。
彼时,由于朝廷的强盛,中央可掌控民间养马。
但汉武后期,崇尚勇武之风气渐渐弥散,地方豪强慢慢冒头。
等到西汉后期,马场已经尽数掌握在豪强手中。
朝廷,再无可战之马。
阿娇这段时间因为新政着实刷脸耍的太厉害,本想低调一下。
但想着刘彻若是知道他苦心经营的汉家天下会变成那等土崩离析的局面,更有权臣行挟天子以令诸侯,还布丁气成什么样呢。
阿娇到底还是着重在刘彻面前提了要遏制豪强势力,万万不能让民间养马落入豪强手中,以用来藩镇割据对抗朝廷。
至于刘彻要管不管,怎么管,阿娇却是无心他顾了。
因为,馆陶从关中找到了极为符合条件的农官。
名门望族出身,却偏偏不想学诗书,要研农学。
被其父怒而逐出家门,他便索性去去到乡间,和老农学习耕作。
阿娇一听大喜,几乎可以断定这就是她要照的人。
馆陶看了她一眼,微微蹙眉,“可是人也太年轻了,才十六岁。”
请假条()
第四百三十九章 赵过()
仲春天,杂生树,草长莺飞。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天蓝如洗。
赵过亦步亦趋地跟着前方躬身领路的小黄门,半步都不敢踏错。
他出身关中名门望族,自觉也是见过了大世面的。
但真踏进了宫里,却觉得自个跟乡下人第一回进城也差不多。
一双眼睛都不够用,心下全都是惊叹。
琉璃为顶,白玉为阶,黄金作门。
恢弘大气的殿前铺满了丈余见方的青玉地砖,宫阙上雕刻的神兽栩栩如生。
如此种种,无一不是在彰显皇宫的威严大气。
赵过天不亮就起身入宫,昨夜也没有睡好,本应该是乏极了的,但现在心下被激动忐忑填满后,只觉得精神抖擞到了极处。
他跟着小黄门又走了半个时辰后,终于望见了温室殿的宫匾。
一道道通传上去,又过一重重宫门。
等到温室殿里殿时,已经是午后了。
阿娇歇午刚起身,正跪坐在铜镜前由着玉兰为她梳妆。
听说赵过来了,便吩咐海棠先带他去偏殿用午膳。
玉兰有些好奇,她不明白皇后要千里迢迢传召这个年轻人进京。
才十六岁的少年郎能有什么过人之处,还能人人都是桑弘羊?
赵过也是这么想的,是以在月余前馆陶大长公主的人上门时他惊讶不已。
皇后见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这个疑问在赵过心中一直在翻腾,而今天终于是揭晓谜底的时候了。
他心中打着鼓点,味同嚼蜡般地用过了午膳后,便又被人领走。
身量苗条、面容姣好的宫中女官领着他到了皇后寝殿外,柔声回禀道:“殿下,关中赵过觐见。”
女官说罢就躬身立着,等着里间的吩咐。
想着马上就要见到皇后,赵过紧张到了极致,手心里立时就被汗泅湿,心中七上八下。
“进来吧。”
殿中很快响起了一到轻柔的女声,旋即宫门也被里间的宫人吱呀一声拉开。
赵过的心瞬间就跳到了嗓子眼,脚下也有些发飘。
他极力克制着心间的汹涌澎湃,目不斜视规规矩矩地进到了里间。
阿娇还坐在素来坐惯了的南窗软榻下,见到赵过进来。
轻轻一笑,吩咐玉兰道:“给赵公子赐坐。”
又拉家常般地闲聊问道:“在长安城一切还习惯吗?”
皇后的和气大出赵过的意外,但越是这样他就越是不敢行差踏错。
他毕恭毕敬地行了大礼,方才在下首的软席上坐了,眼角瞟见软塌上的皇后含着满意的笑,心下才稍微镇定下来了。
他不知道,阿娇笑是因为终于肯定了他就是前世在汉武一朝晚期大放异彩的农官。
赵过恭谨地垂首答道:“草民在长安城很习惯。”
阿娇微微一笑,道:“那就好,既然习惯,便多住些日子。”
赵过讶然,又摸不准皇后是何意,只得点头。
阿娇轻轻抿了口杯中的茶水,问道:“听说你很喜欢农学?”
赵过点头,说起他的兴趣所在,心中紧张去了不少。
“草民自幼便喜欢侍弄庄稼,以为能吃着自己亲身种出来的谷物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哦?”阿娇微微挑眉,只作好奇地道:“没想到像你这么大的少年郎竟然喜欢务农,那想必该有些心得了。”
赵过有些不好意思,但脊背却是挺得笔直,“草民确实有些心得,殿下若想听,草民便一一说来。”
见到皇后微微颔首后,赵过便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起。
“关中地区,风沙大,又缺水。
农户大都穷的很,养不起牛马来代耕,只能用老旧的农具来耕田。
劳作效率极其低下,一般一家人累死累活地劳作一年到头也挣不来一个温饱。
草民心有戚戚然,便想能怎么样尽力解决这种局面。
草民为此苦研了三年终于发明了三脚耧,用以来提高劳作效率”
他先开始说时还觑着皇后的脸色,但到后来几乎是畅所欲言了,一如从前在乡间时给老农们讲解。
等他说的口干舌燥停下来的时候,才终于有些后怕。
抬眼小心翼翼地打量着皇后,心下想皇后听了一下午农桑之事不知道会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阿娇却是明媚一笑,“孤听着甚好,你回头把今天说的写成奏章呈上来给陛下看看。”
赵过心下一惊,还没来得及说话,又听皇后喃喃道:“若是真能一亩增收一斛,那真是天下万民的福泽啊!”
说罢便望向赵过问道:“如果可行,孤想将来就由你来负责此事,你以为如何?”
好,好,自然是好啊!
赵过费尽心神地发明代田法和三脚,不就是为了能在全天下推广。
只是苦于人微言轻,这一切都只是想想。
却不料如今皇后金口一开,就说出了这等话来。
赵过喜不自胜,当即匍匐行大礼道诺。
阿娇不知怎地却有些心酸,这明明是为了汉室天下计,到赵过这却像是对他天大的恩惠一般。
翌日,赵过就呈上了连夜写就的奏章,他在其中详述了自己的理念和具体实施措施。
刘彻先时还只是胡乱扫扫,但最后却是一字一字慢慢地读了起来,直看了半个时辰才放下来。
他玩味地看着阿娇,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道:“娇娇的眼光倒真不错,虽然还没见到人,但光从写的奏章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实干的。”
阿娇有些心虚,总有一种被刘彻看透的感觉。
她上前揽住刘彻,避重就轻地问道:“那可行吗?”
刘彻笑了,并不就刚刚的话题深挖,似乎真的只是感慨而已。转而一本正经地说起赵过的想法来,“这是个难得的天才,几乎是革新了现有的农桑之术啊。若是能顺利推行,天下万民之福啊。”
能只凭着一份奏章就能得到刘彻这么高的评价,便是阿娇也有些意外。
但心里又松了口气,赵过得到了刘彻的赏识,想尽快在天下推行农桑改革就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
当日下午,刘彻便在宣室殿召见了赵过。
面见天子,弄得赵过这次紧张的更厉害了,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
刘彻便也不多作闲聊,很快便把话题聊到正题上。
想来说起这个,赵过找回了自信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第四百四十章 丰收()
“朕看你说的这个代田法,很有畎亩法的味道,却比之更加高明。
播种于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其土,以附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与风旱
妙啊。实在是妙啊。”
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
所谓畎亩法,是在春秋战国时盛行的耕作方法。
用一句话便可概括其内容:上田弃亩,下田弃畎。
上田弃亩,是说: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样就有利于抗旱保墒。
下田弃畎是说,在低田里,作垅,把庄稼种在垄上,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而赵过提出的代田法,就是脱胎于此,却又明显高明先进许多。
他提出一亩地里作三条沟、三条垄,沟和垄的位置每年互换。
将种子播种于沟中,不受风吹,可以保墒。
等到苗发芽长叶以后,结合中耕除草将垄土壅苗,其作用是防风抗倒伏和保墒抗旱。
垄和沟的位置逐年轮换,以原来的圳为垅,原来的垅为圳,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圳垅轮换利用,以恢复地力。
代田法每年都要整地开沟起垄,等到出苗以后,又要通过中耕除草来平垄,将垄上之土填回到垄沟,起到抗旱保墒抗倒伏的作用。
如此这般,可使土地部分利用和休闲轮番交替。
还可使在肥料不足情况下,让地力能得到自然恢复和增进。
赵过听陛下说起自己的代田法如此推崇,心下激动不已,脸涨得通红。
“关中降雨少,春旱多风,极其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苗。
沟里能保持住一定的温度和水分,将种子播种在内,有利于出苗。
苗出土后,在沟里也可减少叶面蒸发,使生长健壮。
中耕除草时,将垄上的土培壅在作物根部,直至垄平为止,这样作物根部深下,能吸收更多水分,则可耐风、旱和抗倒伏。”
说到这,他颇为自豪地道:“草民在关中雾庄村推行此法,一亩最少增产一石以上,好的可达二石。”
刘彻大惊,他自然能想象到更为先进的耕作法能促进产量,却没想到几乎能翻倍啊。
若是在天下推广开来,便是逢着灾年也可保温饱。
赵过见天子眼中尚有疑云,便道:“陛下若是不信,草民可为陛下试验。”
他对自己的代田法信心满满,自负的很,年轻人一往无前的锐气展露无遗。
刘彻当即便准了,叫他便在宣室殿外殿前的空地上试验。
不过半月后,赵过便拿到了需要的改良农具──耦犁、耧犁,开始耕作起来。
阿娇好奇的很,领着两个孩子去看了。
回来大为赞叹地和刘彻说起:“你没去看看,赵过领着人耕地快得吓人。
你划给他的那块地足足有四顷多吧,大半天就耕完了。
光是如此省时省力,就对天下农桑是项幸事。”
刘彻也来了兴趣,第二天亲自去看了播种。
播种赵过用的是他自己改进的可以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人在前面牵牛拉着耧车,一人在后面手扶耧车播种。
用阿娇的话来说,果然快的惊人。
他便又特意去看了头天赵过拿来耕地的耦犁,叫人演示了一遍后便立马醒悟了其中关键。
耦耕是由二牛合犋牵引三人操作的一种耕犁,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
犁铧较大增加了犁壁深耕和翻土培垄一次进行可以耕出深一尺宽一尺的犁沟。
耕作速度快相当之快,若是逢着春雨连绵时不至于误了农时。
如此看来,还真如娇娇所说,便是不能增收也是天下农户的福音了。
只是要等到秋收才能见着结果,目前只能耐心等着了。
最后一丝春光散尽时,初夏便踩着高高的宫阙而来。
庭中松柏的叶子绿的直反绿光,叫人触目生凉。
也开的还热闹,但到底如今的主旋律已然变成了绿意盎然,自然也就黯淡了许多。
入了夏后,出了件叫刘彻极为高兴的事情。
匈奴的内争终于有了结果,左谷蠡王伊稚斜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成为新一任单于。
于单率残部奔逃,刘彻得知后想着张骞匈奴妻子伊芙雅同于单的关系,便派遣夫妻俩前去劝降。
于单再三权衡后,又听了汉使的保证,终于降汉。
刘彻很高兴,封于单为涉安侯。
但没高兴多久,于单就暴病而亡,彼时刚入秋。
于单太年轻,甚至还没来得及留下血脉,朝廷封下去的侯国只得又收回来。
刘彻为这大发雷霆,他三申五令地强调过于单的重要性。
于单是匈奴人降汉中地位最尊贵的,他有意把他树立成一个典型,让更多的匈奴人看到降汉的待遇是什么。
但现在不过数月,于单就死了,怎么能叫刘彻不震怒非常。
偏偏一层层地排查下去,还查不到一点人为的蛛丝马迹,最后只得对外公布个水土不服。
天子不快,宫中自然乌云密布气氛紧张。
好在秋收过后,宣室殿前的四顷多地所得实在喜人,几乎是数倍于常法耕种的土地。
天子立时就消散了怒气,重赏了赵过,并任命他为为搜粟都尉。
又令在公田和命家田进行示范,其后,边城、河东、三辅、太常民皆行代田法。
赵过终于提前几十年施行了农桑改革,他令大量制作耦犁、耧犁,又令郡守督所属县令长、三老、力田和里父老中学习使用新式农具,学习代田法的耕作和养苗方法,以便推广。
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有些农民因缺牛而无法趁雨水及时耕种,于是赵过又接受前平都令光的建议,令农民以换工或付工值的办法组织起来用人力挽犁。
采用这样的办法,人多的组一天可耕三十亩,人少的一天也可耕十三亩,较旧法用耒耜翻地,效率大有提高,使更多的土地得到垦辟。
代田法从三辅地区逐步推广到河东、弘农和西北边郡等地,都收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产的效果。
尤其是与代田法相辅而行的耦犁、耧车等新农具由此得到了推广,牛耕在黄河流域方向真正普及,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百四十一章 厚赏()
元朔改革仅仅一年就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天下河清海晏,安稳富足。
光是置均输一年所入的帛就达五百万匹之多,更别提盐铁官营后带来的数亿计财政收入。
农桑改革也是颇有成效,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