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联邦豪门,奥斯维德家族虽然掌握着庞大的势力,但由于远离阿尔法首都圈的缘故,奥斯维德家族始终无法踏足联邦真正的政治核心。所以,早在很久以前,奥斯维德二世便放弃了踏足首都圈的想法,开始以比邻星域为据点,将奥塞罗星秘密打造成一个属于奥斯维德家族的私人领地。而出身于双子星骑士团的血腥哈里,便是奥斯维德二世为实现这一目的而秘密圈养的一股地下势力。
利用奥斯维德家族的暗中扶持,哈里所率领的血腥雇佣军以近乎于膨胀般的速度迅速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血腥哈里成为了奥斯维德家族藏在阴影中的一把利刃,为奥斯维德家族成功解决掉了所有自阿尔法首都圈而来的政敌,并帮助奥斯维德家族将奥塞罗星完全打造成了一个私人领地。而血腥哈里也在奥斯维德家族的默许下,利用道森开放北方星域的这一契机,一举征服了整个自由民世界。
正是在征服整个自由民世界之后,血腥哈里发现每年都会有大批自共和国而来的偷渡者抵达北方星域,通过对这些共和国偷渡者的盘问,潜藏在血腥哈里背后的奥斯维德家族开始逐渐掌握了部分九星共和国的资料,并敏锐的察觉到了柯伊伯环的巨大价值。
因此,奥斯维德二世的野心再一次膨胀。老谋深算的他希望利用国内对太阳系的轻视,一举拿下太阳系这块人类的发源地,并企图将其打造成奥斯维德家族的后花园,使奥斯维德家族在拥有奥塞罗星这块踏板之后,进一步占据太阳系,并拥有独立立国的可能。所以,在提出第一次远征太阳系的时候,奥斯维德二世不顾国内其他家族的压制,几乎以一己之力组建出了一支远征军。
以一支杂牌军远征一个已经渐渐兴旺起来的国家,这在当时看来确实有些冒险。但按照奥斯维德二世的推算,这一支几乎相当于奥斯维德家族私兵的舰队应该足以打赢现阶段的九星共和国。所以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企图,奥斯维德二世并没有过多的向国会申请军费和调动大量正规军。
可是,战争的结果却与他的推算大相径庭。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处心积虑的计划会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步兵遭遇了彻彻底底的惨败,而原本所构想的美妙前景更是瞬间破灭。在这一次战败之后,奥斯维德家族不但没能获得一片潜力惊人的领土,反而遭到了国内民众的一致质疑,甚至直接置疑奥斯维德家族对奥塞罗星的非民主统治。
这巨大的挫败让奥斯维德二世就此一病不起,之后,身为奥斯维德家族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安斯艾尔迅速接管家族权力,开始为奥斯维德制订新的发展方针。
与拥有宏伟野心的奥斯维德二世不同,年轻的安斯艾尔并不奢望为奥斯维德家族创建出一个帝国。而且在第一次远征失败之后,奥斯维德家族的实力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重创,所以在这一基础上,自保便成为了安斯艾尔首先要考虑的事。
而奥斯维德家族发展方针上的转变,也使得血腥哈里对奥斯维德家族不再那么重要,他在比邻星域的地位也因此开始变的微妙起来。甚至,血腥哈里开始感觉到,成为奥斯维德家族新一代权利执掌者的安斯艾尔在各方势力进入奥塞罗星后,已经产生了除掉自己的心思。所以,在被埃利奥特点破真实身份后,血腥哈里没有冲动的选择杀掉埃利奥特灭口,而是打算与埃利奥特继续合作下去,并利用埃利奥特的资金让血腥雇佣军进一步扩张,直到能够脱离奥斯维德家族的控制。
这些有关血腥哈里和奥斯维德家族之间的内幕,埃利奥特自然不会知道。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找上的其实是一个准备被奥斯维德家族割掉的毒瘤,现在的他甚至还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凭借血腥哈里这条线搭上奥斯维德家族,从而在解决掉玛蒂娜这个心腹大患之后真正的飞黄腾达。
对未来的美妙预想让埃利奥特失去了一贯的冷静,已把奥斯维德家族作为投靠对象的他,将自己对罗宾货源的猜测全盘托出,并猜测罗宾可能来自某个扎根于首都圈内的大家族,企图瓜分北方星域这块大蛋糕。
埃利奥特此刻的表现在血腥哈里的眼中不亚于一个小丑,他静静的等待埃利奥特向他提出半途击杀罗宾和玛蒂娜的这一企图,并顺势向埃利奥特索要了一份几乎能让埃利奥特倾家荡产的天价。
换作往常,埃利奥特绝对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价格。但现在,在确认血腥哈里是奥斯维德家族的一份子之后,埃利奥特天真的把这当成了一个加入奥斯维德家族的投名状,从而咬牙答应了血腥哈里的资金要求,并当场支付了一笔为数不匪的定金。
第一卷 第七十二章 敌袭(上)
比邻星北方星域。
这是一片无比辽阔的纯净星域,没有暗夜中不时穿梭的流星、没有漫无目的漂泊于宇宙中的大小天体、也没有如烟云般弥散飘离的五彩星云。纯净黑色与远方那照耀出刺目红光的比邻星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仿佛仅仅依靠自己的肉眼,便能找出通往奥塞罗星的准确航路。
对于习惯了太阳系复杂航线的塞西莉娅来说,这样空旷的航线无疑是驾驶的天堂,使她可以毫无顾忌的将TR…735号舰的引擎提升至极限,让这庞然大物可以以亚光速的极速在这纯净的星空中尽情奔驰。
不过,航行中的塞西莉娅所流露出的神态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在将驾驶方式切换到自动驾驶后,她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注到了一组航行数据上面,并依靠舰船电脑所模拟出的动态影象,寻找隐藏在这组数据中的航行缺陷。
这组航行数据是不久前模拟作战时所采集到的即时数据,通过这组数据,塞西莉娅发现这一次模拟对战的情况并不乐观。仅是粗略的观察,她便发现了三处必须马上做出修改的航行缺陷。
在这三处缺陷中,最为致命的缺陷来自于太空梭紧急发射时的舰体动态变化。
由于TR…735号舰是非作战型的‘鲶鱼’Ⅲ型运输舰,本身并不具备发射舰载太空梭的功能,起初在装备F…Ⅵ型太空梭时,为了减弱太空梭发射时对舰船航行所产生的影响,特意将太空梭发射舱安置于舰体尾部,使太空梭发射时产生的推动力能与舰船保持一致,从而降低太空梭发射过程中所产生的瞬间动能。所以,以‘鲶鱼’Ⅲ型运输舰的硬件设施而言,装备一架舰载太空梭其实已经是TR…735号舰的极限。
可在现在这种情形下,TR…735号舰却已经由单纯的运输舰升级为武装运输舰,并不惜一切代价的增强舰体武装,使得TR…735号舰在增加了多门航空机炮和舰载导弹的同时,更将舰载机提升到了五架。这些额外的负担和大面积的改装已经影响到了TR…735号舰的舰体平衡,而且在同时发射五架太空梭时,所产生的瞬间动能会使航行中的舰体出现剧烈的颤抖,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失控现象,这在分秒必争的实战中无疑是致命的缺陷。另外,由于TR…735号舰舰体自重太轻的缘故,太空梭在发射后也得不到反向的极限推进力,使得太空梭在最初时期需要五到八秒的时间,才能进入真正的空中格斗速度。
与其类似的是舰载导弹的发射,TR…735号舰的导弹发射口位于舰船的最前方,可同时发射两枚舰载飞弹。在马塞太空要塞时,TR…735号舰所装备的是短程‘战斧’式舰载导弹。‘战斧’式舰载导弹是各型号导弹中通用性最强的一种,虽然它的攻击距离相对较短,但是其发射速度和穿透力却是各式导弹中最强的一个型号。通常情况下,‘战斧’式导弹在准确命中后甚至能重创10万吨以下任何宇宙舰的舰体装甲,对护卫舰这类拥有强悍防御装甲的作战型宇宙舰,也能产生极为可观的破坏力。另外,‘战斧’式舰载导弹不但能在宇宙舰上进行装备,一些类似F…Ⅴ型的重型太空梭也能装备。所以在进行模拟战的时候,塞西莉娅首先试射的就是‘战斧’式舰载导弹。
不过,通过这一次试射,她却发现舰体在保持水平位置时,发射出的‘战斧’式导弹会因其强劲的推进力,使舰体出现偏移,从而使‘战斧’式导弹丧失目标锁定。只有在低速情况下,使舰首上移水平位置25度时‘战斧’飞弹才能保持目标锁定。
而罗宾在赫耳墨斯太空港购买的‘三叉戟’中程舰载导弹,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相比‘战斧’式短程导弹,‘三叉戟’中程导弹拥有更远的攻击距离,而且在接近目标一定范围后,‘三叉戟’式中程导弹会自行分离出三个弹头同时展开攻击。这种多弹头攻击模式使得‘三叉戟’式中程导弹对敌方宇宙舰具有极大的威胁,但单论单弹头的穿透力,‘三叉戟’式导弹的攻击力却无法媲美‘战斧’式,而且作为专用的对舰导弹,‘三叉戟’式导弹无法对机动性能极强的太空梭产生威胁。
通过这次模拟实战的对比,‘战斧’式短程导弹和‘三叉戟’中程导弹在性能上各有优劣。在破坏力以及机动能力方面,‘战斧’式导弹无疑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三叉戢’的射程与操作的简洁性却也是‘战斧’式无法媲美的。
所以,综合了这两种导弹的性能特点以及实战情况后,罗宾和塞西莉娅决定立即更换导弹发射序列。将不影响航行速度的‘三叉戟’式导弹安置为导弹发射口的第一序列,而‘战斧’式导弹的发射序列则相对靠后,准备用于近距离的精准打击。
这样的安排在战术上使得TR…735号舰纯粹的进入攻击模式,而非通常情况武装运输舰的被动防御模式。在装备班紧急更换导弹发射序列的同时,塞西莉娅也必须让自己立即适应这种极具侵略性的航行方式,并熟练运用发射飞弹时舰船必须做出的相应战术动作。
在塞西莉娅通过这一次模拟实战发现诸多问题的同时,安格斯所率领的太空梭战机编队也发现了不少必须马上去解决的问题。
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新改装的‘歼…Ⅸ’太空梭。
经由老杰克所改装的‘歼…Ⅸ’太空梭比起它的原型机,无疑大大的改善了它薄弱的攻击力与武器系统。在模拟战的一开始,‘歼…Ⅸ’太空梭新配备的航空机炮和短程‘流星’飞弹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优异性能,若不是飞行员的驾驶技术还略显粗糙,‘歼…Ⅸ’太空梭在近距离内的格斗能力甚至已经超越了雷蒙德联邦军方的王牌战机F…Ⅴ型。可随即在试射‘麻雀’中程飞弹和‘响尾蛇’远程飞弹的时候,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了。
通过亲身的性能测试,安格斯发现用‘歼…Ⅸ’太空梭发射‘麻雀’中程飞弹时,需要连续做出五个细微的战术动作才能做到精准发射。而发射‘响尾蛇’远程飞弹,则更是需要三个大幅度的战术动作。
假如是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驾驶‘歼…Ⅸ’太空梭,那么这些问题可以完全被忽略。可现在的问题是整个战机编队中除了安格斯以外,其他人全部都是菜鸟,以他们目前的水准,根本没办法精确的完成这些战术动作,这就使得安格斯必须推翻原有的作战方针,立即制定新的作战计划。
于是,在经过了多方考量之后,安格斯决定暂时放弃‘歼…Ⅸ’太空梭的中远程攻击能力,为‘歼…Ⅸ’太空梭配备上大量的‘流星’短程飞弹,进一步增强‘歼…Ⅸ’太空梭近距离格斗能力。而远程打击任务,则全部由他所驾驶的F…Ⅵ型太空梭来完成。
诸多问题的出现,让航行中的TR…735号舰陷入了空前的忙碌之中,机械班、装备班在老杰克的率领下全力运作,要抢在敌袭出现之前对舰体和太空梭进行新的调校。参与实战的飞行员和候补飞行员则一遍又一遍的仔细研究之前的飞行录象,寻找出自己的飞行误差,并努力克服技术上的缺失。
而与此同时,在TR…735号舰航空陆战队的训练舱内,刚刚结束了模拟作战的罗宾等人正在进一步熟悉各自的Ⅲ型步兵装甲,并悉心研究航空战与地面作战的诸多区别。
在他们身边,陪同训练的安德鲁等人则疲惫万分的卸下身上所装备的天行者Ⅱ航空装甲,用敬畏的目光望着依然装备着Ⅲ型装甲的罗宾等三人。
在刚才的模拟作战中,罗宾主要尝试了航行状态下的舰体外防御战与突击战。装备了Ⅲ型装甲的罗宾、卓洛、李作为攻击方,与装备天行者Ⅱ型航空装甲的安德鲁和另外两名步兵上仕,以及安迪的机炮组所组成的防御方展开舰体外对战。
从装备上而言,安德鲁和其他两名步兵上仕所装备的是太空战专用的天行者Ⅱ型航空装甲。比起罗宾曾经装备过的捍卫者Ⅱ型和爱国者Ⅱ型,专用于航空作战的天行者Ⅱ型航空装甲体型更为庞大,在装备完成后高度大约在2。8米到3米之间。而且由于是在太空这种失重环境下作战的缘故,装甲不用再过多的考虑负重问题,因此,所配备的火力也远远胜过常用型的陆战重步兵装甲,除了配备重装者专用的MX8…改突击机炮外,装甲两侧的肩部位置还配备了榴弹发射架,左臂处甚至还装备了一门小口径火箭炮。单从火力上看,天行者Ⅱ型航空装甲完全就是一个重装者与一个火力手的结合体,其瞬间爆发出的作战火力甚至可以媲美一门舰载机炮。
与之相比,罗宾等人所装备的Ⅲ型装甲在火力上就略有些寒酸了。
在装备后,Ⅲ型装甲的高度大致是在2。2米到2。3米之间,这使得罗宾他们就犹如是站在巨人面前的孩子。而且设计理念上的不同使得Ⅲ型装甲几乎不存在自带任何武装,所有的火力都来源于携带式的‘MX8…改’突击机炮以及其他装甲专用武器,这使Ⅲ型装甲看起来与轻步兵装甲几乎没什么区别。
第一卷 第七十二章 敌袭(下)
在方才的实战演练中,作为守方的安德鲁,在有安迪机炮组配合的前提下依然经历了一次彻底意义上的完败。对战模样仿佛是轻步兵一般的Ⅲ型装甲,安德鲁的天行者Ⅱ型航空装甲在机动力上完全处于劣势,而且Ⅲ型装甲那看似薄弱的装甲却拥有着堪称恐怖的防御能力,在对战中,罗宾甚至都没有动用折叠盾,仅用小臂处的装甲便挡下了安德鲁42毫米口径的机炮连射,整个过程中,罗宾所装备的Ⅲ型装甲甚至没有留下任何一处伤痕。
而且除了敏捷性、力量增幅以及防御力的大幅度提升之外,Ⅲ型装甲广泛的适用性也让从没见识过Ⅲ型装甲作战模式的安德鲁大开眼界。
相比作战用途单一的Ⅱ装甲,Ⅲ型装甲不存在陆用与航空之间的区别。在装甲自身结构上,Ⅲ型装甲虽然没有天行者Ⅱ型航空装甲的背部火箭推进器以及脚底的磁力装置,但正是因为Ⅲ型装甲轻巧简单的结构,使得Ⅲ型装甲可以额外装备大量的辅助设备。也正是这些繁复的悬挂设备,才使得老杰克对这三部Ⅲ型装甲花费了四个月时间才正式完成。
就如此刻罗宾背部所装备的那个小巧的火箭推进器,它是采用外挂的方式固定在装甲的背部,装备者甚至可以自行取下或自行装备。在启动后,这个犹如装备箱一般的火箭推进器会从两侧展开一对折叠机翼。其最快飞行速度为60公里时速,最远航程为5公里,在性能上,完全可以媲美航空装甲所装备的常规火箭推进器。而脚底的磁力装置则是设计成了一个脚垫的造型,在舰外作战时,可利用磁力装置形成一个整体的磁力场,依靠对舰体金属的吸附力产生类似重力的效果,避免重装者在舰外作战时被航行中的舰船抛离。
添加这些航空战专用的辅助设备,对装甲的基本性能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