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星音乐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星音乐家- 第4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题为第6…15小节,e大调的调性将观众引入了对光明的憧憬,但这种憧憬是短暂的,随即调性又转入e小调,直至第15小节以平行大调的属小调完全终止(b小调)。主题中以长拍符点节奏为主的音型与紧密的三连音节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所表达的激动的内心心理放在了绵绵不绝的三连音伴奏音型的背景之上,似遥远的他方有一人向你娓娓倾诉着他的柔情,情绪似乎有些悲伤和绝望。

    又像是从远处,很远处,感觉就像是灵魂深处忽然那升起来的静穆的声音,仿佛充满着无限的忧伤和愁绪,又像是纷沓而来的回忆,还带着一点阴暗的预兆……

    中间部分为第16…42小节,为对主题音乐材料的发展变化,通过调性的转换以及短暂的离调给音乐带来了新的色彩;主题的再现为第43…51小节,是对主题的重复与肯定,以完全终止结束。

    尾声为第52…69小节,从中也可以看得出作曲者的高超水平。因为整个乐章贯穿着三个重要的写作要素:分解和弦的三连音的连贯音型,低音八度进行、圣歌式的和弦进行,这些共同塑造了一种空灵、朦胧、安静、忧伤的气氛。

    这些分析,基本就只有拥有最顶尖天赋的那些音乐人能在第一遍的时候就做到这样的分析。

    一般的观众,感受更多的,则是在乐句行进中,秦放歌通过演奏,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有些内敛,他也并没有把所有情感都通透无疑的表露出来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也是音乐魅力大的一个因素。不同观众耳中,有不同的感觉,但就整体而言,却是差不离的,这也是考验演奏者水平的时候。

    像是一些秦放歌的粉丝,即便有些古典音乐的欣赏基础,他们所能感觉到的,在这个乐章中,也就是那丰富无比的情感,就是像是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还有阴暗忧郁的预感,细致而沉静的波动。当然,还有秦放歌在演奏的时候,不用刻意去表现,观众的就能体会得到优雅和浪漫。

    想象力更丰富的听众,则感受到就像是月亮初升的时候,月光洒满大地,浪漫的月光,让人觉得充满希望。可惜,浮云掠影,并渐渐把月亮所遮掩,让人悲从中来。

    整首曲子最美丽,也最浪漫的就是这第一乐章,也是被称为月光曲的由来。秦放歌在演奏之后,并不会去想他演奏得如何,迅速进入下一乐章。这也是他自信心的表现,他现在的状态,如果重新回到原来的时空,他也有十足的信心,以这首无数人演奏过的月光曲,登上世界最优秀钢琴演奏家的宝座。

    第二乐章就比较短小,秦放歌在演奏的时候,节奏也快了起来。同行们根据观察他演奏的速度以及听到耳中的音乐,就能判断出来这是用的小快板,降d大调。短小但却轻快,旋律也是一样的优美动听,也和之前的沉思冥想不同,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三乐章,就是急风鄹雨般的旋律,充满着无法遏制的沸腾情绪。在突发跳动的节奏中,把汹涌澎湃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美妙无比的钢琴效果,旋律动听而且特别充实,观众们在听来的时候,也感觉浑身充满了激情。结尾的时候,就像是不断的呐喊,然后又突然沉寂下来,最终用迅速的节奏,完成了最后的收尾。

    尽管很不情愿,也舍不得结束,但毫无疑问,这首奏鸣曲已经完结。

    这样一首浪漫美的奏鸣曲,又是大家之前所没有听过的,很快就有人带头鼓掌。然后,音乐厅的人都被感染,跟着一起鼓掌,大家都不甘人后,因为那样同样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听懂这首美妙的音乐。

    即便这首奏鸣曲很能引起大家的联想,并值得仔细去回味和体会,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表达各自内心的激动之情。

    而在鼓掌的时候,他们也可以和身边的朋友,用眼神甚至是言语进行交流,“我仿佛听见了月光!”

    “初听第一乐章的时候,我感觉像是幻想曲而不是奏鸣曲!”

    “天才的杰作!我实在想不到,现在这年月,还有人能写出这么优美别致,浪漫动人的奏鸣曲!”

    这样的作品,也确实给了邓红梅和肖雨然她们惊喜,她们在用目光交流着的同时,也没忘记关注一下其他人的反应。其实不用想也知道,此时此刻,音乐厅里面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激动的。

    这并不是一首炫技的音乐作品,单纯从演奏技法上来看,演奏难度并不算高。可是,想要演奏出秦放歌刚刚这样的音色,这富于变幻的情感,再营造出这样如梦似幻的音乐意境来,真不是其他人能做到的。

第786章 幸福() 
关于这奏鸣曲,大家也都有共识,要等拿到曲谱之后,才能去做全面的评价。● ▼文、‘、.…‘‘…、、.但就目前的演奏效果而言,已经乎众人的想象之外。

    很多人甚至一度认为,古典音乐已经到头,前面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已经把所有能创作的都创作了出来,后人想要创作出类似经典的作品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秦放歌打破了这样类似诅咒的存在,用他的一优秀的音乐作品表明,这个世界,人类所能创作出来的音乐,并没有极限。

    现在这样的奏鸣曲,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是秉承秦放歌创作的一向风格,在旋律上优美动听,其他艺术内涵上,也丝毫不弱,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但目前这工作,基本是华夏音乐学院钢琴系和作曲系这边做得最多。无他,秦放歌横空出世,是音乐学院的骄傲,甚至可以扩大到中国人乃至全世界这一整代人为他感到骄傲。

    掌声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秦放歌看掌声依旧热烈,就从钢琴前站起身来,用他洪亮宽阔的声音大声道,“谢谢大家的掌声和热情,今天晚上的时间安排会比较紧张,为了让大大家能早点回家,这环节可以稍微省略一下。”

    倒没有人觉得他是在托大,他有足够的底气来说这样的话。而且,这也让大家再度认清楚,他是上天钟爱宠儿的事实,他的名头上,还有世界顶级男高音呢!尽管很多人不愿意相信,他都这么受宠了,还要不要给人活路。在国内的古典音乐圈内以及杂志上,对此倒是大力推崇,推波助澜什么的,他们最拿手了。甚至在一些时尚杂志,比如薛敏办的“时尚先锋”上,更是把他吹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双。不过她一直念念不忘的,请他去当模特的想法,还未能实现,她也要继续加油。

    关于男高音这点,其实也不需要怎么争辩,在后天的歌剧院里,就可以得见分晓。到时候不管是喜欢他的,还是嫉妒他的,都能一视同仁的听到。

    回到正题上来,秦放歌坐下来之后,又要准备演奏,音乐厅又再度恢复了平静。

    从节目单上看,他这回演奏的,就是大家之前有听过的,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怎么感冒的音乐。

    前奏曲和赋格。

    也是非常古老的音乐类型,不过对于想要提高自己钢琴水平的人来说,这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很多学生练这样的音乐,都感觉跟受难一样,枯燥乏味,对技术要求又特别高。

    像秦放歌这样,自己写了不说,还一写就是好多。从前面的情况来看,他的野心不小,按照平均律的编号下来,估计是要写出四十八来的。

    他这样变态的家伙,简直凤毛麟角,让很多连嫉妒都嫉妒不过来。

    他今天要演奏的,就是他曾经有录过唱片的,第四前奏曲和赋格,升c小调。这也他拿出来的几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有五个声部的高难度的作品。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一共分上下两卷,共四十八,也被人们誉为“旧约圣经”,地位之崇高不用多说。很多音乐家和钢琴家都认为,每天演奏平均律钢琴曲,对音乐事业,有着莫大的帮助,要是不知道听什么的话,那就听平均律钢琴曲吧!只是要选择好不同风格钢琴家录制的唱片版本。

    而在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中,这样类型的前奏曲和赋格,都是必考的。所以,学生们尽管在不怎么愿意学,都必须得去花时间练习。而想要在音乐事业上,更精进一层,也就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

    肖雨然就不太喜欢练习这样的曲目,也让她特别头大,但每天也都得练习。

    倒是吴泓芹,她倒是特别喜欢这样的音乐,每天练习起来的时候,也是劲头十足。

    这升c小调前奏曲,也被一些评论家点评为,“音乐文化所呈示的,最神圣最崇高的乐曲。”

    至于秦放歌究竟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大家也不得而知,不过天才嘛,就是要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情,创作其他人创作不出来的音乐。

    这时候,大家更关注于秦放歌的演奏上。

    他钢琴演奏水平已趋于登峰造极的水平,这样比较缓慢,节奏也一点都不明快的音乐,在他演奏的时候,仿佛也变得色彩缤纷起来,当然,更多的还是那种神圣庄严,气势磅礴的意境。

    很多音乐同行分析过这曲子很久,想要练习好这曲子,就必须对各声部有深刻的理解。

    这会在听他演奏的时候,却还是很激动的。

    曲出现的动机,和出现于第五小节的动机,被各个声部所模仿,变形而进行,就像是“诉说着伟大灵魂的憧憬。”

    到赋格部分,更是让人惊叹叫绝。

    五声部的赋格,在场很多人,甚至根本都听不清楚。能挺清楚究竟有多少声部,已经算是古典音乐入门了。

    不过秦放歌的演绎很精彩,使得这样的入门程度,大大降低了。

    他所演奏出来的音色特别漂亮,不同的声部之间,就像是五色光一样,色彩缤纷艳丽,让人听着就感觉特别舒服。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伟大使命,就像是建造一座巨大无比的教堂。

    在场的音乐评价家很多,他们比较擅长用文字来描述听音乐的感受,在这方面,很多演奏水平更高的专业钢琴家演奏家,也不见得有这样的文学功底。

    “宛若痛苦呻吟的第一主题出现于低音,此主题徐徐地上升,升至绝顶时,展开了令人屏息的密接和应对位技巧,此处是此曲的最**,也是终止。此后是属音持续低音上的结尾部。此曲三个主题的组合,淋漓尽致地使用了一切对位法技巧。”

    弗里曼是美国纽约最著名的古典音乐评论人,他在反复听过秦放歌唱片之后,对这曲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并表在著名的《爱乐》上。

    此次到现场,秦放歌的钢琴演奏,给他的感觉更是震撼。

    但弗里曼也是有疑惑的,因为他并不清楚秦放歌是否信仰上帝,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信仰其实是比较混乱的。人们所崇拜的英雄中,从凡人成神,甚至是屠神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秦放歌的音乐作品中,倒是随处可见这种类似宗教的,神圣的光辉。他倒一度猜测,他是不是就是上帝在人间的分身,要不然,怎么解释他这源源不断的灵感,还有这么多优秀到堪称经典的音乐作品。

    除了弗里曼这样的音乐评论人之外,更多钢琴家钢琴演奏家,以及学钢琴的学生,则在注意聆听的同时,把目光聚焦在秦放歌身上。

    他的手指是怎样灵活的在琴键上飞舞的,力度,角度,度等等,为什么就能弹出这样直击心灵的震撼音乐来。

    他们恨不得自己的眼睛就是摄像机,清楚无误的记录下他的一举一动,事后再慢慢回放。从这点上看,跟着他学琴的人,就真的是无比幸运。

    黄欢是秦放歌粉丝中,最幸运的那三百个之一。他今年才高一,但学钢琴已经有十多年,目标是进入华夏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

    秦放歌当初被炒得火热的时候,黄欢其实也是挺不屑的,觉得他是在哗众取宠之类,他才比自己大几岁啊!

    但他的指导老师却对他隆重推荐了秦放歌,并让黄欢听他的唱片,说是好好研究一下,说不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给他布置的作业中,也就是秦放歌的曲子。

    黄欢一开始其实是想拒绝的,但在认真的,不带偏见的听秦放歌录制的唱片之后,就不可自拔的成了他的脑残粉。

    想要进入华夏音乐学院这样的全国顶级音乐学院,难度可想而知,相关的练习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在应试教育上,中国也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更有天赋的学生,则把目标瞄准更顶级一些的世界级音乐学院。黄欢清楚自己的实力,虽然从小到大都被夸为天才,身边的人也各种把他誉为下一个周佳苏云飞什么的。在参加过几次钢琴比赛之后,他就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究竟是怎样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口众多,学钢琴的学生中,天才什么的,简直跟大白菜一样。

    在指导老师针对的练习中,前奏曲和赋格对黄欢来说,是最难的。

    要演奏其他的大型乐曲比如奏鸣曲幻想曲谐谑曲什么的,他感觉倒还好些,练习起来的时候,也更有动力。

    但这多声部的前奏曲和赋格,简直要人命。可不练是肯定过不了关的,别说华夏音乐学院了,就其他稍微差些的音乐学院,对此的要求也是硬性的。

    秦放歌唱片中的前奏曲和赋格,也让黄欢听了之后,觉得叹为观止。

    他为什么能演奏得这么好?除了他是作者之外,在演奏上的天赋,毫无疑问,也是世界最顶尖的。黄欢的指导老师,甚至他听过那么多的古典音乐唱片,都没有人能像秦放歌这样,把前奏曲和赋格这样的音乐,演奏出这么完美的音色,各个声部更是精彩纷呈。

    老师在讲如何练习的时候,也跟他提到,“要注意手指对各声部层次对比的控制力,对旋律线条走向的把握要到位,乐句起和收的处理,两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等,都需要你去细细琢磨。最重要的一点,除了手指上的能力之外,你在演奏的时候,要能清楚地听见自己弹奏的是什么。作品进行中的各个声部,在你自己手下能否清晰的展示出来。要是能亲自听到秦放歌现场演奏,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帮助。”

    在秦放歌的场音乐会,为回馈粉丝的厚爱,搞什么调查问卷然后挑选名额的时候。黄欢写得特别认真,也如实反映了他的心情和期盼。

    不说他收到邀请函是如何的欣喜若狂,又如何来到燕京这座他向往已久,却又是陌生城市。

    能在现场欣赏到秦放歌的钢琴演奏,尽管座位远了点,想要看清楚秦放歌手指的具体情况,除非用望远镜。

    但对黄欢来说,这已经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了。没看到前排那么多他听过或者没听过名字的钢琴家评论家都聚精会神的,在听秦放歌的演奏吗?

    前面的奏鸣曲,由于之前没有听过,也就更不可能拿到曲谱。美则美矣,惊喜也是大大的有,但缺乏了解,他虽然觉得演奏起来应该不算难,但就是要把情感处理到秦放歌在舞台上演奏这样的水平,他估计还得花个几十年的功夫。

    这五声部的赋格曲,黄欢之前有认真研究过,也反复听了无数次唱片,但都没有今天这次来得震撼。他并不会选择这样的曲子作为考试的音乐,甚至练习的话,也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能把三声部四声部的曲子练习好,对他而言,都像是一种奢望。

    那种结构严谨,宏大神圣的感觉,在音乐厅这样声学结构特别优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