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阴违,不久后织田信长也只得无奈放弃。

    直到这时,织田信长和其他人才反应过来,雨秋平之所以能练出这样一支军队,不仅是靠他的治军之法,还和红叶军军中的信任与凝聚力有关。雨秋平自己是渡来人,手下的核心都是奴隶出身,军中没有什么世袭武士,基本都是从领民里招募而来,因此军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雨秋平还十余年如一日地推行他那“人人平等”的思想,强调每一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在军中推行那套诡异的军礼——下级见上级不用下跪磕头,做什么事都要按照规矩排队,天王老子也没用等等。正是雨秋平的这份努力,让红叶军能够拥有那么强的凝聚力和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而这些离经叛道的举动,都是传统的武士无法接受的。

    从来没有人想过这套治军之法练出的军队,有什么特殊的弱点——而竹中重治现在一针见血地把弱点指了出来。

    “不穿盔甲而穿军衣,以铁炮(火枪)、火炮为主要的攻击方式。”雨秋平喃喃地复述着竹中重治描绘的那支部队,想象着他们的样子——那不正是现代的军队吗?

    果然,能够压制古代军队的近代军队,它的死敌就是现代军队啊。

    

第五百六十九章 游击 3() 
“那该怎么办?我们也把具足都脱了,穿着布衣和他们打吗?不然根本追不上人家啊。”吉岗胜政听完了竹中重治的分析,发现说得还真是那么一回事,有些赌气般地说道。

    “不行。”不用竹中重治开口,雨秋平也能想明白其中的关节,“具足只有在面对红叶军的时候是无效的,但是在面对其他军队时还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纪伊国人众除了一部分人拥有铁炮之外,其他人拿的都是落后的弓箭、砍刀、打刀、竹枪之类的兵器。如果穿着具足,可以有效抵御这些攻击。但如果把具足脱了,随便被刀砍一下、或是被箭矢射一下就会失去战斗力了。”

    “那怎么着?他们武器烂他们还赚到了?”头脑简单的吉岗胜政越想越不是滋味,“这凭啥啊?我们也换一些破铜烂铁来打架吗?”

    “不是的,某种意义上还是我们赚。”雨秋平摇了摇头,他心里倒是能弄明白,“只不过他们靠着这样聪明的方式,几乎把我们能赚到的东西给追了一多半回去。既然装备比不过我们,索性就穿布衣了。”

    “具足什么的暂时还没有别的办法,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把部队的建制打乱重新编组,保证每一支部队都有铁炮手存在。”雨秋平思索了片刻后,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由于具足的负重,我们很难进入山林去追击纪伊国人众。那么之后所有部队在遭遇游击时的战术就都是:避免冲突,用铁炮手压制敌人的游击队,继续前进,不必进入山林攻击。”

    “哦对了,恒兴和仲秀那边有消息了吗?”雨秋平深感自己这边进展不顺,希望自己的东路军能带来一些好消息。

    “池田殿下和御前崎大人似乎没有遇到太多的抵抗,但是路途遥远,估计离和我们会师还远着呢。”真田昌幸苦笑了一下,低声答道。

    ·

    7月19日,完成了重新编组的红叶军再次进发。这一次,进行了调整后的新型队列给纪伊国人众的游击战带来了不少麻烦。每个排里,都有10或20个铁炮手,足以压制国人众的小股部队。

    “大人,边上有敌情。”在一处不宽不窄的山道上,常磐备第一连的两个排正在行军,由军衔更高的那位上尉排长进行指挥。在右前方的森林里响起枪声后,立刻有人向这位上尉排长示警。

    “按照殿下吩咐下来的计划,三个班的铁炮手,依次对那块森林进行压制。”上尉排长用手指了指腾起硝烟的那片树林后,手下的三个铁炮班立刻依次出列,长枪兵则继续前进。第一个班很快地在路边站定,装填完毕后朝着树林的方向齐射了一轮。齐射完毕后,他们就立刻一个齐刷刷地左转,快步追着长枪兵的队伍跑去。

    而此时,第二个铁炮班也跑到了位置,在路边站定后,同样朝着树林那块齐射了一轮,完毕后依旧从队尾跟上了继续前进的长枪兵。而第三个铁炮班,则如法炮制,在更前方的地方齐射了一轮后就跟着队尾撤离。而这时,则轮到了第一个铁炮班再次出列射击。

    常磐备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们都明白,朝着树林、灌木齐射很难造成有效杀伤,敌方的铁炮手和弓箭手只要躲在掩体后面就可以了。不过他们本来也没有靠着这些攻击杀伤敌人的想法。按照雨秋平的意思,他们只要靠着类似三段击的轮换前进射击方式压制住躲藏在山林里的纪伊国人众,不让他们持续开火干扰部队行军就可以了。

    ·

    “呦,变招了啊。昨天上午打的时候,还有落单的长枪兵呢。”

    被那两个常磐备的连压制住的树林里,藏着50个杂贺众,其中有20个精英铁炮手和30个战兵。而他们的领头者,是一个一身蓝衣、叼着个烟斗的青年,名叫的场昌长,是整个杂贺众内枪法最好的人——连铃木重意和他的嫡子铃木重秀都甘拜下风。在之前的石山合战里,的场昌长就已经大放异彩。因此,他也被委以重任,率领50个精锐在名草郡内袭扰红叶军。

    “头儿,有什么办法吗?”一个足轻大将有些焦急地从远处的树后匍匐而来,不敢露头,生怕被几乎一刻不停的铁炮给集中。爬到了躲在岩石后瞭望敌情的的场昌长身边时,才微微直起身子问道,“红叶军就这样彼此掩护,兄弟们没办法瞄准还击啊。眼看着他们就要绕过前面那个拐角了,我们可就打不到他们了。”

    “没看出他们变招了吗?”的场昌长深吸了一口烟,随后缓缓地把烟吐出了云雾装的烟团,颇有些赞赏地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枪管,“每队人里现在都带着铁炮,没有落单的长枪兵可以欺负了。而且他们也完全放弃了围剿、进攻树林中的我们,只想着一门心思赶路了。”

    “那头儿,你打算怎么办?就这样放他们过去吗?”那个足轻大将摊了摊手道,“还是让兄弟们冒险探头还击?”

    “别急,我先试试看。”的场昌长悠闲地把烟斗从嘴里拿了出来,随手踹在了兜里,给铁炮点燃了火绳后,猛地翻身而起,几乎未经瞄准就甩手一枪。轰鸣声和硝烟腾起后,那颗子弹不偏不斜径直集中了正在两个排中间指挥的那个上尉排长。后者连惨叫都没发出来,就一声不吭地倒了下去。

    杂贺众们见状纷纷兴奋地大声庆贺起来,给他们头儿的神枪喊好。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红叶军却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那样气急败坏地转头冲上山来进攻杂贺众,给他们的指挥官报仇。相反,红叶军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冷静。的场昌长的子弹仿佛投入一片大海的碎石,没能泛起多少涟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另外一位军衔第二高的少尉排长立刻接过了指挥权,下令部队继续进军。

    “看来是打定主意不还击了,对两侧的山林也拒不进入。”的场昌长若有所思地把烟斗从怀里又掏了出来,默默地抽了两口。

    “要绕过去追击吗?还是冲出去?”另一个手下开口问道。

    “不,都不要。”的场昌长叼着烟斗摇了摇头,忽然坏笑了一声,“如果红叶军不搜查山林的话…我有个更好的主意。”

    ·

    两个时辰后,常磐备辅兵队所在的山道上。

    数千辅兵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排成了见首不见尾的长队,推着车、挑着担,运送着红叶军所需要的物资。崎岖难行的山路是对体力和精力的极大挑战,一不留神就会摔个跟头,因而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在意两旁树林内的异动——殿下吩咐过了,就算真的有人,也不必理他们。

    片刻后,一声酷似云雀啼鸣的口哨声响起。紧接着,两边树林内顿时枪声大作,辅兵队瞬间乱作一团。趁此机会,埋伏在两侧的大批杂贺众忽然冲出,人数估计接近300——这是红叶军这几天来在游击战里从未遇到过的庞大兵力,护卫辎重队的少数战兵无力抵抗。杂贺众们在的场昌长的带领下肆意击杀辅兵,很快就击溃了一小段山路上的部队,随后驱赶着他们向着两侧反卷而去,冲乱了更大规模的辅兵队。粮食、火药、帐篷等物资散落一地,被杂贺众洗劫了一部分后,剩下的都被付之一炬。

    等到匆忙赶来支援的水原子经抵达现场时,那对杂贺众早已没了踪影,就仿佛云雀一般消失在了树林里。他们的这次袭击,虽然没有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和辎重损失,却使得官道的运输瘫痪中断了几个时辰。

    “兄弟,可以啊,咱们这票干的够大的。”杂贺众的另一个侍大将在撤退转进的途中,对的场昌长啧啧赞叹道,“不枉我一接到你的消息,就大老远跑过来跟你会和啊。这红叶军果真对两侧山林内的我们无动于衷啊。”

    “他们肯定是下令了,不要理睬两边山林内的任何人,只管行军就是了。”的场昌长一边给自己的烟斗里换着烟叶,一边笑着答道,“那好嘛,既然你不管,我就直接集中好多人出来打你,也不和你游击了。”

    杂贺众集中起来的这200多人在密林间穿梭,很快就看到了另一支山路上的运输队,护送者依旧不多。于是的场昌长招呼了几下,让大家悄悄潜伏到道路旁。等到那支运输队经过的时候,的场昌长又吹了那声标志性的“云雀口哨”,听到暗号的杂贺众们再次蜂拥而出,杀上官道。

    ·

    截止当天晚上,累计有五支运输队遭遇了的场昌长聚集的那支大股杂贺众的袭击。虽然没有带来太大的损失,却使得多条山道、官道的运输瘫痪,粮草辎重的运输严重滞后,而骑兵队也因此被堵在了山路上。等到傍晚时,甚至有不少前线部队出现了吃完存粮的情况——如果明天早上运输队上不来,就没有早饭吃了。

    

第五百七十章 游击 4() 
7月19日晚,雨秋家的主帐内,几乎所有高级武士都是黑着脸围在沙盘盘。

    “那‘小云雀’到底是怎么回事?”雨秋平翻着手里的一沓战报,每一份战报上都有着类似的描述,“什么听到一声像云雀叫声一样的口哨声,紧接着就有几百杂贺众从山林里冲出来?”

    “很有可能是一人所为。”竹中重治手中也拿着那几分战报的抄送版。他一边把战报在桌上摊开,一边拿起小旗子,按照战报送来的时间顺序把战斗爆发的地点插在沙盘上,发现刚好构成一条弧线。“如果根据杂贺众在山林内的行军速度来看,这些袭击很有可能是一支部队在一天内完成的。”

    “大约300战兵吗?这几乎是纪伊国人众十分之一的兵力了啊,难怪各部都无法抵抗…”雨秋平沉吟着低声询问道,“为什么这么大的部队在山林间机动,都没有人注意到?”

    “准确说有人注意到。”真田昌幸摇了摇头,对雨秋平的说法进行了补充,“但是由于指挥部特意下过命令,不要对山林内的部队进行攻击,以免被拖入山林间的游击战。因此,即使是发现了有敌人在行动,也没有军官对山林内的敌军进行火力侦察。那些纪伊国人众在山林间都很厉害,再加上有忍者配合,军情司的忍者无法近距离查看敌情,不知道敌人的具体人数。而官道上的战兵又没有对国人众展开攻击,因此对他们的情报一无所知。正是这尴尬的情况,才使得我们没注意纪伊国人众大股部队的合流。”

    “真是麻烦…”雨秋平闻言深深地扶额,“如果不打,那就无法探知他们的情报。可是打起来也打不过,只不过凭空在山林复杂地形消耗我们宝贵的披甲兵。”

    “所以在下建议,把军情司的忍者和鸦的忍者都召回来,在山林里掩护战兵们和纪伊国人众开战。”真田昌幸再次提出了之前被雨秋平否掉的提案,“如果不清除山林里的纪伊国人众,我们的战兵、辅兵就永远暴露在危险之中。”

    “鸦的忍者都是宝贵的内线,潜伏进去不易,还是不要牺牲为妙。”雨秋平犹豫了半晌后,还是摇了摇头,“军情司的忍者想必也好久没有实战了吧…这样和纪伊国人众在山林里血拼,损失实在太大了。”

    “可是殿下,眼下不这么做我们别无他法。”真田昌幸十分坚定地再次低声道,“军情司的忍者都是在下一手带出来的部下,在下绝非不珍视他们的性命。可是为了全军的安全,这是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不,军情司总共有多少人?这样消耗如何是个头?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在战场上各司其职,战兵是击打敌人的拳头,军情司就是观察敌情的眼睛。哪有用眼睛去撞别人拳头的道理?”

    “殿下,如果不排查道路两旁的山林,我们就无法掩护辅兵。辅兵遭到袭击,补给线和辎重该如何保证?”真田昌幸不依不饶地摇了摇头,少有地固执己见到,“作为军情司的司长,在下不能同意让部队在情报不明的山林间行军。”

    雨秋平沉默了良久后,终于有些艰难地开口道:“好吧,你说的是,必须要对道路旁的山林进行排查了。”

    “但我不打算用换命的方式。”雨秋平摇了摇头,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竹中重治,“半兵卫,让参谋部制定一项计划吧。以忍者为辅助,战兵为主力,有计划性地大规模进入山林,驱逐潜伏在山林里的国人众。在已经被我们占领的地区,设立大量的岗哨,监视山林间的情况,从而保证补给线安全。”

    “殿下…”竹中重治闻言微微叹了口气,随后低声道,“这样会消耗大量的辎重,人力物力和时间。”

    “没事,我们不缺粮草不缺人,缺的只是一条能把粮草安全运上来的路。”雨秋平摇了摇头,非常笃定地低声道,“花些时间布置后方也是值得的,攻略一国本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只想着速胜,快速沿着主干道推进而轻视游击战的话,会付出代价的。”

    雨秋平说这句话时,脑内已经浮现起了“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情景。

    ·

    7月20日开始,红叶军的战略进行了极大的调整。原本一直追着铃木重意的杂贺众前进的先锋停下了脚步,就地扎下营盘,开始防御。

    而紧接着,红叶军也根据参谋的计划,开始在忍者的引导下大规模向道路两盘的山林进军。辅兵拿着砍树用的锯子、斧头等工具在山林间开辟出一条一条小路,用以步兵的行军和辎重的运输。而铁炮手和长枪手则互相掩护着在密林里推进,忍者则在周围散开了情报触角。一旦发现敌人,铁炮手和长枪手就会立刻展开进攻。

    这样稳健的打法,让游击战了好几天的纪伊国人众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虽然他们靠着在森林、丘陵、山谷里的撤退转进,仍能给红叶军带来一定的伤亡,可是红叶军却正逐渐把他们逼出道路旁的隐秘地形。他们的进军并不着急,每天就推进一小点,只有确保了充分的情报掌握后才会继续进军,让纪伊国人众们没有偷袭的机会。

    的场昌长他们本以为红叶军的目标是剿灭他们,因此不慌不忙地撤向更深处的深山老林里。然而,红叶军却在推进了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选择险要之处开始大规模建立岗哨。这些岗哨都是小型堡垒状的,墙壁上开着小小的几排射击口,让铁炮手可以在岗哨内射击外部,而不会被外部的铁炮轻易打中。这样的岗哨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