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雨秋平在知立城时就想推行的改革,有了之前的站姿训练和纪律训练打下的基础,军礼训练的进程非常得快。一开始教授军姿时,大家熙熙攘攘推搡的情况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如临大敌站好,等待着雨秋平的示范。

    虽然雨秋平的训练非常苦,足轻们也经常抱怨雨秋平像个魔鬼一样。但其实,心里还是对雨秋平满是感激。他们知道,其他军队训练时,得罪了将官,就是一顿打板子,哪里会有俯卧撑这样轻的刑罚。而雨秋平废除了跪拜礼,更是让他们有了一种被尊重的感觉。足轻们也不再是被将官视若草芥的存在了。

    一天后,等到军礼也训练完毕了,雨秋平就开始训练大家列队。足轻们按照雨秋平的要求,分成五组,进行四列横队的训练。排好队伍之后,雨秋平高喊解散。在足轻们吃完饭后,又立刻高喊集合。规定时间内没能找到队伍的足轻,就要做俯卧撑。吉岗胜政那队因为很多人忘了位置,队伍都没能成型,全队一起做俯卧撑。

    四列横队已经被足轻们掌握,不能轻易地罚人做俯卧撑后,雨秋平就引入了队列变换。比如四列横队变成两列纵队这种,但是又很快被足轻们掌握了,根本没罚到几个人。

    迫不得已之下,雨秋平引入了三面转法。他发现最大的困难居然是让足轻们分清左右——他们中有一百五十多人左右不分。于是,雨秋平让他们用手摁在胸口,寻找自己心脏的位置——那边就是左边。虽然足轻们还是会有一些混乱,但是雨秋平却开心得不行——又有罚人俯卧撑的机会了!

    弄清左右之后,雨秋平就开始刁难旋转时脚步的动作。脚跟离地的做俯卧撑,踢腿时声音不响的做俯卧撑,手臂再转动时乱晃的做俯卧撑…

    三面转法也被足轻们攻克时,队伍已经到达了骏河。雨秋平于是再次开始传授列队行进。足轻们被要求排着队伍慢跑,以队列形式三面转法,甚至是扇面旋转。跑步时一排四个人没有排整齐的四个人一起做俯卧撑,三面转法,扇面旋转的这些没做好的,全队做俯卧撑…

    在雨秋平的魔鬼训练下,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他的这支队伍,在回城的十几天里面,究竟在军姿和队列以及纪律这些方面提升了多少。虽然这相对于近现代的军队来说,雨秋平仅仅训练了十几天的军队的纪律啊,组织性啊,队列变换的能力啊,还仅仅只是小儿科。但是和团队意识薄弱,纪律性更不用提了的日本古代军队相比,这已经可以算得上是铁军。

    以至于在到达骏府城前的那个晚上,过来随便看看的今川义元,被雨秋平队伍的精神面貌,令行禁止,和一系列队列变换和军姿,给深深地震撼到了。

    他看着雨秋平麾下的两百人,摆列成一个巨大的方阵,随着雨秋平的口令,整齐划一地进行三面转法的训练,居然很难找到一个慢半拍的人。而当雨秋平一声“向前并队”的口令发出后,那两百多个足轻立刻慢跑集合成了一个小方阵。然后又快速排列成了五个四列横队,开始进行慢跑训练。训练结束后,两百足轻也纹丝不动地站立在雨秋平面前。直到雨秋平喊出一声解散,大家齐齐地一拍手,才四散开来。

    “大殿,您看如何?”雨秋平向今川义元问道。他本人并不知道,他成功推行得这套体系,对于古代缺乏系统化训练的军队来说,有多难达到。他本以为,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和军事盲雨秋平不同,久经沙场的今川义元明白,那样严明的纪律,那样快速整齐的队形变换,那样如臂使指的指挥,到了战场意味着什么。

    “想听实话么,雨秋,”今川义元看向雨秋平,“光看刚才的队列变换,我还以为我遇到的是九郎判官的旗本。”

    “这支队伍不久前,还是毫无组织纪律。”今川义元似乎越来越看不透雨秋平的潜力了,“和我说说你是怎么办到的?”

第五十章 领地() 
雨秋平对于练兵的卓越才能让今川义元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原来他就已经很看重的少年。他向雨秋平打探了雨秋平的训练方法后,才发现这不可能在全军推广。

    因为这样高强度,大范围的体罚和严格的监督训练,很有可能激起底下足轻对上级的严重不满,哗变什么的都有可能发生。再加上足轻之间也并不平等,新入伍的新兵经常要受到老兵欺负,足轻间也会因为地域,年龄,来自哪家等形成各式各样的小帮派。想让他们按照完全一致的步调训练这些队列技能无异于天方夜谭。

    雨秋平的这支部队,有着天然的优势。雨秋平本身就对这两百人的家庭有着大恩大德,后来又亲自赶赴知立和他们同生共死,救了所有人的命。并带领他们这些奴隶获得自由,获得他人的尊重。再加上雨秋平废除跪拜礼这些平等待人的行为和雨秋平本身的善意带来的人格魅力,使得雨秋平在这支队伍里面有着极高的威望,受到所有足轻的爱戴。而这些足轻们原本都是社会底层的奴隶,又是同生共死的伙伴,团队氛围也非常好。这才使得雨秋平能够成功推行他的练兵方法,练出了一支纪律极好的部队。

    这样的部队,稍加武艺训练,就会成为一支劲旅,可遇不可求。

    雨秋平本来还担心回一趟骏府后就要和濑名氏俊一起回远江了。幸运的是,濑名氏俊为了协助今川义元进行内政管理,被留在了骏河,雨秋平也因此可以留在骏府馆,

    雨秋平回到骏府后,就将被他魔鬼训练了十几天的足轻们放假回家去看望家人。朝思暮想的家人们虽然早已知道三河地区化险为夷,但还是担心自家孩子的命。等发现大多数人都能平安回来后,这些家庭立刻陷入了狂喜之中。家家户户都为雨秋平立起了长生碑。雨秋平让足轻们稍微收拾一下,就带着家里人一起前往雨秋平新获得的领地江尻西边的3000石。那些不幸阵亡的足轻的家里,雨秋平亲自去家里慰问他们。早在冈崎城,雨秋平就将那些不幸阵亡的将士的红叶全部收了起来,每一片上都写上了逝者的名字。他打算永远收藏这些红叶。这些烈士的家属,雨秋平也一并迁往江尻。

    江尻港距离骏府城又大概23里地的距离,而雨秋平的领地则在江尻港和骏府城中间的位置,离骏府城只有10里地。在领地里的一处小山上,都可以遥遥地看见骏府城的城下町。雨秋平的3000石领地,一共有4个村子,2个是靠近大海的渔村,还有两个则是内陆一点,在官道南边的小村子。这两个小村子里都有肥沃的水田。而靠海的两个村子,则以捕鱼为生,虽然生活稍微艰苦一些,但是遇到不好的年景,捕鱼的收入却要比种田稳定。

    雨秋平带着浩浩荡荡的上千号人来到了最西边的那个渔村的外面,发现村口出已经聚集了一些来迎接自己的人。走近了一看,才发现为首一人,正是伊丹康清。

    “红叶君,可把你给盼来了!”伊丹康清策马向前,在马上给了雨秋平一个拥抱。

    “现在我也是武士同僚了,大家这么熟,就别一口一个君了,叫我红叶就行。”雨秋平拍了拍伊丹康清的背,一段时间不见,他也变得更结实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红叶,你也直呼我康清就好。”伊丹康清笑道。“先恭喜红叶这次在三河建立奇功,也获赐了这3000石的领地。据说家督大殿还亲赐了马印!”

    “没错,改天带来了给你看看。”雨秋平笑道,“说起来,怎么会是你来迎接我?”雨秋平和伊丹康清并肩策马前行,边走边谈。

    “这片土地一直都没有分封出去,也就没有领主,”伊丹康清解释道,“我们伊丹家的领地就在江尻港周围,离这里最近,平时就由我们家和代官代为看管。”

    “你来了可算是找人接手了哈哈,”伊丹康清对着雨秋平笑道,“我父亲不止一次抱怨这个了。看管村落要出人出钱出力,但是田赋却是全部上缴家督大殿,我们费力不讨好啊。”

    “哈哈…”雨秋平也是一笑,“以后要什么不懂的,怕是还要来麻烦你们。”

    “那是自然,红叶尽管说就好了。家督大殿派来的代官会帮助你的。”两人谈笑间,已经到了村口。村口跪了几十个人,其中有四个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跪在最前面。

    “这些是…”雨秋平问道。

    “这些是来迎接大人的村民。都是西村现在不用劳作的居民们。”伊丹康清说道,“前面那四个,从左到右是西村,东村,河村和江村的村长。”

    “诸位快快请起,”雨秋平匆忙翻身下马,“怎么好意思让几位老人家跪着而我却站着。”受宠若惊的老人们被雨秋平一个一个扶起后,雨秋平身后的足轻们又帮着扶起了后面的跪着的村民们。

    “你们不用如此拘礼的,我们家大人没什么架子,就那样!”御前崎仲秀一边扶起村民一边说道。

    “什么叫就那样!”雨秋平瞪了他一眼,“你小子会不会说话啊!”

    两人的对白引起周围一片哄笑,氛围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领主大人。”几个村长恭敬地行礼,“大人赫赫威名,小人们如雷贯耳!”

    “客套话就不用说了,给我介绍介绍你们村落的情况吧。”雨秋平直接切入正题。几个村庄一次介绍了本村的情况。两个渔村都各自有一百多人,两个水田村人口则多一些,一个村三百多人,一个村将近四百人。

    “那你们领内,每年能有多少收成啊。”雨秋平问道。

    “如果是丰年,秋收时能收三千多石粮食。但如果年景不好,可能只有两千四五百的样子。”西村的那个村长说道。

    “那每年你们要交多少田赋啊?”雨秋平问道。

    “回大人的话,1200石。”村长说道。

    “会不会太多了?”雨秋平喃喃自语道。“交了这么多租子,你们日子没问题吗?”

    “如果是丰年,还是好过的,还能养些牲畜。”那个村长说道,“只是到了歉收的时候,村里的人就都要一起饿肚子。”

    “这样嘛…”雨秋平叹了口气。

    “四公六民,已经是非常好的政策了,田赋不能更低了。”天野景德看到雨秋平似乎有减免田赋的冲动,就冷冷地出言说道,同时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村长。

    “是啊!今川家大恩大德,这租子已经很轻了。”村长被天野景德瞪得一个寒颤,“即使歉收,靠着往年的存粮,村子里也不会饿死人。”

    “可是无论丰年还是不好的年景,租子都一样会不会太死板了。”雨秋平问道。

    “一般如果到了不好的年景,领主都会适当减免一些的。”亲兵卫补充道。

    “可是每一块田地只见也有好坏之分,居民们分担一样的租子是不是也不大好。”雨秋平又问道。

    “大人莫不是想按照产出抽成?”天野景德摇了摇头,“以前有人试过,结果所有的农民都好吃懒做,不愿意卖力耕地了。”

    雨秋平思索了一下,想利用自己穿越者的优势想出一些解决办法。

    有了!

    “要不这样吧,我们引入,个人所得税制度。”雨秋平得意地一笑,穿越者果然是穿越者。看到几个村长后周围的部下都是一副不理解的样子,雨秋平就解释道。

    “我们把每一家每一户的收入,都分成不同梯段来收税。”雨秋平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花了几横。“打个比方,一块土地假如正常能产出一万石粮食。那么,我们收税就这么收。”

    雨秋平先用小棍子指了指最下面的那一层,“零到三千石这块,不收税。三千石到五千石,收税一成。五千石到七千石收税两成,七千石到九千石收税三成,九千石到一万一千石收税四城,以此类推这样下去…也就是年景越好,收的税越多,年景不好时就少收一点。”

    “那岂不是产量越多,收税越多,那谁还努力种地啊?”一根筋的吉岗胜政明显没有看懂雨秋平的模型。

    “笨!你脑子里长的都是肌肉嘛?”御前崎仲秀笑道,“这是按梯段收租子,你最后产量有多少,不影响你前面那些梯段的租子数量啊?不管你收获了一万石还是收获一万五千石,你在三千石和五千石那段的粮食都是只交一成税。”

    “那要是没有种到三千石,是不是就不收税了。”小川佑冬喝了一口酒,问道。“多亏啊。”

    “对的,不过那个时候本来就困难了,连酿酒的粮食都没有,还收什么税。”雨秋平取笑道。

    “也就是说,这套制度是保证歉收的时候农民日子会好过一些,丰收的时候领主多拿一些,尤其是大丰收时,产量最高的那几个梯段几乎都会被收走是吗?”亲兵卫研究了一会儿,问道,“而且不管租子是多少,你多干一点,最后抽完税总归会多留下一点,也不用担心大家怠工?”

    “哈哈,还是亲兵卫最懂我。”雨秋平笑道,“当然,这些数字都是我随口说的,到底如何操作还有具体调研一下。捕鱼的收入如何统计也还要完善。”

    “怎么样,这样不用担心年景不好了吧。”雨秋平看向几个村长,这才发现其中两人已经老泪纵横。

    “大人行如此仁政,满天神佛都会保佑大人的。”西村的村长跪下来重重地给雨秋平磕了几个头。“小人替全村百姓谢过大人了。”

    新的问题是,全村现在拖家带口的又带来了将近一千号人,这些人该如何安置呢?雨秋平向伊丹康清询问,可不可以多开拓一些土地。伊丹康清表示应该没问题,他们伊丹家被赐封一万石的土地,自己已经慢慢开垦到了一万五千石。“只要别侵占别人的土地就行了。”

    于是雨秋平让亲兵卫全权负责这一千人家属的安置问题,一部分去周围有大量荒地的西村,还有一些送去两个渔村安置下来。搭建房屋什么的,都需要壮劳力。两百足轻就被雨秋平放假三天,帮助家人们安顿。他和天野景德则先行赶回了骏府。

第五十一章 折纸() 
雨秋平的工作,还是被安排在了骏府。他和濑名氏俊一起负责清算今川家的收支账务还有一些日常的开支调配。

    刚到中午,雨秋平就赶回了骏府城。当雨秋平看到,今川义元的侍从把堆积如山的卷宗一堆一堆搬到雨秋平和濑名氏俊的办公房间里,他简直有一种撂挑子不干的冲动。

    “呐,最近欠下了不少,”今川义元看到雨秋平和濑名氏俊怨念的目光,笑了笑,“这些活本来都是我下午要做的,这不已经快一年没做了么。”

    “那大殿下午去干什么了啊?”雨秋平问道。

    “踢蹴鞠啊!你不是知道的么。”今川义元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让雨秋平差点吐血,“反正你看我一年没管,今川家不是照样好端端的。”

    于是乎,雨秋平和濑名氏俊被迫开始了无比惨淡的烂摊子清理工作。濑名氏俊在巨大的压力下飞快地学会了竖式计算和阿拉伯数字。

    “还有你的军队的训练问题,雨秋,你也上上心。”今川义元走之前叮嘱道,“我很好奇你那支军队最后可以成长成什么样子。如果实战也很好的话,我打算在旗本队里仿效一下。”

    训练问题倒是让雨秋平有点操心,他的办公场所在骏府,而足轻们的家人都在江尻,他们更希望晚上能回家。雨秋平又不可能每天都江尻骏府两地折返跑。后来,他想出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