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雨秋平似乎有些费解,大叔于是解释道,“所谓‘天下一苗字’,就是指除了今川本家意外,其庶族不得使用今川的姓氏。比如现任当主今川治部义元,”大叔微微一笑,“在还俗继承家督之位以前,就不能使用今川这一姓氏,而是叫做梅岳承芳。”

    “这样啊,那全天下可以叫今川的人,也就只有了了几人咯!那还真是殊荣啊。”雨秋平不由得感叹道,“只要听到今川这两个字,就肯定是今川家的嫡传。”

    “没错,”大叔点了点头,“现在唤作今川的人,除了家主之外,就只有家主的子女们了。当家中长子继承家督之位后,他的兄弟们就要改姓。比方说从前的远江今川家就改姓为濑名氏。”

    “刚才说到哪里了?远江守护被没收是吧,”大叔拍了拍手,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后继续说道,“后来在应仁之乱爆发的时候,当主今川义忠大人多次尝试入侵远江来恢复领地,结果不幸中伏,马革裹尸。今川家的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今川氏亲大人尚且年幼,由小鹿范满暂时摄政。在他成年后,今川氏亲在北条氏的北条早云大人的帮助下夺回了家中权力,并开始集中全力攻略远江。”

    “永正五年(1508)时,幕府再次授予今川家远江守护的官职,今川家也顺理成章的将远江纳入统治之下。在这场攻略中,朝比奈家和冈部家功勋卓著,被先主今川氏亲倚为干臣,成为了今川家的两大支柱。”

    “再然后呢,当主制定了赫赫有名的《今川假名目录》,用详细的分国法确立了领内的秩序。”大叔看到雨秋平听到这里时忽然眼前一亮,不由得好奇地问道,“怎么了?看起来很兴奋啊。”

    “也没有啦,就是觉得这位今川氏亲大人当真厉害,”雨秋平笑着说道。

    “哦?”大叔嘴角划过一抹笑意,“之前说他南征北战平定远江时,你可没什么特别崇拜的神色啊,为何听到《今川假名目录》后就如此兴奋呢?”

    “我觉得吧,攻略一城一国之地,远远不如一部详细的法律制度来得重要,”作为历史生的雨秋平对此深有感触,“法律是一个政权稳定的基石。”

    “继续说说。”大叔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怎么说呢,我觉得法律对社会对国家是非常重要的。孟子就说过,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嘛,”雨秋平解释道,“法律既可以规范社会秩序,也能在保障个人权利的同时限制统治者的权利,不至于让他们倒行逆施。如果一个国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有一套名为法律的统一标尺,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公平和特权。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法律能够被很好地执行,国家社会的秩序就将得到维系。”

    “但是呀,我们汉人一直以来对法律不够重视,”雨秋平皱了皱眉头,用筷子轻轻敲击着碗边,“我们的史书总是歌颂人治而非法治。我们歌颂三皇五帝这样的贤君,歌颂高风亮节的名臣,却不关注一套真正能够福及后世的法律。君王出口成宪,凌驾于法律之上,援礼入法更是把儒家的伦理纲常混入法律中,法律的地位得不到重视。”雨秋平叹了口气,“国家难以长治久安,兴盛衰败全部系于统治者,贤君时自然一好百好,一旦统治阶级昏庸无能,整个王朝就会因此陷入危机。”

    “因此中原三百年一大劫,治乱循环,正是因为没有一套恒久不变的公正法律来维系社会稳定啊。”雨秋平长出了一口气,“这就是我为什么那么看重法律的原因了。这位今川氏亲大人想必也是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因此对他格外佩服。”

    “讲得真不错啊。”“好小子,有见识。”周围几个同伴纷纷喊好,弄得雨秋平一阵不好意思。

    “你今年多大了,”大叔忽然问道。

    “十七。”雨秋平报出了自己的虚岁。

    大叔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雨秋,你很有见地,你这个年龄能有这么深刻的认识着实不容易,果然是明国来人,非同凡响。”

    “治乱循环,治乱循环啊,”大叔转过头没有再看雨秋平,而是喃喃地念叨着治乱循环几个字。愣了半晌,意识到似乎有些冷场后,他才哂笑了一声,继续说道,“那我们继续说今川家。在今川氏亲大人百年之后,今川家经历了数次家督更迭,最后由今川治部义元大人继承了家督。这位家督不仅对内巩固了政权,对外还与东边的相模北条,东北的甲斐武田结成了三国同盟,通过控制三河豪族松平家的方式掌控了整个三河,并进一步入侵了尾张东南部,和织田家开始交战。”大叔微微一顿说到这里时微微一顿,似乎在考虑些什么。

第五章 守约() 
第五章 守约

    “在他的统治下,今川家成为了囊括骏河,远江,三河,部分尾张,总石高达到一百万石的超级大名,据说可以动员30000足轻,其中10000为战兵。”大叔继续说道。

    “足轻是什么啊?万石又是什么啊?”雨秋平开口问道。

    “足轻就是领主在出征时从领地中征发的步兵,农忙时耕作,农闲时服兵役。其中有一些士兵可以脱产训练成为常备军。与之相对的则是武士,他们拥有自己的领地和姓氏,不需要参加劳动,是军队中的主要战力。而所谓的战兵呢,就是指负责作战的足轻,一般会拥有盔甲和武器。一般对外攻略时,每出动一个战兵就要配备两个辅兵负责辎重和后勤。”大叔喝了口水,继续说道,“至于万石则是计算土地产量的一种单位,标志着国家的富裕程度。一般一万石的土地可以供养300士兵。”

    “这样啊,”雨秋平点了点头,“那这个实力,在全日本可以…”

    话还未说完,店中的其他人就兴奋地喊了起来。

    “自然是全国第一啊!全天下还有谁能拉出30000大军?”

    “我们家督可是号称东海道第一弓取啊,这威风有谁比得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店中的人们纷纷喊好,你一言我一语地把今川家和今川义元夸得天花乱坠。

    “轻徭薄赋,骏河在今川家的统治下已经很多年没有遭遇战乱了,骏河武士也被他国戏称为女武士,”大叔轻笑了一声,看着雨秋平无比神往的表情,继续说道,“可正是因为这样,骏河百姓能够几十年安居乐业,不用经历乱世战火的残酷洗礼,自然也是无比爱戴这个家族。”

    “那么,你意下如何?”大叔冷不丁地出言问道。

    “什么?”雨秋平一愣。

    “就是问,每天下午未时,还来蹴鞠么?”大叔笑道。

    “好啊,那不见不散。”

    晚上回家时,近藤康庄早早地站在门口守候。“平君,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在城里迷路了呢。朝比奈公子还骑着马在城里找了你几圈,没看到你的人。”

    “哈哈,康庄,我还不至于那么路痴啊。不过替我谢谢公子。”雨秋平边说边走进屋,把身上满是汗水的衣裤脱下,“帮我弄桶水吧,我要洗个澡。”

    “平君这是干什么去了?”近藤康庄忙活的同时问道。

    “去踢蹴鞠了,遇到一个超厉害的大叔,带着我赢了十把,赚了400文回来。”

    “厉害呀,平君,”近藤康庄赞叹道,“这是算账好几天的钱啊。”

    “哈哈,明天上午咱们买点好吃的去,你不是也刚刚从朝比奈公子那里拿到赏钱了吗?”

    “行呀,街尾的那家味增汤挺好吃的,明天…要不下午去?那家店上午人太多了。”近藤康庄倒完一盆水,直起身子建议到。

    “下午我还约了那个大叔踢蹴鞠呢,还是上午吧。”

    然而,上午他们并没能去吃成味增汤。

    因为那天上午开始,骏河就开始下起了多少年没见过的大暴雨,即使是骏府城这样排水系统良好的城市仍然避免不了街道积水。日本的城市和中国的城市有一些不同。中国的城市一般是城包市,城墙将集市,官府行政场所,兵营,部分居民区囊括在内的大城市。城市外围则分布了大量的耕地和农民的住房。日本的城市则大多是市包城。城墙内的区域并不算太大,主要承担防御,行政,武士住所的功用。而城墙外面则是大片的集市,居民区等等,被称为城下町。一般在白天,会有很多城外的人到城内的集市或是歌舞厅休闲娱乐,城内的武士也会出城,在晚上城门则会关闭。骏府城算是一个大城了,因此城墙里面也有部分居民区。雨秋平正是处在骏府城的南城。

    现在,南城的街道上泛着一寸的积水,正源源不断地向着两旁的居民区灌去。大雨的声音让人们在室内沟通都不得不扯着嗓子,屋外灰蒙蒙一片,大雨倾盆如注几乎遮蔽了视线。各家各户都将所有的盆盆罐罐端了出来放在屋里漏水的地方。雨秋平和近藤康庄也不例外。他们的店铺是朝比奈家以前废弃的一个小院子,年久失修,漏雨地格外严重。近藤康庄忙着在屋里接水,雨秋平则拿着一个脸盆不断地把街上涌进来的积水倒出去。

    “这雨,什么时候停啊,”弯腰捣鼓了半天的雨秋平直起腰时感觉腰背一阵阵酸麻,靠着柱子揉了好一阵。

    “我在骏河住了十几年,就没看过这么大的雨。”近藤康庄一边往榻榻米上垫着草席,一边抱怨着,“平君,我们待会儿还是爬到屋顶上修一下瓦片吧,这样下去榻榻米没法睡了。”

    “是啊,雨太大了,”雨秋平随口往嘴里塞了个饭团当做午饭,就准备去街对面的工匠铺里借个梯子。打着油纸伞刚出门没几步,忽然意识到天这么黑,没办法判断时间,也不知道现在几点了。

    “康庄,现在什么时候了啊?”他三步两步走回室内。

    “额…”近藤康庄瞄了眼壁橱上计时的沙漏,“似乎是午时七刻了。”

    “啥,已经这么晚了吗?”雨秋平吓了一跳,“我还和那个大叔约好未时在蹴鞠场碰面呢,要来不及了。”说话间,他三下五除二把怀里七七八八的零碎往桌上一放,拿起油纸伞就要往外冲。

    “嘿!平君,别去了呀!”近藤康庄喊道,“这么大的雨谁还能踢蹴鞠啊?”

    是啊,雨这么大,那个大叔肯定也不回来蹴鞠了。现在出去跑一趟,不仅遭罪,还要弄湿衣服耽误修房子的时间,搞不好还会感冒。

    雨秋平一瞬间有一些犹豫,是不是别冒着大雨白遭罪了。可是嘴巴却条件反射地说出了,“说到做到。”这四个字。

    他一下子愣住了。

    因为这正是他的父母从小教育他的。他还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握着自己的手,告诫自己,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不能做说话不算数的人。往后只要是自己答应的事情,再艰难父母也会督促他去完成。十几年如一日,已经让他习惯地去说到做到了。

    “要做一个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男子汉。”上高中前,母亲勉励的话语还历历在目。如今,父母却以天人永隔。

    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一定很着急,很悲痛吧。

    一瞬间百感交集,泪水竟已经在眼眶里打转。

    雨秋平紧紧地攥住了胸前的枫叶挂坠,父母的温度仿佛在掌心跳跃,他也下定了决心。

    如果今生再也无法与父母相见,那就要成为他们心目中孩子该长成的模样。这样也算是对没能报答他们养育之恩的一种赎罪吧。

    要做一个言出必行,一诺千金的人。

    “说到做到,不能失信于人。”雨秋平不再犹豫,扔下油纸伞,头也不回地扎入雨中。

    还没跑几步,雨秋平的布鞋就已经完全被水浸透了,身上也湿了大半。雨水打在脸上让他几乎睁不开眼睛。因为地面太滑还摔了一跤。腿很酸,身上很疼,心里却很踏实。但雨秋平眼看时间所剩不多,只好快速向那边赶去。总算是及时赶到。

    他揉着摔疼的左手,捋着湿漉漉的头发走向蹴鞠场,随手抹去脸上的雨水。眼前的场景逐渐清晰,那个大叔正撑着伞,在那里微笑着等着自己。

    “雨这么大,怕是踢不了蹴鞠咯,”大叔挑了下眉毛,“没想到你居然还冒着大雨赶来了。”

    “因为我答应过了,自然是要说到做到的。”说出这话的一瞬间,雨秋平忽然觉得,心中有微光闪过。转瞬即逝,却留下温暖的感觉。

    “你要是当一个商人,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人,”大叔抚掌大笑。

    “那就改天再约吧,”雨秋平再次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我还要赶着回去修房顶呢。”

    “好了,快回去吧,”大叔从身后又掏出了一把油纸伞递给他,“等天晴再说。”

    看着雨秋平远去的身影,大叔微微一乐,轻笑道:“选择正确。”

    雨秋平果然得了重感冒。虽然近藤康庄因为不得不一边照顾雨秋平,一边修补房屋,一边打扫屋内的积水而怨声载道,但雨秋平还是很满意于自己的决定。

    6月10日,雨秋平的病总算是痊愈了。在那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消炎药可以用,都是喝苦得要死的草药,效果还一点都不好,要不是雨秋平这一身疫苗,估计早就一命呜呼了。

    这天上午,雨秋平正在核查昨天的账目时,远远地就听到哒哒的马蹄声从骏府城中心传来。他抬头一看,正是朝比奈泰亨那批枣红马以及身后几十个随从。

    朝比奈泰亨一夹马腹,马匹快步跑了几秒,一勒缰绳,停在了雨秋平的店铺门口。扬起的灰尘呛得雨秋平直咳嗽。

    “小子,有空不?”朝比奈泰亨扬了扬马鞭,精神一如既往地充沛。

    “大哥要做什么?”雨秋平皱了皱眉头,谨慎地问道,“竖式还是四则运算?”

    “干嘛一副如临大敌的表情,我像是那么不靠谱的人么?”朝比奈泰亨哈哈一笑,“都不是,是来约你出去玩的。”

第六章 启程() 
第六章 启程

    “去玩?去哪里玩啊?”雨秋平看着他身后浩浩荡荡的随从,都插着朝比奈家的靠旗,“该不是去打猎吧?”

    “才不是呢!”朝比奈泰亨有点急了,“这次可是执行公务!公务!本公子可是朝比奈家数一数二的武士!”

    “什么公务啊?”雨秋平一头雾水地问道。

    “我哥哥让我带着人回一趟我们家的居城挂川城,让信置叔父带着一千人去沓挂城换防。”朝比奈泰亨无比兴奋地说道,“传完令之后还要去一趟冈崎城,提前为本家的部队打好前站!”

    “这可是本公子第一次执行军令啊,就是这么有挑战的任务!”朝比奈泰亨继续兴奋地手舞足蹈,“我哥哥说这次任务非常困难,家中叔父们都不在骏府城,所以只有我能完成!”

    雨秋平看着朝比奈泰亨眉毛都快翘到天上的傻样子,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朝比奈泰亨立刻警觉地看了过来。

    “是为大哥担当重任感到高兴啊。”雨秋平言不由衷地说道,内心却已经完成了场景还原。送个信让家中叔父调动部队,再去传递个公文告知地方官。这是一个信使就能搞定了的简单任务啊。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朝比奈泰亨,雨秋平估计是因为他的哥哥,朝比奈家主朝比奈泰朝实在是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在骏府城太烦心了,整天游手好闲,还不如打发出去送个信。

    朝比奈泰亨啊,你不知道现实多么残酷啊哈哈哈。雨秋平心中暗自偷笑。

    “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