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下午就学会了哦!”

    “一开始啊,我还写不来…”就在雨秋佑还正说在兴头上,想要给雨秋平讲述自己学写名字的曲折经历时,雨秋平却忽然开口道:“佑儿,你说你哥哥也和你一起学写字的吗?”

    “额…嗯,对的!”雨秋佑磕巴了一下,只好先暂停自己的故事,回答父亲的问题。“我师父和竹中大人分别教我们两个练字呢。对了!爸爸!我今天学写‘雨’的时候…”

    “那你哥哥在哪里练字的呀?”雨秋平边说边走到了门边上,换上了鞋,“你哥哥没有右手,写字一定非常不方便吧。我去看看他。”

    雨秋佑闻言后愣了一下,咽回了自己想给父亲讲的故事,眼中难掩失落之情。不过他还是懂事地点了点头,低声道:“在二楼的书房里。”

    ·

    雨秋平顺着楼梯走到二楼,看到书房里隐隐有着灯光闪动。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黑田城外的炊烟都开始逐渐稀疏。

    雨秋平放轻了脚步,缓缓地走到了书房边上,透过镂空的窗户,小心翼翼地向屋内看去。只见一个弱小的身影,正跪坐在一个桌案前,右手空荡荡的袖子格外让人心疼。雨秋殇似乎已经跪了很久,身体已经尽显疲态,微微有些颤抖,却仍然一丝不苟地跪得笔直。他左手用标准的姿势提着毛笔,小心翼翼地蘸了点墨水,笨拙地再一次尝试在宣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第一个“雨”字,在这几个字里已经算是好写的了。雨秋殇虽然已经非常努力小心地在尝试临摹竹中重治帮他写在另一张纸上的样板,但总归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写得不对。要么是“点”点得不到地方,要么就是第一横和第二横总是重叠在一起。他每次写错之后,脸上都会露出十分懊恼的表情,只好稍微移动一下纸张,再开始写第二个。

    雨秋平扫了一眼他的身边,已经叠了厚厚一小沓的宣纸,上面写满了没能写好的“雨”字,一笔一划都是那样努力,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位置。

    竹中重治坐在雨秋殇的身旁,心疼、无奈地看着面前的孩子。他一直都是用右手写字,左手自己也写不好,很难给雨秋殇提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只得看着他在旁边一次一次尝试,又一次一次失败。雨秋佑之前早就练好,去吃晚饭了,雨秋殇却一直练到现在都没能完成。左手字真的要比右手难操控太多了,甚至汉子的字形,很多也都是为了右手设计的。

    “少主,待会再练吧,”竹中重治心疼地低声道:“先吃了晚饭,休息一会再练吧。”

    然而,本来面色还只是有些懊恼的雨秋殇,听到竹中重治这样开口后,眼眶却突然红了,委屈地几乎要流出泪水来。

    “老师,再让我练会儿吧。”小孩子努力憋住童声中的哭腔,低声道:“阿佑那么快就练好了…我也一定可以的。”

    “少主…”竹中重治叹了口气,轻轻地拍了拍雨秋殇的肩膀,“有些时候不要太勉强自己,还是先休息一吧。你身子不是太好,不能久坐这么久。”竹中重治话音刚落,自己确实先重重地咳嗽了两声。

    “不,老师。”雨秋殇眨了眨眼,使劲地摇了摇头,“我不甘心。”

    ·

    雨秋殇就静静地跪坐在屋内练字,竹中重治则默默无言地陪在他旁边。雨秋平悄无声息地靠在门外,透过屋内看着他那苦命的孩子,一遍一遍与他不幸的命运抗争。然而,他却没有注意到,雨秋佑那小小的身影,也多在远处的楼梯口,望着他的父亲。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直到太阳全部没入山间,直到月亮逐渐升起,直到打更的生音开始在城内回荡,雨秋殇终于开始练习那最难的“殇”字。雨秋平即使隔着房门,也可以听到他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可是这个孩子,却没有半点放弃的意思。

    竹中重治坐在边上,又是重重地咳嗽了几声,脸色有些不好看,雨秋殇又何尝不是?然而,这对师徒却没有一个人再提出歇歇,只是不断地坚持着。“殇”的笔画繁多,用粗重的毛笔写时,稍微一个把握不好,笔画就会重叠在一起。雨秋殇于是不嫌麻烦地把“殇”拆封成一个一个单独的部分,反复地不断练习,再把它们尝试合在一起。

    终于,再失败了无数次后,雨秋殇似乎终于找到了些许感觉。在那个已经写得不错的“雨”和“秋”字后面,他终于一笔一划,十分别扭地写出了一个“殇”!“殇”字为了笔画不重叠。字形大得有“雨”和“秋”的两倍有余。但是,他毕竟成功了!

    喜悦的泪水一下子溢出眼眶,雨秋殇左手的毛笔无力地滑落在桌面上。他兴奋地想要起身,却因为跪了太久突然起身而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直直地向后倒去。

    房门骤然拉开,雨秋平快步跑入室内,蹲下来一把抱住了雨秋殇。雨秋佑见状,也匆忙跑进屋,来到雨秋殇的身边,查看他的状况。雨秋殇面色惨白,好不容易喘匀了气,眼前的景象也不再旋转。

    “殇儿!你要不要紧!”雨秋平心疼地搂紧了怀里的孩子,“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然而,雨秋殇却没有直接回答。

    他只是努力地抬起小手,指向了桌面上的那张宣纸,指向了宣纸上歪歪扭扭的那三个大字,“雨秋殇”。

    “爸爸,你看。”雨秋殇用微弱的声音,骄傲地低声道:“我做到了。”

    雨秋平的泪水骤然涌出眼眶,死死地抱住了怀里的孩子,右手一遍一遍地抚摸着他的背部,抚摸着那因为跪了一下午已经在不断发抖的身体。

    “爸爸看到了,殇儿真棒。”雨秋平轻声道。

    “真不愧是我的儿子。”

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征() 
    永禄七年(1564)5月7日,雨秋平在领地内完成了部队的集结。这一次,雨秋家一共出动了600战兵,和在领地上征集的400辅兵——雨秋平的20000石领地,其中还有不少人已经入选了战兵队伍,剩下的大概也就只能招募这么多辅兵了。由于战兵和辅兵比例的严重不协调,雨秋平的战兵依旧不得不穿着具足行军,来减轻辅兵的后勤压力。一共1000的足轻和50骑兵,从西边接近了和织田信清领地的边界。

    这一次,在雨秋平的军中,还有两支全新的部队。首先,就是穴山信实的骑兵排正式宣告成立。雨秋平有钱之后,就把骑兵部队扩充到了50人,从老兵中选拔了一些功勋卓著的加入骑兵部队——因为在日本的一般观念里,成为骑兵,就是成为武士的象征。

    不过,对于骑兵的训练问题,雨秋平依旧是两眼一抹黑,只得平时让大家练习和步兵一样的方阵行军、队列变换。前田庆次倒是带来了一些训练的小方法,这家伙对骑兵似乎还颇为精通。包括让骑手骑着马尝试去看立在路上的稻草人,或是马上挥砍的技巧,他都能传授其他骑兵一些。雨秋平就给了他一个骑兵教头的职位当当,协助自己训练部队。

    而另外一支部队,则是雨秋平朝思暮想的铁炮队。在雨秋平的强力坚持下,他顶着查理和诸多弓箭手的压力,让最老的那个弓箭排开始学习铁炮的使用方法,从中挑选出了学得最快的20人改换铁炮为装备。不过,这又引起了濑名氏义的强烈不满。因为弓箭手的训练几乎不要花多少钱,射出的箭拔下来还能继续用。但是铁炮手的火药可都是一次性消耗品,训练起来实在太过昂贵。然而,雨秋平却力排众议,坚持让铁炮手跟着津田一吉大量训练,火药不要钱一般地打出去——他的理论是,如果你不训练,战场上打不到人,少花多少钱都是没有意义的。在他不计成本的训练下,铁炮手的准星飞快地接近了弓箭的水平。

    ·

    不过,在出征前,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那就是竹中重治的身体问题。

    上次陪着雨秋殇跪了一下午没有吃东西后,竹中重治就累病了,调养了好久才缓过来。雨秋平这才想起来,竹中重治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在前世的历史上,他更是还没来得及在西国的战场上展露才华,就早早地在1579年病逝了。雨秋平可不想让这样的悲剧在他的好友身上重演,因此亲自操刀,制定了竹中重治的膳食调养计划。

    此刻,他就正坐在竹中重治的床榻边,向他宣读着需要注意的健康条例。

    “少吃腌制的食品,早餐少吃青菜和黄瓜,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每天早饭必须喝一碗粥,吃半个鸡蛋。”

    “中餐……晚餐……”

    “不准喝酒,不准熬夜。每天晚上戌时七刻前必须上床休息…”

    “每天要有充足的运动,早上散步两刻钟,晚饭后散步两刻钟。”

    “工作时间也要有限制,每天…”

    …

    雨秋平一丝不苟地逐字逐句念着给竹中重治的健康条例,让躺在床上的后者哭笑不得。

    “红叶,我才20岁。”竹中重治苦笑着摇了摇头,“虽然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但也不需要被这样对待吧。”

    “你不要把身体当儿戏啊,半兵卫!”雨秋平皱着眉头佯怒道,“说好了一起践行我们匡正天下的梦想,你莫非想食言!我可不想等到老了,天下平定了之后,没有一个可以和我畅谈往日理想的好朋友啊。”

    竹中重治闻言一愣,微微有些动容,眼眸闪烁了一下。

    “你要是不乖乖照做的话,我就专门给你派几个侍女,每天监督你。”雨秋平气鼓鼓地威胁道,“为了你的健康,我可是会不择手段的啊。”

    ·

    5月8日,织田家大军开始从四面八方逼近丹羽郡,织田信清的领地。由于连年大战,织田家招募不出足够的军队,此次只派出了7000人征讨织田信清。然而,没有了斋藤家的援助,织田信清也知道这次危机重重。因此,他在领地内穷兵黩武,几乎督促着手下所有的家臣和武士,把领地内每一个适龄男丁召集起来,总人数也达到了3000人左右,准备抵抗织田信长的军势。

    不过,他的这种做法令手下上到家老、下到足轻都怨声载道。这些尾张人之前彼此沾亲带故,本就不愿意兵戎相见。织田信清谋反后因为内战,已经倒下了不少人。这一次,更是几乎把每一个成年男性送上战场,实在是让人感到失望和不满。

    永禄七年(1564)5月9日,织田家大军开始从黑田城、小牧山城、大草城三个方向逼近织田信清的领地。其中织田信长率领主力4000人从小牧山城向着东北进军,包围了之前久攻不下的小口城。而丹羽长秀作为东路军的总大将,率领2000人包围了大草城。雨秋平则从叶栗郡出发,率领所部的1000多人东进到犬山城西边10里外的一处村庄里,牵制织田信清的主力,不让他能够轻易支援。而森可成作为多次和雨秋平合作的好拍档,再一次率领所部进驻到黑田城和木曾川以北割让的土地上,替雨秋平提防美浓方面可能的进攻。

    由于雨秋平所部的威胁,织田信清不得不把主力的1500人留守在犬山城内。而小口城内的900人和大草城内的600人,则被织田信长的大军占领了城下町后围得水泄不通。母衣众和马廻众以及织田家内各个家臣家中的骑马武士,都按照织田信长的要求,在丹羽郡内不停地巡逻游走,阻断犬山城和它的两座支城一切有可能的联系。同时,织田信长分出了柴田胜家和佐久间信盛作为别动队,开始攻略小口城、大草城周围的村落。那些村落无力抵抗,只好纷纷表示向织田信长效忠。

    而小口城、大草城内不少被征集来的壮丁和足轻,都来自于那些村庄。眼看自己的家乡被攻占,家人们都落在织田信长的手中,不仅心中忐忑,担心自己的抵抗会给家人带来麻烦。而由于城内外的联系完全被切断,这两座支城就仿佛汪洋大海上的两片小舟一般,孤独而无助,似乎等待不来任何的救援。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座支城内的士气开始动摇。

    织田信清明白支城此刻面临的危险, 不甘心坐以待毙的他,勇敢地派出部队出城,试图尝试支援两座支城,以鼓舞城中的士气。而被委派去牵制织田信清主力的别动队雨秋平,自然是不会轻易放他离开。为了避免主力离开后,犬山城被雨秋平攻陷,织田信清不得不率领1500大军从犬山城西门离开,直扑雨秋平的部队。他打算先行击溃雨秋平,解除侧翼的危险,再南下支援支城。

    可是这,却正中雨秋平的下怀。

    织田信清那1500大军,由于已经是困兽犹斗,又是本土近距离作战不太需要辅兵,因而有将近800人披上了胴丸,手持着武器作为战兵踏上战场,另外还有将马廻众包括在内的80骑兵。织田信清本以为,雨秋平那1000多人中,估计只有300多人战兵,他的战兵数量有着两倍的优势。然而他却不知道,雨秋平那个募兵的土财主,手上足足有着600的战兵足轻和50骑兵,正等待着他的到来。

    5月10日辰时四刻,织田信清的大军离开犬山城西门,沿着木曾川南岸向着雨秋平的营寨行军而来。雨秋平也将辅兵留在营寨内,战兵派出营寨列阵。织田信清同样将辅兵留后,而将800战兵派出列阵。

    丹羽郡内西北的地形非常平坦,几乎是一马平川。除了作为美浓和尾张边境线的木曾川之外,没有任何能够影响战局的地形。雨秋平的营寨设立在官道北边,也就是官道和木曾川之间的一处村庄边上。织田信清也率军离开官道,来到北边的荒地上和雨秋平的部队一较高下。

    在这种几乎丝毫不受地形和工事影响的平原上,不涉及任何战略布局、计谋较量和复杂战况,一对一的列阵合战,雨秋平还是第一次经历。织田信清的人数还略多于他的部下,犬山城的部队也一直是织田家家中一支敢战劲旅,雨秋平因而稍微有些紧张。这场仗,谁赢谁输,就无关计谋的较量了。而是单纯地比拼两军足轻的战力以及两军总大将的战阵调度能力。

    雨秋平由于人数较少,本人也偏爱于防守,因而列出了一个规矩的横阵。600足轻和50骑兵以及少量侍卫、传令兵,一共13个排。其中3个弓箭排,9个步兵排和1个骑兵排。雨秋平让3个弓箭排一字排开,站在全军的前方,9个步兵排中有6个被排到了一线,成三列横队,并排地列阵。剩下的3个步兵排和那个骑兵排则被雨秋平扣在本阵里作为预备队。

    而织田信清的800人和将近80人的骑兵,则列出了一个颇为巨大的鹤翼阵。左翼是三田义俊的300人的备队,右翼的备队由田所太郎率领,同样是300人的总人数。两翼向前压出,做出包抄雨秋平的姿态。织田信清的本阵,位于两翼中间,由200足轻和80骑兵驻守。

    辰时八刻,两军都已经列阵披甲完毕。由于地处平原,没有可以用来瞭望对方阵型的制高点,雨秋平和织田信清也都将手头的骑兵派出,试图侦查对方的阵型、人数和可能的进攻意图。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百一十七章 射击() 
    随着派出去的侦查骑兵陆陆续续返回,雨秋平对敌方的阵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是一个依仗人数优势列出的鹤翼阵。雨秋平见状后,开始试图调整手下的阵型。除了在中央留下1个弓箭排和1个步兵排后,将预备队和其余的部队都微微向两翼拉开距离。左翼和右翼分别派出3个步兵排和1个弓箭排,手上依旧依旧扣着2个步兵排和1个骑兵排作为预备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