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战国之常磐红叶-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了打烊的牌子,打算到骏府城里四处逛逛。

    顺着骏府的南大街一直向南门走去,路边两旁满是各式各样的大小商铺,再往后则是鳞次栉比的居民区。来来往往的客商给这里注入了商业的活力,不时有大队马车运货进入骏府城,在酒店门口等待入住。街上的人们似乎早就习惯于和平轻松的生活,三三两两四处逛逛,美食摊铺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吸引着小孩子们牵着爸爸妈妈的衣襟,踉踉跄跄地跑过去要买东西吃。远处似乎还有一场倾奇舞在上演,观看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多圈,踮起脚想看清里面发生了什么。两三个小孩子手里握着糖葫芦,骑在爸爸的脖子上被表演逗得哈哈大笑。

    偶尔还有一些遮的严严实实的牛车在路上经过,雨秋平一开始还以为里面坐的是达官贵人。直到一辆牛车的主人偶然掀起了帷幕,才露出两个少女的脸颊。雨秋平只是扫了一眼,就有些不快地别过脸去。少女的脸颊上擦满了厚厚的粉,画得和脸谱一样,病怏怏,死气沉沉毫无少女的活力。然而,这种打扮风格在宫卿化的骏河似乎还是一股潮流。至少那些和百姓不一样的上层女子,都是这幅打扮。

    再往南走,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大声喝彩的声音。过了一家大商铺后,再转了个弯,雨秋平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蹴鞠场。那一片有十几个蹴鞠场,其中在最中间的那个场地周围围了好多人,最是热闹,雨秋平于是径直向着中间走去。

    大概有半个足球场大小的蹴鞠场中,此刻正有12个人分成两队拼得难舍难分。在蹴鞠场的两边底线位置,各竖立着两个高高的木板,在木板的最上方中间处开了一个洞,也就是所谓的风流眼。两队球员要努力将球射入风流眼中才能得分。蹴鞠和现代的足球运动十分类似,只不过立在地上的大门变成了空中的一个洞,也没有了守门员。

    蹴鞠场上尘土飞扬,烈日当空,连周围围绕场地喊好的人都是满头大汗,场中的人却浑然不觉地继续拼抢着。在场地的侧面,各挂着两排灯笼,估计是用来计分的。左边那队伍有两个灯笼,右边的队伍有一个灯笼。雨秋平扫了一眼地上,还有两个灯笼没有挂上去。

第三章 蹴鞠() 
第三章 蹴鞠

    “谁先踢进三个谁赢么?”雨秋平一边入迷地看着场上队员娴熟的脚法,来回传递,一边喃喃自语道。

    “哦?新面孔哦?”雨秋平身侧传来的声音让他下意识地一回头。一个中年的大叔带着爽朗的微笑快步走来。这个大叔散发出的气度让雨秋平不由得多打量了他一眼。五官线条柔和,有神的眼睛肿闪烁着智慧的光彩。最令人羡慕的则是他的眉毛,乌黑发亮犹如画上去的一般。

    “这位大人,不知该如何称呼?”雨秋平觉得这么有气质的人定不是凡人,也就自然用上了尊称。

    “大人不敢当,一介商人罢了,”大叔哈哈一笑,“就叫我大叔就好了。”

    “你第一次来?以前可从未见过你啊。”大叔在雨秋平身旁站定,眼睛却没有离开过场上的蹴鞠。

    “是的,我是明国人,刚来骏府城没多久。”雨秋平解释道。“这是第一次来这里看蹴鞠。”

    “哦?”大叔快速地扫了一眼场边,“那你是如何知道踢到三球便是获胜的?”

    “猜的,”雨秋平晒笑了一下,“我看那里一共五个灯笼,”他指了指场边,“能表示的双方比分不能过六,而现在左边的队伍到了二还没有赢,估计就是三球了吧。”

    “哈哈,猜测正确。”大叔抚掌大笑,“见微知著,不愧为明国来人。”说话间,又有几个中年大叔的同伴围了过来,大叔回头看了看他们,打了个手势,其中一人转身离去。他又转过身来问雨秋平,“那你再猜猜,为何只有中间这里人多?”

    “莫非是这里在正式比赛?”雨秋平随口答道。

    “猜测正确。”大叔又是一笑,“这里每天下午都有赏金擂台赛。每个队伍上场前要缴纳六百文钱,去挑战其他队伍。在擂台上每胜利一场,队伍获得300文奖金。所以才有这么多蹴鞠好手来这里一试身手啊!”

    “既然来了,也不至于只是想来看球吧。看你身体也挺好的,想必也会蹴鞠?”他侧过头向雨秋平问到。

    “嘿,”这话引起了雨秋平在初中时代表班级征战绿茵场的回忆,“确实有些技痒啊。”

    “我们这里刚好差一人,”大叔用手点了点他身边的另外四个人,“要不你一起来,我们组队?”

    “额…”雨秋平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身上只带了十文钱准备吃晚饭的。而自己刚刚还完朝比奈泰亨的钱,总共家当也就剩下一百多文。

    “没带够钱啊,没事!这年头没事的人,谁出门会带一百多文啊。”大叔看出雨秋平的难处,“你的那份子钱我请了,算是对明国来人的欢迎啊。”

    “这哪好意思。”雨秋平刚要拒绝,就看到大叔连连摆手。“我可没说白给你钱啊,你踢得好就算我们请个高手助阵,踢得不好还是要回家拿钱的啊哈哈哈…”

    雨秋平和周围几人闻言都是大笑,刚才尴尬的气氛一扫而空。“和您说话真是痛快,”雨秋平笑道,“不过我只能踢踢防守,我们明国那边的风流眼和这边不大一样,我射门可能不行。”

    “没问题啊,刚好嘛,”大叔闻言又是一乐,“我还怕你进球太多抢我的风头呢。”他拍了拍手,“那就这么定了,奥平,你去和那边的人说一下,这一场结束了就我们上。”

    “还没问你怎么称呼呢?”打发走一个人后,大叔向雨秋平问道。

    “我叫雨秋平。”雨秋平点了点头。

    “姓雨?”

    “不,姓雨秋。”

    上一场比赛最终还是以左边的队伍3:1获胜,右边的队伍骂骂咧咧地离开场地后,雨秋平一行人就来到了场地右侧简单热身。那个大叔脱掉了刚才穿的和服,换了一身轻便的马裤和马甲。雨秋平身上恰好穿着那身穿越带来的运动裤,唯一遗憾的就是那双运动鞋没有带来,只好穿上蹴鞠场提供的硬球鞋。他把上衣脱下的时候小心翼翼地把脖子上的红叶挂坠摘下,包在了衣服里。

    直到上了场雨秋平才意识到,这蹴鞠似乎和足球有很大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球门的高度和大小。球的弹跳性不是很好。而且球员间的身体对抗很少,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的脚法。

    看到几个队友熟练地各就各位后,雨秋平不仅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索性其他几个人是对称站位,于是他就站在那个大叔后面十米左右,整个队伍正后方的位置。

    随着旁边鼓声响起,一个红色的蹴鞠被从场外高高抛起,跃入场中。大叔自信地打了个响指后,身影一闪,已经冲向了球的落地点。对方前锋启动已经落后只得全速赶上防御。然而,本来马上可以够到球的大叔却忽然向左边一跃,对方前锋措手不及来不及停下,蹴鞠砸在他身前后反弹,高高跃过了他,大叔则又从左边闪回,在他背后控球冲向前场。

    “还有这种操作么!”雨秋平目瞪口呆地看着不碰蹴鞠过人的大叔直奔对面球门而去。对方的两个边后卫匆匆从两侧赶来协防,配合后卫包夹大叔。大叔扫了一眼右侧跟进的边锋,抬起左脚踢向蹴鞠,正在赶来的对方左后卫急忙后退去封堵传球路线,而对方的后卫也同样后退协防。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大叔那一脚似乎是故意踢在了蹴鞠的下方,带了很强烈的旋转,蹴鞠在向右飞去第一次碰地后就立刻因为旋转向中路飞了回来。大叔顺势过掉对方还在防守他的右后卫,直奔对方风流眼,前方一片空挡。

    抬脚,抽球,蹴鞠划过一道弧线,直接贯穿风流眼。一气呵成,毫不犹豫,每一步选择都异常果断。

    开场不过十几秒罢了。

    周围的观众都已经看傻了,愣了半晌才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对方球员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怔怔地停在原地,和雨秋平一样嘴巴大的几乎可以塞下一个鸡蛋。

    “大叔,你真的需要队友么?”雨秋平看着一副风轻云淡表情的大叔,若无其事地从前场走回,不由得喊着问了一声。

    “哈哈,那当然,”大叔打了个响指,“防守很累的,又不是只比一场,想多守擂几轮体力很重要啊。”

    “那大叔你不需要保存体力么?刚才踢得那么猛。”雨秋平说话间,对面的球员已经从后场开球,踢着蹴鞠上来了。然而,大叔依然背对着对方,面对着雨秋平,没有转身防守的意思。

    “我?我为什么要保存体力?”大叔如小孩子诡计得逞一般地笑了出来,对方的进攻队员也在他笑的时候快速越过了他的身边,直奔雨秋平的最后一道防线。

    “因为我不参与防守的呀!”大叔笑着打了个响指的样子雨秋平已经来不及去看了,因为对方的三个前锋已经攻到了自己身前。

    冲到自己正前方的球员脚微微一拨,似乎是要传球的样子。雨秋平下意识地准备上前抢断,却忽然明白自己不像是以前踢的中场位置,而是正面最后一个防守队员。于是他改了主意,原本已经迈出半步的左脚猛地点地,人也向后窜去。本以为已经用假动作晃开雨秋平的对方前锋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调整,而此时,雨秋平的另外两个后卫队友则赶来协防。对面的前锋见势不妙背身护住蹴鞠,试图用力顶开雨秋平后强行打门,却反而被身体更为强壮的雨秋平顶了个踉跄。

    雨秋平趁机向前一跃想要断球,可是对方前锋却扭身半挡住了路线,雨秋平看到断球存在风险后又立刻后撤半步继续稳固防守。对方前锋数次尝试突破都宣告失败。而这时,己方的两个边锋则赶来包夹,对方前锋急躁中强行起脚射门被雨秋平挡下后顺势踢往前场,哪位大叔再次轻松一打三得手。

    “雨秋,防的不错,”射门归来的大叔向雨秋平比起了大拇指,“再接再厉哦。”

    雨秋平本来没想到居然会踢这么久,等到踢完第十场的时候,他已经累得像狗一样,双手撑着膝盖直喘气了。他们从未时一直踢到了申时六刻。

    他也从未和这么强大的队友搭档过。另外四个伙伴不仅技术过硬,体力也同样很好。而眼前这位大叔,更是让他有一种和世界级球星踢球的感觉。十场比赛的三十个进球都是由他包办,而在雨秋平的顽强防守下,己方仅仅丢了六个球而已。

    “怎么样,还踢得动吗?”大叔从兜里掏出手帕,擦去额头上的汗,又折好放回腰间。

    “怕是不行了啊,”雨秋平连说话都有一些费劲,“踢了这么久实在太累了。”

    “哈哈,能坚持这么久已经很不错啦,小伙子身体锻炼地很好呀。”大叔边说边向场边走去,“总管,我们弃权了,不打了。”

    “您呀,每次来都要赢个七八场才走,”那边那个场地管理员陪着笑脸恭维道,“不再踢几场么?大家可是都期待着您的进球啊。”

第四章 今川() 
第四章 今川

    “不了不了,踢不动了。”大叔摆了摆手,从旁边一个伙计手中接过装着奖金3贯钱的包裹。

    “小伙子,你的500文,拿好了。”大叔从包裹中掏出一个小包裹,递给雨秋平。雨秋平接过包裹,打开后从里面取出了一串一百文钱,又回递给大叔。“报名费先还给您。”

    “诶,你这可就见外了。”大叔不满的皱了皱眉,“刚才我可是说好,你踢得好就不收你钱的,你可是也答应下来了啊。”

    “额…”雨秋平回想了一下,似乎确实有这么一回事,“那行吧,说到做到嘛。”

    “小伙子,你的防守可真是不错啊,”这时,大叔周围的几个同伴一边换着衣服,一边称赞着雨秋平。“意识到位,身体过硬,而且不贪心,这点最重要,”大叔也在一旁补充道。“好几次对方的假动作都没能骗到你,你也没有强求去抢断,这让你的防守更加稳固。”

    “不过呢,也稍微有一些太保守了,”大叔摸了摸自己没有胡须的下巴,“有时候还是要稍微主动一点啊。”

    “没办法呀,老毛病了,”雨秋平哈哈一笑,“从小我就挺怂的,不敢冒险。”

    “不说这些了,先请你吃一顿怎么样,庆祝我们的胜利。”那个大叔拍了拍雨秋平的肩膀,领着一行人向着骏府城的中心走去,“那里有一家我特别喜欢的拉面店,里面还有明国面,你一定喜欢的。”

    在当时的日本,上到武士大名下到平民的饮食都是非常简朴的。经常一碗小米粥,几块酱萝卜或者酱黄瓜就是普通农民的饮食了。武士们还能在饮食里添上鱼肉和味增汤以及新鲜的蔬菜,最令人羡慕的则是只有武士们才吃得起的大米饭。由于日本天皇以前曾颁布过禁肉令,认为像是猪肉,牛肉等等肉类是不洁净之物。所以在有能力消费肉类的上层阶级中,对肉类的食用并不多。而下层的百姓自然是没有能力去吃肉的了。拉面在这时候,已经算是比较奢侈的享受了。

    走到面馆后,雨秋平才发现自己的挂坠并没有挂在脖子上,估计是落在场地那里了。他于是急匆匆地跑了回去寻找,终于在当时放衣服的架子边上找到了落在土里的红叶挂坠。细心检查一遍发现没有损坏后,雨秋平如释重负地用手擦去上面的灰尘,把它挂回了脖子上。

    等雨秋平回到拉面店后,他的那份苏州面已经端了上来。大叔和他的伙伴们很有涵养地没有动筷子,而是等着雨秋平回来一起吃。

    “不好意思,久等了,你们怎么不先吃啊,面凉了就不好吃了呀。”雨秋平搬开椅子坐下,向其他几个人点头致歉。

    “哈哈,这里可是骏河啊,全日本礼仪数一数二的地方。”坐在雨秋平左手边的一个中年人说道,“哪有客人没到就先动筷子的道理。”

    “哦?这样嘛,我初来乍到,对这些规矩不是很懂啊。”雨秋平咽下一口面,问道,“骏河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么?”

    “那倒也不是,天下六十六国风俗各有不同啦。一般富裕的地方风俗礼仪会好一点,”那个中年继续说道,“像近畿地区啊,我们东海道的骏河啊,或者大内家的周防和长门,朝仓家的越前,礼仪都是很讲究的。”

    “不过啊,我们这骏河本来也算是近畿人眼中的关东土包子呢,”大叔接过话头,“是在今川家开始注重礼仪文化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话说回来,今川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啊,”雨秋平看到这个商人大叔似乎见多识广,就想借机了解一下现在的时代大背景。“这个骏河,就是今川家统治的吧?”

    “嗯…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大叔咽下口中的食物,把筷子放在碟子上,向雨秋平介绍道:“今川家本是现任幕府征夷大将军足利家的分支,血统尊贵。有着御所绝嗣吉良可继,吉良绝嗣今川可继的说法。先祖今川范国因立功被授予了骏河和远江两国守护,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远江守护一度被收回。而在幕府和关东对立的时候,今川家屡次坚定地站在幕府一边,作为先锋队入侵关东,因此深受幕府赏识。今川家也被冠以‘征夷副将军’殊荣,今川这一姓氏也被授予‘天下一苗字’的称号。”看到雨秋平似乎有些费解,大叔于是解释道,“所谓‘天下一苗字’,就是指除了今川本家意外,其庶族不得使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