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何进脑子不清楚,听了旁人灌的迷魂汤,非得跟何太后依仗的十常时斗,结果把自己斗挂了,还连累了何太后和少帝。
何进一死,何太后失去了外朝最强有力的依靠,其实董卓进不进京,她和儿子少帝的命运已经注定。
董卓进京,废黜少帝,自然视何太后为沿中钉肉中刺,她一日不死董卓便会担心少帝有死灰复燃的希望。
要是董卓没有入京,袁绍和袁术兄弟俩得势,何太后估计依旧难逃一死!
没了外部的强力依仗,十常侍又被全部诛杀的情况下,何太后完全成了案板上的肉,随董卓拿捏作弄。
如果董卓最忌惮的豫州牧林沙肯开口帮衬的话,说不定何太后还有生机,只是可惜,林沙不认识何太后,自然也不会为她说什么话,跟董卓把关系闹得太僵。
于是,中平六年的年节时分,董卓失了耐心直接把何太后弄死了。
消息传开,倒也没引发什么博览,说实话废帝亲母的待遇,基本也就这样的,出手的权臣根本就不可能留下这么大隐患。
可关键是,董卓这厮做事太不讲究。
按照太后规仪厚葬何太后也就罢了,每谁会说什么,这本是该有的规矩。大汉的架子还没倒呢,董卓这个大汉相国自然不能做得太过。
可这厮葬了何太后,转身就扒了几任东汉皇帝的皇陵,将里头陪葬的金银财宝全部笑纳。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大汉四百年的声威,不是说没就没的,天下十三州有的是人对刘氏皇族抱有好感,董卓如此疯狂之举就跟捅了马蜂窝,招致骂声一片。
林沙得闻消息,只觉这厮真是疯了。
手里又不是没钱,从十常侍家里收刮的钱财亿万万,足够董卓的奢侈生活消耗,以及手下数十万人马数年军费之需。
这时候挖了东汉几任皇帝的陵墓,真的是自讨苦吃,也不知道除了得到大量金银财宝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这家伙,掉进钱坑了!”
对于董卓如此行径,林沙意思意思也发出强烈谴责,也就是如此了,要他为了这事出兵司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叫他感觉无奈的是,旁边的并州刺史阳球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不停的大声呵斥董卓的恶劣行径,还厉兵秣马准备征讨董卓这个逆贼,派出心腹级别使者跑来豫州游说林沙一同行动。
“并州,还能抽得出多余人马么?”
林沙只想翻白眼,并州自己都一团乱糟,阳球倒是有心思理会其它,就不怕后院起火,叫他一世英名扫地么?
那游说使者与林沙十分熟悉,对此也是无可奈何:“阳公执意如何,如之奈何?”
我家老大会折腾,俺们这些做小弟的也很无奈啊。
“那就先拖着吧,并州情况那么复杂,总会有乱子首先冒出来的!”
翻了翻白眼,林沙也拿这厮无奈,出了一个相当不靠谱的主意。
可结果……
三万白波贼在十几位黄巾力士开道下,突然连下并州数县,甚至严重威胁到了太原的安全,声势惊人气势不凡,叫人不敢生出丝毫小觑之念。
我草!
突闻此等变故,林沙有种仰天长叹的冲动,顶着并州使者狐疑的眼神,他干笑道:“并州果然是个大漏子,什么家伙都敢在那里蹦达!”
出了这样的事情,连老巢都保不住了,阳球哪还有心思理会雒阳董卓的残暴之举,还是先顾自己吧!
话说,并州是整个天下十三州中,情势最危险的一州。
外有鲜卑和南匈奴虎视耽耽,内有黑山军和白波贼肆虐,简直就跟一个火药桶差不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发波及全州的大战。
阳球这个并州刺史能够勉力支持,还是林沙大力帮助的缘故。
关羽关云长,就这么一位超级高手坐镇,能省了阳球多少麻烦事?
可惜,关羽被牢牢牵制在雁门郡无法动弹,州内的黑山军和白波贼,就只能依赖张辽和高顺两位新近崛起的大将来应对。
也是两位大将配合默契才能卓绝,勉强挡住了黑山军和南匈奴骑兵的袭扰,还能维持并州整体局势不至于糜乱。
可也就如此了,并州官军的实力有限,在阳球无法完全掌控并州军政,就连军粮都需豫州支援的情况,还想要对外出兵简直就是笑话。
阳球这厮一门心思盯着雒阳,要是他肯花费精力放在并州的治理上,不说并州大治这样的屁话,起码基本掌控并州大局不成问题。
哪像现在,并州九郡只有少少几郡控制在刺史部手里,其余数郡则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
就比如上党太守张扬,仗着手里有一员二流出头实力的武将穆顺,骄横跋扈不将刺史阳球放在眼里,经常把刺史部的招呼当作耳旁风,我行我素很是叫人看不顺眼。
也就是阳球为人正直讲规矩,没有随意定罪于人的习惯,不然张扬就是有三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他手下单单一流实力的武将,就有张辽和高顺两位,小小穆顺算个屁啊。
闲话不提,随着何太后挂掉,以及董卓挖东汉数任皇帝的陵墓闹得沸沸扬扬,中平六年也就过去了,时间来到了初平元年。
正月好不容易消停了阵子,结果一出正月董卓又闹腾出了妖蛾子。
这厮竟然开始铸小钱当大钱!
尼马,董卓这是要翻天啊!
这个粗鄙武夫难道不知,钱法可是无比重要的事情,一旦处理不好不仅国家动荡民不聊生,还会引发极其不好的后果么?
疯了疯了,董卓真是疯了!
“使君,必须阻止董卓如此肆无忌惮下去!”
就连正在巡视的卢植听闻消息,都像是火烧屁股一般跑回了谯县,见到林沙第一时间开口道。
董卓如此胡作非为,很可能因为钱法之事,直接让各地私下铸钱,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摇摇欲坠的大汉也就彻底倒下了。
钱法跟始皇帝弄出的书同文车同轨一个道路,都是国家统一的标志。
一旦各地流通钱币出现差异,自然会跟着开始分离,到最后直接变成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分治之像!
这可是许多野心家苦求不得的好机会,董卓作为大汉相国,竟然主动提供了最好的机会,那些野心分子要是不牢牢抓住就是傻子。
卢植看清了这些,所以这才迫不及待寻到林沙,要他立刻出声表态,阻止董卓如此自毁行径。
“好吧,听子干先生的,某立刻写信给董卓,对他晓之以厉害,希望他能听得进去,及时收手吧!”
林沙直接点头应承下来,态度端正叫人无话可说,卢植虽然有些遗憾林沙没有动兵威慑的心思,却也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
对付正人君子,就得用坦荡手段!
见卢植怏怏离开,林沙轻轻一笑,直接写了一封措辞相当严厉的书信,派出手下斥候送去雒阳董卓处。
如果能够晚会董卓的心意,他倒是乐见其成。
眼下的豫州极为迅猛,对外州开展商贸往来,可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来钱渠道,提供豫州发展所需的大笔资金和资源。
一旦因为董卓弄出的钱法,搞得各州拿出自己的货币,造成直接的商业壁垒,对豫州的对外贸易打击肯定不小!
当然,以林沙对董卓这厮的了解,估计十有七八不回答应。
这厮已经被暂时的繁华和权势迷昏了双眼,野心和信心膨胀得太过厉害,尽管可能忌惮豫州和他的实力,却也不会乖乖听话。
他猜得出来,董卓搞钱法目的是为了疯狂敛财,利字当头自然得先顾利益再说,至于钱法可能引来的后果,估计在董卓看来算不得什么吧!
而且事关堂堂大汉相国的权威和颜面,怎么可能轻松就被一封书信说动?
果然,董卓对林沙的劝告一点都不在意,回送了一封书信,显然由文笔不错的文士帮忙润色一番,全篇没有一句脏话,不过信中的意思也说得很明白,要林沙管好豫州的事情,不要把手伸得太长惹人厌,董某人想做什么是自己的事情,还轮不到外人置喙。
“董卓匹夫,汉之大贼也!”
卢植和一干心向汉室的豫州官员听了来信内容后,一个个脸色难看气愤不已。
不过他们还算脑子清醒,并没有恳求林沙立刻出兵司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钱法祸害经济民生也需要一段时间发酵,这时喊打喊杀未免叫人心生疑惑,是不是林豫州见董相国风光无限,想要取而代之了……
第二千四百五十章 叫人无语的局势()
作吧作吧,迟早有一天会把自己作死!
林沙倒是一点都不恼怒,他只觉得有些好笑。
估计这次董卓弄出的钱法,应该是新近投靠的一干臣子出的馊主意。
不然,以李儒的能耐,就算对钱法不甚了了,可只要观阅史书,就能有所警惕,绝对不会怂恿董卓轻易玩这等危险游戏的。
肯定是有不怀好意的谋士出了主意,趁李儒不注意时说动董卓,至于理由则好找得很,无外乎就是改变钱法,可以短时间积累大量钱财。
董卓这厮在阴谋诡计上肯定不差旁人,可是说到真正的见识方面就差远了,尤其涉及朝政之类的时期,还不是任由朝臣糊弄?
不要说他,整个西凉集团估计也没几个真正擅长朝政的,不然怎么就没听闻董卓手下有什么厉害的能臣?
结果就是,董卓强行推动钱法变革,以铸小钱当大钱,对司隶一地展开了疯狂的野蛮掠夺。
也就短短一月时间,司隶地区的百姓便开始纷纷破产,还有一些殷实人家也出现了贫穷状况,而董卓手里的财富却是急剧增加。
这还不算,董卓这厮就跟守财奴一般,竟然将收刮来的钱财以及珍宝,全部送回关中老巢,甚至为此还照护工匠民夫建造一个巨大的钨堡,专门用做储存他收刮来的海量钱财。
简直就是无知!
林沙听闻消息后,心中对董卓更加不屑。
钱之所以为钱,那是流通之时能派上用场,别人也会接受的缘故,储存在家里的话不过就是一对破铜浏览铁罢了。、
不过他并没有把心思亮明,限于眼界这时代真正能看懂金钱不过一般等价物真理的,估计整个大汉也难找出一位。
总之,雒阳在董卓的连番折腾下,已经出现了破败迹象。
而司隶地区,则已经出现了赤贫百姓携家带口流离失所的状况!
这可是司隶地区,堂堂大汉国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经济中心所在,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是全国最好的,他们都出了问题,可想司隶那边真的有了巨大变故,起码民生迅速凋敝是不争的事实。
这几年不说风调雨顺,起码也没啥大的自然灾害,百姓竟然出现了抛荒现象,真是叫人无语之极。
董卓倒是没有派兵阻拦,流民想去哪就去哪,此时十八路诸侯讨董还没影子,雒阳和司隶地区与外界的交流也没中断。
在这时候,人口就是生产力,同样也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林沙深知这点,所以一经察觉司隶地区有流民出现,立刻派出得力人手带着银钱主动前去引导,将他们带到豫州安置。
别看豫州乃是中原腹地,可在林沙眼中开发程度较低不说,以前的发开也都比较原始,没能做到最大的利用资源。
林沙主政豫州时间毕竟有限,虽然以强力手段,以及巨大人力很是做了一些事情,可相对整个豫州来说很微不足道,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手开发利用。
三十万黄巾俘虏承担了太重的负担,不仅有数万倾田地需要他们耕种,还有豫州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都是以他们为主动施工人员,还得挑选得用精壮加入豫州官军等等等等,可供继续压榨的空间不是没有,不过林沙并不打算做得太过,州牧府很多事情都需要大量人手。
终于地方上的人力资源确实丰富,可官府的组织执行力度真心一般,帮着修修补补,或者事关自身切身利益的事儿,还能发动一下,其它的就不指望了。
关键是,林沙和州牧府信不过,地方百姓跟豪强之间,总有千丝万筚缕的联系,要是太过倚重地方百姓的话,谁知道那些地方豪强会不会按中动手脚?
不要怀疑,虽然林沙手腕强硬措施得当,将豫州地方豪强的声势压下,可暗地里不服的家伙多得是,他们一边趁机大赚钱财,一边还不忘给州牧府找不痛快。
虽然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但林沙和州牧府也不得不防。
只要豫州百姓能够响应官府号召,将他们自家低头的事情做完就成,林沙并没有苛求太多。
或许以后地盘大了,手头的力量更加雄厚,对地方的掌控更加严密,说不定他会放开手脚大干特干,不过肯定不是眼下。
所以,来自司隶地区的流民,对他还有州牧府而言,是极佳的劳力来源!
有了管理黄腐儒营的经验,凡是被引导来到豫州的流民,也都会被安置在一个个大田庄之中,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等到他们熟悉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派上大用场的时候。
一连数月时间,豫州都在源源不断吸纳来自司隶地区的流民,刚开始还小心翼翼生怕招来董卓的不满和阻绕,可是后来见董卓和西凉军高层对此无动于衷,派出去引导流民的人手胆子就大了起来。
到了后来,甚至直接以金钱开道,成百上千的普通百姓,都被见钱眼开的西凉骑兵逼成流民,然后一股脑全部送到豫州换钱。
“董卓这厮,枉为相国,不过一沐侯而冠的小丑罢了!”
豫州的动作如此之大,董卓和西凉军高层却是无动于衷,如此表现叫人好不失望,卢植完成了对豫州的巡视后回到谯郡,跟林沙闲聊时对董卓充满不屑。
“呵呵,谁叫董卓一直只是管军,对于民政事务不怎么熟悉呢!”
林沙心情不错,数月时间豫州涌入十几万流民,这对急缺人口和劳力的豫州来说,真的是大好事一件。
“不说这些破事,使君你对曹孟德提出的诸侯会盟讨董一事是什么看法?”
卢植摆了摆手一脸嫌恶,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历史似乎又回到原点,董卓乱政搞得雒阳一片乌烟瘴气,许多心怀汉室,或者野心勃勃的朝臣自然十分不爽,曹操也是其中一位。
当然,在这个绝对的高武世界,以曹操那两下子别说跟超级武将吕布比了,就连董卓他都干不过,自然不会有献七星宝刀那一出,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只不过这厮在朝堂上,跟着一票大臣与董卓闹起来了,他一见董卓起了杀心立刻连夜跑路,直接跑去了陈留郡。受到了太守张邈的保护。
曹操就是曹操,有了陈留太守找邈支持,他立即竖起招兵旗,很短时间就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人马。
有了属于自己的武力之后,曹操便开始联络天下有实力的地方实力派,开始拉帮结派准备对付董卓。
于是,正史上那一幕再次上演,在曹操的居中联络下,真的拉来了一票地方实力派,准备联盟共讨董卓。
而林沙作为豫州牧,天下名将,标准的地方诸侯,自然也是曹操意欲拉到讨董联盟中的一员。
只是不知为何,前来说项的,却是渤海太守袁绍手下谋士许攸。
这厮也不知真的是名士派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