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明天下- 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嗣昌好不到哪里去,沉默的环境之下,站立的时间稍长一些,额头上就冒出汗滴,身体也有些轻微的颤抖。

    终于,朱由检放下了手中的奏折,面带微笑开口了。

    “文弱,朕这段时间有些忙碌,没有来得及和你多说话,这两日总算是将一些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就想着让你到偏殿来,你我君臣说说话。”

    以往这样的情形时常出现,杨嗣昌的表现虽然恭敬,但还是能够放得开,也有话说,可今日的情形不一样。

    有些惶恐的杨嗣昌,开口就是奏折的事宜。

    “皇上,臣有罪,吴宗睿大人的奏折,以及多尔衮的书信,臣没有及时给皇上禀报,这都是臣的过失,恳请皇上责罚。。。”

    朱由检的脸上依旧带着微笑,摆了摆手。

    “文弱,奏折的事宜,书信的事宜,朕都知道了,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朕不会怪罪,你也不要提及了,朕可不想你每天都想着这些事情,战战兢兢,不能很好的署理朝政,不能够为朕分忧,你说是不是啊。”

    额头上的汗滴落在了地上,悄无声息的消失。

    朱由检的话语,让杨嗣昌更加的紧张,他太了解皇上了。

    “皇上,臣一定殚精竭虑,替皇上分忧。”

    “这就对了,朕听闻流寇又在作乱了,且声势愈发的浩大,文弱,你是兵部尚书,曾经给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几近剿灭流寇,要不是后金鞑子入关作乱,流寇早就被剿灭了,现如今后金鞑子仓皇逃离,朝廷可以集中力量剿灭流寇,朕想听听你的建议。。。”

    杨嗣昌感觉到眩晕,无兵无粮,户部什么都拿不出来,北直隶和山西等地,遭遇后金鞑子的劫掠,陕西与河南等地又遭遇了灾荒,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急需得到朝廷的救济,如此的情况之下,怎么去剿灭流寇,杨嗣昌不是神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皇上,臣也是刚刚得到五省总督熊文灿大人的奏报,言陕西、山西、河南以及湖广等地,流寇再次作乱,且声势逐渐浩大,因为兵力吃紧,熊大人恳请朝廷拨付军饷粮草,用于剿灭流寇,臣咨询过户部,暂时无法拨付钱粮,所以臣以为,令四省巡抚固守城池和要塞,稳固自身的力量,尔后想办法彻底剿灭流寇。”

    杨嗣昌的这番话等于没说。

    朱由检没有生气,依旧波澜不惊。

    “文弱,府库一时间拿不出来钱粮,你也是知道的,不过若是等到府库充盈,再行剿灭流寇,这等的策略,谁都可以提出来。”

    气氛有些凝固,杨嗣昌额头上的汗滴更多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皇上更应该知晓,当初洪承畴领兵剿灭流寇的时候,皇上专门拨付了数十万两白银,保证开销。

    杨嗣昌不明白,皇上为什么会这样说。

    眼看着杨嗣昌没有开口说话,朱由检从桌上拿起了一封奏折。

    “文弱,这是陕西巡抚孙传庭写来的奏折,朕觉得还不错,你且看看。”

    杨嗣昌的内心咯噔了一下,他与孙传庭之间算是真正有过节,当初孙传庭协助熊文灿剿灭流寇,的确立下了一些功劳,不过孙传庭数次在熊文灿的面前抱怨,说是朝中某些大人不知道剿灭流寇的实际情况,却喜欢下达诸多的命令,让下面压根不知道怎么办。

    孙传庭这些抱怨的话语,杨嗣昌当然知道了。

    孙传庭还喜欢给皇上写去密折,分析北方流寇的情况,提出建议,甚至说到了延绥边关的诸多事宜,其理由是延绥边关紧靠着陕西,若是延绥边关出现问题,陕西也要遭受灾难。

    孙传庭的这些建议,让杨嗣昌愤怒。这分明就是影射他这个兵部尚书瞎指挥,且不知道下面的实际情况,若是皇上相信了这些话语,他就不要想着继续做内阁大臣和兵部尚书了。

    后金鞑子入关,杨嗣昌调集熊文灿麾下的大军前往京师驰援,陕西巡抚孙传庭一并跟随来到京城,那个时候,熊文灿已经发现一些端倪,打算调和杨嗣昌与孙传庭之间的关系,毕竟孙传庭也是大明朝廷的一员悍将,可惜的是,孙传庭居然和卢象升之间有了接触,而且在卢象升觐见皇上之后,赞同全力抗击后金鞑子,决不能与后金鞑子议和。

    这让熊文灿苦心筹谋的缓和关系的苦心付诸东流。

    尔后,杨嗣昌将陕西的所谓秦兵,全部调集到前线去,断然否决了孙传庭关于秦兵要回到陕西剿灭流寇、不宜留在京城的请求,且在皇上那里参了孙传庭一本。

    后来的结果很明确,通州之战,秦兵几近全军覆没。

    两人之间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不管是职位还是权势,孙传庭根本不是杨嗣昌的对手,如果杨嗣昌有心,甚至可以让孙传庭丢掉所有的官职。

    如果不是熊文灿从中苦心的劝解,杨嗣昌真的不会放过孙传庭。

    孙传庭回到陕西的时候,差不多成为光杆司令,熊文灿知道杨嗣昌与孙传庭之间的矛盾,回到河南之后,也注意了很多,有些疏远孙传庭的意思。

    杨嗣昌与孙传庭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剿灭流寇的战斗,回到河南的熊文灿,连续几次小规模的战斗都吃了败仗。

    孙传庭此人,能力的确不错,作战勇猛,且有勇有谋,可以说不弱于卢象升,但孙传庭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说的好听一些是直爽,说的不好听一些,就是任劳不任怨,总觉得自身的能力不错,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立下了不少的功劳,若是遭受到些许不公正的待遇,就会发牢骚。

    没有人提醒孙传庭,他的这个毛病,会带来灾祸。

    。。。

    接过奏折的时候,杨嗣昌的内心反而平静很多了。

    孙传庭的奏折写的很详细,其核心的意思,就是朝廷赋予巡抚权力,让巡抚能够招募军士,能够屯田,能够募集钱粮,在养活军队的同时,剿灭流寇。

    这已经不是“新闻”,孙传庭出任陕西巡抚,组建起来的秦兵,就有这种趋势,秦兵是从三秦之地招募的,在剿灭流寇主力的战斗中,秦兵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内心里面,杨嗣昌是同意这等做法的,这可以减轻兵部与户部的负担,大家不用为拨付钱粮的问题头疼,也不担心大军骚扰地方。

    不过孙传庭提出来这样的建议,完全可以将奏折呈送到兵部,以密折的方式呈奏皇上,这算什么,是害怕别人吞没功劳吗。

    杨嗣昌在内心又狠狠的记下了孙传庭一笔。

    皇上的心思,杨嗣昌已经明白了。

    “皇上,都是臣愚钝,没有想到如此好的应对办法,地方巡抚招募军士,可熟悉麾下的军士,便于指挥作战,地方巡抚自筹粮草,可减轻朝廷的负担,臣觉得孙大人的提议很好,臣建议,让孙大人协助五省总督熊文灿大人,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

    朱由检再次沉默,看着杨嗣昌。

    杨嗣昌刚刚抬起的头,再次低下。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好,文弱说的很好,朕也是这样想的,朕看内阁可以草拟圣旨,文弱,你去和刘爱卿商议,内阁尽快拟旨。”

    。。。

    走出偏殿,杨嗣昌看了看天空,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走向官署的时候,杨嗣昌的脚步略微的轻盈了一些,刚刚在偏殿,太过于压抑,险些扛不住了。

    

第五百五十章 深远的思考() 
皇太极病了有五天时间了,礼亲王代善也告病在家,满人权贵人心惶惶。

    其实多尔衮与豪格率领大军回到沈阳的时候,皇太极还是蛮高兴的,不管怎么说,离开盛京的时候,多尔衮与豪格率领的大军是十万人,回到盛京,兵力总数变为十三万人,增加了三万人,虽说增加的全部都是汉军,不过范文程等人提出了建议,可以从汉军之中挑选精干的军士,加入到八旗军之中,这样就可以补充八旗军损失的军士。

    这个建议让皇太极豁然开朗,让皇太极不仅想到了从汉军之中抽调精干的军士进入满八旗,补充满八旗损失的军士,甚至想到了组建蒙八旗和汉八旗,这样大清国掌控的军队更多,也更加的正规化。

    多尔衮与豪格此番收获也很大,收获黄金一万四千两,白银五十七万两,粮食十七万石,劫掠人口七万多。

    与这样的收获比较起来,济南之战的失败,就不算什么了。

    当多尔衮与豪格回到盛京,来到大政殿禀报战绩的时候,皇太极才知道岳托阵亡。

    岳托阵亡的消息,让皇太极瞬间脸色煞白,他很清楚,岳托是大清国难得的悍将,作战勇猛,有勇有谋,可以独当一面指挥作战。

    这样的损失,皇太极一时间难以承受,当时在大殿之上的礼亲王代善,也是脸色煞白,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最终还是亲卫扶着才回到家中去。

    翌日皇太极就病了,接下来五天的时间,都没有上朝。

    这让诸多的满人权贵坐不住了。

    岳托的阵亡,在满人权贵之中引发了轩然大波,包括郑亲王济尔哈朗,都难忍悲愤,想着给岳托报仇,再次的入关作战,多铎和阿济格等人,更是建议进攻辽东,拿下锦州等地,彻底击溃大明的登莱新军。

    谁也不知道,皇太极没有病,而是通过这几天的时间,冷静的思考,谨慎的决定接下来究竟该怎么做。

    多尔衮进入偏殿暖房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是肃穆的。

    岳托的阵亡,让多尔衮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大清国的满人权贵,对于他这个骁勇的睿亲王,也有了很多的意见,满人权贵性格直爽,有什么话憋不住,总是要说出来。

    有人说多尔衮怂了,岳托既然阵亡了,八旗军就要把大明王朝搅他个天翻地覆,而不是马上撤回盛京,有人说多尔衮软了,既然在济南城外遭遇到明军的伏击,就要毫不犹豫的攻陷济南城,杀光城内的汉人,给岳托陪葬,还有人说多尔衮骨头软了,肯定是害怕大明的登莱新军,不敢进攻济南城,带着大军灰溜溜的逃回盛京。

    话语很难听,若是平时,有着强烈自尊的多尔衮肯定承受不住,一定会站出来理论,但这一次,多尔衮保持了沉默,他需要知道皇太极的态度。

    对于大清国和皇太极来说,岳托的阵亡是难以承受的损失,对于主帅多尔衮来说,再多的胜利与收获,都难以抵消岳托的阵亡。

    多尔衮与豪格隐瞒了岳托被生擒的消息,只是禀报岳托在战场上阵亡,若是岳托被生擒的消息传出去,恐怕在满人权贵中间会形成地震,毕竟清楚大明登莱新军骁勇的满人权贵不是很多,而真正深刻认识到大明登莱新军将要成为大清国最大威胁事实的人就更少了。

    多尔衮不清楚,皇太极是不是明白这个事实,是不是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接到皇太极召见的消息,忧心忡忡、坐卧不安的多尔衮,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大政殿。

    进入偏殿暖房的时候,多尔衮的身体禁不住抖动了一下,这可是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在战场上骁勇无敌的多尔衮,居然也有了担惊受怕的时候。

    端坐在暖房的皇太极,只是脸色微微有些白,精神很好。

    “十四弟,你来了,坐下啊说话吧。”

    看见神情有些惊愕的多尔衮,皇太极再次开口了。

    “朕的身体很好,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听闻岳托阵亡的事宜,一时间难以接受,需要好好的想一想,想一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皇太极说话很直爽,这一点朱由检无法比较,不过要据此认为皇太极缺乏谋略,那就是大错特错,实事求是说,皇太极的谋略远远强于朱由检,毕竟是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也经历了继位的诸多惊涛骇浪,比深宫长大的朱由检,强了太多。

    皇太极说完,多尔衮跟着开口了。

    “皇上,臣弟从济南之战后,就开始认真思索了,臣弟领兵入关作战,本想着进击山东的同时,攻陷大明登莱新军的老巢登州和莱州,当时,臣弟对于大明的登莱新军,没有清醒的认识,总认为大明的登莱新军,没有传闻的那么厉害,可这一次亲自领兵作战,臣弟改变了认识,臣弟真正认识了大明的登莱新军,臣弟觉得,大明的登莱新军,将成为我大清国最大的威胁。”

    皇太极点点头。

    “十四弟,你说的好,不仅仅是你,岳托阵亡之前,朕对大明登莱新军,也没有明确的认识,阿济格领兵入关作战,多铎领兵入关作战,遭遇大明登莱新军,都吃了败仗,特别是辽东之战,我大军损兵折将,伤亡惨重,不过那些战斗,与多铎和阿济格的指挥失误也有关系,所以多铎回到盛京的时候,朕予以了惩戒。”

    “此次入关作战,我大清国损失了岳托,让朕清醒了,朕知道了,大明的登莱新军,将成为我大清国的悍敌,我大清国最大的威胁。”

    “朕今日和你商谈,主要还是让你安心,朕仔细看了你的奏折,济南之战后,你率领大军迅速撤离京畿之地,回到盛京,你的决定没有错,换做朕,也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朕还想着问问你,我大清国该如何面对崛起的大明登莱新军,如何面对辽东出现的巨大变化,这两日,朕想了很多,大明登莱新军掌控的地方,已经成为朕挥之不去的梦寐,辽河以西,被大明登莱新军占据,复州和永宁也被大明登莱新军占领,盛京的西面和东面,都处于登莱新军的威胁之下,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朕寝食难安啊。”

    皇太极的坦率,让多尔衮安心了很多,皇太极提出的问题,多尔衮同样思考过,大明登莱新军的崛起,威胁到的不仅仅是大清国,更是直接动摇满人权贵的特权,如果不能够打败登莱新军,或者是斩杀大明蓟辽督师吴宗睿,扼制不断崛起的大明登莱新军,有朝一日,大明的登莱新军一定会主动进攻盛京。

    皇太极说完,多尔衮稍稍思索,开口回答了。

    “皇上,臣弟有两个想法,用以对付大明登莱新军和大明蓟辽督师吴宗睿。”

    “第一个想法,让大明的崇祯皇帝杀掉吴宗睿,臣弟想到了当年的袁崇焕,袁崇焕当年也是大明朝廷的一员悍将,同样出任大明蓟辽督师,最终被大明崇祯皇帝斩杀。”

    “第二个想法,拉拢吴宗睿,臣弟以为,只要我大清国善待吴宗睿,一定有机会拉拢他。”

    多尔衮很快说完。

    皇太极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论权谋,满人权贵的确比不上汉人,所以更多的时候,皇太极愿意和范文程等汉人商议权谋之事。

    多尔衮能够想到这些办法,已经很不简单了,当然,这些计谋,最早还是范文程等汉人提出来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皇太极没有特别注意,或者说皇太极认为不值得为了区区一个大明蓟辽督师,劳神费力去这样做。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大明登莱新军眼看着崛起,而登莱新军的统帅吴宗睿,年轻气盛,注定成为大清国最大的威胁。

    “十四弟,你说的有道理,朕也有这样的看法,不过朕觉得,让我大清国的八旗军更加的强悍,也是必须要做的,几年的时间,我八旗军三次入关,皆有损失,而且损失不小,让朕愧对八旗子弟。”

    “朕想过了,务必要壮大八旗军的实力,文程建议,从汉军之中,挑选一些强悍的军士,编入到八旗军之中,朕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