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杀,最终肯定会崩溃。
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阵型的变化,就是全线撤离的最好机会,如果让后金鞑子形成了两翼包围的阵势,那么秦大龙麾下的军士,最终的结局就是全线崩溃。
机会稍纵即逝,秦大龙有些痛苦的闭上眼睛。
“命令所有将士,全线撤离。。。”
撤离的命令,通过鸣金收兵的方式发出去。
习惯于服从命令的登莱新军军士,开始了迅速的撤离,他们的行动异常的迅速。
少部分被包裹在战团之中的登莱新军军士,无法撤离,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秦大龙一马当先,快马加鞭,朝着后方撤离。
更多的军士跟上来,朝着后方撤离。
。。。
阿斯哈有些猝不及防,想不到他正要发力的时候,明军居然全线撤退了。
一脸血渍的蒙古左营千户,快马来到了他的面前。
“大人,明军败了,就要逃跑了。。。”
最多五秒钟左右的迟疑,阿斯哈下达了命令。
“所有将士追上去,杀光这些明军。。。”
“大人,明军会不会有埋伏。。。”
“哼,什么埋伏,这些明军,战斗力还不错,发现我们变换了阵型,准备要逃走了,哪里有那么简单,我看,这就是明军最为精锐的军队,如果我们不追击,明军就要全部逃走了,传我的命令,所有将士,全线追击。。。”
这一次,阿斯哈一马当先,朝着前方追击而去,他的身后,一股黑色的洪流,瞬间形成,骑兵的阵型变得密集,追击的他们,已经不可能保持完全散开的阵型。
阿斯哈凭着经验,做出了判断,如果明军采用的是诱敌深入的战术,其抵抗厮杀不会如此的惨烈,明军的损失是很大的,半个时辰的厮杀下来,明军的损失接近半数。
明军如此精锐的军队不多,当年大明朝廷的关宁铁骑,也不过如此。
以如此巨大的损失,来诱敌深入,除非是明军主帅的脑子出现了问题。
阿斯哈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怀疑,他坚信,只要彻底剿灭这一路的明军,其余的明军就很好对付了,说不定这一路冲下去,可以彻底击溃明军上万的大军。
阿斯哈的速度在加快,马背上的他,举起了弓箭,呼啸的箭羽射向前方,明军军士惨叫着倒下。。。
。。。
秦大龙的心在滴血,损失太大了,他不知道如何向吴宗睿和廖文儒复命,现如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将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全部带入到伏击圈。
第三百一十四章 完胜()
看着半空中的黄沙,吴宗睿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
前方战斗的情况,他了如指掌,斥候在远方使用单筒望远镜侦查,不断的禀报战况。
一切都在吴宗睿的预料之中,他所有的担心都放下了,秦大龙杰出的完成了任务,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下达命令之前,吴宗睿其实是犹豫不决的。
采取正面迎敌和对攻的方式,同样可以打败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就算是他们异常的强悍,可是面对一万五千登莱新军军士,就算是他们全部都打了鸡血,也没有丝毫获胜机会。
不过这样的战斗,想要完胜,可能性太小了。
不管是后金的八旗军,还是蒙古左营的军士,控制战马的能力,都要远远强于登莱新军的将士,如果遭遇到不利的战局,哪怕是被包围,高度警惕的八旗军士和蒙古军士,依旧能够成功的突围,回到盖州城去。
明末就有这样的战例。
采用火炮进攻,也能够对八旗军和蒙古军形成巨大的杀伤,可是那样一来,身经百战的阿斯哈,会果断的下达撤退的命令,甚至不会与登莱新军正面厮杀。
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是最为保险的,经过了成功的厮杀,八旗军士和蒙古军士,放松了警惕,追击的过程之中,阵型也变得密集,这样火炮的威力就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是至理名言,想要完胜,就要付出代价。
现在,代价已经出来了,秦大龙率领的两千军士,在诱敌深入的战斗之中,损失惨重。
仅仅半个时辰的厮杀,就有着如此惨重的损失,这让吴宗睿彻底看清楚了现实,同等兵力的登莱新军和八旗军,在野外对垒作战的时候,八旗军占据明显的优势。
吴宗睿迫切的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必须加快骑兵、步卒和炮兵联合作战的训练,炮兵必须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一个兵种,与神机营分开。
打败满八旗,必须依靠骑兵、步卒与炮兵的联合作战,当然,如果能够研发出来撞击式燧发枪,那么战局将要完全发生改变,装备撞击式燧发枪的军士,将要成为骑兵的克星。
远方隆隆的马蹄声甚至能够听见了。
最为关键的时刻到来了,秦大龙率领的将士,务必以最快的速度撤离伏击圈,千万不能让追击的八旗军士和蒙古军士咬住,如果双方在伏击圈内混战,那么火炮的部署完全失去作用,吴宗睿只能下令登莱新军军士发起进攻了。
如此伤亡必定更大,诱敌深入战术失去了近乎一半的作用。
手持单筒望远镜的吴宗睿,走上了山坡,举起了单筒望远镜,静静的看着前方。
。。。
秦大龙的怒气终于迸发出来,他怒吼一声,用力夹了夹马腹,战马一声长嘶,突然加快了速度,其余撤离的将士,几乎是同一时刻做了同样的动作。
战马经过了十里地左右的高速奔袭,已经是疲惫不堪,此刻让战马加速,对于战马是莫大的损伤,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几乎不会有骑兵这样做。
追击明军的八旗军士和蒙古军士,就不会如此做,包括阿斯哈。
前方被追击的明军突然整体加快了速度,阿斯哈一点都不着急,眼睛里面反而露出了笑意,数十年在马背上生活的阿斯哈,当然明白明军这样做的后果,短时间之内能够加快战马的速度,但维持不了多长的时间,最好的结果是战马跑不动了停下来,最坏的结果是战马口吐白沫倒在地上。
八旗将士和蒙古军士绝不会这样做,他们爱惜胯下的战马。
不用阿斯哈下达命令,追击的大军,速度稍稍放缓了,近十里地的追击,战马也有些累了,稍稍歇息之后加速,就能够追上前方逃离的明军,将他们全数歼灭。
。。。
廖文儒脸色铁青,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山坡,吴宗睿就在山坡上面。
跟随秦大龙撤离回来的将士,看规模顶多千人左右,短短半个多时辰的时间,损失达到了一半,这是廖文儒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反观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损失明显小一些,顶多也就是损失三百人左右。
这是实力上的差距,抛开诱敌深入的原因,登莱新军全力拼杀,损失也会明显大于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
山坡上面,蓝色的旗帜终于高高举起来。
廖文儒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登莱新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迎来了最好的机会。
廖文儒的眼睛里面,几乎喷出火来,他是绝不会放过这些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的。
。。。
“轰、轰、轰。。。”
密集的炮声响起的时候,阿斯哈有些发懵,他不自觉的开口大喊,要求所有人散开阵型,避开火炮,他的呼喊声起到了作用,身后以及左右追击的军士,迅速的散开。
可惜,阿斯哈至死都想不到,他们遭遇的是开花弹。
炮弹在追击的队伍之中爆炸,爆炸的地方,周遭数米范围内的战马和军士同时倒下。
阿斯哈愣住了,他没有见过这样的炮弹,按说明军最为厉害的就是红夷大炮,八旗军同样有红夷大炮,避开红夷大炮的最好办法,就是将骑兵的阵型尽量的散开,只要能够躲过红夷大炮的炮弹,就能够保证无事。
面对红夷大炮的轰炸,损失肯定会有,无法避免,但这样的损失,不至于让军士丧失战斗力,躲过炮弹的骑兵,会奋力朝着前方冲击。
只有面对密集的步卒,红夷大炮的威力才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一发炮弹在不远处爆炸,身边的亲卫扑过来,护住阿斯哈。
清醒过来的阿斯哈,看着炸弹爆炸的地方,地上有一个大坑,周遭是在地上哀嚎的军士,有几个军士,手臂和大腿已经看不见了,被炸伤的战马,也是躺在地上悲鸣。
阿斯哈终于感觉到不对劲了,他中了埋伏,中了明军的埋伏,精心设计的埋伏。
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阿斯哈脸色发白,低声对着身边的亲卫怒吼。
“命令所有将士,马上撤离,马上撤离。。。”
阿斯哈眼睁睁的看见,冲出去下达命令的亲卫,好几个都被炮弹炸飞了。
战马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也开始乱了,好些战马漫无目的的乱撞,让阵型变得杂乱。
阿斯哈的眼睛红了,他很清楚,如果不能够快速撤离这里,最终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
一千正红旗军士,一千蒙古左营的军士,足足两千人,如果全军覆没,将要引发巨大的震撼,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八旗军几乎没有遭遇如此惨重的损失。
当年的大凌河之战,八旗军剿灭了四万多的明军,自身的损失也不到万人,其中还有不少的蒙古军士和汉兵。
密集的炮弹在队伍中爆炸,诸多军士不知道如何的躲避,有时候甚至撞击到一起,有几路的军士,朝着盖州城的方向撤离,可是炮弹好像是长了眼睛,就在他们撤离的前方爆炸,十几名军士和部分的战马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无人敢于朝着盖州城的方向撤离了。
阿斯哈脸色渐渐苍白,他已经忘记了发怒,忘记了天空之中呼啸而来的炮弹,打马朝着盖州的方向疾驰而去,此刻的他明白,唯有朝着盖州的方向撤离,才能够冲出一条血路,或许能够迅速撤离。
慌乱的军士,终于跟随在阿斯哈的身后和身边,朝着盖州城的方向蜂拥而去。。。
“唰、唰、唰。。。”
密集的让人投不过去来的箭雨,瞬间出现在半空之中。
“啊、啊、啊。。。”
惨叫声也瞬间出现,跟随在阿斯哈身边撤离的军士,队伍异常的密集,哪怕有炮弹的爆炸,他们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这个时候集中到一起,才有安全感,才能够冲破明军的阻击,至于说炮弹在队伍中爆炸,因此送命,那就只能怪命不好了。
阿斯哈没有中箭,他身边的亲卫保护了他,有数个亲卫在密集的箭雨中倒下。
阿斯哈没有时间悲伤,他必须代领诸多的军士冲出去。
越来越密集的箭雨,让阿斯哈的内心有些绝望了,太多的军士在箭雨中倒下了,前方已经能够看见密密麻麻的明军军士,难道说明军这么快就部署在他们撤往盖州的路上了吗。
“通、通、通。。。”
震耳欲聋的鼓声响起,大地开始震颤。
隆隆的鼓声,大地的震颤,让阿斯哈的身体也开始了剧烈的颤抖,一辈子都在马背上的他,当然明白这隆隆的震颤声意味着什么,这几乎是万人骑兵冲锋的规模。
“命令所有将士,分开突围,能够跑出去一个是一个,快速赶赴盖州,向盛京禀报。。。”
阿斯哈的命令,当然是下达给身边亲卫的,可惜他的身边,亲卫已经不多了。
。。。
廖文儒一马当先,朝着前方冲去,他眼睛里面有怒火,身上有怒火,甚至手上的御林军刀,也有怒火。
秦大龙也在冲锋的队伍之中,他不甘心,要亲手斩杀后金鞑子和蒙古鞑子,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左右两翼的红色洪流冲过来了,撤离的八旗军士和蒙古军士,瞬间被洪流分割成为小片,在潮水般的攻击之下,逐渐的消失。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盖州的收获()
清晨,薄雾散去,吴宗睿眯着眼睛,看着前方的盖州城池。
昨日的战斗,以登莱新军完胜告终,满八旗正红旗城守尉阿斯哈被斩杀身亡,蒙古左营千户拒不投降同样被斩杀,登莱新军生擒正红旗八旗军士三百七十七人,生擒蒙古左营军士四百二十七人,登莱新军将士阵亡一千三百七十余人,重伤近一百人。
登莱新军主要的伤亡,还是来自于诱敌深入的战斗之中,秦大龙率领的两千军士,阵亡接近千人,之后围剿的战斗,伤亡倒不是很多。
驻守盖州的一千正红旗八旗军士,一千蒙古左营军士,合计两千人,几乎被全歼,战斗中逃脱之人寥寥无几。
出征以来,登莱新军阵亡和重伤的军士,已经接近一千七百人,以此代价,剿灭满八旗正红旗军士一千三百人,蒙古左营军士一千人,汉军五千余人,这样的胜利成果,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
登莱新军将士的士气,极其的高涨,私下里甚至出现了杀到沈阳去的议论。
吴宗睿还是冷静的,他很清楚,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一方面是登莱新军有着很不错的战斗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八旗军的轻敌。
这样的战斗机会,今后再也不会出现了,为了今后面对八旗军有着作战的优势,登莱新军还需要系统性、大规模的训练。
根据情报分析,驻守盖州城池的后金军士,已经不足百人,登莱新军拿下盖州城池,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吴宗睿手上的马鞭,指向了盖州城池。
秦大龙率领的两千登莱新军军士,迅即发起了进攻。
这只是试探性的进攻,暂时没有使用火炮。
城墙上面看不见守卫的军士,城门关闭,同样看不见守卫的军士。
一股洪流朝着盖州城墙的方向而去。
洪流快要接近城墙的时候,依旧没有任何的反应,没有箭雨,没有火炮,什么都没有。
秦大龙楞了一下,打马朝着城门飞驰而去,他忘记了吴宗睿和廖文儒的嘱托,已经到了弓箭的射程范围以内了。
秦大龙来到了城门的前面,依旧没有任何的动静,他有些不敢相信。
抬着圆木的军士,同样来到了城门面前,他们喊着口号,抡起圆木撞向了城门。
“轰。。。”
“吱呀。。。”
城门居然是虚掩的,没有关上。
不仅仅是秦大龙等进攻的将士愣住了,包括吴宗睿和廖文儒等人,都愣住了。
很快,秦大龙醒悟过来,打马冲向了城门的甬道,诸多的将士跟随在他的身后,朝着城门的甬道冲去。。。
盖州城内异常的安静,大街上几乎看不见什么人。
在亲卫的严密护卫之下,吴宗睿进入了城池。
盖州已经成为一座不设防的城池,守备衙门是空的,在被迅速占领的衙门里面,倒是抓住了几个后金的官吏。
真想在这几个官吏的交代之中大白,原来昨日死里逃生的正红旗军士,回到盖州城内,带着钱财连夜逃之夭夭,驻守城池的近百名军士,跟随逃离,住在城内的满人,逃得更快,而这一切,盖州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他们按照衙门的要求,辰时之前不准出门,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被抓住的几个官吏,要么是年纪大了无法逃走,要么是不愿意逃走的。
廖文儒迅速开始了部署,首先占领了衙门的府库,以及城内的军营,派遣军士在大街上值守,严禁任何的军士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