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创造就业,比如华盛集团一来,就能直接创造七八万的就业岗位,间接附带的产业集群就不说了,像高通那些芯片公司也可以不用裁员了。
一个华盛集团就能盘活一大片经济,可想而知。
到了2030年9月19日,这一天的陶岭镇天气晴朗,万里碧空如洗,在华盛集团总部西南方向的一座大型基地平台,五十多名作业人员正在忙碌着,但这座基地平台几乎随处可见各类掌握不同技能的自动化机器工人在有序工作着,几台大型的振华起吊设备正在拆卸着平台总装场地的裹篷。
无比庞大的第二代“问天号”飞船也是随之逐渐露出了真容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525章:目标;柯伊伯带外围!()
大约下午六点左右,这个时节的天空还一片明亮,加上地球星环的存在更加延长了入夜的时间,距离天黑起码要等待那么一到两个小时。
徐庆云载着“黎川”来到了这片露天基地平台,不过这不是他真人,而是他的特殊生命体,本人正和老婆孩子热炕头呐。
来到现场刚下车不久,楚思远的量子分身第一时间找到了他,“老板,真的不试飞?是不是有点太刺激了?虽然我们的确经费充足!”
徐庆云把他送到这儿来便开车离去了,黎川闻言淡定的说道:“这是科考船,实验船,试飞永远都是处在进行时!”
说话间黎川不由得望去,眼前的“问天号”毫无疑问的创下了人类制造飞行载具的新纪录,飞船的体积大到简直就是军舰,超过了3000吨排水量的级别。
得益于锺晶合金材料,“问天号”飞船可以变得更加的科幻,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可以整体进行星球表面与轨道穿梭,也无需像第一代飞船那般,还需要在太空中二次装载,飞船外部挂载的东西大包小包的难看要死,难看也就算了,还会因此失去对有大气的星球进行登陆的能力。
“问天号”外观的最大变化就是新增了四个超大型的独立引擎,四个独立引擎位于飞船主体的中后半部(ps:参考普罗米修斯人类飞船)。
但它们并非是“跃迁引擎”,跃迁引擎是在飞船内部,实际上是个独立的跃迁室,不存在引擎喷口之类,因为量场跃迁不属于常规的、在空间中进行连续移动的一种位移状态,而是如同游戏中玩家操控英雄单位进行“闪现”一样瞬移,在极限空间跳跃范围内,选择坐标点就像是玩家移动鼠标在“闪现”技能的距离之内任意瞬间位移。
而这四个独立的引擎属于无工质核动力推进,这里的核动力是用核聚变发生能量,思路是一样的,便是利用高温等离子体,但说句实话,这其实也是一种工质,只不过鉴于其作为一种低质量的燃料推进,可以算作是无工质。
真正的关键是还是锺晶材料,得以让小型化的聚变核心能够实现,才有了这艘飞船。
“问天号”飞船的四个独立的无工质核动力引擎,简单来说就是把核聚变产生的辐射能直接导向飞船后方,用反冲作用推进飞船前进。
如果说太阳帆飞船是借助太阳的辐射飞行,那么无工质核动力推进就是自身建造一个“人造小太阳”带在了飞船身上。
这个“人造太阳”其实就是一个由锺晶材料构筑的聚变核心燃烧室,通过向燃烧室的核燃料球发射电子束,产生高温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就是推力的来源。
燃烧室在运作时,每秒钟向燃烧室发射2202200颗核燃料小球,在第一颗核燃料小球射入的时候,分布于燃烧室内腔的几十个电子束发生器射出电子束,轰击核燃料小球,氘和氦三等核燃料将产生每秒2202200次核聚变反应,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飞行器高速向前飞行。
得益于锺晶材料使得聚变核心小型化,能够把一个“人造太阳”放进飞船内,而且不用担心燃烧室产生的高温会把飞船像蜡烛一般熔化掉。但同时也给黎川带来了另一个新的技术难点,那就是防止大量的能量被锺晶材料本身吸收,然后以引力波的新式释放出去。
要知道,就目前的实验来看,哪怕是指甲大小的锺晶体,但对于外部的能量是有多少它都能吸收进去,锺晶材料就像是黑洞一样根本无法被满足。
克服这个难题几乎占据了黎川开发小型化聚变核心70的时间和精力。
理论上,“问天号”飞船的四个无工质核动力推进系统在全功率推进时,可以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一,但飞船可携带的燃料不够,而且跨远距离航行在有了更加强大的跃迁引擎之后,完全没有必要了。
“老板”这时,身边的楚思远遥望远方天际,黎川也不由得顺着他的视线望去。
“核料终于准时运来了”楚思远望着远方的天际喃喃的说道,只见得一艘运天级飞船从太空进入大气,飞抵来了,刘进在月球上折腾了这么久,终于把第一批在月表采集的氦三核料运来。
此时,露天基地平台一片忙碌,自动化工程机器正在将一套套适用于空间探索的机械设备送入飞船内部,有采掘设备、实验分析设备、工程车辆、生活物资等等。
新一代的“问天号”个子大了,可以将所有的设备装入机仓内部,而且能够装更多的设备物资,还无需挂载在飞船外部。
“走吧”黎川率先朝着飞船而去,楚思远也是收目光连忙跟随上去,两人进入飞船随之来到了舰桥指挥室,黎川站在舰桥舷窗看着下方,他现在所处的高度与地面落差了近7米高,可见这艘飞船之大。
大约过去了两个小时,露天基地平台被众多的摄灯照的明亮,而一辆运输车在黑夜中从远方驶来。
“老板,我是刘进,我来啦!”
“带来多少核料?”
“4325千克,超额完成任务。”
“听说你们在月球上的日子过的很滋润,喝着啤酒,躺着沙发,看着世界杯”
“是考克那家伙,如果国足踢进了世界杯我倒会看看!”
“来舰桥吧。”
刘进把采集的氦三核料带地球,飞船有了燃料,起飞在即。
到了20点26分,所有乘员到齐,除了原来的团队又新增了数位新成员,此次探索任务的参与者总共达到了33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点40分,基地平台的工程机器人都已经结束了工作,其他的工作人员也都散场。
20点46分,第二代“问天号”飞船的聚变核心首次运作,以每秒发生270次核聚变反应的频率,瞬间产生巨大的能量,四个独立引擎反推着偌大的飞船缓缓升空,在黑夜中无比的明亮。
即便距离数十公里,远在华盛集团总部的人都能感受到地表隆隆的沉绵震感。
“增压系统稳定。”
“5个g。”
“17功率推进。”
“高度27千米。”
飞船控制室,数据监测员不断的汇报飞行状态反馈的实时数据,随着“问天号”飞船升空,四个独立引擎的喷口从与地表垂直逐渐变转为水平,继续推动飞船向太空而去。
“准确入轨!”
533秒后,“问天号”成功进入了467千米高的预定地球轨道,空旷的舰桥上,黎川从座位上卸掉安全带然后走到了立方体式的中央控制台身边,飞船进入太空便已经处于失重状态了,能够在舰桥上走不过是穿着的鞋底能与地板合金产生磁力吸引而已。
“关闭无工质引擎,所有能量集中跃迁室,加速二号至六号传导装置,所有人听我口令,准备进行跃迁传送!”黎川凝望这控制台上的数据,所有操作员都各司其职。
与此同时,飞船四个独立的无工质核动力引擎全部关闭,“问天号”依托惯性在轨道前行,而聚变核心燃烧室以每秒产生2200次核聚变的峰值运作,发生的能量都朝着跃迁室传导,跃迁引擎不断的在蓄能,不断提高的能级数值也反馈到了舰桥上。
值得一提的是,飞船跃迁是不能在地球上进行的,以后或许有理论上的可能,但现在的第一代跃迁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技术太难了,跃迁是会受到质量和重力因素的作用影响,必须要远离星球。
之所以要进入外层空间,是因为重力发生变化时,空间跃迁会变得不稳定,这个倒也可以勉强克服。最大的问题是量场跃迁进行时,会受到单位空间范围内的物质质量影响,简单来说如果在地球上进行,就会被视为同一个物质进行跃迁,等于要带着一个地球的质量进行跃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时此刻,黎川正盯着控制台上的拔高的能级数值,跃迁能级的高低或者说能耗,取决与飞船当前的实际质量、空间状态和跃迁空间坐标相对距离,这些都会被严格的计算出来。
“321开始!”
ps:书友们,我是昭灵驷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526章:前往“行星九”()
太空中,在距离地球460千米的轨道上,“问天号”飞船在那转瞬之间闪耀的如同一颗小太阳~
这是高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光量子造成的物理现象。
“问天号”飞船在这一瞬间便消失在了轨道之上。
而与此同时,柯伊伯带外围,漆黑的宇宙深空是一片万籁寂静,突然在这片宇宙空间爆发了一个明亮光源点,但也是一闪即逝,随之便出现了一艘宇宙飞船。
赫然便是“问天号”飞船!
“柯伊伯带外围,各位旅客,我们到了。”舰桥上,双手撑着中枢控制台的黎川盯着投影面板微笑的道,数据显示飞船此时的空间坐标已经距离地球超过了62个天文单位,此次探索的重点就是柯伊伯带外围被天文学家们计算出来的“行星九”轨道,太阳系到底存不存在“行星九”,相信不久便能得出真相了。
“?到了?”团队成员当中,一个白人工程师懵道:“我上一秒才系好安全带,就……到了?柯伊伯带外围?现在?”
“打开舷窗!”黎川微笑的道了一句,中枢ai收到口令并执行,舰桥舷窗外部的锺晶合金护罩缓缓收入其中,跃迁期间要是不用护罩保护舷窗,所有人的眼睛估计都得被光子闪瞎喽。
漆黑的宇宙空间映入每一个人的眼帘,所有人都感觉不可思议。
“我们……嗖的一下……跨越了……62个天文单位?”刚刚那名工程师依旧懵懵的说道,他是行星地质学家也是新加入的,他的地质研究很特别,是研究地外天体的,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
这时,楚思远看他无法理解的一面,笑道:“高能跃迁使得飞船包括我们都是处于场基叠加态,此时粒子的寿命是无穷大,能量时间关系只能说明粒子在某个态的能量不确定度与它能维持在该态的时间的一种关系,就时间本身的概念,是对于一个过程演化快慢的度量,跃迁时间对于单位原子是没有意义的概念,所以跃迁时间就失去了它的固有意义了,你也可以认为波函数坍缩是瞬间完成的。”
那名工程师愕然了片刻,下意识道:“那岂不是说广袤的宇宙尺度,我们可以无视距离进行任意跃迁传送?不论是几光年还是几百万光年?无视时间…嗖……的一下瞬间就过去了!”
“理论上可以这么说,但客观因素不行,因为能量、质量和空间尺度成为了它的枷锁。”楚思远回道。
“啊?”
楚思远耐心解释道:“不是说想跃迁多远距离就能做到的,跃迁尺度数值越大,对能级要求就越高,所消耗的能量也越高,那么就要携带更多的能量,而这意味着整体跃迁质量会更大,又需要更高的能级,消耗更多的能量,一定数值后便会陷入死循环。尽管我们使用的是核能,哪怕以后也许出现反物质能源可以减少质量这个变量,但反物质也有质量,这个变量不能被抵消,只不过这种能量能够让陷入死循环的上限比核能高罢了,所以……”
“所以为什么非要一步到位呢?两条腿的跨度一步过不了十米,多走几步不也可以到十米么?活人还能被鸟憋死不成?”黎川无奈的道了一句,话糙理不糙的然后成了话题终结者,一边的楚思远直接无言以对。
不过,以黎川口中的这种方式,这样一来就需要有第一批先行者这在一路上开拓能量中转补给站了,不管这些中转补给站是依托小行星、行星、还是其他宇宙空间而建立,只要建立好一道道特定距离的补给站之后,一艘飞船确保最后一次跃迁能够抵达就近补给站,完成能源补在进行下一次跃迁,如此反复。
办法是很笨,但总体而言依旧比光速效率快啊。
有趣的是,如此一来那些分布在宇宙尺度下的补给站点,仿佛就像是原子当中的电子轨道一样,而飞船就像是一个个电子,只能位移出现在特定的电子轨道,还真是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报告飞行状态和周遭空间状态!”话题终结者黎川转移目光,双手支撑中枢控制台说道,飞船的ai接受到指令便开始罗列播报飞行状态以及这片空间,被他呛的无言以对的楚思远也缓缓走来。
随着一系列的实况数据显示出来,飞行状态显示一切良好,周遭外层空间的数据也显示出来,柯伊伯带被称之为彗星的故乡,也可以说是太阳系边缘小行星带,实际上这里的小行星比火星与木星之间所在的小行星带还要多。
似乎在人们的常识当中,小行星带应该密集分布着大量的小行星,经常相互碰撞,这些都是电影骗人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宇宙空间太大了,柯伊伯带的轨道比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要大的多,即使这里也难以见到两个小行星碰撞的景象,柯伊伯带就更不用说了。
“探测到微弱的空间偏振现象,附带微弱的谐波信号!”
就在这时,中枢控制台的ai发出了播报的声音,楚思远和黎川两人瞬间精神焕发,立马想到了引力波,继而想到了锺元素晶体物质。
“计算偏振源!”黎川当即道。
“处理中……”
“正在建立数学模型!”
“匹配中……”
“完成!”
黎川略微焦急的等待着,不一会儿量子计算机便得出了结果。
一个空间模型显示在了中枢控制台上的投影面板里,众人一看不由得惊呆了,楚思远愣道:“与‘行星九’的引力异常现象空间坐标完全匹配,我的天,莫非这里有一颗完全由锺晶体构成的巨大行星吗?那将会是……全液态巨行星?”
截至目前人类还从未在宇宙中探测到全液态天体,看地球的太平洋一面倒也有点像是一个液态水构成的行星,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星核必定是固态的,因为引力坍缩,天体的质量越大核心的引力就越大,星核的密度也会越大。
但锺晶体完全不一样,它本身无法挣脱引力的束缚但同时它的物理态也不受引力束缚,而是能量。
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是开氏度,转换人们熟知的温度就是零下270。15摄氏度,也就是比绝对零度高那么一点。
锺晶体的物态变化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