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保安-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宁波知府的报告更为详细,他不但详细的报告了审讯刺客的过程,而且还附上了由刺客签字画押的口供。他认为通过审讯可以断定是曹化淳背着皇帝下令暗杀朝中大臣,这才激怒了张楚,为此一定要严惩出主意的曹化淳和具体干坏事的骆养性。

    所有这些报告都是走的上报奏折的程序送达的,所以负责审阅奏折的大臣们比皇帝还要早知道这种事,并将消息传播了出去。

    这下子京城之内一下子就炸了锅,紫禁城内外都一片议论纷纷。

    在皇城内,崇祯皇帝接到报告整个人都傻了,本来觉得挺好的计划失败了,这时他才感受到了这个巨大的危害。刺客被抓使得皇帝刺杀大臣的传言传遍了天下,这让崇祯皇帝的处境很尴尬。皇帝管不了大臣还派人去暗杀,这令皇帝的颜面扫地,威严尽失。这事当然不能承认自己的错,可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那么大太监曹化淳就危险了。

    在皇城外的大臣们更不干了,这皇帝又将锦衣卫派了出去。这次不是去捉拿犯罪的大臣,而是直接派锦衣卫去搞暗杀,这简直是太可怕了。哪天皇帝要是看着自己不爽,也派人来这么一下子,那么大家还怎么活。

    第二天一早的朝会上气氛十分紧张,大臣们连每次上朝对皇帝所说的恭维话都不想说了,见礼以毕,大家都站在那里直愣愣的目视前方,一言不发。大家心里都明白与皇帝的一场激战不可避免,就连一向不合的朝廷各党都决定结成统一战线,张楚造反离大臣们还远,可锦衣卫杀人的规矩一旦建立,那么太监干政的恐怖情景就又要出现。朝中的许多老人对魏忠贤掌权的情景还记忆由新,谁也不想回到那种当孙子的日子,所以必须要清君侧。(。)

第四百六十四章 抓起来了() 
大殿之上崇祯也在盼着快点儿结束今天的早朝,崇祯皇帝已感觉到了大臣们与往日不同的精神状态。

    “陛下,臣有本要奏。”崇祯皇帝果然还没能躲过,一个御使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

    御史是管监察、弹劾和建议的官,朱家的皇帝给了御史很大的话语权,使他们不因言获罪,以便于他们敢于直言进谏,为整个朝廷纠偏。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可现实却令皇帝痛心不已,是人就有私心,御史们的私心使得他们要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就想方设法的获得更高的声誉,提高自己声誉的最好办法就是与皇帝对着干,反正皇帝说了不会因为他们的言论治他们的罪。

    所以每次朝会都会发生皇帝与御史们的对抗。可御史只不过为批判而批判,从不会为皇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御史们不光为名而且还逐利。他们往往投靠朝中不同派别的大佬,成为朝堂党争的急先锋。

    这次御史站出来没有攻击朝堂上的对立面,因为他们发现了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太监。崇祯皇帝登基这几年来对朝中大臣越来越失望,转而依靠自己手下的奴才太监,大臣们始终想找个机会给太监们致命一击,恢复到崇祯刚登基时太监夹着尾巴做人的状态。这次张楚被刺杀,然后叫嚣着要清君侧正是一个大好机会,大臣们怎能放过。御史们作为急先锋,没有一下子就将矛头指向太监首领曹化淳,而是很有策略的将目标对准了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我参奏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罔顾国法,专横擅权,谋害朝庭将领,引发叛乱,请陛下降旨严惩骆养性。”大臣们都知道没有皇帝的旨意骆养性说什么也不敢对张楚下黑手。可他们故意将皇帝撇清,不让这事牵连到皇帝,同时也是对皇帝的一种试探,看皇帝支持东厂和锦衣卫到什么程度,敢不敢承认这次刺杀行动是皇帝的主意,不过以他们对皇帝的了解,崇祯皇帝对于出错的事从来也不敢让自己承担责任。

    大臣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对于御史的参奏崇祯皇帝不敢反驳,更不敢说这个刺杀的主意是他出的。对于御史的话一时没想好怎么回答。

    大臣们都是察言观色的好手,立时发现了皇帝的态度没有坚决站在锦衣卫的一边。

    “臣附议,臣附议。”大臣们一个个立时加入了对锦衣卫讨伐的阵营。

    皇帝不说话,大臣们少有的意见一致,在大殿上的骆养性更是不敢为自己辩解。这些文臣别看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下起黑手来却比谁都歹毒,当年锦衣卫指挥使张璁可就是在大殿上被文官活活打死的。

    “请圣上立即下旨查办骆养性。”“立即下旨。”这时的朝堂上已分不青谁在说算了。大臣们一付我们说了你就要办,你不办你就是昏君的架式。

    “来人将骆养性拿下,投入大牢交有司查办。”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没有顶住大臣们的压力,命人将骆养性抓了起来。

    “据宁波知府所奏,参与这次阴谋的不只有骆养性,还有大内太监曹化淳,请陛下一并查处。”大臣们达到了初步的目标,接下来步步紧逼。曹化淳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如果曹化淳一并被拿下了,那么大内太监的势力也就土崩瓦解了。

    “有关曹化淳的事涉及宫廷,我将派专人审查。"崇祯皇帝凭着最后的挣扎,曹化淳现在是皇帝的膀臂,如果曹化淳被拿下了,皇帝真的没人可用了。

    “陛下应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能为了一个奴才坏了国家法度。”一时间大殿内劝皇帝不能感情用事的声音此起彼伏,不一会儿曹化淳就被说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简直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崇祯皇帝没办法只能将曹化淳也抓起来听候处理。他暗中希望能够在最后处理时蒙混过关,将手高高的举起轻轻的落下。这皇帝还需要曹化淳帮他对付那帮大臣们呢。

    “曹化淳等人要处罚,可张楚的叛乱也要平息,诸位大臣有什么好办法没有?”皇帝觉得曹化淳和骆养性我都拿下了,你们总得给我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啊。

    皇帝这么一问整个大殿上立时安静了。大臣们个个眼睛看着自己的鼻子,不出声了,对付朝堂上的奸佞他们在行,平定叛乱就不是他们要管的事了。

    崇祯皇帝见大家都不出声只好点名了:“温首辅,你说该怎么办?”

    “在老臣看来,此事容易解决,那张楚反叛主要是因为曹化淳等人对他的谋杀,陛下只需下旨言明曹化淳等人已经被抓,朝廷定会给他一个公道。多加安抚让他回辽东继续抗击后金就行了。”温体仁的头脑转的飞快,他觉得这个办法很不错。

    “哪位大臣愿意到宁波去传旨。”崇祯皇帝觉得这计谋也还可行,成功不成功朝廷也没有什么损失。

    大臣们的头更低了。这时去找张楚那跟找死也差不了多少。

    商量了许久也没有大臣愿意出头,事情总要有人去办。最后派出传旨的还是宫中的太监和锦衣卫。这时大臣们也不怕太监们祸国殃民了。

    事不宜迟,崇祯皇帝写好了诏书,对张楚好言相劝,讲明要对骆养性和曹化淳严惩。让张楚抓紧回到辽东去打击后金。太监和锦衣卫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到了宁波。

    张楚坐在宁波知府大堂的公案后边,听着太监用颤抖的声音宣读着圣旨,脸上全是不满之色。当太监读完张楚说道:“就这些了,皇帝这时一点儿诚意都没有,曹化淳和骆养性虽然抓起来了,可是皇帝想放就可以放,那怎么行。来人啊将其他人都抓进大牢,只留下这个小太监。”张楚的话音刚落,保安军上来就将来宣旨的其他人都抓走了。

    刚才读圣旨的小太监吓得立时跪在了地上,一个劲的磕头不停。这张楚是不是想对皇帝示威,而将他杀了。

    张楚果然没有准备放过他,开口说道:“按照惯例,来送这种没诚意的书信,应该割掉鼻子或者耳朵,你来选割什么?”(。)

第四百六十五章 要人() 
张楚让选是割鼻子还是割耳朵,这下可把小太监吓坏了。这人还是零件齐全的活着比较好,缺了什么也不舒服。小太监只好拼命的磕头求饶,弄得张楚也心软了,于是说道:“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替我给皇帝传个话,就说皇帝这么做我很生气,朝廷必须将曹化淳和骆养性移交给我处置,我现在就起兵捉拿江南的贪官,什么时候曹化淳等人被押到什么时候停止。”

    小太监不可能放过这个活命的机会,屁滚尿流的逃出宁波地界,一路狂奔着回京师向皇帝报信去了。

    张楚这边还真不是说说吓唬那个小太监玩,保安军真的出兵开始攻打周边的城市,保安军选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余姚县。

    张楚选定这个时候发起攻城行动,一是他知道不把皇帝打痛了他不会真的感到恐惧,二来保安军想要在海上与郑芝龙争夺控制权,以便开展远洋的贸易,没有陆上的根据地肯定不行。这时张楚还需要大量的财力来建造舰队,江南各地的城池也就成了他的目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保安军在火炮制造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保安军的工匠们终于将张楚有关开花弹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工匠们不断的提高火药中各种成分的纯度,相互之间的配比也越来越精确。还制成了颗粒火炮,使火药的威力大增。铁厂生产出来了合格的弹体,既保证了炮弹炸开时的威力,又能碎成足够多的碎片增加杀伤力。炮弹的引信还是采用延时引信,在炮弹的后边插入一个铁管,管内放一根药焾,火炮发射时同时点燃药焾,当火炮落地时药焾烧尽,正好点燃炮弹内的炸药,炮弹爆炸。

    张楚带着人马气势汹汹的杀到了余姚县,他准备在实战中检验一下这种开花弹的效果怎么样。可他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

    大军到达余姚,在城外列阵,炮兵部队的上百门火炮在城门前排开,炮兵开始构建火炮阵地。这时余姚县的城门楼上就打起了白旗。余姚县的知县亲自带着城内的士兵出城投降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火炮,想像不出什么能够在这么多火炮的攻击下能够守住城池,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些火炮还能发射开花弹,他们就干净利落的投降了。

    保安军占领余姚后立即开始消化胜利果实。将县衙仓库内的物资银钱搬运一空。现在张楚太缺钱了,他要用这些钱物征招士兵,建造兵工厂,制造舰船。

    保安军占领余姚后并没有停住脚步,而是在周边寻找富裕的州县,准备再次发动进攻。

    传旨的小太监通过朝廷的驿站,日夜兼程急匆匆的赶回了京城。再见到皇帝时整个人都脱了形,要不仔细看皇帝根本认不出这个蓬头垢面眼窝深陷的人就是他派到宁波传旨的太监。

    “你受苦了,快说情况怎么样。”崇祯皇帝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像皇帝估计的那样,情况不容乐观。当小太监磕磕绊绊的将张楚的要求转达到皇帝耳中。

    皇帝一听就火了,这张楚也真是太得寸进尺了。朝廷拉下面子将曹化淳与骆养性抓了起来,这张楚还不满足,还要让皇帝将人交给他处置。堂堂大明皇帝怎么能办这样的事。

    崇祯皇帝决定不对张楚妥协了,立即就想搜集朝臣商量怎么派兵剿灭张楚。他这边还没行动,张楚兵发余姚的消息就传了过来。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派兵救援,他还没想好从哪里调兵,余姚县投降的消息又传了过来。

    这也太快了,这余姚县令就不能多守几天。

    “不!我绝对不会向你屈服。”崇祯皇帝将奏折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吓得旁边的宫女太监都悄悄跑了出去。

    在宁波的张楚这时根本没有去想他的行动崇祯皇帝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因为这时张楚正忙着在港口接收新的战船。这些战船是六横岛上的船厂日夜赶工制造出来的,最令张楚高兴的是在这批船中有最新完工的四艘同“彩云”号同级的风帆战舰。这四艘战舰已建造了快一年的时间,现在终于可以入役参加战斗了。并且这四艘战舰在性能上比“彩云”号有新的提高,船上的火炮都能使用新式的开花弹,整舰的战斗力大增。现在张楚有了八艘风帆战舰,在浙江的沿海没有力量能与他匹敌了。

    有力量当然要用。张楚首先决定带着舰队在杭州湾内巡航了一圈,不管是明军还是海盗的武装船只都被扫荡一空。张楚拥有了对海洋的绝对控制权,他还派兵占领了舟山群岛,将沿海的岛屿也置于保安军的控制之下。

    各地的救援文书不断的送到京师,崇祯皇帝和大臣们都坐不住了。崇祯皇帝和内阁大臣们商议了许久也想不出能从什么地方调集军队来进攻张楚在浙江一带的势力。大明朝越来越显出四面露风的颓势。

    围剿山西流贼的部队不能撤,在关外抵挡后金的部队更不能减少。朝廷地方上的队伍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要不然我们先答应张楚的要求,牺牲两个罪犯为调集部队争取时间。”最终温体仁先开口说出了大家都想说的话。在这里温首辅着重强调了两个罪犯,绝口不提朝廷将犯人交给叛乱的张楚这在脸面上有多难看。

    “唉,你们去办吧。”崇祯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他心中倒轻松了一些,关键时刻这温体仁还是有些担当的。这个主意是温体仁出的,这丢脸的事与自己没有关系,崇祯皇帝自欺欺人的想。

    曹化淳和骆养性被从大牢中提了出来,他们两人这些日子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直接被投入大牢,大臣们仍然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全都要杀死他们而后快。

    这次被带出大牢不知要干什么,两人都是生死未卜。当他们被装上囚车的时候才知道要将他们送给张楚处置。

    曹化淳感到了无限的悲凉,自己兢兢业业的为皇帝办事,可在关键时刻皇帝一点儿也没有尽力保全他。在朝堂上大臣们要将他投入大牢,皇帝照着做了。现在又要将他们送给张楚,张楚说他指使人谋杀,肯定将他们二人恨的不行。到了宁波一刀杀了,不被凌迟处死就是幸运的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再相逢() 
运送曹化淳和骆养性的囚车走的很急,因为朝廷虽派出信使快马赶到宁波告诉张楚皇帝同意他的条件了,想让张楚停止攻击周边的府县,可张楚仍坚持不见人不停止。保安军的扩张行动仍在不断的进行着。押解曹骆二人的解差只好日夜赶路,希望能早到一天,张楚的攻势能早停止一天。

    保安军的攻击势如破竹,几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浙江沿海的大片地区,对此张楚还不满足,保安军的舰队开进了长江口,炮口直指上海。这时的上海还不是国际大都会,不过也已设立了上海县,因航运和纺织的发展上海逐渐繁荣起来了。

    上海县的县令面对满江面上如山的巨舰,表现得十分勇敢,关闭了城门组织起士兵衙役准备坚守,并派人向松江府求援。张楚带领舰队并不着急,在江面上扫荡了所有的船只,牢牢控制住了水面,并派人登陆了长江口的崇明岛,在上面驻扎了军队。

    等到一切都稳定了保安军才派出人马开到了上海县城下,而江面上的战舰一字排开,大炮的炮口指向了上海县。城里的守军看这阵势一个个胆战心惊,知道这最后的时刻到了。

    整个战斗的过程很简单,保安军的开发弹这次在实战中派上了用场,为了减小对城市的损害,张楚命令集中炮火攻击城墙,尽量避免对城内的炮击。

    守卫上海城的明军见识了完全不一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