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错有错着,这货斩钉截铁的回答再配合那一脸的狞笑,让大食王宫中的众人毫不怀疑他这句话的真实性。
军人不是政治家,他们说话不一定好听,但却一口唾沫一个钉,绝对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所以这家伙说是敌人,那就一定是敌人。
……
同样的对话还发生在其他地方,拜占庭、倭国……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国家和部族之中。
没有人敢怀疑这些军方使者的话,他们都相信,这是事实。
大唐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唐了,几乎统一了整个大陆的大唐帝国就好比东方初升的朝阳,将自己的影响力洒满整个世界。
同样,朝阳也驱赶走了黑暗,作为白昼的敌人,黑暗被朝阳所打败,并且随着朝阳的升起,更多的黑暗会被驱逐,所有与阳光为敌的黑暗都将被消灭。
最初的东突厥,后来的吐蕃、高句丽、新罗、百济,再到西突厥、薛延陀、天竺、黑水靺鞨,一个又一个大唐的敌人倒在了大唐铁骑的钢刀之下。
大唐周边各国没有傻子,他们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牺牲品,面对一个强大的邻居,有些时候一味的强硬并不会显得自己很有面子,为了那一点点可怜的面子结果丢掉了里子,那才是最得不偿失的。
所以在面对一个个穷凶极恶的大唐使者的时候,周边各国最终都选择了妥协。
不就是马球比赛么,我们去还不成么?!大不了我们不争第一,争个第二总行了吧!
第1819章 老和尚的困扰()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周边各国其实对大唐也是很好奇的,大唐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大唐的皇帝陛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重要的是,大唐是否欢迎他们这些歪果仁?
几个国家在定下去大唐参加比赛之后,也开始考虑是不是要派一些奸细去到大唐看看,另外还有一些大贵族,他们对大唐也是充满了向往,借着这次比赛去看看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再有就是那些商贾了,大唐要举办一个世界性的马球比赛,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令商贾们感兴趣的,所以这些商贾纷纷找到了自己的代言人,请求一同参与到这次盛事中来。
为此,各国国王、国主纷纷找来了所谓的大唐使者,向他们询问起是否可以派遗一个代表团跟着球队一起去大唐看看。
而他们得到的答复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你派多少人都行,只要不是去大唐搞事情的,大唐一概欢迎。
有了这样的沟通之后,各国商人喜出望外,纷纷开始打点行装做好出发的准备。
毕竟大唐太远了,从边境走到大唐国内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就无法到达长安,而且马球这东西总要训练一下才好,力争选出最擅长此道之人,否则若是到了大唐三两下就被人打出局岂不是惹人笑话。
再有就是一批各国的学者,这一批人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仰慕大唐的文化。
以前他们是没有机会去大唐,毕竟这一路山高水长,谁知道路上会不会出什么问题,像唐朝和尚那样执着的人终归是少数。
所以在听说有机会去大唐,而且还是大队人马一同出行的时候,各国的学者们也闹腾了起来,纷纷上书要求加入这次大唐之旅。
对于学者们这样的要求各国国王也有些被动,不得不再次招见大唐使者,询问学者是不是也可以参与,结果他们得到的答复与上次相同:只要是人,而还不带武器就可以,人数不限,大唐不差那一点粮食!
得,有了这样的答复之后,各国国王全都放心了,出行的队伍再次扩大,什么商贾、学者、贵族、王族一股脑的全都塞进出行的队伍里面。
结果到了最后出发的时候,各国国主才发现,特么自己的国都竟然空了一半,几乎有一半的大臣都加入了去大唐旅行的队伍。
这使得原本只有数百人的队伍一下子壮大到了数千近万人,如果再加上护送的队伍,人数直逼两万大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特么要去打仗呢。
……
而另一边的大唐,那个被众人所传颂的唐朝和尚玄奘却已经快要被逼疯了。
那一群天杀的兵痞们在知道了他特地去天竺取经的事情之后,脑子也不知道怎么就抽了,将那些天竺的佛经一车皮一车皮的往回运。
玄奘老和尚现在别说是翻译经书,就连盖房子装经书都有些跟不上那些兵痞们往回运的节奏,眼看着就已经要把经书装满第十八个仓库了。
所以现在的老和尚每天的任务就是带着人鉴别那些经书是否有重复的,如果有则鉴别哪一份是正品,哪一份有是抄品。
毕竟从天竺运回来的经书都是梵文,你不能指望那些连自己名子都认不全的大头兵能够区分开是不是有重复。。。
而除了鉴别经书,再就是翻译,老和尚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在从事翻译工作,在他的手下有着大批的天竺和尚,这些和尚在学习了中文之后,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翻译佛经,等翻译好了就拿给玄奘去看,如果不合格则重新翻译。
可就算是这样玄奘也依旧是忙的不可开交,毕竟那些佛经太多了,多到数都数不清的程度,就算是全部看也遍估计都需要十来年,而翻译就更费时间了。
最后老和尚实在没有办法了,认命般的一头扎进皇宫找到了李承乾。
“大师今日怎么这么有空?你不翻译经书了?”李承乾对于玄奘的到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特地命人整治了一桌素菜来招待他。
只是玄奘此时哪里有心情去吃什么东西,看着满桌子的菜苦笑说道:“陛下,老僧有一事相求,还望陛下恩准。”
“嗯,你说,如果不是什么大事朕可以答应你的要求。”李承乾并不知道玄奘想要干什么,不过看在这老和尚那份执着的份上,还是点了点头。
玄奘见李承乾点头,立刻喜出望外,放下手中的筷子,真诚的说道:“陛下,您能不能下令让尉迟将军不要再往回运经书了?”
“什么?经书?什么经书?”李承乾被玄奘说的一头雾水。
他现在已经是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类似于从天竺运一些经书回国之类的事情对于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如果玄奘不说的话,他根本就一点都不知情。
玄奘见李承乾的表情不似伪作,于是便苦笑着将近来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末了着重强调道:“陛下,老僧去天竺取经只是想要找一些我大唐所没有的经文,可是像尉迟将军这样不分青红皂白一扫而空的做法实在是太……太过份了,就是因为他这样的盲目行为,已经让天竺纸张的价格翻了两倍了。”
李承乾被老和尚说的有些尴尬,讪讪一笑:“呃……,这个问题朕还真是不大清楚,你看要不这样,我给宝琪写封信,让下一批运送物资的人给他送过去,怎么样?”
听到李承乾答应劝说尉迟宝琪,玄奘长长出了一口气,起身施礼道:“老僧谢过陛下!”
“大师言过了,这件事情说来也是朕的失查。”李承乾摆手示意玄奘不必多礼,然后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正色对他问道:“对了大师,这段时间如果你没什么事情的话,就去天竺道走一趟吧。”
“陛下何出此言?”玄奘有些搞不清楚李承乾到底想要干什么,于是不解的问道。
“唉,这事儿说来话长,等你去了那边就应该知道了。”李承乾笑着说道。
“那好吧,老僧听从陛下安排。”玄奘和尚见李承乾神神秘秘的样子,也知道问了白问,索性点头答应了他的要求。
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反正现在去一次天竺道也浪费不了多少时间,相信迷底等到了天竺就应该能揭晓了吧!
第1820章 本章继续无题()
李承乾在前面忙活着大事儿,苏玫等几女也有各自的事情要忙,孩子头长乐因为要筹备长安杯马球赛带着林晓晓和杨雨馨忙的也是不可开交。
这就造成了后宫成了孩子们的天下,在兕子这个‘大王’的带领下搞的是天怒人怨。
这一天,李小象,也就是李承乾家的二小子,不知道听谁说起天竺人吃东西不用筷子,于是便觉得时十分好奇,便在学业结束之后与大哥李象、大姐琅琊、姑姑李明达商量:“姑姑,大哥、大姐,我听说天竺人吃饭都是用手抓着吃,你们说是不是真的?”
“这怎么可能嘛。”李明达年龄最长,也是个调皮的性子,听到李小象的问题之后第一个反对:“用手抓饭吃多脏啊,如果去茅厕开大号……”说到这里小丫头撇撇嘴,露出一副恶心的表情。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一只手开大号,另一只手吃饭呗,又没有什么影响。”琅琊与兕子李明达的年龄差不多,平时最喜欢和她唱反调。
平日里凡是兕子认为对的她就说错,而兕子认为错的她就认为对,总之就是没原则,便是因为这样,两个小丫头没少起冲突,只不过因为兕子没有琅琊那么优良的身体素质,所以两个小丫头被李承乾严格限制在动口不动手的范围之内。
“谁说不影响的,谁又能记得清楚哪只手开过大号,那只手吃饭。”兕子李明达见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为了面子自然不会善罢干休,直接便与琅琊吵了起来。
最后还是李象拉了一把琅琊:“琅琊,你少说几句。”
“哼!”琅琊被哥哥制止心中自然不服,哼了一声眼珠一转便对李明达说道:“既然你认为他们是用手抓饭吃,不如我们来打赌如何,输的要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拿出来。”
李明达自然不会示弱,当场应道:“打赌就打赌谁还怕你不成!”
……
就这样,几个小家伙因为天竺人到底如何吃饭的问题各自选了自己的阵营,然后一起跑到了皇宫外面,找到了卡皮尔。
这家伙是最早来到大唐的几个天竺人之一,因为一直在李承乾手下所以李象他们几个跟他还是比较熟悉的。
“什么?请我吃饭?”面对几位皇族金枝玉叶的邀请,卡皮尔只觉得十分意外,不过他最终还是没有拒绝李象等人的好意。
本来嘛,按照李象的身份与地位来说,如果不是李承乾一意孤行暂时不立太子,他必然会是太子的唯一人选,这样的一个人尽管年龄小了些可却不能不引起卡皮尔的重视。
可是,当他跟着前来通知他的宫中禁卫来到约定的地点时,整个人顿时就懵了,他实在不知道,作为一个天竺人,火锅这东西他要怎么样才能吃到嘴里。
太坏了,李明达气鼓鼓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前面的火锅:“琅琊,你这是耍赖。”
“我怎么耍赖了,当初也没有约定吃什么啊。”琅琊一脸的坏笑,得意的说道。
是啊,当初的确是没有约定吃什么。
可是找一个用手抓东西吃的人吃火锅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这是要水煮蹄膀?
卡皮尔尴尬的坐在一边,看着几个小孩子在那里兀自就天竺人到底用不用手抓东西吃而纠结,整个人都不好了。李家这是怎么了,这人得多坏才能想出这么绝的方法来验证天竺人到底是不是用手抓东西吃。
……
李承乾在听到卡皮尔的讲述之后,笑了好长时间,他知道卡皮尔吃东西的习惯是用手抓着吃的,同时也知道这并不是死规定,只是一个习惯而已,就像华夏人习惯用筷子,但吃饭的工具却不尽限于筷子一样。
真正让他觉得好笑的是兕子那个小魔头终于遇到对手了,看来以后的日子能够轻松不少。
卡皮尔对此事也有些无奈,不过这件事并不是他来找李承乾的主要目的,这只不过是缓解气氛的手段罢了,趁着某人心情不错的机会,他提出了自己的小小要求:“陛下,过段时间是臣大婚的日子,您看……”。
“大婚?你要结婚了?”李承乾很是惊讶的看着卡皮尔,这家伙现在估计都五十了吧,现在结婚还能行么?
卡皮尔并不知道李承乾心中想的是什么,只是顺着李承乾的话继续说道:“是啊。臣想定在明年的五月初五,您看怎么样?”
“五月初五?”李慕云皱了皱眉头:“你不会不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日子吧?”
“臣知道,不过臣比较敬重屈大夫的为人,所以……,所以才特地选在那一天,若屈大夫在天有灵,也请他为臣见证一下。”卡皮尔一脸向往的说着,语气真诚不似伪作。
李承乾看着这家伙悠然神往的表情,咂了咂嘴说道:“好吧,朕到时一定会亲自到场,你放心好了。”
“是,臣谢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表完了决心,卡皮尔弯腰施礼,兴高采烈的离开了皇宫。
老实说,现在的大唐实在太大了,生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对于中原人来说,五月初五是一个大日子,可对于天竺籍的人来说,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甚至有某些心思多一些的家伙眼中,这还是一个表决心的好日子,比如卡皮尔这样的。
李承乾也是在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不过他对此却并没有说什么,正所谓水至则无鱼,他不能要求自己的臣子全都像圣人一样无私,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其实也是一个上位者应有的素质。
像卡皮尔这样的人,其实只要他能按时按量的把橡胶的产量搞起来,其他的一些小动作什么的,完全在李承乾允许的范围之内。
真正让他在意的其实还是各地驻军换防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讨,天竺、东北、西域、吐蕃、倭国等地驻军换防的事情已经被提上日程,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兵制的问题,也被提上日程,一场军方的大变革近在眼前。
第1821章 面子被卷了()
武打江山文坐殿,这话说的还真是半点不差,李承乾在朝堂上提出新的兵役制度的时候,还没等那些武将发言,文官一方就已经炸庙了。
“陛下,此事需要慎重考虑啊,现在的兵役制度经过数十年时间的检验,若是贸然修改只怕军心不稳啊。”不知是出于什么方面考虑,王玄策这家伙第一个跳了出来。
眼下他正在鸿胪寺任职,按说改不改兵役制度与他没什么关系,不过自从老头子那一朝开始大唐便不因言罪人,李承乾的灵魂来自后世,自然也不会搞什么一言堂,所以才造就了今天只要有事,任何人都可以发言的情况。
而随着王玄策的声落,杜构也从朝班中走了出来,施礼言道:“陛下,王少卿说的对啊,府兵制自前隋延续到现在,大唐军力蒸蒸日上,万万不能轻改。”
“轻改?不不不,你们误会了,朕不是要轻改。”李承乾高高在上俯视群臣,听了王、杜二人的话之后缓缓摇头:“朕要改便改的彻底,将以往的一切全都改掉!”
“什么?全,全改?”王玄策等人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有些不知如何应对。
而武将一方则好像事不关已一样,一个个打盹的打盹,数房梁的数房梁,就好像没有听到李承乾在说什么一样。
自从长孙无忌、尉迟恭、秦琼跟着老李出海,李靖、程咬金半隐退之后,大唐军方的实力一下子不知弱了多少,根本无力与文官一系抗衡,所以每次只要文官一方开口了,他们便也都不说话了。
但李承乾却好像没有看到武将一方的态度一样,只是对欲言又止的杜构说道:“杜构,你们最好听朕把话说完,暂时不要打断,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