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5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这么多人投入的资金会有多少?就算是按每家二十万贯来计算,也会有一千万贯,若是每家三十万贯那很可能就是一千五百万贯。

    这么大一笔钱,最后只能换到四成九的股份,老家伙们觉得这件事情让他们很难理解,有疑问也很正常。

    甚至就连杜如晦在听到李承乾的分配方案之后也略皱了一下眉头,觉得他说的有些过份了。

    但李承乾对这件事却有着自己的看法,股权的分配上他是绝对不会允许大唐所占的比例低于勋贵与世家的,这是原则,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更改。

    所以在一群老家伙的注视下,李承乾先是不以为意的笑笑,然后神情一肃:“铁路的优势相信诸位都看到了,若本宫说将来铁路会铺满整个大唐,诸位信是不信?”

    “吾等相信。”杜如晦点头说道。

    对于今天来的老家伙们来说,投入了这么多的钱,自然是想要让铁路公司发展的越大越好,铁路铺的越多对众人越有利,所以他们巴不得铁路修的越多越好。

    “既然这样的话,诸位有没有想过将来的铁路并不是一条或者两条,很有可能是十条,百条。”

    “这么多的铁路是否需要统一调度?火车只会按照固定的路线前进,如果没有统一调度,每一列火车随意停下,随意开动,后果是什么不用我说相信诸位也明白吧?”

    统一调度,这一点老家伙们并没有异议,但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不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投入这么多钱却只能占四成九的股份。

    所以李承乾只能丢出一颗重磅炸弹:“股份制的公司,谁拿的钱多谁做主,这一点诸位不会否认吧?难道你们认为本宫会将铁路交到私人手中么?若是你们掌握的比例大于大唐,你们认为后果会是什么?”

    被钱迷了眼的老家伙们悚然一惊,直到此时他们才意识到铁路对大唐意味着什么。这并不是那些丝绸作坊,或者毛毡作坊,可以随意的交到某些人手中。

    铁路这种东西在和平时期或许只是赚钱的工具,但若是打起仗来呢?铁路在战时完全就会成为国家的生命线。

    李二陛下会将这样一条生命线交到别人手里么?这个问题几乎不用想就会得出‘不会’的结论。

    那么到底如何让李二陛下放心?很明显李承乾的方案才是最好的,钱在这个问题里面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李二陛下放心。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老家伙们不再为了股份而争辩,四成九虽然少了些,但却并不是不能接受,细水长流似乎也是一个不错选择。

    若是像李承乾说的那样,把铁路铺满整个大唐,水涨船高的情况下,四成九的份子钱好像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吧。

    (本章完)

第1302章 六月的帐还的快() 
    李承乾主持的议事整整持续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一群老货纷纷离开,而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则是转道去了太极宫。

    “你们说太子只让出了四成九的股份,那么其它的呢?都是他的?”老头子早就在等着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他们的汇报,一个下午的时间可把老李同志急的够呛,所以只听了一半就皱着眉头问道。

    “呃。”杜如晦顿了一下,总是觉得李二与以往有些不同。

    道是长孙无忌反应快些,接过话头说道:“陛下,另外的五成一高明已经高出来了,并不在他的手里。”

    “不在他手里?难道是在朕手中?”想到将来的收益,老头子心中一阵火热,两天来第一感觉有些对不起儿子。

    “呃。”这次是长孙无忌卡壳了,看着老李眼中的炽热,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求助的看了一眼杜如晦。

    “陛下,另外的五成一也不在您手里。”杜如晦顶着铁路公司负责人的名头,面对李二的问题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另外的五成一是属于国库,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大唐。”

    属于国库?属于大唐?李二陛下狠狠的捏紧的拳头,刚刚升起的一点愧疚化为无边怒火。

    虽然说在封建社会,大唐本身就属于李二,但不可否认的是李二如果想要动国库的钱也必须经过中书和门下等省,这要比动用内库的钱麻烦许多。

    这种事情和后世居家过日子是一样的,老爷们儿的小金库就相当于李二的内库,而大唐国库就相当于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

    没有哪个老爷们儿不希望自己的小金库钱多一些,至少这样包二奶的时候不用回家里去要钱。

    而李二虽然没有包二奶的问题(可以名正言顺的娶很多老婆,不用包),但是他却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比如修宫殿,比如提高一些生活水平。

    这些都是不可以从国库拿钱的,只能动用‘小金库’,如果因为这些事情动了国库的钱,立刻就会被一群的言官弹劾(被老婆知道包二奶了)。

    所以当老李知道明明可以收入内库的钱被李承乾放进了国库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两天前罚的轻了,就应该让那小混蛋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饭只有一个菜。

    让李承乾那个小兔崽子知道,没钱的生活到底是多么痛苦。

    李承乾的无心之举再次被老头子误会,认为这小子是在和他对着干,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老李同志也决定和这个不怎么乖的大儿子杠上了,不整得他鸡毛鸭血,那小子就不知道什么叫‘罪有应得’。

    “陛下,陛下!”决定往死里坑李承乾的老李同志耳畔传来一声略有些遥远的呼唤,回过神来发现是杜如晦在叫自己。

    “唔,刚刚朕想了些东西,克明有什么话就说吧。”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李二端起桌上的茶杯。

    “陛下,臣虽然负责铁路公司,但是却缺少一些管帐的人手,不知陛下可否安排一些人?”杜如晦见李二回魂了,便把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

    “人手……,嗯!”伟大的皇帝陛下满意的点点头,甚是满意杜如晦的做法。

    毕竟他这个大唐皇帝不是摆设,铁路公司的事情虽然交给李承乾去处理,但并不等于他就撒手不管了。

    在铁路公司里面埋钉子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杜如晦的请示正好合了他的心意,可以名正言顺的安排人手进去监管这个新成立的机构。

    “那小子还有什么其他安排么?给朕说说。”因为刚刚走神了,长孙无忌和杜如晦汇报的东西李二并没有全部听清,所以老李同志打算再听一次。

    杜如晦无奈之下,只能从头开始,把所有的事情重新说了一下,最后总结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选一批务实的年轻学子进入铁路公司,负责公司的管理与运作,在以后适当的时候要成立铁路司,负责铁路的统筹调度工作。”

    “铁路司?不是有一个铁路公司了么?要什么铁路司。”不明所以的老头子始终搞不懂‘公司’与‘司’的区别,在他看来这就是机构臃肿。

    “陛下,臣也搞不清楚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因为时间的关系,臣也没有细问。”杜如晦同样搞不懂‘公司’与‘司’的区别,自然无法解答李二的问题。

    下午讨论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两种机构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并不适合在那样的环境中讨论,所以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也就没问。

    “嗯,这事儿明天上朝的时候朕亲自问他吧。”李二陛下很清楚下午在东宫讨论的东西与朝庭的机构并不沾边,是以并没有责怪杜如晦的不求甚解。

    长孙无忌与杜如晦听到李二提起‘明天’,对视一眼同声说道:“陛下,若无其它事情,臣等告退!”

    “嗯,你们去吧。”

    “喏!”

    混久了朝堂,人的思维往往会发生改变,想的也会比一般人多一些,表面上看李二陛下似乎在说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但实际上也有今天结束的意思在里面。

    这是文化人之间互相斗心眼儿的一种文字游戏,听懂了就是听懂了,听不懂也无所谓,最多就是在别人心里留下一个‘名不副实’的印象。

    但是李二陛下却对这种事情乐此不疲,时不时就会跟自己手下的小弟们玩上这么一手,同时他也喜欢手下的小弟能跟他‘玩’到一起去,只有这样才能在繁忙的公务中找到一点乐趣。

    杜如晦、长孙无忌离开之后,李二陛下一个人静静的坐着,半晌之后喃喃嘀咕道:“小混蛋,竟然敢跟朕玩花样,成,看你小子怎么应付老子的下一招。”

    方老太监一直陪在老李的身边,见老李有了反应,立刻出声提醒:“陛下,皇后娘娘刚刚派人来通知,说您如果处理完公务,希望你能过去一趟。”

    (本章完)

第1303章 冠冕堂皇的理由() 
    自从两天前李世民下诏书处罚了儿子,长孙皇后就一直对他爱搭不理,今天竟然主动相邀,李二陛下自然不会拒绝,毫不犹豫起身带着方老太监直奔长孙皇后寝宫。

    不料在长孙皇的寝宫外面,老李同志却看了一个十分眼熟的老内侍,而且如果没记错的话,这老内侍似乎姓钱。

    “臣,参见陛下!”老钱在长孙皇后的寝宫外面明显等了有一段时间,鼻涕冻出老长一条,说起话来直哆嗦。

    “你是老钱吧?来此何事啊?”认出老内待的身份之后,李二陛下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回陛下,是皇后娘娘召见。”老钱如实回答道。

    作为曾经长孙皇后的手下,老钱在礼数上做的是半点也不含糊,但是奈何现在是太子李承乾的人,被老李迁怒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唔,那你跟朕进去吧。”在长孙皇后寝宫外等着召见的老钱让李二陛下隐约猜到了些什么,进入房间的同时,顺路将老钱也带了进去。

    “臣妾见过陛下,陛下万安!”老李的到来早就有人进去通知了长孙皇后,等到李二陛下进入房间,正好她也从里面迎了出来。

    “观音婢,还在生朕的气呢?”‘陛下’二字入耳,让老李同志不禁摇头苦笑。

    “臣妾不敢,只是臣身从钱管事那里听到一些事情,想要与陛下说知。”长孙皇后脸上笑容依旧灿烂,只是眸子里那一抹幽怨无论如何也无法掩饰。

    “你先下去。”李二随意的一挥手,将刚刚跟进来的钱管事又给打发了出去,走到长孙皇后身边,轻轻揽住她的纤腰,另一只手按在她的小腹之上:“怎么样,这几天我们的孩儿表现的如何?”

    “二哥,乾儿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处理的过于草率了?”老李明显示好的行为长孙皇后岂能没有感觉,顺势靠在他的怀中,将头靠在他的肩上。

    她怄气的行为只是表现心中的不满,目的只是为了让李二知道他处理李承乾的方式是不对的。李二不管怎么说也是大唐皇帝,在他主动示好的情况下,继续怄气明显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以长孙皇后的聪明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所以长孙皇后选择了妥协,给老李递了一个台阶。

    “观音婢,我知道你觉得承乾那孩子受了委屈。朕也不是不知道他把自己的俸禄全都拿出来投进了研究署。”李二揽着长孙走到床榻边上,两人一同坐下。

    “什么?二哥知道?”长孙皇后愣住了,抬起头惊讶的看着老李,搞不清楚为什么他明知道李承乾的实际情况是什么,却依旧要惩罚。

    “朕当然知道。”李二深吸一口气:“这是朕的皇宫,若是这么大的事情朕都不知道,岂不是让人笑话。”

    “那二哥为什么还要……”

    “观音婢,我问你,你不觉得那小子这几年过的太顺了么?自从那个神秘的‘种子’被清理掉之后,你可见过他遇到过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么?”李二说话时的神情很严肃,就算是当初东征高句丽时也没有过如此表现。

    “那又能怎么样呢,这不是正好说明乾儿的能力出众么?”长孙皇后并不清楚李二的想法是什么。

    “能力出众是好事,但人力有时穷,万一他将来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怎么办?如果连一点压力都承受不了的话,他会不会把大唐带上一条绝路?”

    “朕也不想为难他,朕也知道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作为一个父亲,朕很欣慰。但朕的身份并不仅仅是一个父亲,朕还是大唐皇帝,承乾作为朕的长子,作为大唐太子,该经历的风雨必须让他经历。”

    “就拿夺嫡这种事情来说吧,朕的子嗣当中的确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可是,观音婢,你有没有考虑过他的孩子?承乾不会只有一个孩子吧?万一他的子嗣将来有夺嫡的情况出现怎么办?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你让他以后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

    “朕现在的确是在打压他,但这种打压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顺顺利利的继承皇位才是真的害了他,会让他在将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又或者贸然动手解决问题,导致事情变的更加复杂。”

    一连串的大道理被老李抛出来,用来说服长孙皇后,用来治疗自己的疑心病。

    这是老李用两天时间想出来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甚至就连他自己都被自己给说服了。但李二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只要他不说,没有人能够猜得出来。

    长孙皇后在听完老头子的解释之后也陷入了沉默,她替儿子委屈只是出于关心,这是身为一个母亲的天性。

    但是老李的解释的确有他的道理,熟悉李承乾性格的长孙皇后很清楚,她的这个大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若是一路顺顺利利的走下去,将来若真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小子做出人意表的反应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不管怎么说李承乾也是她的儿子,李泰那小子同样是她的儿子,李二将李泰的居所迁到武德殿的作法同样让她感到忧虑。

    因为武德殿离东宫太近了,让李泰适居过去很有可能会给人一种误导,让有心人以为老李有想要易储的想法。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把长孙皇后的两个儿子同时放到火上来烤,这对于长孙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也是她与李二怄气的根本原因。

    可是这一切长孙皇后却没有办法说出口,就像李二没有办法说出自己打压李承乾是为了防止他谋反的道理一样。

    所以长孙皇后在无法改变老头子决定的时候,只能想办法退而求其次,从李承乾和李泰两个身上打主意,使他们两个不至于斗起来,到时候徒惹他人笑话。

    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长孙还有大把的时间来处理这件事情,相信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李泰,在她的震慑下就算是斗起来也会有些分寸吧。

第1304章 李泰的吐槽() 
    不过老李同志的想法实在是过于一相情愿了,就在他准备继续作长孙皇后的工作时,外面有内侍进来通报:“陛下,皇后娘娘,魏王殿下求见。”

    魏王?李世民反应了一下,才想起魏王是谁(刚刚封的,还有点不习惯),随口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二哥,青雀这个时候来这里干什么?”长孙皇后听到是李泰过来,担心的问道。

    “一会儿他进来就知道了。”老头子表现出不清楚李泰目的的样子。

    但在他的心中却在暗自嘀咕,感觉事情似乎有点脱离控制。

    按说李泰在这个时间应该在武德殿中暗自庆祝,绝对不会有时间跑到这里来找长孙皇后。而他既然现在找来了,那就说明一定是有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