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也只是马周一个很不靠谱的想法,身为一个草根,他入朝的时间毕竟还短,并没有搞清楚世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不过相对于第一个办法,他的第二个建议虽然有些笼统,但多少还是有些可取之处,在李承乾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与他的想法也是有些不谋而合。

    但是很明显,长孙冲却并不支持马周的观点,听完之后反驳到:“世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陛下掌握的资源比高明更多,由陛下来实行分划的办法不是更好?”

    “那怎么办?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这样任由世家掌握大量的资源……”马周被长孙冲反驳之后,有些不高兴,文化人宁折不弯的脾气又上来了。

    “老马,听我一句。”李承乾看他们似乎有吵起来的架式,连忙将其制止,等到两人都坐下之后才缓缓说道:“你们认为土地质换的方式怎么样?”

    “土地置换?那是什么?”李敬玄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我打算用在辽东用一倍的土地置换关中的土地,你们认为世家会不会上钩?”李承乾与每一个人都对视一眼后,在几人疑惑的注视下缓缓说道。

    “这……”长孙冲等人全都愣住了,从没有听说过这种政策的他们一时间无法做出判断。

    而事实上不光是他们,这种事情就算是长安城的那些老狐狸们,在突然听说这种事情之后,也是脑袋一懵瞬间失去判断力。

    大唐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主,土地在所有人眼中那可是比命都重要的东西,一比二的置换如果放在老百姓的身上,那自然是千肯万肯。

    但是如果放在世家身上,这件事情就不那么确定了。

    由已及人,就算是那些朝中的老家伙,若是将他们族中的封地换到辽东那么远的地方,哪怕是两倍,他们也很难马上做出决定。

    半晌之后,还是马周第一个开口,不过这一次他脸上的表情完全是苦涩的笑容:“殿下,您的这个办法实在超出了臣的理解能力,臣无法回答。”

    “是啊高明,这可是大事件,就算是皇帝姑丈只怕一时间也难以做出判断。”长孙冲同样抱以苦笑。

    作为一个纨绔,长孙大少擅长的是现世报,奉行的是谁惹我我就打谁,像这种涉及整个辽东,半个高句丽那么大的地盘,还真是让他无法做出选择。

    而至于王玄策和李敬玄等人,再是两手一摊,作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动作,很明显的用实际行动告诉李承乾,他们判断不出来。

    “唉!”李承乾并不意外自己得到这样的答复,因为就算是他自己也没有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本章完)

第1119章 大动作(下)() 
土地置换,办法是一个好办法,但是其不确定性太多,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这些世家大族一定会放弃老祖宗近千的传下来的家产。

    马周不能保证,王玄策不能保证,李承乾不能保证,就算是老李同志出马也没有办法保证,甚至说就算是把那些世家的家主找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不要放弃手里的,去辽东去开辟那一片未知。

    王玄策在思考了良久之后,有些泄气的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殿下,您可真是给我们出了个难题啊,臣,臣是真不知道应该如何答复您了。”

    “是啊殿下,土地置换您不能强求,只能让世家愿者上钩,这样一来不确定的问题太多了。”李敬玄同样败下阵来,随然他和王玄策一样有过治理一方的经验,但是总的说来这件事情太大了,已经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

    “如果能逼着他们选就好了,而且逼迫他们的办法还要符合百姓的利益,是可以拿出来公开谈论,可以赢得朝中多数人支持的那种。”马周思索良久,揉着下巴说道。

    这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把世家逼上绝路,让他们非选择这条路不可,最好还要让他们主动来选择这条路,主动跳进这个坑里。

    为什么说是坑呢?大家都知道,世家之所以牛逼,之所以有强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其在中原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而如果将他们的封地迁到辽东,那么对他们在百姓中的影响力来说,无疑是巨大的。

    毕竟人都有地域性这一特点,迁到辽东之后的世家,便再也不是关陇世家,而是要改称辽东世家,那么中原的百姓自然也就不会再认为他们是什么历史悠久的贵族。

    有了这样的先决条件是其一,另外一点就是到了辽东之后,世家想要在那里立足就必须重新规划发展,这样会占用他们大量的人手与精力,让他们无力再大唐搞风搞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世家迁往辽东之后,在中原的影响力弱了之后,不管是李二还是李承乾都会有绝对的力量来控制他们,实在不行给他们带上一个莫须有的帽子剿灭了,大唐百姓也不会多说什么。

    这才是李承乾土地置换的最根本意图,王玄策等人或许猜的不是那么准确,但是其中的门道却也能摸到一些,所以他们才会觉得这件事情很棘手,不确定那些世家是否会真的按李承乾的意思去走。

    就在王玄策几人一筹莫展的时候,李承乾再次开口了:“逼走他们的办法我这里倒是有些想法,不过和土地置换一样,同样不确定其成功的可能性。”

    “什么办法?”马周诧异的问道。

    作为李承乾的死忠粉,马周等几个深得太子殿下信任,现在的他们完全就是一条船上的蚱蜢,谁也离不开谁。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若是李承乾倒了,他们这些人不说有志难申,仅凭太子心腹这四个字,就能让他们一辈子不能翻身。

    所以对他们这几个人李承乾还是十分信任的,对马周的疑问淡淡的笑了笑,缓缓呷了一口刚刚被送上来的茶水:“前段时间的人口普查你们都知道吧?”

    “知道,听说从和尚庙里和各大道观查出不少黑户出来。”王玄策那段时间并不在大唐,所以很多东西都用听说来表示。

    “不光是方外之地,就连那些世家和富户家里也查出不少。”李敬玄点了点头,跟王玄策解释道:“那些方外之地利用这些黑户来种地,又不用交税,赚了不知道多少财富。”

    “谁说不是,富户与世家也同样如此,这帮人不断的压榨那些没有户籍之人的劳动力,又不需要缴纳税费,这些年也是‘吃’的满嘴流油。”马周对这件事情忿忿不平,他可是地地道道的寒门出身,对那些不公之事看的甚重。

    “可是这与土地置换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是要给那些逃户分地?”李敬玄给王玄策解释了半天之后,有些疑惑的问道。

    “老崔,从打开始你就一直没说话,难道真就一点想法都没有?”李承乾没有回答李敬玄的话,反而将目光看向了崔钰。

    “殿下,臣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若是与律法相关的臣还能知道一些,但是这土地置换什么的……臣实在是不知如何判断。”老崔见自己被点名,无奈的站出来。

    他是法曹出身,在政务上并不十分擅长,其主要原因是其人太过刚正,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从来不知道妥协为何物,所以政治上的事情自然也就成了他的短板。

    “老崔,你还别说,一会儿我要说的还真就和律法有关系。”李承乾先是笑了笑,然后才说道:“官绅一体纳粮,你认为唐律中加上这一条如何?”

    “官绅一体纳粮?什么意思?”首次听说官绅一体纳粮的崔钰眼中满是疑惑,李敬玄和王玄策、马周同样是懵懵懂懂。

    所有人全都看着李承乾,等着他接下来给出解释。

    “就是说不管是官员还是富户,不管是和尚还是道士,只要在他的名下有地,那就要交税,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就是这么简单。”李承乾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好主意,这样一来就不怕有人仗着自己的身份逃税了,尤其是那些和尚,他们收到那么多百姓的供奉,地多的种不完,但却不用交粮,简直就是欺人太甚。”马周很快反应过来李承乾说的是什么,狠狠在自己大腿上拍了一把,喜滋滋的说道。

    “不错,现在大唐在税收方面偏向官绅十分严重,百姓需要交税,可是官绅却不需要,所以很多百姓把都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卖给了富户,然后租种他们的土地,这是很不合理的,大部分的税都被他们这些人给侵占了。”李敬玄在治理地方的时候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所以说起来也是义愤难平。

    (本章完)

第1120章 道理() 
马周和李敬玄对李承乾的官绅一体纳粮持支持态度,崔钰和王玄策则是无所谓,不过总的来说倾向于支持,但纠结于这样的政策会不会在朝中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至于长孙冲,这家伙虽然目前来说是李承乾的死忠粉,但却并不支持李承乾提出来的官绅一体纳粮。原因是什么自然不必细说,作为既得利益者,交税的问题一直都是那么尴尬。

    不过好在李承乾对官绅一体纳粮这个办法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这只是他用来正面压制世家的一个借口,并不是真的想要在这个政策上出什么成绩,所以有没有人支持也就无所谓了。

    接下来的整整一天时间,李承乾带着手下的一群‘精英’们尽情的折腾着,设想、计划搞了一大套,最后由马周执笔给老头子写了一份奏折,由李承乾亲笔签名,封好之后再由他们带回长安。

    三天之后,奏折被秘密送进了老头子的甘露殿,在老李同志好奇心的驱使下被打开。

    “二郎,承乾这胆子这也太大了,这简直就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原本还是世家,现在这样一搞怕是连勋贵都得罪了吧。”长孙无忌在听到家中老大的叙述之后,火急火燎的进了宫,正好赶上老李在看奏折,当下也不解释便直奔主题。

    李世民轻轻将奏折合上,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击着,半晌之后才说道:“朕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如果是由他来出面自然会得罪人,但如果朕来出面呢?”

    用朕来自称,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意思是告诉长孙无忌,在这件事情上,他并不想以私人的身份来谈。

    长孙无忌老狐狸一样的人物,自然能从李世民的语气中听出门道,很快就换了称呼,但语气却很是焦急:“陛下,即便是您亲自来主持,这也是一件大事情啊,真要执行起来搞不好会起大乱子的。”

    “朕知道这会损害很多人的利益,但朕只想问一句,对我们的人会有多大损失?就拿你长孙无忌来说,难道你的产业真的就在土地上?”李世民的表情很严肃,分明就是认为官绅一体纳粮是一个很好政策。

    作为皇帝,果然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四哥’(雍正皇帝)数十年如一日想要实现的国策放在一千年前,竟然依旧有着坚定的拥护者,若是被‘四哥’知道了,他会感到骄傲吧。

    不过这是一个悖论,我们这是历史书,就不讨论‘四哥’是否会感到骄傲的问题了。

    长孙无忌愣了那么一瞬,事实上他长孙家的产业主要是钢铁,土地什么的只是附属,每年在土地上并没有多大的收益,甚至有些时候他还要从钢铁产业拨出钱来去支援一下自己封地里的那些佃户。

    刚刚他也是关心则乱,被长孙冲所描述的一吓到了,所以才会急吼吼的跑到李世民这里来阻止。

    现在被自己这个妹夫一提醒,也醒悟过来,似乎不光是长孙家,就连其他那些勋贵也是一样,并不怎么靠地吃饭。

    究其原因就是……这帮家伙都是些爆发户,根本就没来得及圈地。

    大唐这几年一直南争北讨的在打仗,哪里有时候去圈地?大唐建国没有几年,这些勋贵就算是想圈地也还没有反应过来。

    而且李承乾这几年折腾也了很多事情,搞出了很多产业,勋贵们在里面都是有股份的,家里的产业也多数都在商业方面,土地……土地不过就是一种情怀罢了,根本就不指望能有几个收益。

    所以就算是官绅一体纳粮按照所占有的土地收税,似乎和他们这些勋贵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大,了不起地里的收成不要了也就是了,反正地里出的东西最多也就是养活那些佃户而已。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尴尬挠了挠脑袋不说话了,不过这个动作放在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胖子身上,多少显得有趣,逗的严肃的李世民失笑不已。

    君臣之间因为李世民的一笑,使彼此间的尴尬气氛缓和了许多,老李也借着这个机会问道:“无忌,你我从小一起长大,现在又是亲戚,凭心而论的话,你告诉我,这条政策到底如何?”

    对于李世民变来变去的自称,长孙无忌早就已经习惯,顺着他的语气接下来说道:“二郎,当心好心办坏事啊。我不否认承乾的这个想法是好事,政策也是好政策,但是,但是总要执行的下去才行啊。”

    “既然是好策政,那就试试,我只是希望我们天策府的那兄弟们能够支持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先把架子搭起来。”李世民似乎是铁了心要办这件事,不顾长孙无忌的极力阻拦,执着的说道。

    “可是……”长孙无忌很想再说些什么,但是被李世民摆手阻止:“无忌,目前来说我大唐的确不在乎土地上的那点税,但是国家不在乎不等于就百姓就可以不缴税,你说对吧?”

    “对!”长孙无忌纠结的点头,不过心理想的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道理的事情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件有道理的事情都会有人去做。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老头子在外面吃饭,结果吃完了发现没有钱,按道理应该送交官府,由官府当成骗子来发落。

    可实际上呢?实际上谁的家里都有老人,为了一顿饭把人送到官府,打了板子,由己及人来考虑的话,这事情做的是否过了?

    将老头子送交官府的那个老板很可能不会得到赔偿,最后反而会因为没有‘礼’与‘仁’被责罚。

    这就是道理,一种完全按照大众的世界观而决定的一种东西,官绅一体纳粮同样如此。

    在道理上说,似乎这并没有什么错,你家里有地,那么就要缴纳赋税,可是那些当官的又要说了,老子为大唐卖了一辈子的命,家中子孙甚至都在战争中死掉了不少,难道大唐就不能减免一些赋税?难道就非要一是一、二是二的斤斤计较?

    (本章完)

第1121章 好戏开锣(上)() 
不管长孙无忌如何反对,李世民最后还是执着的将官绅一体纳粮这一政策透漏了出去,在整个大唐境内掀起轩然大波。

    世家、士族、勋贵,无数人聚在一起讨论着、商量着,有些对此表示反对,而有些则对此表示支持,一场接一场的辩论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文臣武将齐登场,把好好的一个朝堂弄的如同菜市场一般。

    而就在这样的争论中,一个月的时间转瞬而逝,李承乾定下的一月之期终于到了。

    陇西李氏家主代表李孝恭、赵郡李氏家主李熹、太原王氏家主王静、荥阳郑氏的主家郑清、范阳卢氏家主卢慕垣、博陵崔氏家主崔方、清河崔氏家主崔嘉,齐聚咸阳,以祭奠老李渊的名义赴李承乾之约。

    “见过太子殿下!”约定的时间到了,数位世家家主齐齐登门,见到李承乾首先拜见。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