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以为这些所谓的归化人如果数量大,地盘广的话,就可以调一支偏师,从倭国出发,在高句丽的身后狠狠插上一刀,结果没想到,归化人竟然只有一县大小的地盘,这特么不是扯蛋么。

    不过是一个县大的飞地,要来又有什么用,连一府之军都养不起,更别说调一支偏师七、八万人马过去。屁大的地方,真要调一卫人马上去,用不了三天,地上的草都能给他啃光了。

    “话不能这么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归化人想要独立,那就让他们独立好了,两伙人打架哪有三伙来的痛快,只有让他们把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我们才能从中获利嘛。”

    虽然倭国有大批的归化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被倭人大部分同化了,即便他们承认自己的祖先是汉人,但是到了最后他们也不会承认大唐的政权。

    这些说着倭国话,有着倭国习惯的归化人,归化的是倭国,而不是大唐,所以李承乾打心眼儿里不认为他们是汉人,只是出于一种利用的心态承认了他们。

    当然,那些归化人同样也在利用大唐,若是真的相信了他们,指不定什么时候,大唐就会被他们反咬一口,到时候在原大地将又是一片烽烟四起的景象。

    对那座岛有着深深厌恶情绪的李承乾可不管他们的老祖宗是谁,只要是在那座岛上出生的人其一生都会被打上倭奴的烙印,不管他是归化人也好,倭国人也罢,想要得到大唐的承认,那就只有他们的灵魂,肉体……就让它留在地狱好了。

    李孝恭望着侄子的眼神中带着那么一丝的惊惧,既惊讶于李承乾的阴险,也恐惧于他的狠辣。

    三方混战,不比两方决斗,这完全就是让倭国彻底灭国的算计。

    两方互斗或许有停战和解的一天,但若是三方混战呢?需要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让他们达成合解?

    这就像我们几何作图一样,若是图上只有两个点,那么一条线就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但若是三个点呢?那就需要三条线,若是四个点那么就需要六条线,点越多关系越复杂,需要处理的问题就越多。

    当点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么整件事情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任谁也解不开。

    李承乾的态度就是这样,他要在倭国造出无数这样的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欲望’,让倭人互相之间斗起来,最好是斗的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河间君王那也是打老了仗的老油子,单从李承乾对归化人的‘支持’上,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的意图,所以才会对这个刚刚成年,只有十六岁的侄子有了一种发自心底的惊惧。

    他甚至在想自己卧底的身份是不是早就已经被这小子看出来了?只不过碍于面子,一直没有戳穿。

    “王叔,这次倭人的事情,还需要保密一些,不要被杜正伦那老夫子子知道,否则怕是又要夹缠不清了。”就在李孝恭有些走神,疑神疑鬼的时候,李承乾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啊?哦哦,这个你放心,某不会说出去的。”想到李承乾说的占领倭国之后,边边角角的金银矿山,李孝恭忙不迭的点头。

    为大唐尽忠是一回事,在尽忠的同时若是能中饱私囊,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李承乾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只是打算往倭国派上几十个人罢了,不伤筋不动骨的,事成之后还有大把的银钱分,如果不同意才是傻子。

    就这样,借用与倭人的一次会面,李承乾和作为辅政大臣的李孝恭通了气,两个人狼狈为奸的暗中达成了协议,倒卖武器的同时,顺便也在倭国扶植起另一个政权——归化人政权。

    当然,李承乾之所以把李孝恭拉下水也是有他自己的打算。

    现在他毕竟是在监国,一群老家伙都在憋着劲盯着他,打算找他的麻烦,如果再私下里倒腾武器卖,终是有些不好,远不如拉李孝恭下水,走他的路子把武器装备运出去。

    这几天单位又忙起来了。所以更新有些乱了,对不住大家!

    (本章完)

第899章 归化人的打算(上)() 
第八九七章

    说服了李孝恭,借用他的渠道将仓库中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运出长安,顺着黄河一路东进,直奔山东。

    这些东西可都是钱,一把不怎么值钱的破刀,只要到了登州往倭国的船上一装,那特么可就是五贯钱,一件破烂长毛的皮甲,只要一上船,同样也是五贯;

    弓虽然是比照着倭人身材特制的,但在价格上李承乾并没有提高太多,毕竟都是些临时赶制出来的东西,不管是材质还是工艺都没有达到大唐制式军械的要求,纯粹就是糊弄人的东西,收人家八贯钱已经有些过份了,再加价多少有些不地道。

    当然,这也是倭国人自己要求的,没办法,如果按照大唐的标准来制造弓箭,放在倭国能拉开这弓的可就没几个了,所以他们只能要求大唐选一些质地软一些的木材来制作弓箭,以适应倭国本土的战斗,

    “承乾,我记得咱库里还有不少装备呢,怎么只装了这么少的一点?”看着满载军械的船只远去,李孝恭有些惋惜的叹道。

    “因为他们没钱了!我们可不是慈善家,那些东西我宁可放在仓库里烂掉,也不会白白送人。”李承乾翻了个白眼,转身就走。

    他也在惋惜那些剩余的装备,可是规矩就是规矩,和倭人交易那就是概不佘帐,这一点任何人都别想改变李承乾的主意,他的理由很简单,谁知道他们能不能打赢,万一输了我找谁要装备钱去?

    某些时候,李承乾也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万恶的资本家,想想后世历史中记载的外国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那些农场主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给愿意送给那些快要饿死的穷人,他忽然觉得自己这几年真的堕落了,变得有些为‘为富不仁’。

    而事实上,倭国人对李承乾这样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背后没少骂娘,可事到临头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办法,该给的钱还是要给,否则就会连一个铁屑都拿不回去。

    和他们做生意的是大唐太子,并不是东西两市那些小角色,这样的人物需要的是面子,若是敢放狠话什么的,一个不好生意做不成事小,被摘了人头事大。

    日子一点点过去,和倭人的谈判还在不断的扯皮当中,不过该运的东西却早就已经运往登州。

    左右李承乾吃定了那些倭人对大唐的军械非买不可,所以价格方面他是咬死了不松口,武器有、装备也有,而且就在登州,前提是把钱拿出来。

    “服部君,这是明抢,明抢啊!”虽然和秦吉胜不是一条线上的,但这并不耽误松木珪小鬼子吐槽。

    “松木君,少说几句吧,若是被……,想想传说中那些吐蕃人的下场吧!”秦吉胜不想被松木小鬼子连累,语焉不详的嘀咕了一句之后,便不在说话,整个人陷入了沉默。

    在秦吉胜的心里,虽然他认为自己是归化人,但却对拥有着广袤大地的华夏并没有什么好感,凭什么和他有着一样肤色,一样祖先的大唐人可以生活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大地,而自己却要生活在倭国那种野兽横行的不毛之地。

    不说地震之类的灾害,单单是吃不饱,穿不暧这一点,就让他无比希望次来有一天能够占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由归化人来统治这片本应属于他们的大陆。什么杨家、李家、刘家,这些人都是反贼,都是夺了大秦天下的反贼,早晚有一天要灭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恢复旧制。

    “服部君,我对这次大唐之行已经不报任何期望了,打算过段时间就回去,你呢?有什么选择?是留在大唐还是跟我回去?”松木珪也知道自己刚刚有些失言,沉默片刻再次开口。

    “我要留下寻找上一批人,若是想走你便走吧,你我各为其主,但终是朋友一场,希望你不会害我。”服部吉胜是秦吉胜的倭国名子,所以他对松木珪用‘服部君’称呼他并没有什么反感。

    而且在称心爆发的那一晚之前,他和松木珪虽然也是各为其主,但彼此之间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隔阂,私底下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并不为上层建筑之间的暗斗所影响。

    可是现在却不行了,天皇一系和苏我一系已经彻底的撕破脸,双方已经打的不可开交,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就算再好,也不得不因为形势而走向对立。

    “不要找了,另一批人不会再被找到了,你应该能看出来,大唐太子对我们的态度不是那么好,那批人很可能已经被杀掉了,你继续留下,在安全方向有很大的问题。”松木珪或许是因为多年的朋友关系,也可能不想给秦吉胜与李承乾接触的机会,总之极尽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鼓动这个十几年的朋友跟他一起回国。

    “你和大唐太子谈妥了是么?这一次应该会带走一大批武器吧?”秦吉胜摇了摇头,盯着松木小鬼子看了半天,发出长长一声叹息。

    “一步慢,步步慢放,腹部,不要挣扎了,到苏我大人这边来吧,以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重用,我们一起辅佐苏我大人。”松木小鬼子并没有否认,只是一个劲儿的劝说,试图说服秦吉胜。

    “你走吧,若还惦念十几年的私交,就给我留下一条船。”有着双重身份的秦吉胜自然不会跟着松木小鬼子走,他有信心李承乾绝不会为难自己,甚至留下来得到的好处很可能会远远超过松木珪。

    不过这些话秦吉胜是不会告诉松木的,这是他最大的秘密,而且他相信能够出卖自己的一定是自己的朋友。因为外人并不了解你的一切,就算是想要出卖你也找不到理由,但是朋友就不一样了,他了解你的一切,知道你的过往,出卖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这样,这一晚的谈话成了这次松木珪与秦吉胜之间的最后一次长谈,而且从这一晚开始,两个十余年朋友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

    (本章完)

第900章 归化人的打算(下)() 
第八九八章

    一日之后,松木珪早就走的没了影子,西市一间不起眼的小店当中,李承乾与秦吉胜相对而坐,位置与上次给夜魅和杨雨馨送行的位置一般无二。

    “太子殿下,臣敬殿下一杯!”

    “本宫不习惯在谈事情的时候饮酒,所以有什么话你可以直说。”李承乾不动声色的看着前面桌上的酒杯,尽管表面上看他是因为秦吉胜的身份不够才拒绝他的敬酒,而实际上作为大唐太子,拒绝饮酒的主要意图是不想与人同归于尽。

    有了上一次他给老程暗中下毒的经历,李承乾对任何事情都十分小心,只要酒不是自己亲自拿出来亲自倒出的,除非是老头子或老妈让他喝,否则他绝不会尝上一滴。

    这可能就是越活越怕死的原因吧,虽然老崔不止一次暗示过他,数十年内他的小命没有任何问题。

    “殿下,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殿下恩准。”秦吉胜眼中闪过一丝不甘,不过却被他借着放下酒杯低下头的动作掩饰了过去。

    “既然你都知道是不情之请,那就不要说了!”李承乾手中象牙骨折扇往桌上轻轻一敲,上身微晃便有起身要走的意思。

    “殿下……”看到李承乾要走,秦吉胜有些急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单膝跪倒在他面前:“殿下,请看在杨天使者和‘红衣’使者的份上,对我归化人施以援手。”

    “杨天与‘红衣’么?他们两个似乎不是归化人吧?”李承乾不动声色的问道。

    “可是……,可是殿下,两位使者目前是归化人的最高统领。”

    “不用拿他们两个来说事儿,就说你们到底想作什么便好,不要把本宫当成那个小傻蛋。”李承乾轻轻哼了一声,别人说宁可相信天下有鬼,也不要相信他的嘴。但他却认为,宁可相信天下有鬼,也绝不要相信倭人的这张嘴!

    想想后世的时候这帮小鬼子都干过什么,李承乾就很难想信他们,尽管秦吉胜拿着称心的信物,暗语也对的很清楚。

    这下子秦吉胜也没招儿了,李承乾摆明了车马表示不信任,让他事先准备好的说词全都化为镜中花、水中月。他不知道李承乾为什么态度会有这样的转变,前段时间大军出征的时候,似乎还很信任他,可是现在却表现出严重的不信任,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事实上这期间什么都没有发生,区别只是李承乾小市民的思想在作怪,而且后世有一种很经典的话来形容易他的这种思想,那就是——总有刁民想害朕!

    “说吧,你们归化人到底想要干什么?”看到秦吉胜不再说话,李承乾又追问了一句,不过声音却带着一股寒意。

    没办法了,眼看再不说清楚自己的目的就有人头落地的风险,秦吉胜只能实话实说:“尊敬的殿下,我归化人想要独立,想要建立一个属于归化人的国度,还望殿下恩准!”

    沉默,良久的沉默之后,就在秦吉胜冷汗已经将后背的衣衫侵湿的时候,李承乾终于开口说道:“本宫为什么要支持你们?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虽然李承乾的本意就是想要让归化人闹腾起来,在倭国制造麻烦,但是这不等于他就会马上同意秦吉胜的要求,毕竟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不会珍惜,李承乾可不想自己的计划因为一时性急而功亏一篑。

    “我们会永远向大唐效忠,生生世世为大唐番属,永为大唐守住东大门。”秦吉胜咬牙说道。这已经是他的最后底线,来之前所有归化人有过一次决议,定下这条最后的底线。

    不过,秦吉胜明显低估了李承乾的胃口,就在他满心以为李承乾会点头答应的时候,却听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不够,远远不够,人是会变的,就算是本宫现在相信你,但本宫却不相信你们归化人的后人,而且现在的倭国也是大唐的属国,本宫完全没有必要舍本逐末,费尽力气去扶植另一个势力。”

    “可是,可是现在的倭国已经脱离了大唐的控制,他们……”秦吉胜心中一急,猛的抬头急声说道。

    “不如你听听本宫的建议如何?”李承乾摆手打断秦吉胜,不紧不慢的说道。

    “愿听殿下吩咐!”

    “拿下对马岛,把海峡交给大唐管理,并且你们还要鼓动新罗与百济向高句丽的背后发动攻击,牵制高句丽的精力。”李承乾说的很慢,根本不管秦吉胜越皱越紧的眉头。

    “殿下,这,这太难了,外臣很难办到。”等李承乾说完了,秦吉胜有些为难的说道。

    打仗是要死人的,归化人想要独立,最希望的是李承乾能够派出大唐的精锐部队,帮他们打仗,等到大唐将倭国天皇还有苏我氏的主要战力全部解决之后,由归化人坐享渔翁之利。

    在一系列归化人中,他们在倭国商量的结果是李承乾现在需要功绩,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一支境外的力量宣布对他效忠,这无疑是一种提高他声望的最好方式。

    可是作为归化人的代言人,秦吉胜万万没有想到李承乾的胃口这么大,对整个倭国的效忠竟然不屑一顾,言词之间多有贬斥之意不说,甚至还提出了如此让人为难的条件。

    “很为难么?”李承乾嘴角微微牵动,看着秦吉胜说道:“想要独立就要有牺牲,想让本宫支持你们,你们就要让本宫看到你们的价值,否则如果只是一句红口白牙的效忠,你们认为本宫会缺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