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经过美国调查团的调查和中国方面确实有效的配合,美军调查团才知道原来中国远征军使用了炮艇机和燃烧弹作为主要手段,在奇袭的情况下才歼灭了苏军的第2坦克集团军,而且苏军方面并未出动空军,制空权始终在中国人手中,而且中国远征军的损失远要比他们声称的大上很多倍。

当这样一份报告出现在杜鲁门的办公桌上之后,杜鲁门才意识到红色帝国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外强中干,或许远东只不过是一个特例中的特例罢了,杜鲁门对于这个盘踞在欧洲的红色庞然大物充满了警惕。

宋雨航在思考国内外关系的时候,美军第5军第1师和第29师的各一个团作为先头部队开始对奥马哈海滩进行抢滩登陆。

冲天的炮火和硝烟,身亡士兵的尸体漂浮在海面之上,滩头到处都是被遗弃的物品,美军士兵的尸体随着海浪来回地翻滚,后续的士兵必须在海中踩着同伴的尸体向前爬,而从高地上德国人倾泻下的弹雨很快又将他们变成了尸体。

奥马哈海滩同犹他海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说犹他滩头是地狱的话,那么奥马哈海滩绝对将会是地狱的第十九层。

在历史上奥马哈海滩是五个登陆滩头中损失最惨重的,一向有“血腥的奥马哈”之称。宋雨航听着电台内美军指挥官撕心裂肺的呼喊,他突然想起了后世1994年纪念诺曼底登陆五十周年的会址就设在奥马哈海滩上,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经典战争影片《拯救大兵雷恩》的片头那二十多分钟令人震撼的战争场面,反映的正是奥马哈滩头上所发生的惨烈战斗。

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美军两个团几乎全部被德国人压制在了水中或是运输艇的残骸边,不得已艾森豪威尔下令第五军继续派出预备队,与犹他滩头血战至死不退顽强前进的中国远征军相比,艾森豪威尔为美国陆军的表现感到无比的羞愧,但是同时也庆幸他坚持要宋雨航亲自指挥他的远征军参加此次登陆作战。

奥马哈位于犹他海滩的东面,科汤坦半岛南端维尔河口到贝辛港之间长6。4千米的海滩,海岸是三十多米高的悬崖陡坡,有四个被海水冲刷出的深谷,成为通向内陆的天然出口,海滩上高低潮之间的落差约为270米,海滩是硬质沙地,上面筑有高耸的鹅卵石堤岸,后面是沙丘,草地,树林,唯一通向内陆的道路沿途有三个小村子,村舍都是用厚石砌成,四周是一片田野,田间土埂上长满了小树,这就是诺曼底地区特有的树篱地形,易守难攻。

德军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在低潮线到高潮线之间设置了三道障碍物,还混杂有大量水雷,在卵石堤岸上筑有混凝土堡垒,在堡垒前有蛇腹形铁丝网和地雷,四个出口都用地雷和钢筋水泥障碍物封死。海岸上有16个坚固支撑点,配有机枪和反坦克炮,悬崖上还构筑暗堡,内有威力极强的88mm火炮,炮火杀伤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海滩,在霍克角悬崖上还有6门155mm海岸炮,对海上军舰的活动构成极大威胁。

盟军之所以选择这里登陆,是因为从维尔河口到阿罗门奇之间正处在美军犹他海滩和英军海滩当中,位置非常重要,而这段32千米长的海岸只有这一段还勉强可以登陆,其余地段都是悬崖绝壁根本无法登陆。此外盟军认为这里的守军是第716海防师的一个团,既无装甲部队,又无机动车辆,士兵又多是后备役,战斗力很差。实际上,3月中旬隆美尔为加强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力量,从圣洛调来精锐的野战部队第352步兵师,该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部署在奥马哈,而盟军情报机关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才查明第352师的去向,为时已晚。

在奥马哈登陆的是美军第5军第1师和第29师的各一个团。由霍尔海军少将指挥的O编队负责运送。2月26日三时到达换乘区,当时海面上风力五级,浪高12米,有10艘登陆艇因风浪太大而翻沉,艇上所载300名士兵就在海面上挣扎。没有翻沉的登陆艇上的士兵绝大多数人都晕了船,再加上海水打进艇内,士兵们又冷又湿,当到达海滩时,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

更糟糕的是盟军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中,最初为达成战术上的突然性,在预先航空火力准备时没有对这一地区进行轰炸。2月26日五时五十分,由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组成的舰炮火力支援舰队实施四十分钟的舰炮火力准备,可由于害怕霍克角德军岸炮射击,军舰只是在远距离上进行射击,准确率很低。

六时由480架B…26轰炸机对德军防御阵地进行直接航空火力准备,投弹达1285吨,但当时云层又低又厚,飞行员怕误伤己方部队,故意延迟30秒投弹,结果1285吨炸弹都落在5千米外,所以德军的防御工事和火力点大都完好无损,当盟军的火力准备刚一结束,德军的炮火就开始射击了。

计划伴随登陆兵上陆提供及时火力支援的水陆坦克,在西段的32辆中有27辆在下水后的几分钟里就因风浪太大而沉没,余下的5辆中有2辆是驾驶员技术高超战胜风浪驶上海滩的,另3辆要归功于一位坦克登陆艇长的主动精神,他见第一辆坦克刚下水就在风浪中沉没,立即命令关上艇首门,将余下的3辆直接送上海滩。

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战地下炮位

在东段指挥官琼斯准将见风浪太大,水陆坦克无法下水,就命令将坦克直接送上海滩,但这样一来到达海滩的时间提前了,为了等待配合作战的装甲车辆,坦克登陆艇不得不在海岸附近徘徊等待,德军抓住机会猛烈炮击,击沉了2艘坦克登陆艇。

直到六时四十五分,剩余的水陆坦克和装甲车辆才驶上海滩,可刚上海滩,就被德军炮火摧毁了好几辆。

接着第一波1500名士兵开始突击上陆,因为海中有一股向东的潮汐,以及岸上迷漫的硝烟,使得士兵难辨方向,队形也变得混乱。上陆时士兵们要先趟水涉过一米多深,50至90米宽的浅水区,再要通过180至270米宽毫无遮掩的海滩,才能接近到堤岸,而且这一切都在德军密集而猛烈的炮火下。

所以在最初的半小时里,这1500名士兵根本无法投入作战,只是在浅水中,海滩上为生存而苦苦挣扎。在第一批登陆的8个连中只有2个连登上预定海滩,但也被德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

由工兵和海军潜水员组成的水下爆破组,伤亡惨重,装备丢失损坏严重,但仍克服困难冒着德军炮火开始清除障碍物,在东段开辟出两条通路,在西段开辟出四条通路,可惜在涨潮前来不及将通路标示出来,后续登陆艇一直找不到通路,拥塞在海滩上听任德军炮击。

最后的结果是美军的前一个梯次的两个团的攻击成为了无效攻击,第二梯队的美军官兵必须沿着海岸边三十多米高的悬崖陡坡前行,在整个奥马哈海滩上有四个被海水冲刷出的深谷,成为通向内陆的天然出口。

他们需要做的是将德军设在那里的工事摧毁,将堵塞的谷口的障碍物爆破掉,然后向德军阵地纵深推进,看似简单的计划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死亡之路,事实证明往往越简单的任务就越难完成。

宋雨航站在艾森豪威尔的身后望着战术参谋在不断地标注奥马哈海滩上的德军火力点,宋雨航就想不明白,之前这些情报人员都干什么去了?怎么总是来这么无用的马后炮啊?现在前方都已经尸横遍野了,情报也终于核实准确了,难道这个所谓的核实非得用士兵的生命去核实吗?

宋雨航有一种想将盟军情报部长威尔德少将一脚踹出去的冲动,胖乎乎的威尔德让宋雨航越看越不顺眼,无奈之下宋雨航只好将头转向一旁,落得个眼不见心为静。

美军第五军在“奥马哈”滩头遭遇了德军顽强的抵抗,血战从黎明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已经得到3次增援的美军依然无法有效打开滩头阵地,四道沟谷依然有效的控制在德国人手中,无奈的美军只好用战列舰冒险抵近海滩,意图使用大口径舰炮直瞄摧毁德军位于沟谷两侧高地上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而在犹他滩头的中国远征军第五轻装师显然要比美国人顽强得多,已经突破了德军四道防线的中国士兵在第五道防线上同增援而来的德军装甲掷弹兵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大血战。

双方几乎都装备具有时代意义的突击步枪,M1944对G44,在狭窄的战壕中双方都在拼命的发射着弹药,从交通壕上飞来飞去的手榴弹,显然双方都是经验老到的久战之兵。

德国人同样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战技专业并且无比顽强,战斗意志如钢铁般坚硬的对手,他们引以为豪的战斗意志在这里丝毫发挥不了作用,因为他们的对手比他们还有顽强得多。

对于中国军队,德国人一直以来的评价并不高,虽然中国军人的意志堪称顽强,但是中国军队缺乏系统的参谋指挥机构,军队杂乱缺乏统一编制、训练、武装、派系分立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通过此番交手,中国军队精悍的战技和顽强不惧牺牲的精神彻底的震惊了德国军方,他们需要对这个当年的学生进行重新的评价,很显然,老的一套评价已经过时了,中国军队已经浴火重生了。

在位于巴黎的德军西线总指挥部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在巨大的沙盘前来回地踱步,各方面汇聚而来的情报表明盟军从2月26日凌晨开始的进攻并不是所谓的佯攻,而是一次真正的蓄谋已久的大进攻。

但是柏林方面的元首却不这样认为,希特勒一直固执的认为盟军是在进行一次空前的战略欺骗,即便是埃尔温·隆美尔和弗雷德里希·多尔曼轮番进言,希特勒一直固执的坚持己见。

因为几乎全部的战略机动的装甲师都直接掌握在希特勒的手上,所以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盟军在诺曼底一步步的前进,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非常清楚,如果战况继续下去的话,那么诺曼底被盟军突破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一旦盟军的装甲部队打规模的登陆,占领了足够纵深的登陆场,那么一切就都晚了,但是事实是他手头的兵力却不足以将盟军赶下海。

唯一让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庆幸的是帝国装甲师和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被卷入了战斗,这使得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能够动用的装甲师达到了三个之多,在多次向希特勒请示不果之后,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决定以手中现有的兵力集中向奥马哈海滩和犹他滩头实施一次有限的反击。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的意图十分明显,将犹他滩头和奥马哈海滩这两处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显然都是盟军最为精锐的部队所在,其他处登陆的英国人和加拿大人、澳洲人在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眼中就是不堪一击的代名词,打就要打其战斗力最强之部队,以求得击溃一点震撼全线的作用。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显然是一个经验丰富并且极为冷静的战略战术指挥官,拥有典型日耳曼人的谨慎和精确的性格,可以说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的决定对于在犹他滩头抢滩登陆的中国远征军第五轻装师和奥马哈海滩抢滩登陆的美国第五军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

相对来说中国远征军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已经在滩头占据了大约1。2公里的纵深,后续的装甲车辆正在由坦克登陆舰不停的输送上滩头,而第十六团和第十七团的装甲步兵则在犹他滩头后的沼泽中同德军在反复争夺纵深阵地。

双方的指挥官都明白,一旦沼泽地域被突破,德军将彻底失去了抑制中国远征军在犹他滩头突破的最好战机,所以在犹他滩头后沼泽的三道防线争夺战中,德军几乎是寸步不让,尤其是几辆残存的野蜂自行榴弹炮,给沿着沼泽小径进攻的中国远征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对于德军残存的野蜂自行榴弹炮,中国远征军只能依靠刚刚上岸在滩头阵地摆开架势的105毫米榴弹炮进行火力压制,但是美制105H毫米榴弹炮无论从口径还威力上都远远不及野蜂自行榴弹炮的150毫米口径,不过德军的野蜂自行榴弹炮还要顾及盟军的空中支援,不得不频繁的转移阵地。

盟军方面对于德军在滩头以及纵深修建的大量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也是伤透了脑筋,因为普通的航弹和炮弹根本无法威胁到这些工事,只有战列舰大口径的舰炮才能够做到彻底的摧毁,但是这些还不是最令盟军头痛的,最令盟军头痛的是德军在防线背后修建的永久性地下火炮发射阵地。

这些隐蔽在地下的火炮发射阵地内有地下通道,完成发射的自行火炮和牵引火炮可以沿着地下通道转移阵地,同盟军大玩躲猫猫,占据了火力绝对优势的盟军一时间也无法将这些机动性极强的德军火炮全部摧毁。

唯一的办法就是地面部队加快突击速度,直接捣毁德军的地下火炮发射阵地,已经迂回到犹他滩头侧翼纵深的樊波虽然成功的突入了德军在沼泽后的最后一道有效永久性防御阵地,但是他身边的三百名突击队员此刻仅仅不到百人了,第二机械化军第五轻装师,装甲步兵第十五团可以说已经被彻底打残了,具体的伤亡樊波不清楚,但是根据他的估计,全团参加抢滩登陆的三千名官兵的伤亡很可能达到了70%甚至更高。

樊波非常清楚,70%的伤亡其实早已超过了一支部队崩溃的最高上限了,一般的来说即便是王牌部队,一旦伤亡超过50%的话,那么这支部队就将要面临崩溃,很显然中国远征军不是一般的王牌部队,而且抢滩登陆原本就是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死之战,登陆部队是绝对没有任何退路的,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突破敌人的防御,将滩头完全的攻占下来,并且向纵深进行突击,给后续部队提供一个安全并且纵深充足的滩头阵地。

不过樊波率领的突击队此刻的状况也并不太好,他们的弹药也将要用尽,望着远处从地下喷出的一团团火光,樊波目光坚毅道:“弟兄们,德国人的地下火炮发射阵地就在我们眼前了,他们每多发射一枚炮弹,我们在滩头的战友们就要蒙受巨大的伤亡,将全部的木柄加重手榴弹集中一下,等攻下德军火炮阵地之后,给他们的炮管里面都塞上一枚,送他们回姥姥家!”

“上刺刀!”樊波率先拔出了刺刀咔嚓一声卡在了M1944突击步枪上,然后卸下弹夹看了看里面已经为数不多的子弹,随后又检查了一下只剩下一个弹夹的M1911手枪,将身上其余没用的东西全部丢弃后,樊波轻轻一挥手,整个人如同一只轻巧的狸猫一般的贴着地面窜了出去。

跟在樊波身后的中国士兵已经不足百十人了,他们一个个目视着前方地下的德军火炮阵地,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气氛在蔓延着。

当樊波等人抵达德军地下火炮发射阵地的时候,他们欣喜的发现其地面上并没有德军的火力点或是步兵掩护部队,但是随即樊波就意识到了,他们从地下火炮发射阵地的所谓窗口根本无法靠近这些在不停发射炮弹的地下火炮阵地。

因为150毫米大口径火炮每次发射所产生的次声波和炮口冲击余波足以将靠近附近二十米的人震得鼻口流血而死,而且地下火炮发射阵地距离天窗尚且还有十米左右的高度,底下全部是混凝土水泥地面,冒然的跳下去非死即残。

“一定有入口的!大家分散都找一找!”发觉德军射击频率越来越快的樊波已经意识到了德国人很可能马上就要转移阵地了,一定要将这五门该死的自行榴弹炮全部炸毁在这里。

入口没有找到,但是德国人却要准备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