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烧火棍。在危急时刻,能够打响手中的火铳,这不是强兵又是什么?
生死关头,关宁军的各级将佐也没有辜负吴三桂对他们的期望。
总兵高大节身先士卒,在部下被叛军冲散后,带着身边仅存的数名亲兵奋勇厮杀,竟让十数西安满鞑子伏尸一地。眼看越来越多的满鞑子围住了自己,高大节自知难以身免,便一把拽过自己的亲兵统领,让他马上走。那亲兵统领忠心耿耿,哪里肯弃主将逃生。高大节见状,竟是拔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对他亲兵统领喝道:“你若不走,我便自尽于此!”
那亲兵统领被惊住,不待他开口,高大节一把将他推开,然后头也不回拔刀冲向了纵马奔来的满州叛军。
亲兵统领听得分明,高总兵在冲杀时,对他喊了一句:“若能活下去,照顾好我爹娘!”
孤立无援的高大节在死战之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苏拜部擒获。被擒时,其身中十数刀枪,血如泉涌,犹自酣战,直至力竭。
。。。。。。
中军大帐坐镇的郭壮图不断的收到各营传来的坏消息,因为黑夜,各营虽然奋勇组织抵御,但却难以同白天一样迅速集结,而苏拜和赵良栋的叛军却凭借先发制人和黑夜的优势,不断冲击各营,致使整个闯王寨陷入空前混乱之中。很多军官组织不了部下士兵反抗,很多士兵因为没有军官的指挥团团转,彼此之间也因为叛军的穿插而失去联络,结果尽而如无头苍蝇般在营中四处乱窜,间接导致更大的溃乱。
最让郭壮图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闯王寨的东边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虽然黑夜之中不知道来了多少清军,但郭壮图清楚,鳌拜定然就在他看不到地方注视着闯王寨。
宁古塔都统安珠瑚最先率部赶到,其部数千生女真顾不得喘息就挥刀杀进已经陷于混乱的吴军大营。
“真鞑子来了!”
清军八旗的出现,让顾此失彼,人心惶惶的吴军开始和白天一样出现大规模的逃亡。原先由明军和绿营改编而来的各营担心他们会落得和白天被抛弃的兵马一样的结局,不顾郭壮图的严令,丢弃了防线向着黑夜中的四野仓皇逃出。
清军主力来得太快了!
纵使王屏藩等吴军大将成功压制了面前的叛军,在面临突如其至的清军主力时,也是难以招架。
安珠瑚部沿着苏拜部撕开的通道在吴军大营中到处驰骋,所过之处,吴军根本无法有效防御,只能狼狈后撤。
“大清巴图鲁在此,降者不杀!”
安珠瑚按鳌拜的吩咐,命令手下通晓汉话的八旗兵大声用汉话叫嚷投降不杀,不少吴军因为过于恐惧,又不知清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只知己方大乱,到处都是大火,士气军心全无,竟然就此跪地投降。
噩耗不断传向中军大帐。
总兵高启隆阵亡!
总兵祁三升被俘!
总兵杨威被围!
总兵李如碧降清!
。。。。。。
闯王寨中,除了郭壮图的本部,其余各营大多已经崩溃。清军每斩杀或擒住一员吴军大将,便会大声叫喊。阵阵的叫喊声,极大的动摇着尚在顽强抵抗的吴军,最后,就连一些关宁军的将领也被这一阵阵的喊声吓得昏了头去,落荒而逃。一些脑子稍微清醒的一点将领,竭力约束着部下,试图和中军会合,可是溃兵四散冲击,很快便将他们也裹胁进去。
清军在鳌拜的指挥下,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的冲击着吴军大营。他们疯狂的砍杀吴军,只为制造更大的混乱。
吴军终于大崩溃,所有的吴军士卒在黑夜中、在清军的追杀中夺路而逃。为了活命,他们已经丧失了理智,不管前面堵住自己的是谁,他们都毫不犹豫的挥刀砍杀。
一群群慌不择路的吴军被另一群慌不择路的吴军砍杀,他们的尸体铺满平原,铺成一条血路。沿着这条血路,成千上万的吴军士兵不顾一切的奔跑着,头也不回,也不敢回。到处都是溃散的吴军,也到处都是不幸死在乱军之中的尸体。
面对此等乱象,就算当世名将的郭壮图也无力回天。他突然拔剑在手,剑尖竟是对着自己的胸膛。侍卫亲兵见状,猛的扑上前去,死死抱住他。郭壮图暴怒无比,大骂这些护主的亲兵。骂够了,他笑了起来。笑够了,他的双眼竟然流出了泪水。
亲兵们呆了,怔怔的望着大将军。
“为什么不让我死,为什么!难道要我受鞑子的耻辱吗!”
一名亲卫哽噎着上前说道:“大将军,我军虽败,可只要大将军在,还有力挽狂澜的时候!”
听着那亲卫声泪俱下的声音,郭壮图苦笑一声,摇头道:“力挽狂澜?你现在叫我如何来力挽狂澜?几万人马,就这么完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我还如何来力挽狂澜?!我又怎么有脸去见王爷!。。。。王爷,我对不住你老人家啊!。。。”
郭壮图真是痛心万分,恨不得一死了之。
闻讯赶到的大将杨坤劝道:“大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是败了,可王爷还没有败!我们还有两路大军!大将军万不能就此灰心,王爷临行前再三叮嘱,大将军难道忘了吗!”
“我!。。。”
郭壮图一个激灵,想到了岳父临行前的交托,他咬了咬牙,毅然吩咐道:“诸将都随我走!”言毕,即向前踏步而去,走了数步,却突然回头看了眼大火肆虐的北方,恨声说道:“有朝一日,我郭壮图必屠尽满鞑全族,必将鳌拜活剥,以泄今日之恨!”
“走,保护大将军!”
杨坤一声令下,残存的关宁军立即随着他往西面撤退。郭壮图的亲卫将他护在中间,唯恐大将军有个闪失。途中,遇到挡道的溃兵一律格杀。
郭壮图的中军本来就是军中的骁勇之士,最为精锐的兵马,作战向来勇猛,那些毫无士气的溃卒如何抵挡得住。一些溃兵见这支人马极其勇猛,又见他们声称是大将军郭壮图的亲卫部队,便都跟随于后。
黑夜混乱之中,想要活命,最好的办法就是跟着一支有实力的人马一起冲出重围。至于他们跟着的是不是大将军的亲兵,却是谁也不去问了,眼下总得先跟出去活了命再说。很快,郭壮图的队伍后面就出现了一条长长的尾巴,这些溃兵不仅有溃下来的关宁军,也有投降的明军和收编的绿营。
天亮之后,郭壮图他们竟然逃出一条生天,后面没有发现清军追击。在一座不知名的石桥边,郭壮图下马歇息,半刻后,他让杨坤统计人员,询问诸将都有哪些人跟了出来,尤其是王屏藩有没有撤出来。
杨坤摇了摇头,王屏藩在叛乱初始,就奉郭壮图的命令去镇压苏拜部,所以没能和他们一起撤出来。眼下生死未知。
郭壮图心中很难过,也很惋惜,因为王屏藩是员大将,也是关宁军中为数不多能被他岳父看中的将领。就是夏国相和胡国柱对王屏藩也是佩服无比的。要是王屏藩丧于此役,恐怕岳父知道后,定会伤心不已。
许久,郭壮图轻叹一声,收拾残兵继续后撤。
。。。。。。。。。。。。。
作者注:正史,高大节,又名高得捷,汉族英雄,吴三桂部大将,两次大败清军名将岳乐,两次征服江西全境,最后屡遭谗言,忧愤而死。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辫子
郭壮图希望王屏藩能撤出来,但王屏藩却没能撤出来。
苏拜部作乱后,王屏藩立即率部前往镇压。但很快,因为赵良栋部的叛乱,整个闯王寨的吴军都陷于混乱之中。眼看着到处都是溃散的士卒,王屏藩知道不好,于是立即将自己能控制住的兵马集结起来,凭营据守,结成一道防线,原是避免恐慌和混乱蔓延,然后等稳住阵脚再绞杀作乱的叛军,可眼看着已有成效,顶住了苏拜部叛乱鞑子兵的攻势,背后却遭到清宁古塔都统安珠瑚率领的八旗兵袭击。
在清军、叛军、溃军的三方冲击下,王屏藩没能守住营盘,不得不领残部随溃军一起后退。一路上,看到大营一片乱象,看到处到都是倒在血泊中的尸体,王屏藩心在不停滴血,他很不甘心,清廷明明已经就剩一口气,他们明明只要再进一步就能拿下整个北方,拿下整个关内,可为何却在黄河边受此重创,甚至于他王屏藩今日都可能折在这里?
为什么苏拜会反,为什么赵良栋会反,为什么!
王屏藩真的不甘心,实在是不甘心,他想聚拢溃兵,哪怕不能挡住清军,也要减少损失。可是清军却不肯放过他们,根本不给他聚拢溃兵的机会。每当他聚拢了一点溃兵,尾随在后面的清军都会立即冲杀过来,来回几次,王屏藩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顾不得那些溃兵了。可他却仍不甘心,仍想收拢溃兵,挡住清军。这时,他的部下周泰却请求他不要再管那些溃兵,赶紧先撤,要不然就走不了了。
其余的将领也纷纷劝说,一个副将甚至跪在王屏藩的面前,哭着说道:“将军,撤吧,没救了,那些溃兵只想逃命,军令对他们根本没有用了!我们不可能再收拢他们,将军要是再不走,清军就上来了!”
“大将军不知音讯,单凭我们,根本阻挡不了清军,将军,撤吧!”
王屏藩的一些亲卫也上前劝说他赶紧离开此地。然而,面对部下和亲卫的苦苦哀求,王屏藩却如石人般一动不动。他双目赤红,环视众人,怒道:“你们怕死了?!若非怕死,你们怎能要我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从辽东一起过来的弟兄在此丧命!”
“将军,我们。。。”
王屏藩的部下大多羞愧的闭上嘴,因为他们都是辽东人,从他们的父祖起就是关宁军的一员。今夜,溃乱的不仅仅是那些南下收编的兵马,还有和他们一起从辽东来的同乡,甚至,是他们的亲戚。他们也是被这乱局吓住了,只想赶紧离开这里,但他们不是真的怕死,不是真的想抛弃那些辽东子弟。
不过,有人羞愧,却也有人不羞愧。一个游击不甘道:“将军,大军都乱了,就算我们这里能挡得住清军,可那些人急于逃命,只怕死在自己人刀下的比死在清军刀下的更要多啊!将军,不是末将贪生怕死,实在是事已至此,回天无力啊!”
“你说什么!”
王屏藩把手按在刀柄上,对着那游击狠狠一瞪,吓得对方顿时缩了回去。不过,王屏藩明白,这游击的话虽不中用,可却不代表不是对的,更不代表这些沉默的部下不是这么想的。他痛苦的握紧刀柄,对这游击,也是对所有部下道:“我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我同样知道,如果没有清军驱赶,局面再乱,至少还能有不少弟兄逃出去!但是要是没有人挡住清军,那些能逃出去的弟兄却一定会死在这里!。。。。。夏国相将军就在几十里外,他肯定会派兵来接应,我们在这里多挡住一会清军,夏将军就能多救出一些人,你们知道不知道!”
听了王屏藩这番话,他的部下们都低下头去。他们心中都在挣扎,如果王屏藩豁出了性命也要挡住清军,他们身为部下,也没有别的选择。
“将军置生死于度外,我们这些当部下的也没有什么话好说,难不成我们这些人的性命还比将军更值钱吗!大伙也别想其它的了,紧紧跟着将军便是,真是死在这里,也和将军一起死!”
说这话的是周泰,王屏藩朝他点了点头,对众人又道:“你们也不必担心,胜败乃兵家常事,今天我们败了,但王爷尚在!只要王爷在,我们就没有败!哪怕我们死在这里,我们的家眷也不会被满鞑子欺辱!但我们要是真败了,我们的家眷是什么样的下场,恐怕我不说,你们也应该清楚!”
诸将闻言,都是心中一凛,满州人对付妇孺的手段,他们再是清楚不过。
王屏藩的亲卫赵强豁的拔出刀,毅然叫道:“将军请放心,我等誓死追随,和满鞑子拼了!”
“对,和满鞑子拼了!”
诸将士气均是被鼓动,再无先前那般胆丧。
王屏藩见部下士气被鼓动,立时命他们往四周收拢溃兵,选择一地坚守,无论如何也不能放清军过去。大约聚拢了千余溃兵后,清军再一次攻来。这一次,打前锋的却是叛乱的原陕甘提督赵良栋。
赵良栋立在马上,发现对面的吴军是由王屏藩指挥,心中有些打突,他知道王屏藩的厉害,但身后却有满州大兵们看着,也容不得他胆怯退缩。故打马向前,冲前方叫道:“王屏藩,你死到临头还要充英雄吗?”
听到赵良栋的声音,王屏藩勃然大怒,从人群中走出,扬声骂道:“赵良栋,你这狗贼,王爷哪里对不起你了,你竟然背叛于他!你莫要忘了,你赵良栋可是个汉人,也是割了辫子的!”
“汉人?辫子?”
赵良栋冷笑一声,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道:“我脑袋上的辫子虽割,可我心中的辫子却在!”
。。。。。。。。。。。。。。
作者注:王屏藩,汉族英雄。三藩起事前,每年从内蒙贩运大批军马接济吴三桂,为吴军西北方面统帅。长期与清军将领图海(内阁大学士),赵良栋、张勇、王进宝对峙,不落下风。曾在平凉战役重创图海,阵斩清军两万,最后在宝鸡汉中战役中被打败,羞愤自杀。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谁是汉奸
赵良栋的辫子是在甘肃绞断的,当时他是陕甘绿营响应吴三桂反清的第一人。
赵良栋的反正在当时极大影响了陕甘绿营,甚至于后来反正的汉军参领孙思克也是在听闻赵良栋反正后,才最终决定“弃清从明”。
赵良栋反正之后,吴三桂立即授予他宁夏总兵官一职,后在年初又升任其为陕西提督,将五千多陕西绿营的精锐尽付交于他指挥。
吴三桂这么信重赵良栋的原因除了他知道此人是个难得将材外,最主要的便是洪承畴生前极力向他推荐赵良栋。说陕甘有二杰,分别是张勇和赵良栋。这二杰,但得一人,便可尽得陕甘精兵。若二杰皆得,则无疑是龙虎相助,争夺天下有望。
以洪承畴的阅历和眼光,吴三桂自是不会怀疑他对张勇和赵良栋的评价。只是,可惜的是,张勇在随罗托增援线国安的广西之役中兵败归降了太平军。得知这个消息时,洪承畴尚在,当时就露出了遗憾的表情。吴三桂也很惋惜,不过和张勇齐名的赵良栋能够主动来归,还是让他喜出望外。二杰不能全得,得一人也可。
赵良栋也没有辜负洪承畴对他的高度评价,也没有让吴三桂失望。在追随郭壮图攻入河南后,赵良栋部屡立战功,攻克府县数处,收编招降河南绿营三千余,一直作为前锋冲杀在前。更于首攻开封时配合孙思克部阵斩驸马石琳,又险些第一个攀城攻入开封。虽最终开封没能夺下,但赵良栋的表现无疑得到了吴三桂和手下大将的肯定。所以知道赵良栋也和苏拜一样反了自己后,吴三桂久久不敢相信。
王屏藩也不愿相信赵良栋会是个背信弃义之徒,但事实就是事实,哪怕从前所有人都说赵良栋为人忠义无双,是个不畏权贵,为人耿直的好汉。事实证明,从前他们都看错了赵良栋。
一句“脑袋上的辫子虽不在,可心中的辫子却在!”,说的是那么的豪迈,也是那么的激昂,听到这话的满州将领们对赵良栋都是刮目相看。
赶到的安珠瑚更是连连点头:脑袋上的辫子可以没有,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