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选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杜甫诗选注-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旗而北斗亦为之赤。 

      '五'这句忧边防兵力薄弱。材官,武技之臣。多少,实际是说没有多少。 

      '六'当时独孤及上疏说:”拥失者,第馆亘衔陌,奴婢厌酒肉。”(《通鉴》二百二十三) 

可见武官们的腐比,所以戒以“且莫破愁颜”。这一结,是用警戒的语气。 

                   '七'                      '八' 
韩公本意筑三城  ,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 
   '九'                     '一○'                       '一一' 
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               ,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忱社稷,诸 
君何以答升平'一二'? 

      '七'这首责诸将的无用,不能制止外患,反而借助外力。韩公,指张仁愿,张封韩国公。神 

龙三年 (七○七)曾于河北筑三受降城以拒突厥。 

      '八'这句即筑城本意,是说本打算制止外族的入侵。《汉书》:“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史 

记:淮阴侯传》:“驰入赵壁,拔赵旗,立汉赤帜。”此拔字所本。 

      '九'二句讽刺今日诸将的无耻无能,意在激励他们向张仁愿看齐。岂谓,犹岂料,见得事出 

意外。尽烦,犹多劳。郭子仪收京,败吐蕃,皆借助回纥,故曰尽烦。回纥马,即天骄,翻然,犹反 

而。朔方兵,郭子仪所统。 

      '一○'胡来,指安禄山陷潼关及后来回纥和吐蕃为仆固怀恩听诱,连兵入寇等事。潼关非不险 

隘,然胡来不觉其隘,正是讥诮诸将无人。 

      '一一'一行《并州起义堂颂》:“我高祖龙跃晋水,凤翔太原。”这句是以唐高祖的起兵晋 

…  99…

阳来赞美广平王(即代宗)的收复京师的。钱笺引《册府元龟》:“高祖师次龙门县,代水清。”而 

至德二载七月,岚州合关河清三十里,九月广乎王收西京,因事有相似,故以为比。犹闻,是过去听 

说,现在还听说。 

      '一二'至尊,指代宗。末句责诸将只知坐享太平,不图报国。与“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 

化为侯王”同意。这一结,用反问的语气。 

洛阳宫殿化为烽'一三',休道秦关百二重'一四'。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 

      '一五'                     '一六'                     '一七' 
尧封       ?朝廷衮职虽多预  ,天下军储不自供                    。稍喜临边王相国, 
肯销金甲事春农'一八'。 

      '一三'这首责诸将不知屯田务农,以解决军食。化为烽,指洛阳宫殿焚于兵火。七五五年一 

毁于安禄山,七五九年再毁于史思明。 

      '一四'宫殿都保不住,足见险不足凭,故曰休道(即不要夸口的意思)。百二,是说秦关(潼 

关)险固,二万人足抵当百万人。重,犹险也。 

      '一五'二句紧接休道,言河北藩镇跋扈,国内并未完全统一。沧海,指淄青等处,蓟门,指 

卢龙等处。《禹贡》,原为《书经》的一篇,详述九州的山川、物产,这里的用法,和“尧封”一样, 

都是指版图说的。仇注,“周封尧后于蓟,故曰尧封。” 

      '一六'衮职,指三公。当时武将及诸镇节度使,多兼中书令,平章事等衔,故曰多预。见得 

诸将恩宠已极。 

      '一七'当时地方军阀,不知屯田积谷,但知加强赋敛和扣留朝廷粮饷,故曰不自供。 

      '一八'王相国,王缙。广德二年 (七六四)拜同平章事,迁河南副轊元帅。稍喜,亦不满之 

词。见得当时将帅,连王缙也不如,表扬王缙。所以深愧诸将。这一结,用鼓励的语气。 

回首扶桑铜柱标'一九',冥冥氛祲未全销'二○':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 

      '二一'                     '二二'                     '二三'                     '二 
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  ,总戎皆插侍中貂                    。炎风朔雪天王地 
四',只在忠良翊圣朝'二五'。 

      '一九'这首责诸将徒享高爵厚禄,不知效忠国家。黄生云:“前三首皆道两京之事,此首则 

道南中之事,以回首二字发端,则前三首皆翘首北顾而言可知。他人诗皆从纸上写出,惟公诗从胸中 

流出,口中道出:而且道时之神情面目,俨然可想,所以千载犹有生气也。”扶桑,泛指南海一带。 

唐时岭南道有扶桑县,属禹州。铜柱,东汉马援所立,玄宗时,何履光以兵定南沼,曾复立马援铜柱 

 (《斩唐书:南蛮传》)。 

      '二○'氛祲,即所谓“妖氛”。时南诏背唐与吐蕃连结。 

      '二一'二句写南方朝贡断绝。正见氛祲未销。越裳,周代南方国名。唐时安南都护府有越裳 

县,翡,赤雀。翠,青雀。唐岭南道有南海县,属广州。其地出珠。 

      '二二'殊锡,犹异宠。大司马,即太尉。唐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并正一品。当时中 

兴诸将中惟郭子仪、李尤弼曾进位太尉,所以你为“殊锡”。 

      '二三'这句泛指一般将帅及节度使而带“侍中”之衔的。没有例外,所以说”皆”。唐门下 

省有侍中二人,正二品,其冠以貂尾为饰,插在左边。这两句和“将帅蒙恩译”(《有感》)、“高 

官皆武臣” (《送路使君》)同意。 

      '二四'末二句勉励诸将,为国效命,恢复国家旧有的版图。炙风指南方之地,即前四句所说。 

朔雪,指北方之地。春秋称周天子为“天王”。天王地,即《诗经》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五'翊,辅佐。这一结,用勉励的语气。——按 《唐书:代宗纪》载:广德二年七月,太尉 

李光弼薨于徐州。九月,河东副元帅、中书今、汾阳郡王郭子仪加太尉,子仪三表早让太尉。《郭子 

… 页面 200…

以传》曾载其词,略云:“臣位为上相,爵为真王,恩荣己极,功业已成,太尉职雄任重,窃忧非据。” 

可见太尉一职的崇高。钱谦益谓此诗乃戒朝廷不当使中官为将,故以殊锡为指李辅国,未免歪曲事实。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一六'。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二七'。主恩前后三持节'二八',军令分明数举杯'二九'。西蜀地形天下险,安 
危须仗出群材'三○'! 

      '二六'这一首赞美严武,责镇蜀诸将的平庸。永泰元年(七六五)四月,严武卒,杜甫无所 

依,五月,携家离成都草堂,因时当春后,又被逼离去,有似被驱逐,故曰锦江春色逐人夹。夔州地 

接巫峡,又时当秋季,心中复追念着知己的朋友,而这位朋友又是国家难得的良将,所以只觉得万壑 

生哀。 

      '二七'严武死后,赠尚书左仆射 (从二品)。天子私使叫做中使。望乡台,在成部之北。 

      '二八'严武初为东川节度使,再为成都尹,最后又为剑南节度使,故曰三持节。节,符节, 

古之出使者,持以为信。魏晋以后,遂有持节的名称。 

      '二九'军令分明,是说信赏必罚,令出如山。正因为这样,所以能“好整以暇”,常常饮酒 

赋诗 (武与杜甫,有诗唱扣)。 

      '三○'赵次公云:“安危,安其危也。”接末二句亦即《奉待严大夫》诗所谓“重镇还须济世 

才”意。七六二年严武初镇蜀而罢,高适代之,即有徐知道之乱,及松、维、保三州之沦陷;七六五 

年武再镇蜀而死,郭英又代之,不数月即有崔旰之乱,英又反为旰所杀。末二句便是从这些事实中总 

结出来的理论。这一结,用提醒的语气。——郝楚望云:“此以诗当纪传,议论时事,非吟风弄月, 

登眺游览,可任兴漫作也。必有子美忧时之真心,又有其识学笔力,乃能斟酌裁补,合度如律,其各 

首纵横开合,宛然一章奏议。” (《杜诗本义》下卷引) 

… 页面 201…

                                       秋兴八首   * 

                                          '一' 
玉露凋仿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二'                                             '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 
      '四' 
暮砧 。 

      * 《秋兴八首》是七六六隼(大历元年)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秋兴的兴, 

读去声,因秋以发兴,故曰秋兴。自七五九年杜甫弃官客秦州,到现在,他足足过了七个年头的漂泊 

生活,而在这七年中,国家命运也并未好转,当此秋气萧飒,自然要触景伤情了。《秋兴八首》的中 

心思想是“故国之思”,是对祖国的无限关怀,个人的哀怨牢骚也是从此出发的。篇中“每依北斗望 

京华”、“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全诗的纲目。由于心怀故国,所以虽身在夔州,而写夔州的反少, 

写长安的反多。长安,原可以说是杜甫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困守过十年,做过官,也有过田园,所 

谓“杜曲幸有桑麻田”,所谓“故里樊川菊”,因而在第一首里便有“孤舟一系故园心”的话。但由 

于杜甫听最关心的不是个人狭小的家园,而是整个国家,所以关于长安的描写又全是有关国家兴衰治 

乱的大去处,如曲江、昆明池等,而对于“杜曲桑麻”、“樊川秋菊”,反而撇在脑后,全未触及。 

这种爱祖国胜干爱家园的精神,便是《秋兴八首》的真正价值之所在。《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 

来说,可分两部,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大抵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道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 

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纳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走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 

现实。至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 《秋兴八首》为杜甫惨 

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合情,或借古为喻,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律诗本是一种具 

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因此,对于一首律诗 

特别是象 《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功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 

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鬰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 

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是不错的。 

      '一'首二句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玉露,即白露。杜诗多用白露,这里不用,大概是因 

为白字属重唇开口呼,其音重浊,用在这里不合适,而玉字属牙音合口呼,共音轻徐,用作开篇第一 

字,读起来自有“其来于子”之妙。又下文有白帝城,为了避免重复,也最好不用。《水经注:江水 

注》:“江水历峡,东逞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享午夜分,不见曦月。”萧森, 

萧瑟阴森。 

      '二'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波浪蹴天,故曰兼天涌,风云匝地,故曰接地阴。二句 

极写景物萧森阴晦之状,自含勃郁不平之气。身世飘零,国家丧乱,一切无下包括其中,语长而意阔。 

      '三'二句落到自身,感叹身世之萧条。杜甫去年秋在云安,今年秋又在夔州,从离成都以后 

算起,所以说“两开”。开字双关,菊开泪亦随之而开,所谓“飒飒开啼眼”(《得舍弟观书》)。 

 “他日”有两种相反的含义,一指过去,犹往日或前日,一指将来,犹来日或日后。《南史》卷六十 

二《徐陵传》:“初,(陈)后主为文示陵,云他日所作,陵嗤之曰:都不成词句。后主衔之。”所 

谓“他日所作”即前日所作。此诗他日泪,亦犹前日泪,见得不始于今秋,乃是流了多年的老泪。杜 

甫把回乡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条船上,然而这条船却总是停泊江边开不出去,所以说”孤舟一系故园心”。 

系字也是双关,王嗣夹云:“此一首便包括后七首,而故园心,乃画龙点睛处,至四章故国思,读者 

当另著眼,易家为国,其意甚远!后面四章,又包括于其中。” 

      '四'催刀尺,为裁新衣;急暮砧,为捣旧衣。处处催,见得家如此,言外便有客子无衣之感。 

                                          '五'                      '六'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 
   '七'                      '八'                      '九' 
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 

… 页面 202…

洲前芦获花    '一○' 。 

      '五'徐而庵云: “前以暮宇结,此以落日起。落日斜,装在孤城二字下,惨澹之极,又如亲 

见子美一身立于斜阳中也。”夜夜如此,所以说“每依”。京华,即长安。长安城上直北斗,号北斗 

城。长安不可得而望见,所可得而望见者,只有上直长安之北斗星,故每依北斗为标准以望长安。北 

斗一作南斗,大谬。按杜甫《中夜》诗:“中夜江山静,危楼望北辰。”又《太岁日》诗:“西江元 

下蜀,北斗故临秦。”又《月》诗:“故园当北斗,直想照西秦。”又《历历》诗:“巫峡西江外, 

秦城北斗边。”又《哭王彭州》诗:“巫峡长云雨,秦城近斗杓。”又《夜》诗:“步檐倚仗看牛斗, 

银汉遥应接风城。”皆可为证。如谓杜甫身在南方,故依南斗,不仅不合情理,抑且意味索然。 

      '六'三四二句,申上望京华,因想望京华,故听猿下泪。 《水经注:江永注》:“每至晴初 

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昔闻其语,今身经其事,故下一“实”字。 

      '七'搓,木筏。 《博物志》: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搓去来 

不失期,人赍粮乘搓而去,十余日,至天河。又《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 

至天河。这句诗便是化用这两个故事的,而主意则在以张骞比严武,以至天河比还朝廷。杜甫以检校 

尚书工部员外郎的朝官身份作严武的参谋,故得云“奉使”。《奉赠萧使君》诗:“昔在严公幕,俱 

为蜀使臣。”则已明言之。杜原拟随武还朝,《立秋雨院中有作》云:“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可证,但第二年四月,严武死在成都,还朝的打算落了空,所以说“虚随”。“八月槎”实即“博望 

槎” (张骞封博望侯),“八月”,只是字面的借用。因为用“八月槎”,才能显出是秋天,同时也 

才能和上句“三声泪”作对。前人于此,多纠缠不清。 

      '八'《汉官仪》:“尚书省中,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