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周恩来的智慧-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只看到下游河道发生冲刷的好现象而看中游发生了的坏现象呢?如果
影响西安工业基地,损失就绝不是几千万元的事。对西安和库区同志的担心
又怎样回答呢?”“希望多从全局想一想。”他还说:“如果三门峡水库淤
满了,来了洪水,淹了上游,洪水还要下来;如果再遇上伊、洛、沁河洪水,
能不能保证下游不决口?即使不决口也会有很大风险。”在周恩来说服下,
终于通过了改建方案。

北方缺水,争水纠纷时有发生。为此,周恩来亲自找有关省市开会,努
力协调解决用水问题。

水利纠纷不仅存在于干流的省与省之间,有些支流,县与县、区与区、
社与社之间也有上下游放水争水问题。甚至有的地方民兵为争水竟相互打起
来。民兵本是对敌人的,现在反而来对付自己人了。对此,周恩来说,上中
下游应该统一规划,照顾全局。如果淹一块地方能使全局增产,就可考虑牺
牲局部迁移居民,当然要安排好移民的生产、生活。治水要照顾全局,要有
共产主义风格,有时要牺牲自己救别人。要从上游到下游进行教育,基层干
部都要有这个认识。干部应该教育农民,否则上面同意,下面争执就不好了。

周恩来在治水活动中的卓越的领导艺术及其所体现的分工合作、同福同


难的治水思想,不仅对调动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的治水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
而且保证了上中下游、不同地区之间许多复杂而尖锐的水利纠纷的妥善解
决。


巧与周旋保证安全——阻止林彪以备战为名迁厂放水

1969 年是林彪最得意的一年。4 月召开的党的九大上,林彪被规定为“毛
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1969 年也是林彪“用打仗的观点,观察一
切,检查一切,落实一切”叫喊得最凶的一年。10 月下达的“林副主席第一
个号令”,以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为名,把刘少奇等领导人及其家
属遣送到外地。

为广把林彪集团的备战狂热减少到最低限度,以缓解对生产建设的破坏
和对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周恩来巧与周旋,进行了机智而勇敢的斗争。阻
止林彪搬迁核燃料工厂、放掉密云水库的水就是两个具体的例子。

1969 年,林彪以备战为名决定搬迁核燃料工厂。反应堆和核燃料后处理
工厂具有强烈放射性,根本不能搬迁,其他核工厂搬迁也必然中断生产。在
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周恩来主持专委会讨论了核工厂的搬迁问题。他针锋
相对地指出:“一线工厂不能搬,要继续生产,加紧生产,力争多生产多储
备。”专委会一致赞成周恩未的意见,否定了搬迁核燃料工厂的决定,避免
了搬迁可能带来的一场灾难。

1969 年国庆节前夕,林彪要放掉密云水库的水,说是为了防备敌人利用
节日进行轰炸,防止因轰炸造成水库决堤。黄永胜(时任总参谋长)把林彪
的意见用电话告诉周恩来,周恩来立即表示反对,并召集水电部负责人开会,
否决了放水意见。林彪集团垮台后,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回忆了保护密云水
库的情况。他说:“那时,林彪搞阴谋诡计,他先跑到西郊机场,把飞机都
弄走,以后又要把坦克弄走。后来又要放密云水库的水,黄永胜、吴法宪找
我,说要把水库的水放出。他们说,不放,敌人要炸。我不准放。我说,密
云水库十几亿立方的水还要用,不能自己淹自己”。当时,如果放掉密云水
库的水,不仅会造成人为的水灾,而且会造成北京的水荒。


采育结合重点育林——提出林业发展方针

我国林业既要解决森林覆盖率低与生态环境差的问题,又要解决木材资
源有限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木材的问题。周恩来针对二者之间的矛盾,
提出了“伐木与育林,重点放在育林”,越伐越多,越多越伐,青山常在,
永续作业的林业发展方针。

周恩来认为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木材,不采伐是不行的。不能说越多
不伐,一定要给任务,不给任务不行。没有木材,钢、煤、矿都上不去。但
是,采伐必须同育林相结合,不能多于育林。“用剃光头的办法采代森林,
采光了就走,修一条林区铁路废一条,这怎么得了!营林是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不能吃光了就算,当败家子”。“16 年来,全国砍多于造,是亏了。20
世纪还剩下三十几年,再亏下去不得了。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

怎样才能使伐林少于育林呢?周恩来提出了一系列正确主张。

第一,林业工作要以育林、造林为重点。“林业部过去只注意林区采伐,
我看主要任务还是造林”。“重点放对了,才能用得少,造得多。”

第二,植树造林,要依靠全党全民,走群众路线。“我国的森林资源是
不足的,除了必须加强国家的造林事业和森林工业,有计划有节制地采伐木
材和使用木材以外,还必须在全国有效地开展广泛的群众性的护林造林运
动”。“林业工作要面向全国,依靠全党个民,要两条腿走路”。“造林也
要两条腿走路,要依靠六亿农民。四旁植树也是个大工作。”

第三,发展林业要重视科学,重视林业人才。开国之初,周恩来说:“基
础大小,林政不修,森林采伐不按科学的方法,这都需要大力整顿。如东北
森林地区,据调查,如果林业工作不加以改进,快则十年,慢则二十五年,
就会完全毁了。不科学的采伐,没有护林和育林,森林地带也会变成像西北
那样的荒山秃岭。我们需要林业专家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第四,植树造林,要总结经验,因地制宜,注重功效。“要调查公社的
造林办法,总结推广经验”。“西北地区造林要集中在黄河泥沙主要来源地
区,不要孤零零地分散搞。分散了,投资很大,功效很小,起不了多大作用”。
“西北黄土高原搞了多少年造林啦?劳大功小,要很好总结经验。陕北防沙
林带有人烟,地下水浅,就可以造林。靖边、定边高原上水位低,不容易成
林。要有选择、有阵地地前进”。

第五,各级领导、各个部门要支援林业,植树造林。“两北局要搞一个
领导小组,管农垦、水土保持。农林互相支援有好处”。l964 年5 月7 日,
周恩来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每个负责同志,除年老有病的,每年都要带头
种种树。要养成一种风气,并对此事作出相应的规定。

第六,对各级各类学生要进行爱护自然资源的教育,教育他们知道我国
耕地和森林资源不丰富,要爱护耕地,爱护山休,发展农业,发展畜牧,并
且努力造林。

周恩来的伐木与育林相结合,使伐林少于育林的思想主张是十分全面
的,对指导我们今天林业的发展,仍然有着现实意义。


防救结合预防为主——预防灾害的近期中期长期方略

我国是个多灾的国家,没有哪一个省份无灾害发生,也没有哪一个年度
无灾害发生。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破坏和延缓生产力的发
展,历来是中同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周恩来主持内政26 年,一直把防
灾救灾看成是冶国安邦、顺利地进行经济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他经常不避
艰险,来临救灾抗灾第一线,寻求防灾救灾的对策。

如何对付自然灾害?周恩来既重视救灾,更重视防灾;主张防救结合,
预防为主;强调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1951 年8 月17 日,在第98 次政务会议讨论华北农业生产和抗灾情况报
告时,周恩来说,救灾必须联系到预防,每年都要准备与灾害作斗争,象华
北这些人多地少、水量不多地区更是如此。一方面华北水量不够,易成旱灾:
另一方面,久学之后必有大涝。他要求农业部也要象卫生部对付疾病一样,
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去对付灾害。20 天后,在第101 次政务会议上讨论全国水
灾情况时,周恩来再次强调对于灾害应该以预防为主,每年都要预防水、旱、
虫等灾。他还具体指出,今年要防明年之灾,现在要防今后之灾;在救今年
之灾时要结合预防明年之灾,在救当前之灾时要结合预防今后之灾。

1951 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4270 次,森林受害面积约达3450 万
亩,损失木材677 万立方米,森林受害面积相当于同时期内造林面积的12
倍。发生火灾的主要根源是防火工作抓得不紧。对此,周恩来致信毛泽东、
刘少奇、朱德、李富春,提出“非严加管制不可”。1952 年3 月4 日,发布
了周恩来签署的《政务院关于严防森林起火的指示》,要求“在每年容易发
生由火的季节,山区及山区附近的各级人民政府应把护林防火工作列为中心
工作之一,由首长负责,亲自布置,检查和督促”。这对减少今后的森林火
灾起了重要作用。

1966 年3 月,河北邢台地区两次发生地震。周恩来组织各方面力量,紧
急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同则,强调要做好地震预防工作。3 月9 日,他在致
中共中央、毛泽东的信中提出:“对于是否续有地震的问题,要提高警惕,
组织民兵值班放哨”,“要防止再次发生地震而受损失。”由于有防备,3
月22 日地震比3 月8 日地震损失小得多。4 月1 日,周恩来在慰问宁晋县东
汪公社的灾民时说:1963 年水灾倒了很多房子;这几年天旱,抗旱;最近又
来了地震,地震也是自然灾害,我们有防备就好一些。1970 年2 月7 日,周
恩来接见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代表时说,我们的地震工作一定要从预测到预
防,以预防为主。一定要加强预测预防工作,不要等地震后才去救,去救是
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预防。

由于水早灾害比较普遍,且危害也大,周恩来几乎年年都强调防旱防涝
问题。1973 年,周恩来的病情在发展,几次去玉泉山作手术,接受治疗,但
他仍然关心着全国抗早防涝工作。5 月14 日,他致信李先念、纪登奎等,诸
他们好好读一下5 月14 日的《参考消息》关于世界气象变化的两篇报道。他
指出:“今年我们可能还遇到南涝北旱的局面,请告农林部多多提醒各地坚
持实行防涝抗旱的措施,不要丝毫松懈。”

周恩来还精辟地指出,对各种灾害的预防要结合起来,不要顾了水灾而
疏忽了旱灾;在水灾上不要顾了大江大河而疏忽了小川小河。周恩来在领导
海河流域的抗旱防涝斗争中,反复告诫干部:除涝不忘防旱;抗旱不忘防涝。


水灾和震灾的预防也要结合起来。1970 年2 月7 日,他对钱正英说:你的水
库还要“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要到现场去总结经验,研究在
什么情况下工程震不垮,使我们知道以后怎样更好地去做。

怎样预防灾害?周恩来的思想是:从近期的因素看要加强预报;从年度
之间看要丰不忘灾,储粮备荒;从长时期的因素看要治水造林,保持水土。

对于气象灾害,周恩来在立国之初就提出要加强气象预报的作用。1951
年9 月7 日,周恩来指出,中央救灾委员会商讨今后积极的救灾方针和办法,
气象局应参加会议。他夸奖气象部门对1955 年东北水灾作了预报。他说,虽
然地方气象台预报得不十分精确,但知道了大体情形,对预防水灾是有好处
的。

1954 年1 月28 日,周恩来主持第204 次政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政务
院《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3 月6 日,周
恩来签署发布了这一指示。《指示》指出:“我国地区辽阔,各地时常遭受
台风、寒潮和随之而来的暴风雨(雪)和霜冻等大范围的灾害性天气的袭击,
不仅在工业、农业、林业、水利、航运、铁道、渔业、牧业、盐业等方面,
造成了国家资财的重大损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
生活,而且给人民带来了疾病和死亡。”“今后为了加强气象工作对于国家
建设和各种生产任务的保证,更好地领导和组织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中
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必须更进一步地重视对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
报,并抓紧做好各项预防工作。”《指示》对如何预报?各部门如何配合气
象工作?预报消息如何传递、落实等做了规定。

在十年动乱中,为了维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为了保证灾害不使农业
大幅度减产,保证人民有饭吃,周恩来亲自过间气象预报工作。1969 年1 月
29 日,他指示,在我们的卫星没有出来以前,要想办法接收别人卫星传递的
气象情报,而且应该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几天之后,他又对中央气象局
的年轻同志说,气象工作对国计民生各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因此,你们要做
好气象服务工作。1970 年4 月24 日,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2
年7 月30 日,周恩来询问:“收听国际气象预报和预测,不知地面卫星站能
否通过空中卫星收听更多情报,请打听一下,如行,立即办。”他要求同务
院业务组不要受体制的约束,将气象局业务抓起来。“凡属空白地区、海洋
都要分类补上,对北线西线寒流、东线南线暖流也要管。人不够,要从‘五
七’于校调回,或者将转业或遣散走的调回。要打破军民界限,共同协力,
军民两用。预防各种气象变化,特别要防气流、大风突变转向。总结经验,
并且要考虑到空气中有无新的因素、元素增变”。周恩来对气象预报的深深
关切溢于言表。

对于地震灾害,周恩来也多次强调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1966 年邢台
地震后,有些科学家说,地震预报世界上没有解决。李四光独排众议,认为
世界上未解决,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解决?周恩来赞成李四光的看法,并说,
我们派去大批人马,到现场实践,大力协同,就能得出结果。1969 年7 月18
日,发生山东地震。当日,周恩来一面紧急部署救灾工作,一面组织以李四
光为组长、刘西尧为副组长,有地质部、科学院、科委、石油部、海洋局等
有关同志参加的地震工作小组前往山东、辽宁等地,加强那里的观察和预报
能力。1970 年2 月7 日,周恩来在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上,论述了地震预测与
预防的关系。他说,地震是可以预测预见的,有实践才能有预见,有预见才


能预防。自然现象总是有规律可循的,要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他又说,对
今天发生的地震,要到地震现场去,到地震区去,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劳动
人民的经验,做好预测,然后实现预防。如何预测地震?周恩来指出:第一,
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预测的办法都要采用,进行综合比较。第二,不仅
要有专业队伍,还要有业余群众队伍,团结在专业队伍周围,用土办法观测,
要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实现预测预防。

为了预防灾害,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常平仓、义仓等具体措施,有识之士
还论述过储粮备荒的重要性,荀子主张“善藏其余”、“必时藏余”;贾谊
主张“畜积足恃”、“夫积储者,天下之大命也”;晁错提出“广畜积,以
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范蠡的平粜策、李悝的平籴之策则主
张国家在丰年要购粮积储,以调剂荒年的粮食不足并调节粮食价格。

周恩来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