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李老最近身体可还好?”
不敢托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面前的这位李主任,正是著名经济学家李以宁之子。而之所以如此做低姿态,则是就连目前股交所所遵守的《关于证券交易的临时办法》,都是李以宁参与制定的。
可以说,在经济学领域,李以宁绝对是泰斗级别的人物。
“劳烦尉总记挂,家父身体一直都还不错,上一次我回京的时候,他还跟我谈起了尉经理和沪交所方面的事情。”
李炜微笑着为尉文远倒了茶水,说到。
“哦?”一听说李以宁谈及自己,尉文远来了兴致:“李老怎么说?怕是没说什么漂亮话吧?”
虽然对李以宁这位泰斗的评价很在意,不过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尉文远是带着些尴尬的。
整个93年的春夏,与全国投资形式一片大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沪交所的萧条;在过去的两年,特别是伟人南巡谈话之后,沪指曾经一度冲到过1558点。可是在那短暂的疯狂之后,便一路调头往下走。
特别是在今年的五月份之后,央行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决定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沪指更是应声大跌,一路走低跌破了1000点大关。
作为沪交所的总经理,尉文远这段时间都承担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处于巨大的焦虑之中。
李炜见到尉文远如此的紧张,摆了摆手,“家父对尉总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说在目前国内的证券交易局势之下,沪交所还能稳定在这个局面上,你尉文远的能力毋庸置疑。不过……。”
能得到李以宁这样的评价,尉文远心里一阵舒畅。
可这个转折,却勾起了他的好奇:“不过什么?李老可是对沪指有什么意见?”
见尉文远主动询问,李炜呵呵一笑:“我父亲曾经给我讲过一个事情。说日本的渔民在捕捞沙丁鱼的时候,往往发现船回到岸边,池子里的沙丁鱼会死去大半。渔民们观察了很久,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是沙丁鱼聚在一起懒得游动,最后导致池子里缺氧。
后来啊,渔民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在沙丁鱼的池子里放一条鲇鱼。为了躲避鲇鱼的撕咬,为了生存,沙丁鱼就会不断的游动,结果就是……虽然会有几条沙丁鱼被鲇鱼吃掉,可是整个池子里的沙丁鱼存活率大大提高……呵呵…。。”
尉文远听懂了。
看着李炜温尔文雅的笑容,他勾了勾嘴角。
拿过一旁的酒瓶,为面前这个泰斗之子倒了杯酒。
“李主任,愿意到我们沪指的池子里,当一条鲇鱼吗?”
李炜笑的愈发温雅,他举起了手里的酒杯,“乐意之极。”
正在二人一口干了杯中酒之后,李炜放在桌子上的大哥大响了。
“不好意思。”他对尉文远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拿着电话走出了包厢。
“喂?东升啊,我在京城。拍卖会不是下个月吗?不是拍卖会?朋友想出手一些老物件?那成,等他到了你通知我,我过去看看。嗯……这事儿你没告诉马未都吧?可说好了,他要是去的话我可不去啊。”
……
第246章:古董疯子(求全订)()
九月中旬的天气已经有些转凉。
眼看着秋老虎似乎有温顺下去的势头,李宪心里着了急。
秋天来了,意味着冬天就不再遥远。在跟陈冬升说了自己想将手里那批古董出手的打算之后,李宪便直接带着闲来无事,一心要跟着李宪发财的徐茂和和他几个伙计一起回了邦业。
到了邦业也没过夜,直接将自己屋子里那些古董打了几个包,便连夜回到了哈尔滨,本打算买机票直接去京城,可是临行之时出了乌龙——从高三那接收的遗产之中,有大量的古代刀兵,这部分东西,带不走。
无奈之下,李宪只好和徐茂和兵分两路,让徐茂和带着个小弟走陆路,自己则是带着那批古董之中价值相对高的,乘坐飞机直接抵达了京城。
之前已经得了李宪电话的陈冬升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不过这一段时间陈冬升的拍卖行事情比较多,今天临时有个大客户,便提前告知李宪另有人接。
下了飞机,出了机场,李宪就看到了李诚儒那台骚到不行的大奔。
“儒哥。”
看见李诚儒那太阳下发光发热发亮的大光头,李宪拖着大行李箱挥了挥手。
“呦喂!”见到李宪这个架势,李诚儒赶紧走上前来,接过了他手里的箱子,“宪子老弟儿,怎么着,我听东升说你这是缺钱了,想要把手里的物件儿都出手?”
虽然这话听着有点儿别扭,不说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李宪点了点头,也没转弯抹角,“嗯呢,过段时间要用一笔钱,手头有点儿紧。”
李诚儒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你缺多少?”
虽然之前陈冬升没有提及李诚儒到底有多少钱,可是李宪知道这家伙现在是贼有钱。从谈吐之中就能听出来,特别特服装卖场一天进账十几万,据说一批货周转下来那就是三五百万。从这一方面推断,这个日后的三线演员手里的流动资金怕是得有个一两千万。
他才和李诚儒第二次见面,虽说感觉这人还不错,不过交浅莫言深,李宪只是笑了笑,“一千多万吧。”
听到这个资金缺口,李诚儒暗暗咂舌,“得,你这买卖做的忒大,我寻思少来少去的,你拿你那串珠子做个抵押我给你挪动挪动得了。现在古董不像之前那些年了,三十五十一件儿到农村去有的是。这两年古董行情见涨,挺多老物件儿出了手,以后怕是再难遇着。你手里这点儿物件儿,能留着还是尽量留着。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经济形势好,这些老物件眼瞅着就是涨。你这卖出去,倒是可惜了了。”
听到这番掏心窝子的话,李宪重新的将李诚儒定位了一下。
通过之前的那次饭局,他知道李诚儒也是喜欢好古董这一道的,明知道有占便宜的机会,还能当着自己的面这么说。
这人,值得交。
正当他这么寻思的时候,李诚儒大手一挥,“得,哥哥就是跟你说一嘴。东升那边儿可能也是怕你吃亏,这一次也没找外人,都是圈子里的朋友。到时候你看看价钱,要是觉得合适你就出手,要是觉得不合适再说。酒店给你安排好了,东升说晚上处理完了拍卖行那边儿的事情就过来。我先送你们过去。”
李宪点了点头,招呼了身后徐茂和的那个叫明子的马仔,一起上了车。
。。。。。。
陈冬升给李宪订的地方是国贸街附近一个东来大酒店的地方,这年头京城街头车还没那么多,一路上也没堵车,不大会儿的功夫就到了地方。
酒店不大,可是位置,门面,环境都不错。
晚上六点多,李诚儒刚刚安排完李宪和明子二人吃了晚饭,陈冬升就带了人过来了。
本以为陈冬升这样的未来大佬,圈子里肯定也是卧虎藏龙,可偏偏这些人里边儿李宪一个都不认识,面生的紧。
他跟陈冬升有交情,既然要出手手里的古董,和这些人就是实际上的买主卖主关系,许是顾及到混的太熟没办法讲价格,这些人在陈冬升的介绍下和李宪寒暄一通之后,倒是没再说太多。
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李宪也没上赶着。不说废话,直接将两个大行李箱从衣柜里抬了出来,放在了床上。
这两个大箱子,装的都是高三地窖里那些杂类古董,和玉石,佛像。除了易碎的东西用卫生纸和报纸做了隔断防震,其他的东西就随意的很,拿了破衣服一裹就带了过来。
看着满满两大箱子古董以这个方式呈现在自己的面前,一行人惊呆了。
“老弟,懂行的知道您这是卖老物件儿,不懂行的还以为您这是天桥下练摊儿的呢!倒是好好安置一下啊?”
和陈冬升一起来的一人笑着揶揄了一句。
李宪呵呵一笑,也没多解释。心说就这,一路都走的心惊胆颤,生怕人查。还给你好好包着。。。。。。你寻思你生活在2018年呐?
众人很明显也不在乎卖相不卖相,随着李宪一边将箱子之中的东西一件件摆放在地上,便稀奇的围了上去,一件件的翻看。
场面,还真就跟天桥练摊的一样。
不过东西实在是太多,林林总总的杂类很快就摆了一地,就这,箱子里还剩下一小半儿的东西没拿出来。
面对这番景象,众人犯了难。
古董圈子里有句话叫“货不买堆”,说的就是古董的水太深,买卖的话尽量是单件进行,谨防真里掺假吃亏。
而陈冬升带来的这些人里,除了李诚儒凭借这几年玩儿古董积攒了些经验,勉强说是行家之外,其余都是半吊子。
面对这么大数量而且类目杂乱异常的古董,众人可犯了难。
“儒哥,这些物件您看……”一个身穿一身白色西装,长的精瘦,沾上个毛脸雷公嘴就能扮演孙悟空似得人指了指地上一大堆的东西,对李诚儒问:“都老吗?”
古董圈子里不说真假,只说新老。
李诚儒看了看地上,咧了咧嘴,“我他妈也眼花。不过不说物件,虽然和宪子接触的不深,这小老弟的人品绝对没问题。”
能得到这个评价,李宪心里感激。
“老弟,你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来的,能说说嘛?”很明显接触不深,有人不信李诚儒。陈冬升身边的另外一人问了一句。
“这个我知道!”李诚儒一听这个问题,乐了:“宪子有个朋友,叫胡八一……”
“得得得、”见这家伙把自己的胡诌当了真,李宪赶紧憋着笑打住,“别听儒哥瞎扯。其实这些东西,说起来。。。。。。是我捡来的。”
现在高三三七都烧完了,家里边儿的财产之争也随着那几个兄弟打的头破血流,将宅子低价卖给了一个外地商人而告终。况且这是京城,李宪也没了之前的顾忌。便将高三这人的发家史,以及自己是怎么意外得了高三遗产的事情,说了一遍。
虽然这个过程没有之前“朋友胡八一”经历那么诡异,不过也别有一番曲折。听得在场众人是啧啧连连。
将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之后,李宪摊了摊手:“就是这么回事,这些东西都是高三收来的,具体真假,我也说不清楚。这一次拿过来,其实也是想着东升是开拍卖行的,能找人坚定一下真伪,撇除其中的糟粕再往外出。没成想东升心急,直接把诸位给带来了。我知道,大家伙都是看在东升的面子上过来的,所以诸位放心,要是东西有问题,不论什么时候我都兜着。不能让各位吃亏。”
陈冬升还在为自己的冒失犯愁,李宪这么一说,等于将他的责任完全摘除了出去,里子面子都给的不能再足了,心中暗暗感激。
“诸位看看,我刚说什么来着?”陈冬升正欲说话,一旁的李诚儒一拍巴掌,“东西怎么样另说,李宪小老弟的人品那绝对没的说。不怕诸位笑话,这些东西太多太杂。我眼拙,只能看懂一部分。而且就算看懂的这部分,价格上我也不太好估算。”
“那这怎么买啊、”立刻就有人嚷嚷了一句。
李诚儒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这么看来,是没办法了,只能找那孙子了。”
听见李诚儒无奈的口气,再看到他苦笑的表情,众人浑身一抖。
“丫不会是想……”
“没错,叫马末都吧。这事儿……也就他了!”
第247章:我可能不缺钱了(求全订!求月票!)()
李宪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见马末都这个名字了。
事实上在没有回来之前,这位收藏界大佬的名字他就已经是如雷贯耳。但是从第一李诚儒吃饭时候“防火防盗房老马”的善意提醒,到现在满屋子的人听到这个名字一脸蛋疼,他倒是有点儿迷惑了。
“儒哥,马先生是怎么回事?怎么你们……”
面对李宪的询问,李诚儒摆了摆手,“我出去打个电话,一会儿他来了你就知道了。”
听到这话,屋里众人又是一阵苦笑。
李诚儒的电话打出去能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李宪房门就被敲响。或者不应该说是“敲”,那咚咚咚的声音,就像是有人拿着破城锤在外面砸一样,将满屋子的人都吓了一跳。
陈冬升摇了摇头,呵呵一笑,和屋子里的众人对视了一眼:“到了。”
说着,他上前去打开了房门。们还没有完全打开,一个微胖,眼睛整起来跟闭上没什么差别的小圆脸,就闯了进来。
进了屋都没看人,瞧见一地的古董,这人怪叫了一声:“我艹,你们丫儿把故宫给抢了啊?”
看到那小平头,大圆脸,李宪没憋住。
年轻时候的马先生,从卖相上看着……竟然不比老了的时候强!
面前这位让李宪印象最深的,是十几年后曾经在百家讲坛上讲过收藏。从那几期的讲座之中,李宪觉得这个人的学识和文字功底是极强的。那时候央视的《寻宝》正在热播,全民古董热,李宪曾经在网上搜寻过马末都的信息,得知这家伙也是个人才。
这家伙最早是在工厂里干铣床工的,后来自学成才,成了《青年文学》的编辑,和王朔等人策划了红极一时的《编辑部的故事》以及《渴望》等电视剧剧本。后来更是和王朔,刘震云,梁左,海岩这批文学圈大佬自己成立了一个影视创作中心,拍了个《海马歌舞厅》,赚了不少钱。
靠着笔杆子赚了钱,这家伙就开始倒腾古董。从此码字儿就成了副业,而收藏成了起生活的主要内容。
当时这叫不务正业。
李宪看过这家伙的成名作《今夜月儿圆》,写的着实不错。可是李宪知道,这家伙后来去的的成就,可是比写写剧本整整电视剧可大多了——这货最牛x的时候手下的文物不计其数,自己都没办法估量自己的身价,后来索性自个开了一个博物馆!
牛逼到爆炸。
现在,看着这个大佬级别的人物进了屋就寻摸地上的物件,李宪走了过去:“马先生你好,我叫李宪。”
马末都这才抬起了头,一拍额头:“哎呦,您瞧瞧。失礼了,这些物件儿是您的对吗?”
李宪点了点头,“是的,这次请马先生来,主要是念着马先生对古董的了解深,懂行情。想看看东西的真伪,再就是给估估价。”
“好说好说、”马末都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和李宪握手的时候,感觉到他手上哗啦啦也一阵响,直接掀起了李宪的袖子,看着那串青金石的朝珠,直接撸了下来,一双招子亮的跟猫头鹰一样,“那咱先从这件儿开始吧!您这串珠子,清朝皇室御用,青金石属水,这跟平常的朝珠不太一样,应该是天坛祭祀时候用的。珠子年份得有个二三百年,可绳子年份不长,应该是民国左右重新穿起来的。李先生,您哪儿人?”
“额、”李宪愣愣的看了马末都一样,“我龙江的。”
“哦、”马末都深深点了点头,“那边儿的话,大清龙脉所在,考虑到时间和地点,再考虑到皇室背景。这应该是溥仪在伪满重新登基时候用过的。珠子是老珠,绳子是当时后穿,嗯,基本也就这样了。这东西当时没人敢用,也就那么一位,那么一次事儿。应该是后来伪满覆灭,溥仪身边儿人偷着流出来的。您要是卖的话,前年香江那边儿拍过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