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樊氏虽然腼腆。但到底是嫁过人的,非是那未经人事的少女,顿时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一时间。羞怯之色滚滚如潮,瞬间她便羞得面红耳赤,浑身躁热涌动。

    颜良一只手搂着她的蛮腰,虽隔着一层衣衫,但仍能感受到那份光滑与柔嫩。

    而那另一只手,却趁其不备,从她那衣缝中钻入,肆意的游移于那玉峰沟渠之间。

    樊氏窘羞无限,本能的扭动着身子欲待挣扎,但她娇弱之躯。却又怎挣得脱颜良这虎臂的束缚。

    “樊夫人,你这又是挣扎个什么劲呢,赵范把你献给本将,不就是为讨得本将高兴,好保住他那太守之位吗。”

    颜良把玩之际。一语道破了赵范的图谋。

    樊氏娇躯顿是一颤,被识破了目的,这妇人一时又是尴尬,又是羞怯难当,呼吸急促加剧,引得那傲然的酥胸剧烈的起伏。愈是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将军,叔叔他,他也是一心想为将军效力,还望将军开恩。”

    樊氏生恐颜良生怒,强忍着身体上的酥痒难耐,怯生生的向颜良道。

    颜良道:“赵范若据守不降,本将早就取了他的首级,如今他既识时务,本将自不会再亏待于他。”

    樊氏长松了口气,眉间浮现喜色,“多谢将军,那这桂阳太守之位……”

    樊氏没敢直言相问,但她听颜良方才的话,便以为颜良打算继续留任赵范做桂阳太守。

    颜良却冷笑了一声,“赵范如何得到桂阳太守之职,你以为本将不知道么,以他的那点才学,本将也只能勉强在州中给他安排个官职,至于这太守的位子,他就别想奢望了。”

    颜良用人唯才是举,他知赵范才学浅薄,而桂阳郡地接交州,地理位置颇为重要,颜良又如何能再以这等庸才继续担当太守。

    颜良直言不讳,顿时令樊氏面生几分黯然,但旋即,她却又暗自庆幸起来。

    “颜将军看穿了叔叔的计谋,没有怪罪于他已经是格外开恩,叔叔虽做不得太守,但能继续做官已是不错……”

    庆幸之下,樊氏便堆起几分笑脸,盈盈问道:“但不知将军打算让叔叔任何官职。”

    按照颜良的想法,赵范这等主动归降之徒,虽无什么才能,不能让他再做太守,但官职还是要给的,否则就会冷了人心,以后谁还会主动归降。

    至于这官职嘛,颜良如今据有荆州,麾下自有许多闲职,养着一些没什么真才实学,却又有几分名声之徒,多养一个赵范又有何妨。

    但颜良却也不透露,只轻抚着樊氏的脸蛋,笑眯眯道:“赵范能得到什么官职,那还要看樊夫人你今晚的表现了。”

    颜良的暗示已很明显,你樊氏服侍得我越满意,你家小叔子得到官职也就越好,就看你如何表现了。

    樊氏焉能听不明白颜良言外之意,脸畔羞意更生几分,或许是因为酒意作用的原因,此时的她与先前相比,已少了许多矜持,反添了几分娇媚。

    扭捏了几回,她低眉浅笑,咬着嘴唇低低道:“只要将军满意,今晚妾身这身体,自当任由将军处置。”

    这娇滴滴的言语间,腼腆已全然不见,那靡靡的春意泛滥而生。

    看着这春色绝艳的美人,颜良已是欲念如焚,哈哈大笑一声,翻身便将那娇躯按倒在身下。

    烛烧高烧,烛火映照下,那两个紧紧相贴的身影,在帐篷上翻滚缠绵,那男女的喘息之声,更如涛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

    军帐之外,赵范依旧未走。

    正假装醒酒,却竖着耳朵倾听着帐中的动静。

    好半天不见异样,赵范正心中焦虑间,直怕自家嫂嫂临时变了主意,惹恼了主公。

    正这时,忽闻得那靡靡之音,如春水一般从帐帘间淋漓溢出。

    听到这般声音,赵范心中长松了一口气,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得意轻松的神色。

    旁边侍立的周仓,却正以一种嘲讽的目光,冷笑着注视着他。

    显然,周仓是为赵范献嫂的行径而不耻。

    赵范心中尴尬,却假作淡然,讪讪的跟周仓笑了一笑,便是匆匆忙忙的告辞。

    出得大营,赵范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口中得意的自语道:“今晚一过,我这桂阳太守的位子总算是保住了,哈哈~~”

    ……

    一夜**。

    那樊氏到底是过来人,精通于人事,一旦放开矜持来,竟是千娇百媚,万般手段只把颜良服侍得如入云端。

    于是当晚之后,颜良也不把那樊氏送回城中,只留于军中,夜夜快活。

    那赵范还巴不得如此,眼见颜良把自家嫂嫂留于营中,更是喜不自胜,以为凭着嫂嫂的耳边风,自己这太守之位必是稳如磐石。

    转眼三日已过。

    这日午后,颜良的一道调令送入郴县城中,却让春风得意的赵范,一下子跌落入了绝望的冰谷。

    自以为可以继续当太守的赵范,却被颜良调往襄阳任什么文学从事,而这桂阳太守之位,则由随后而至的马良来接任。

    赵范一下就傻眼了。

    桂阳太守之职,那可是两千石级别高官,方今之世,评判一人是否为世族门第,便多以两千石作为一个标准。

    而且,太守主持一郡军政大权,一年下来捞到的额外油水,又何止两千石。

    至于那个什么文学从事之类的官职,虽是州官,但却是名符其实的闲职。

    “颜良这厮,竟要要夺我太守之位,实在是可恨。”

    赵范忽然间有一种被耍了的感觉,竟是当着众吏的面,怒骂起来。

    左右诸吏,皆是无不愤慨,纷纷大骂起颜良来。

    这些桂阳旧吏,这些年跟着赵范没少捞好处,如今赵范若被调离,对他们的利益自有极大影响,诸吏自然会愤慨。

    “大人,颜良既然不仁,那咱们就跟他不义,不如反了吧。”

    阶下一人愤然大叫,叫嚣者正是郡尉鲍隆。

    赵范身形一震,一时也被激起了雄心,正待下决心时,却又犹豫起来。

    “那颜良武艺超群,城外兵马又有一万,且有黄忠这等宿将,我们只有区区数千郡兵,纵然反了,又如何跟他抗衡。”赵范忧虑道。

    这时,另一名郡尉陈应站了出来,拱手道:“大人无需担心,末将料那颜良近日来沉迷于酒色,营中必是戒备松懈,今晚我们便倾军而出,夜袭敌营,杀他个措手不及。”

    陈应一献计,那鲍隆忙道:“此计甚妙,末将今夜愿率军同陈都尉一同出战,必斩下那颜良人头献于大人。”

    这左右两员部将一献计,一请战,赵范原本的犹豫不决,旋即烟销云散。

    沉吟片刻,赵范陡然间雄心大作,厉声道:“颜良狗贼既是如此相逼,本官就跟他拼个鱼死网破,今日我就尽率兵马出城,务必一战得胜,杀那颜良一个片甲不留。”

    “大人放心,末将等必尽全力,今夜就是那颜良的死期。”

    陈应鲍隆二人慨然而应,皆是自信满满,慷慨激昂。

    赵范脸上亦涌起傲然,心想着今晚一战,若能将颜良杀之,自己不但可解桂阳之危,更可一战扬名。

    今晚过后,他赵范的大名,便将天下人皆知。

    越想越兴奋,赵范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八十四章 让黄忠惊叹

    黄昏。!

    大帐中,颜良正将一枚蜡丸拆开,从中取出一道细长的帛书。

    他将那帛书展将开来,粗略看了一眼,嘴角便即掠起一抹冷笑。

    正当这时,帐外周仓来报,言是黄忠在外求见。

    “让黄老将军进来吧。”颜良摆手道。

    帘帐掀起,黄忠大步入内,苍老的脸上,写着几分凝重。

    “老将军,看你这表情,莫非是有什么要事?”颜良一眼就看出了黄忠心思。

    黄忠拱手道:“主公,末将此来,确实是有些担心之事,想报与主公。”

    “老将军在担心什么?”

    颜良示意黄忠入座,又命左右给黄忠斟上一杯茶。

    黄忠润了润嗓子,语气凝重道:“末将今日听闻主公下了调令,要把那赵范调往襄阳去做什么文学从事,不知可有此事?”

    黄忠一提及这件事,颜良隐约便已猜到几分。

    “赵范才学浅薄,不适合再做太守,所以本将就给他安派了个闲职,怎么,老将军有什么异议吗?”颜良反问道。

    黄忠摇了摇头,“末将久居荆南,自知赵范乃庸碌之辈,其才不过一郡吏而已,主公能让他任从事之职,已是十分厚待。不过,末将却担心,赵范这厮却未必会感激主公的恩德。”

    黄忠语气越来越凝重,显然有言外之意。

    颜良渐起了兴趣,便道:“老将军有什么话。不妨直言。”

    黄忠遂道:“刘表治荆州这些年,荆南四郡只是名义上归附,四郡太守实则独掌军政大权,割据一方。如今主公要夺了赵范太守之位,断了他搜刮民脂民膏的财路,赵范和他那些手下的郡吏岂会甘心,末将是担心。他们很可能会为此狗急跳墙,降而复反。”

    黄忠果然不愧是久居荆南,对此间的盘根错节的利害关系了如指掌。

    只是。黄忠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进言,颜良听罢非但没有戒意,反而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黄忠不禁一怔。茫然道:“主公,末将所说句句乃肺腑之言,恳请主公千万要三思。”

    “老将军,你且看看这封密报吧。”颜良收敛了笑容,将手心里的那帛书递与了他。

    黄忠愈加狐疑,遂怀着不解之心,将那帛书接过来看了一看。

    这一看不要紧,原本狐疑凝重的脸上,陡然间涌上了惊奇之色。

    “主公,原来……原来你早就知道赵范要反。”黄忠的的脸上。毫不掩饰着惊叹之色。

    颜良却只淡淡一笑,眉宇间皆是从容。

    演义中的赵范,就曾因与赵云不和,降而复叛,可见此人本身就非是什么信义之辈。对于此点,颜良又岂能不防备。

    故是这几日颜良虽收了樊氏,任由赵范出入军中,犒劳将士,表面上对他是十分的信任,亲如一家。实则暗中施展手段,对赵范严加提防。

    此时的桂阳城中,早已密布了颜良的细作眼线,对于城中郡兵的一举一动,颜良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此外,赵范自以为他的那些手下是铁板一块,跟他是一条心,却万不想颜良早就暗中拉拢了几人,让他们来做自己眼线。

    而方才收到的这蜡丸密报,正是颜良安插在桂阳的那几个眼线发来的情报,密报赵范将在今夜造反,起兵偷袭大营。

    颜良便不紧不慢,将自己事先的安排,告知了黄忠。

    恍然大悟的黄忠,心中的疑虑皆扫,不禁对颜良更生敬叹。

    先前时,他见颜良沉迷于酒色,似乎完全被那赵范这种人的献媚所惑,心中自是暗生了怀疑。

    他在怀疑颜良莫非也是昏庸之主,竟对美色和小人毫无抗拒的能力,怀疑自己看走了眼,错降了庸主。

    而今真相大白时,黄忠方知颜良表面看起来沉迷酒色,实际却心如明镜,竟早就做了周密的安排与防范。

    感叹之下,黄忠不禁拱手道:“原来主公考虑如此周密深远,末将愚钝,万不能及。”

    面对黄忠的敬叹,颜良也不虚伪作做,只傲然而笑,坦然受之。

    大松一口气的黄忠,又问道:“既然主公已察觉赵范有反意,但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处置。”

    颜良站起身来,负手走到帐门处,远望着桂阳方向,刀锋似的眼眸中,迸射着冷绝的杀意。

    “既然赵范这厮狗胆包天,本将正好借机除掉他这庸碌之徒,借他的人头,狠狠震慑一下那些意图降而复反之徒。”

    慑人的杀意,从那巍然如塔的身躯弥散开来,直令黄忠这等刚猛之将,都为之一寒。

    ######

    残阳西沉,夜幕降临。

    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由郴城则出,沿大道徐徐的向着五里外的颜军大营而去。

    赵范身着长袍,内附细甲,骑着大马走在队伍的中间。

    鲍隆腰剑长剑,陪护在赵范的身边,而另一都尉陈应则策马走在队伍的最前端。

    这三千人多民夫打扮,运送着百余辆骡车,骡车上所装多是粮米,蔬菜之类的劳军之物。

    黄昏之前,赵范派人往营中报与了颜良,说是郴城的士绅们听闻右将军不日将北归,深为不舍,遂各家凑齐了百余车粮草,准备在右将军北归之前,再来慰劳一下三军将士。

    颜良和往常一样,大赞了一番赵范和桂阳士绅,准他们将劳军之物送往营中。

    劳军的队伍徐徐前行,在距离大营二里之地时,遇上了一道拦路盘查的哨卡。

    赵范遂策马奔往队伍前方,向那盘查的屯长拱手笑道:“这位兄弟。下官赵范,特率桂阳乡绅来劳军,事先已报知了主公,还请兄弟放行。”

    那屯长一见是赵范,便笑呵呵道:“原来是赵太守啊,你可是真是够热情的啊,又带了这么多东西来慰劳咱兄弟啊。”

    “将士们都辛苦了。这只是赵某一点心意,算不得什么。”

    赵范表现的很谦虚,随即向旁边鲍隆示意一眼。

    鲍隆会意。忙叫手下送几坛好酒抬了上来,赵范笑道:“这是下官府中所藏的美酒,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赵太守真是客气啊。那就谢了。你们赶紧去吧,再过一会天就彻底黑了。”

    屯长收下了美酒,自然是乐滋滋的放了行。

    赵范遂是谢了又谢,率领着三千人的劳队伍,顺利的穿过了哨卡。

    渐行渐远时,赵范回头看去,当他瞧见那几名哨卡士卒,正捧着酒坛痛饮时,嘴角悄然浮现一抹冷笑。

    行不过两里地,大营已在前方。

    赵范的精神顿时紧张起来。低声道:“快要进敌营了,鲍都尉,让将士们都警醒着点,休要露了破绽。”

    鲍隆得令,策马往来奔驰。大声的提醒着那三千民夫。

    众民夫皆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忙又将骡车检查了一番,确保粮袋下的刀枪藏得严实,不会被发现。

    这三千人哪里是什么民夫,根本就是赵范的郡兵所扮,赵范此行。就是要借着劳军为名,从容的进入颜良的大营,突然发难,杀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他已顺利的越过哨卡,眼看着就要进入敌营,颜良似乎完全没有防备,这绝妙的偷袭之计,只差一步就要大功告成。

    赵范那略显紧张的脸庞,不经意间已是闪烁出兴奋之色。

    片刻之后,队伍进抵了敌营,果然如赵范所料的那样,颜良全然没有防备,如平常那样大开营门,放他的三千人进入了大营。

    赵范策马进入大门,放眼望去,大营内一片安静,看不到多少人影,唯有守值的士卒,似是混熟了一番,跟他的属下打着召唤。

    “颜良狗贼果然中计,竟是丁点也没有防备,真乃天助我也。”

    赵范越想越兴奋,眼眸之中,杀气如火而生。

    “赵太守,你这回又给咱弟兄们送什么好东西来啦。”守门的小伍长,笑嘻嘻的走上前来跟赵范打召呼。

    赵范的脸上,那素来的谦和如风而散,两撇八字胡下,浮露着阴冷的嘲笑。

    那伍长尚未觉察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