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月4日    进入马德里。
1809年1月24日    离开西班牙回巴黎。
4月9日    奥军进入巴伐利亚。
5月13日    进入维也纳。
5月22日    埃斯林会战。
7月5日—6日瓦格拉姆会战。
7月7日    软禁罗马教皇。
10月14日法奥两国签订肖恩布鲁恩和约。
12月14日宣布与约瑟芬离婚。
1810年4月2日    同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结婚。
7月9日    宣布荷兰并入法国。
8月21日    贝尔纳多特元帅被立为瑞典王储。
1811年3月20日    其子罗马王诞生。
12月4日    开始准备征俄战争。
1812年2月24日    法普两国缔结同盟。
3月14日    法奥两国缔结同盟。
4月27日    沙皇以最后通牒要求法军退出普鲁士。
6月22日    向俄国宣战。
6月24日    法军越过涅曼河。
6月28日    进入维尔纳。
7月22日    惠灵顿在西班牙击败马尔蒙。
8月18日    进入斯摩棱斯克。
9月5日—7日博罗迪诺会战。
9月14日    进入莫斯科。
10月19日撤出莫斯科。
10月23日巴黎发生马莱政变。
11月28日法军渡过别列津纳河。
12月5日    离开大军回国。
12月13日法军渡过涅曼河。
12月18日抵达巴黎。
1813年3月16日    普鲁士对法国宣战。
5月2日    卢岑之战。
5月20日    包岑之战。
6月4日    与联军签订停战协定。
6月21日    惠灵顿在西班牙维多利亚击败法军。
7月4日—8月10日布拉格会议。
8月12日    奥地利向法国宣战。
8月17日    战端再起。
8月26日    德累斯顿之战。
10月16日—19日莱比锡大会战。
11月2日    从莱比锡退到梅因兹。
1814年1月11日    那不勒斯国王缪拉与奥国单独媾和。
1月25日    离开巴黎前往夏龙指挥军队。
1月27日    在圣迪埃击败普将约克。
1月29日    在布里埃纳打败布吕歇尔。
2月10日    在尚波贝尔全歼奥尔苏费耶夫的俄国师。
2月12日    在蒙米赖击败萨肯军。
2月14日    在沃尚击败布吕歇尔军。
2月18日    在蒙特罗击败施瓦岑贝格军。
3月31日    反法联军进入巴黎。
4月2日    元老院宣布拿破仑退位。
4月6日    拿破仑宣布退位。
4月11日    签订枫丹白露条约。
4月20日    在枫丹白露告别近卫军。
4月26日    路易十八宣布即位。
5月3日    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5月4日    拿破仑抵达厄尔巴岛。
5月29日    前妻约瑟芬去世。
5月30日    第一次巴黎和约。
11月1日    维也纳会议召开。
1815年2月26日    逃离厄尔巴岛。
3月1日    在儒昂港登陆。
3月20日    进入巴黎,开始百日统治。
4月4日    惠灵顿从维也纳到布鲁塞尔。
4月23日    颁布帝国宪法补充条款。
6月12日    离开巴黎前往比利时前线。
6月16日    林尼之战。
6月18日    滑铁卢会战。
6月21日    返回巴黎。
6月22日    第二次退位。
7月7日    反法联军进入巴黎。
7月8日    路易十八第二次即位。
10月16日拿破仑到达圣赫勒拿岛。
11月20日第二次巴黎和约,成立四国同盟。
1821年5月5日    在圣赫勒拿岛逝世。
1840年12月15日遗体运回巴黎安葬。
人物篇 “三头同盟”—庞培
更新时间:2007…11…13 7:27:16 本章字数:3089
庞培(公元前106。9。29~前48。9。28)
古罗马统帅,政治家。贵族出身。17岁随父参加同盟者战争。前83年投靠贵族派首领苏拉,先后在西西里、北非作战,征讨G。马略余部。前71年参与镇压马略部将领导的塞多留起义,并协助克拉苏镇压斯巴达克起义。翌年当选执政官。前67年受命清剿地中海海盗,采取分区进剿、剿抚并重方针,速见成效。前66~前65年征服本都;结束米特拉达梯战争;继而吞并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于前61年凯旋罗马。翌年与克拉苏和凯撒结为“前三头同盟”,左右罗马政局。前53年克拉苏死,同盟趋于解体。前50年与元老院联合反对凯撒。前49年1月凯撒进军罗马,他率军退守希腊。翌年在法萨罗之战中被凯撒击败后逃到埃及,为法老近臣诱杀。
公元前80年代后期,都担任过执政官的平民派领袖马略和贵族派首脑苏拉,为争夺罗马最高权力展开了内战。一些豪门贵族纷纷投靠苏拉。由于马略纵容部下抢劫和公报私仇,许多为罗马建立过不朽功勋的元老也深受迫害,皮凯努姆地区的贵族青年庞培,利用父亲的势力和影响,在很短时间里招募组建起一个军团,参加了苏拉的军队。途中,庞培指挥部队多次冲破马略部下的阻拦,顺利通过许多城市,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和战马。
苏拉对年仅23岁,军事上初露锋芒的庞培非常赏识,把他看成了自己得力的助手。苏拉最终击败马略夺得罗马政权,进城后的苏拉比马略还残暴,他颁布的所谓“人民公敌”法案实际上完全破换坏罗马的法制,没有检控和证据的审判,疯狂的报复,人人自危的揭发,(奴隶可以揭发主人,并能得到官方的奖赏,还能获得自由);苏拉还让马屁精们给自己上了个尊号“幸运的人”。竭力想进入高层的庞培为了密切与苏拉的关系,加强自己的地位,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和苏拉的女儿结婚。
婚后不久,庞培奉苏拉之命夺取了马略部将驻守的西西里岛。随即又被派往非洲同努米底亚人多米提乌斯作战,几乎每战必胜。庞培震惊了努米底亚,一些城市不战而降,仅40天时间,庞培就占领努米底亚,征服了北非。
非洲之功大大地提高了庞培在罗马的威望,也使苏拉感到了紧张。战后不久,苏拉便命令庞培解散军队,率领一个军团返回乌提卡等待接替者。庞培拒绝了这一命令,并且率领大军出现在罗马大门口。尽管他没有担任公职,却要求苏拉为他举行凯旋式。苏拉警告庞培不要违背法律。因为当时罗马法规定只给有巨大战功的执政官、行政长官举行凯旋式。然而庞培毫不退让,他嘲讽苏拉说:“崇拜初升太阳的人要多于崇拜落日的人。”苏拉迫不得已,破例为庞培举行了非洲之战的凯旋式,并授予他“伟大”的称号。
公元前70年,苏拉病死。罗马人对苏拉军事独裁不满的情绪如大火般爆发出来。军事才能受到元老院称赞的庞培,奉命进行讨伐。他镇压了废除苏拉宪法的执政官雷必达,又远征西班牙,平定另一民主领袖塞尔托里乌斯。这时罗马国内爆发了著名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得胜后的庞培,连忙撤军回国增援镇压起义军的克拉苏。庞培赶到时,克拉苏已经消灭了起义军主力,庞培仅消灭了几千名造反奴隶。
随着民主运动的发展,庞培看到苏拉派逐渐失势,民主派声势大增,便见风转舵,倒向民主派,讨好骑士和平民。庞培和克拉苏当选为当年的执政官,他们颁布和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政策,还清洗了元老院中苏拉的50名党羽,因而换取了罗马人民的好感。
公元前66年初的一天,罗马举行公民大会,保民官马尼利乌斯提出一个提案:任命庞培担任同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斯六世作战的统帅,取代已取得重大战果的鲁库鲁斯,并接管其军队。
庞培来到东方,他先同本都国王谈判,要求本都无条件投降,遭到拒绝,于是他指挥大军展开围攻,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击溃了米特里达提六世的军队。不久,侥幸逃脱的米特拉达特斯六世服毒身亡,庞培胜利结束了米特里达提战争,战后他把比提尼亚和本都合并为罗马行省,又把叙利亚变成罗马行省,还在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各处活动,进行干涉,在加拉太等地扶植了新国王,使东方一些国家处于罗马的奴役之下,庞培成为东方一些国家的“王中之王”,权力和威望达到了顶峰。
满载着东方的战利品,庞培返回罗马。由于元老院不满意他在东方擅自将行省包税权给予骑士,更害怕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实行独裁,元老院用了近一年时间才为庞培举行了凯旋式,庞培请求元老院批准他在东方实行的各项措施,并分配给他的老兵土地,遭到元老院的拒绝,庞培大为恼怒,开始同元老院对抗。公元前60年,他与恺撒、克拉苏秘密结成“三头同盟”。年近50岁的庞培娶了位14岁少女, 新娘是恺撒的女儿…尤利娅。
“三头同盟”是三人为了各自利益,为了实现个人独裁而组成的临时结合体。公元前53年克拉苏死于帕提亚战争,宣告了“三头同盟”的结束。庞培和恺撒的关系也因尤里娅的死去而破裂。两人之间争夺独裁权力的内战势在必发。
罗马政局动荡不安,元老院急于要镇压日益增长的对抗情绪,平定骚乱。由于惧怕恺撒在骑士和平民中的巨大影响,元老院不得不与庞培暂时和解,言归于好。授权庞培为唯一的执政官,任期两个月,其权力几乎和“狄克推多”(独裁者)相似。
庞培上任后,迅速从各地调集军队镇压平民暴动。他又利用职权,把锋芒指向恺撒,阻止恺撒延长高卢部督的任期,限于公元前49年3月任满解职。庞培和恺撒终于公开决裂。公元前49年1月,新的内战帷幕拉开,元老院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宣布恺撒为人民公敌。庞培把恺撒的拥护者和两名保民官驱逐出城。恺撒以“保卫人民拥有权力”为名,渡过卢比孔河,迅速逼近罗马。尚未完成征兵工作的庞培,只得仓皇封闭国库,和一些元老逃亡巴尔干。
庞培联络起他的海上部队和隶属于罗马的东方各国国王、部落贵族,在希腊集合起了11个军团,7000名骑兵以及由600艘战舰组成的舰队,企图发起反攻。
恺撒在巩固了政权,肃清了西班牙等地庞培的势力后,也组织起了大军,公元前48年,开始了与庞培争夺东方行省的战争。
起初,庞培军队占据优势,特别是他有数量和素质占压倒优势的骑兵,有东方行省充足的粮食供应,有庞大的海军舰队支援;不过恺撒的主力重装步兵比庞培强得多,训练有素而且身经百战,士气也高于庞培部队。在著名的季拉基乌姆战役中,庞培两次击败恺撒,但是战果平平。
公元前48年8月,庞培和恺撒在法萨卢进行了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决战。
庞培集中所有的骑兵冲击恺撒的骑兵。恺撒以经过特殊训练的轻步兵和弓箭手的突然反击彻底击溃了庞培那些骄横的东方骑兵,由于败逃的庞培骑兵冲乱了自己步兵的阵形,庞培左翼军溃败,其它的军团,看到左翼向后败退,也军心动摇。恺撒大军乘机全面进攻,庞培几乎全军覆灭,大部分士兵都当了俘虏。
在侍卫的掩护下,庞培从乱军丛中逃出。他逃向埃及想寻得一个藏身之所。公元前48年9月28日,就在庞培乘坐的小船靠岸时,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的侍从挥剑刺向他的脊背,一个卓越的军事家倒下了,他生前为他的祖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连他的敌人恺撒也深深地为之惋惜,处于政治需要和讨好罗马人民,恺撒后来没有把政敌庞培宣布为国家的叛逆,反而在元老院称赞庞培对祖国的极大贡献,重新树立起被恺撒党徒砸毁的庞培塑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恺撒本人也不幸被人刺杀,身中23刀,正倒在元老院的庞培塑像脚下,两个伟人的结局何等相似。
人物篇 “戚老虎”——戚继光
更新时间:2007…11…13 7:27:16 本章字数:12635
引子
蹂躏东南沿海的倭寇不同于普通的海盗。海盗大多是乌合之众,只要抄掠财物的目的一经达到,随即呼啸而去。而倭寇则不然。他们登陆以后通常要建立根据地,有时还围攻城池。其中的成员也并非全部来自日本,而常常混有不少的中国人。在一般情况下,中国人还在其中占有多数,而且可以担任高级头目。
倭寇入侵的原因,与国际贸易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朝禁止民间的海运通商,虽然律有明文,但是实际上却无法彻底执行。东南沿海的走私贸易,由来已久,好多不同国籍的冒险家纷至沓来。这些冒险家所使用的船只,最大的长达100尺,宽达30尺,船壳厚达7寸,超过了中国战舰的规模。据记载,在这些冒险家出没的极盛时期,每天有大小船只1200余艘在中国海岸活动,数字似属夸大,但是利之所在,熙来攘往,已不在话下。其贸易的区域从日本各岛至暹逻湾,状如一弯新月。在中国政府海上巡逻力量所不能达到的近陆岛屿上,他们指定了走私贸易的港口。由于没有一个法庭可以解决买卖双方间合同和债权的种种纠纷,十多个有力量的中国船主以武力作为后盾充当了仲裁者,并因而逐渐被认为海上权威,成了海盗的头目。
这些海盗头目声威赫赫,和当地的士绅互相勾结,甚至结为婚姻之好。他们公然在沿海修理船只,而且勒令村民接受他们的传讯。这种海上权威虽然尚属萌芽,但任之滋长发育,则必然会威胁我们这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政府。
海盗肆无忌惮的活动,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强硬的对策。然而冲突一开,我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虚弱即暴露无遗。高级指挥官无法确知部下战士的实际数额,也弄不清究竟有多少战船可以调配使用。下级军官在部队出发之前先要向地方富户勒索兵饷给养。而一旦发生战斗,有的部队干脆望风而逃,有的部队虽然敢于迎战,但由于墨守密集队形的战术,往往造成“一人失利,万人奔溃”的后果。而可歌可泣的作战,却反而出现于仓猝集合的民兵以及各地生员所组织的保卫家乡之情景中。
在日本方面,充当海寇的武士,来自山口、丰后、大隅、萨摩、博多湾、对马和五岛列岛。他们既无统一的领导,也无长远的作战目的。起初,他们有一个空中楼阁式的希望,以为和中国海盗的联合军事行动可以迫使中国政府开放对外贸易,而他们中的领导人也可以受到招安而荣获海陆军将领的官衔。这些希望在总督胡宗宪发动的一次行动之后终于成为泡影。胡宗宪以招安为诱饵,使这些海盗头目束手就擒,而后又把他们的头颅送到北京邀功。这种措置只能激起日本的侵犯者更大规模的来犯,并且使今后的屡次入侵更缺乏政治意义,其惟一的目的只在于劫夺财货。
这些日本海寇虽然在上层缺乏统一的领导,但下层的组织力量则不可忽视。虽然是杀人越货,也表现了日本下层社会结构的严密性。据目击者记载,不论作战或宿营,倭寇的小头目对下级战士能施以极严格的纪律管制。各个小股部队战法一致,也表示了他们并非仓猝招募而来的雇佣兵。他们不断地以寡敌众,击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的中国官军,而中国的农民造反,却大抵缺乏这种能力。
这些海寇乘坐可以装载百人左右的船只登陆。大举入侵时,常常集结30…50艘船只,人数多达几千。在他们的凶焰最为高炽之际,可以有两万人据守占领区内的军事要地。本地的居民在威逼利诱之下也有不少人参与他们的行列,其中有的人在以后被押送至日本作为奴隶。他们劫掠的物品不限于金银珠宝,根据需要和可能,他们也夺取内河船只和其他商品。有一段记载提到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