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奸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奸臣-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这么好的机会,段增自然是专心学习,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不过,这种局面到上个月的时候却结束了,因为原本已经对仕途不再抱有期望的段颎,在上个月突然被任命为太尉了!

    太尉、司徒、司空,这便是东汉的三公,是所有士人在一般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

    一个官员是否担任过三公,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就如同后世明朝时期的内阁大臣一般,代表着无上的荣誉和资历。

    比如汝南袁家和弘农杨家,这两大家族之所以名满天下,就是因为他们连续四代人都有担任过三公的。

    而段颎当初还依附王甫时,王甫之所以对他那般客气,也是因为段颎有担任过太尉的经历,资历和威望要比寻常官员高太多,即便是王甫也不敢轻易招惹。

    段颎自从与宦官一党疏远后,对自身仕途的希望也逐渐放下,心中只想着能安享晚年,再好好培养下一代人即可。

    没想到,他对三公之位不再那么热心后,三公之首的太尉却落到了他的头上。

    可惜,这太尉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东汉时期的三公经常会背黑锅的,比如说若是出现各种灾异,就会有身居三公之位的官员引咎辞职。

    比如说这次段颎之所以能当上太尉,就是因为今年春季各地出现大面积瘟疫,前任太尉桥玄因此引咎辞职,由段颎来接任。

    再比如说,前几天出现日食,所以身为三公之首的段颎就上书自劾,“待罪”在家。

    然而这一“待罪”,很快就变成真的“戴罪”了!

第一百零一章弹劾() 
光和二年四月,天现日食,太尉段颎自劾待罪于家中。

    同一日,原将作大监阳求得天子诏令,出任司隶校尉一职。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阳求曾经还说过,“若有朝一日,我能为司隶校尉,必不使王甫等奸佞之徒居于庙堂之上。”

    而如今,既然担负了司隶校尉,那么就要开始履行职责,而他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弹劾中常侍王甫及其党羽!

    恰好在这时候,京兆尹、杨赐之子杨彪,从长安发来弹劾奏疏,弹劾王甫的门生于京兆地界贪墨朝廷“卖官”所得财物七千余万。

    见了奏疏后,阳求立即便带着奏疏以向天子谢恩的名义入了宫。

    ……

    此时,洛阳宫中,天子刘宏正满脸兴奋的高坐御席,下方小黄门蹇硕正在低声向他汇报着。

    “河内郡卖官所得凡八千万钱,河东郡卖官所得凡九千三百万钱,弘农郡……”

    是的,蹇硕此时向天子汇报的,正是通过卖官所得到的收入账目。

    刘宏虽为天子,但其贪吝财货,比寻常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尽可能的敛财,他甚至规定像丝绸等贵重货物,必须由天子设立的店铺才能专卖。

    而前不久,为了进一步敛财,他甚至公开卖官鬻爵,规定二千石的官职要价二千万,四百石的官职则要价四百万,其他官职也各自规定了价格,只要能出得起钱,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官位。

    甚至连爵位,也同样可以买到。

    消息传开,民间那些有钱却无政治地位的豪商大户,纷纷趋之若鹜,出钱买官;而天子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只听蹇硕继续念到:“京兆卖官所得,凡一千万钱,右扶风卖官……”

    “等等!”刘宏突然打断道:“你刚才说,京兆只有一千万钱?”

    “是啊,陛下,京兆那边就是这么汇报的。”

    “这是为何?”刘宏奇怪道:“河东、河内等其他各郡的收入大致都在七千万以上,便是弘农郡稍微差点,但也有五千万钱,怎么到京兆这边,就只有一千万的收入呢?”

    “回陛下,负责京兆那边的人说,京兆贫困,又接连遭遇灾祸,百姓无钱买官,所以收入较少。”蹇硕回答道。

    “原来如此,京兆那边是谁在负责?”

    “听说是王常侍的一个养子在负责。”

    “王甫的人吗?”刘宏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半年之前,王甫派人告发刘宏的原配妻子宋皇后,说宋皇后以巫蛊害人,刘宏盛怒之下,当即就下诏将宋皇后废掉,并打入冷宫。

    没过多久,宋皇后就忧郁而死。

    刘宏对宋皇后倒也不怎么宠爱,否则也不可能那么草率就做出决定将其废掉。

    不过一日夫妻百日恩,如今平静下来后,刘宏心中也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实在太草率了,甚至都没有仔细审查过。

    如今回想起来,刘宏便发现其中有一些疑点存在,连带着对王甫也有了一些不满。

    这时,有宫女进来禀报说,新任司隶校尉阳求前来谢恩。

    “传他进来吧!”刘宏也没多想,便开口道。

    不一会儿,阳求走进来,一番行礼后,大声道:“陛下,臣身为司隶校尉,监督弹劾百官乃臣之职责,臣现在就要弹劾一人,此人祸乱朝政,横行不法,实乃国之大贼,请陛下下诏将其锁拿问罪!”

    “哦,不知你所弹劾的究竟是何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中常侍王甫!”

    “王甫?你要弹劾他什么罪名?”刘宏皱了皱眉,虽说心中对王甫有些不满,但毕竟王甫也是跟了他多年的亲信,所以听到阳求弹劾此人,他还是感到不快。

    “臣弹劾王甫贪赃枉法,这是弹劾奏疏,请陛下过目!”阳求一边说着,一边将杨彪的奏疏递了上去。

    刘宏接过奏疏,心中想着,这些士人肯定又是弹劾王甫如何把持朝政,陷害忠良等,若是这些老生常谈的话,他也没多少兴趣过问。

    因为那些事情,很多都是王甫秉承天子的旨意去做的,若是王甫有罪的话,那岂不是他这个做天子的也有罪?

    也正是因此,王甫虽然屡屡遭到弹劾,但他却始终能屹立不倒。

    然而这一次,当刘宏打开奏疏,看到上面弹劾王甫令门生贪墨京兆卖官所得之钱七千余万,再结合之前蹇硕的话后,顿时就勃然大怒。

    “王甫此獠,枉朕平日里对他如此信任,却不想他竟然如此欺瞒于朕!是可忍,孰不可忍?”

    若只是横行不法,贪墨财货,这些天子都不会太在意,只要王甫能当好他的爪牙,为他制衡朝中那些士人,那么即便王甫犯点小错又有何妨?

    但如今王甫所贪墨的,却是原本应该属于天子自己的钱,这一下问题就大了!

    你贪朝廷的钱也就算了,如今居然还贪到朕的头上来了,这真是岂有此理!

    再想到宋皇后一案,其中也有很多疑点存在,刘宏对王甫的怒火顿时就爆发出来。

    阳求大喜过望,连忙又道:“刚才这份奏疏乃是京兆尹杨彪所写,臣这里还有一些王甫所犯的其他罪状,请陛下过目。”

    说着,又将王甫及其门生故吏这些年所犯下的诸多罪行罪行上呈给天子。

    王甫这些年仗着天子宠信,可谓胆大包天,犯下的各种罪行,说是罄竹难书也丝毫不为过。

    以前天子对王甫信任有加,即便看到这些罪状,他也不会在意,但此时暴怒之下,原本这些不怎么在意的罪状,此时在刘宏眼中也显得格外瞩目起来了。

    “抓!立即将此贼抓起来审问!包括他的同党,一个都不能放过!”

    阳求大喜过望,连忙拜倒在地,大声应道:“臣领旨!”

    说起来,也是王甫合该倒霉,不仅这么多令天子感到糟心的事情凑到一块了,更倒霉的是,此时他恰好休沐在家,对此事一无所知。

    否则若是王甫此时就在天子身边的话,不管是跪地求情,还是虚言狡辩,总能设法补救一二。

    而如今,当阳求派出去抓他的人到了他府上时,他都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更倒霉的是,前些日子汉顺帝的一个老太妃刚刚病逝出葬,曹节等中常侍都代表天子前去参加葬礼,如今不在洛阳,所以出了事后,王甫连个为他求情的盟友都没有,就被打入了大牢之中。

    当然,倒霉的绝不止王甫一个,他的那些同党、爪牙们也跟着倒了大霉,被抓入狱中。

    这其中,就包括了曾经一度依附过王甫的太尉段颎!

    而他的入狱,与其说是因为他以前依附过王甫,倒不如说,这是来自阳求的报复!

第一百零二章入狱() 
“大家都不要慌,都给我镇静下来,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段府内,随着段增的一声大吼,众人像是有了主心骨一样,总算开始镇定下来。

    就在刚才,刚刚上任的司隶校尉阳求,亲自带人来到段家,将自劾待罪在家的段颎给带走。

    事情一出,整个段府都慌做一团,仿佛大难临头一般。

    就算是苏夫人等人,此时脸上也满是惊慌,他们既不知段颎到底为何被抓,也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好在,其他人慌乱,但段增此时还能勉强保持镇定。

    如今的他,在段府中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

    当初的他一声断喝,连几个下人都镇不住;但如今他的一声断喝,便是苏夫人也都立即向他看来,将他当成了主心骨。

    “增儿,你父亲因为日食,所以上书自劾,这应该是朝廷的惯例吧?怎么你父亲他会被司隶校尉的人给带走?”

    “母亲,父亲的事情肯定不是因为日食,具体的原因暂时我也说不清楚。母亲你先去安抚下人,让大家都不要慌乱,若是有人胆敢趁机闹事,还请母亲不要手软!”

    “好,增儿,府中的事情由为娘做主,必不会出什么乱子,不过你父亲的事……”

    “请母亲放心,父亲有平定羌乱的大功劳,而且他平时一向奉公守法,并没有犯什么罪行,相信这一次一定只是些误会,过几天就没事的!”段增连忙宽慰道。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就是段增他自己都不怎么相信。

    毕竟太尉乃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地位尊崇,即便司隶校尉有监督百官的权利,也不能随意将当朝太尉给抓走。

    既然这阳求亲自带人上门抓人,那他一定是取得了天子的许可,这样一来事情可就不简单了。

    他记得,历史上的段颎就是因为依附王甫,结果在王甫倒台时,他也受到牵连,遭到士人的清算。

    但是如今的段颎在段增和贾诩等人的劝说下,早已经与王甫疏远了,这一点只要是明眼人,应该都能够看得出来。

    按理说,历史上的灾祸,应该不会继续发生在段颎身上才对。

    然而除了因为受王甫牵连这个原因外,段增此时又找不到别的原因来解释目前的一切。

    “曹安,你立即出去打听一下消息,如今京师可有什么大事发生,尤其是要打听清楚,中常侍王甫是不是也被抓了!”段增连忙对曹安吩咐道。

    “是,小的这就去打探!”曹安一溜烟的跑了出去,没过多久就见他气喘吁吁的跑回来。

    段增惊讶问道:“怎么这么快,打听到消息了吗?”

    “公子,小的已经打听清楚了,那中常侍王甫及其爪牙都被抓起来了,如今整个洛阳都在讨论此事,大街上许多人都在为此拍手叫好呢!”

    段增闻言心中一沉:“果然是为了此事!”

    没想到他想尽办法,最后段颎还是出事了,受到了王甫的牵连。

    “难道说,父亲他曾经依附过王甫,那些士人就会死抓住不放,一定要清算吗?那么父亲昔日立下的功劳,这些人难道都看不到吗?”

    这一刻,段增心中也充满了挫折感和愤怒感。

    “老幺,你的意思是,父亲是因为受王甫的牵连,所以才被抓的吗?”

    “不错,想来应该是这样了!”

    “但父亲不是已经在疏远王甫吗?那些士人为何还要死揪着不放?”

    段增叹了一口气,不知该如何回答。

    “老幺,你一向足智多谋,一定要想想办法救出父亲!”

    段增点了点头,同时在心中快速思考起来。

    段颎身为当朝太尉,他既然被抓,那肯定是得到了天子的同意,至少是得到了天子的默许,所以司隶校尉阳求才敢上门来抓人。

    既然如此,那么能救父亲的同样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天子本人!

    不过,要向天子求情,至少也要能见到天子才行,而现在段增已经辞去了官职,而且即便有官职在身,天子也不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

    如此一来,就有必要找一个能见到天子的人,让其代为求情。

    但问题是,听段颎说,最近因为汉顺帝的老太妃下葬,朝中百官大多都去参加葬礼了,其中就包括吕强、卢植、马日磾等平时与段增关系亲近的官员。

    甚至连中常侍张让,也同样去参加葬礼去了。

    段颎身为太尉,如果不是因为日食自劾在家中待罪的话,此时也会参加葬礼。

    这样一来,段增想要找人去天子面前求情都是一件难事。

    想到这里,段增顿时有些头痛起来。

    这时,段坤提醒道:“老幺,我记得你以前说过,文和先生乃当世智者,才智远超过人,你一个人既然想不出办法,为何不去询问他呢?”

    “对啊,二哥!若不是你说起,我差点都忘了文和先生!”段增顿时一拍额头,大喜道。

    说起来也是他有些急糊涂了,头脑中一片混乱,看似保持着镇定,实际上却有些慌神,居然连贾诩这个顶级牛人都忘了。

    “二哥,你留在家里,我这就去拜访文和先生!”

    段增立即做出决定,不过还不等段坤回答,就有人进来报说:“公子,文和先生来访!”

    段增兄弟两人连忙出去相迎。

    一见到段增二人,还不等施礼问候,贾诩便急切问道:“段公可是出事了?”

    “不错,就在不久前,父亲被司隶校尉阳求给带走了。”段坤一脸悲切道。

    贾诩闻言长叹一声道:“此事都怨我,若非因我之故,段公或许也不至于有今日之祸事!”一边说,一边满脸愧疚的长揖到地。

    段增二人连忙避开道:“先生为何如此?”

    贾诩叹息一声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进去再说吧!”

    “好,先生请!”

    等进到府中,重新坐下后,贾诩问道:“二位公子可知段公为何会被抓起来吗?”

    段增惊讶道:“难道不是因为受到王甫牵连吗?”

    “是,也不是!”贾诩摇了摇头:“真正的原因应该说,这是阳求此人在故意报复段公!”
132027 。
13202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