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奸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奸臣-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是对贾诩来说,此时他已经在认真考虑自己要不要出任别架一职,若是段颎突然说没有此事,一切都只是谣传,那样一来绝对会大大得罪贾诩。

    若贾诩只是一般人也就罢了,偏偏贾诩所在的贾家和段家乃是世交,两家的关系极为亲密,甚至段煨与贾诩还是朋友。

    在这种情况下,段颎就不好轻易得罪贾诩了,更不好否认之前那句“谣言”。

    可惜段增虽然将事情考虑得非常清楚,连事后段颎的反应都想到了,但他偏偏没有想到的是,段颎在今天已经答应了将别驾一职交给阳求来担任。

    ……

    “增儿,是你派人在府中放出谣言的?能告诉我你这么做的原因吗?”对于段增,段颎还是非常喜爱的,所以虽然对他这么做感到恼火,但段颎还是忍住怒气,耐心询问。

    “父亲,孩儿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孩儿想问父亲,目前父亲在朝中所面临的处境到底如何?”

    “嗯?”段颎显然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所以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便是苏夫人也极为吃惊,她虽然出身大户人家,但向来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行事准则,对于段颎在朝中的事情很少过问。

    此时段增突然抛出这么个问题,顿时让她吃了一惊。

    “你问这个做什么?这不是你应该关心的问题。”段颎沉声道。

    “父亲,若是孩儿所料不错的话,父亲目前在朝中的处境只怕不太好吧?父亲乃是武将出身,对朝堂上的斗争应该极为陌生,所以孩儿以为,父亲应该找一个合适之人来辅佐。”段增神色郑重答道。

    “这……”苏夫人震惊了,而段颎此时却沉默了。

    他在朝堂上的处境或许其他人不清楚,但段颎他自己又岂会不知?

    正如段增所说的那样,在离开军营到洛阳为官后,朝中的一切对他来说是那样的陌生。

    在刚刚回到朝中任职时,他四面碰壁,那些之前就对他指手画脚的人,此时更是对他大肆打压。

    原本以他平定西羌之乱,并彻底击灭东羌的大功劳,若是放到武帝或者光武时代,等他回到朝中后,肯定会受到重用,就是官居万石都不是不可能。

    然而实际中他却只担任了侍中、执金吾等官职,不管是地位还是实际掌控的权力,都与他的功劳完全不能相比。

    甚至不久之后,他还因为冯贵妃墓被盗一事受到牵连,进而被降罪贬官。

    可以说在回到朝中的头几年,他一直沉沉浮浮,虽有大功于国却不能登上高位。

    而造成这一切的,无非就是因为他出身凉州,又是武将,所以受到关东士族的各种打压。

    对段颎来说,段家的家世虽然比不上汝南袁家、弘农杨家这种豪门大族,但段家祖上担任过郡守这一级别官员的却有不少,所以仅仅执金吾这种级别的官职是远远不能让段颎满足的。

    在几经沉浮之后,段增终于领悟到,想要登上真正的高位,唯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靠山才有可能。

    而那时候王甫、曹节刚刚将外戚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除掉,正是权倾天下的时候,所以段颎很快就开始开始向王甫他们靠拢。

    而之后的几年里,依靠王甫、曹节的权势,段颎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富贵,甚至还如愿以偿的登上了太尉这个东汉地位最高的官职,便是如今担任的司隶校尉一职,同样是权势滔天的要职。

    当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他如今与关东士族的关系更差了,如果说以前关东士族的人只想对段颎进行打压,双方还有缓和关系的可能,那么如今他们就恨不得将段颎除之而后快了。

    所以在听了段增的问话后,段颎一时间陷入沉默。

    段增接着劝道:“父亲乃是武将,擅长的乃是带兵打仗,而那些士人所擅长的却是朝堂上的争斗;且士人一方人多势众,朝堂上下到处都是他们的人,父亲与他们相比,就如同单枪匹马与千军万马,如何能比得过?”

    一旁段坤也道:“是啊,父亲,那些士人的手段总是令人防不胜防,孩儿觉得您应该寻找良才来辅佐,这样才能保证不被人坑了。”

    苏夫人这时也明白过来,她目光向段颎看了一眼,犹豫道:“老爷,妾身觉得坤儿和增儿所说的有些道理,您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眼见三人都在劝说,段颎终于开口道:“那以你们的想法,文和可算良才?”

    “当然。父亲有所不知,文和先生之才,纵是与张良、陈平相比也不逊色,岂能因他名声不显就轻视他呢?”

    “他能与张良、陈平相比?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吧?”段颎依旧不信。

    段增心中有些郁闷,那可是贾诩啊!后世鼎鼎有名的毒士贾诩,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里面,都是最顶尖的牛人,走到哪都能搅动天下风云。

    若是自己能做主的话,肯定在第一时间就把贾诩招到麾下了,哪里还需要像现在这样苦口婆心的劝说段颎。

    当然,这也不能怪段颎,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想要得到重视,要么就有显赫的家世,要么就有过人的名气。

    而贾诩为人太过低调,才华内敛,不为外人所知,在这个时代没有半点名气,更没做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所以段颎轻视他也就不奇怪了。

    再加上他已经答应将别驾一职交给阳球来担任,所以对贾诩更加不放心上。

    “父亲别不信,孩儿所言半点都不过,文和先生名声虽然不显,但那只是因为他没有遇到展示才华的时机而已。若是时机得当,文和先生必然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段坤也道:“父亲,孩儿虽与文和先生接触不多,但仅以所见所知来看,文和先生气度非凡,才华内敛,必非常人,父亲断不可等闲视之!且文和先生乃是咱们同乡之人,比起那些士人来更加可信。父亲用他,不仅能得一贤才,还能加深与贾家的联系,何乐而不为呢?”

    “这……”段颎有些犹豫起来。

    说到底,他与贾诩接触不多,两家虽然是世交,但他的年龄比贾诩却大了二十多岁,这完全不是一代人;再加上他身居高位,而贾诩现在的官位却不高,所以两人虽然有往来,但也仅仅限于礼节上,并未深交。

    如今段增兄弟两个都在极力赞赏贾诩之才,便是段颎也有些拿不准了。

    尤其是对段增这个小儿子,这半年多以来,他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把其当做一个小孩,之前段增对他在朝堂上的处境的分析,更是说到他心坎了,若是忽略掉段增的年龄的话,单单这份见识就足以让他刮目相看。

    见段增都如此称道贾诩,段颎心中也开始犹豫起来:“难道说这贾诩真是不世出的大才不成?若真是如此的话,便是得罪了阳球、王萌又能如何?至于王甫,想来他也不会因为这点事情而与我闹开。”

    段颎是个很有决断力的人,毕竟他当初也是个百战百胜的名将,若真的做出决定的话,就不会瞻前顾后。

    所以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这贾诩到底才能如何。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三十章会面() 
见段颎依旧有些迟疑,段增决定拿出撒手锏,他略微得意的道:“父亲,实不相瞒,让文和先生出任别驾一事,不仅府上的人都知道了,而且六叔和文和先生也都知道了。”

    “什么?文和也知道此事了?”段颎吃了一惊。

    “不错,今天文和先生和六叔来访,是孩儿和二哥出面接待的,当时孩儿与文和先生一番畅谈后,顿觉文和先生才干非凡,所以自作主张,说父亲有意让他来担任别驾一职;文和先生虽未答应,但明显已有所意动。此事全是孩儿自作主张,还请父亲责罚!”

    段颎听了哪里还不明白段增的打算,他狠狠瞪了段增一眼,冷笑道:“好啊,你果然是厉害了,都学会先斩后奏了!先把此事造成既定事实,迫使老夫不得不答应。你就不担心老夫将此事全都推到你身上吗?”

    段增连忙赔笑道:“父亲别生气,孩儿也是为父亲着想,文和先生那种大才,如今还未出名,就如同凤凰隐藏在凡鸟之中;若是父亲能对他破格提拔,他必然尽心尽力为父亲出谋划策,如此父亲在朝堂上也不至于没人辅佐。”

    “哼!”段颎冷哼一声。

    对于段增这个老来所得的幼子,他虽然明知道对方打着自己的名号行事,直接坑了自己,心中却只是略微有些不爽,觉得段增行事有些过于肆意了,并没有真的因此而动怒。

    而他之前就在段增等人的劝说下有些迟疑,此时又得知段增已经提前将此事宣扬开,造成既成事实,所以眼下他还真没有太多选择。

    相比于贾诩这个同乡之人,阳球虽然走通王甫的门路求到他这里,但其到底与段颎毫无关系,不过是个被罢官免职的布衣罢了。

    若是放在平时,看在王甫的面上就算任命阳球为别驾也没什么大不了,不过既然既然有贾诩这个选择,且段增等又极力称道此人,那阳球也只能靠后了。

    至于说会不会得罪阳球,段颎表示:阳球算什么东西?就算得罪了他又能如何?

    下定决心后,段颎也懒得将阳球之事告诉段增等人,他沉声道:“明日老夫刚好休沐在家,你兄弟二人去将文和请来,老夫要亲自见他一见,若他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有才能,那让他出任别驾又有何不可?”

    段增心中一喜,知道这事基本已经成了,以贾诩的本事,想来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他连忙与段坤一起答应下来。

    段颎接着询问道:“你六叔这次来洛阳,可有什么事吗?”

    “父亲放心,六叔并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到了年底,为郡中押送贡物罢了。”段坤答道:“对了,他这次来,还带了一些礼物,说是董河东托他送给父亲的。”

    “董仲颖有心了。”段颎闻言点头:“回头给他回点礼物,不可失了礼数。”

    董河东便是董卓,如今担任河东太守,而段煨目前正在其麾下任职。

    相比于段颎,董卓如今的声望显然还差得较远,不过他非常擅长结交,不仅对于段颎、张奂等曾经当过他上司的人依旧保持着恭敬,同时也在暗中与中常侍张让等人来往,甚至对于士人他也奉行尽量不得罪的态度。

    所以就目前来说,董卓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前途较为光明,乃是西凉人里正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段颎作为他的举主,与他有着不错的交情。

    对此,段增自然不会傻到因为后世董卓乱了朝堂就对其有偏见,毕竟天下大乱并非董卓一人之故,真要说责任的话,那些圈地无数的世家豪族反而应该负更多的责任。

    而段家既然与董卓有不错的交情,在将来说不定自己还能利用这一点,至于具体该如何运用那就不得而知了。

    ……

    第二天一大早,段增兄弟二人便在侍卫的陪同下前往贾诩府中。

    与段家不同,贾诩的住所位于洛阳外城,位置比较偏僻,段增二人废了不少时间才找到地方。

    等见到贾诩后,段增也不多言,直接便表明来意,邀其过府。

    贾诩听了心中一动,难道说段公真的打算任命我为别驾吗?不然为何昨天段小公子才提起此事,今天段公便邀请我过府。但这也说不通啊?

    昨天在段府刚刚得知消息的时候,贾诩来不及细想,再加上段增之后的表现让他惊叹,所以对段增所说的多少有些信了。

    不过等回到住所仔细回想起来,却又发现此事疑点不少,最重要的一个疑点就在于,他以前与段颎来往时,并未觉得段颎对他有多看重,最多只将他当成了同乡后辈而已。

    而在段增昨天说的话里,却把贾诩说成堪比张良、陈平那样的贤才,这很明显不会是段颎所说。

    既然段颎对自己并没有多看重,那么为何会突然对自己破格提拔呢?难道说就因为自己与他是同乡?这未免有些说不通。

    心中有了这个疑问,贾诩谨慎问道:“不知段公邀我过府所为何事,还请二位公子直言。”

    段增笑道:“文和先生,我父亲请先生过府,乃是为了别驾从事一职的归属。父亲有意让先生出任别驾一职,恰好他今天休沐在家,所以让我兄弟二人来请先生过府一晤。”

    贾诩皱了皱眉,心中依旧有些疑惑,不过想到等见到段颎后,一切疑惑自然会解开,所以点头道:“好,且稍等片刻,容我更衣。”

    “先生请便!”段坤二人连忙道。

    过了不久,贾诩准备妥当,随着段增兄弟二人来到段府。

    在书房里见到段颎后,贾诩神态自若的走上前行礼道:“贾诩见过段公!”

    “嗯,是文和啊,快,快请坐!”段颎站起身来,温言笑道。

    “多谢段公。”

    等贾诩在坐下,下人们走进来给他端上茶水、蔬果,然后悄然离去,并将书房的门掩上。

    这时,段颎笑着说道:“文和,老夫今日请你过来的目的,想来你也猜到了,老夫如今麾下别驾从事一职位空缺,而司隶校尉的公务太多,老夫急需有贤才来为我分担一二,不知文和是否愿意出任此职?”

第三十一章成功() 
“这……”贾诩没想到段颎居然会这么直接,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同时在脑海中急速思考起来。

    如今天下毕竟还处在太平之时,即便是贾诩这种智谋之士也想不到仅仅十多年后天下就会陷入大乱。

    在这个时候,像他这种既没有名气,同时家世也只是一般的人,想要升迁就必须熬资历,按部就班的慢慢升迁。

    而若是能被破格提拔为别驾的话,这对他的仕途将有着极大的好处,至少能让他节省十年时间。

    所以从本心上来说,他当然是愿意出任别驾一职的,然而在搞清楚自己心中的疑问之前,他又不想随意答应下来,故而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时,或许是看出了他心中的疑惑,段颎又笑着询问起来:“文和,是不是对老夫突然要任命你为别驾一事感到惊讶,所以才如此迟疑不决?”

    贾诩犹豫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段颎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他指了指站在他身后的段增道:“其实,昨天增儿对你所说的,都是我这行事胆大包天的幼子自行其是。”

    “父亲!”段增大吃一惊,没想到段颎居然会当着贾诩的面将此事说开,更不知道段颎这么做到底是何目的。

    而贾诩同样心中一惊,之前他虽然有所怀疑,但也没想到这事情居然真的是段增这个六岁少年自作主张所为,同时心中也在好奇,段增为何要这么做。

    段颎却是笑道:“增儿,你所做之事,难道真以为能一直瞒过文和吗?”

    “这……”段增顿时反应过来,姜还是老的辣啊。

    谎言到底只是谎言,终有被戳穿的一天,尤其是对贾诩这种智谋之士来说,自己或许能瞒过他一时,却难以长久将他瞒过去。

    与其等到将来贾诩自行想明白后对自己不满,还不如现在就把事情说开,并设法得到贾诩的原谅。

    想明白段颎的目的后,段增当即郑重长揖到地,以诚恳的语气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昨日之事小子自作主张,对先生有所欺瞒,还请先生见谅!”

    贾诩点了点头道:“段小公子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