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两千年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两千年后-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姥爷很激动,不能说话,老泪纵横。

    姥爷毕竟老了,这些情况也在白泽意料之中,医院方面依然是建议手术,还催医药费,二十万手术费。

    白泽肯定是不愿意手术的,在医院保守治疗便好,只要他的炼气有所小成,便能以气化瘀,清除余毒,姥爷便能不药而愈。

    是的炼气,这两个字随着时间长河的流淌,已经慢慢消失在了华夏人的身体里,现在还有点残留的只是一些粗浅的功夫。现在,就连这些粗浅的功夫,已经慢慢的没人练了,更多的反而是一种表演。

    然炼气之道鼎盛的时期在先秦,是他重生前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他叫赵括,这个名字许多人都很熟悉,就是在长平之战中换下老将廉颇,然后又被万箭穿心而死的那个傻逼。

    赵王曾说:“赵括啊,只要你赢了长平之战,我就将最疼爱的公主婉儿许配给你,等赵国一统天下之时,你作为皇族也是与有荣焉。这是和氏璧的碎玉水纹青龙佩,带上它,它会给你带来幸运。”

    大军出征时,婉儿徒步送军千里,送给他的锦囊里有她的头发,还有一张字条,字条上说:“妾等君大胜归来剪红烛。”

    每每想到这句话,他都会红了眼,实际上他跟随父亲赵奢(马服君)征战十几年,提过许多有决定性的战术,实际上当初整个赵国都觉的他不会败,包括他自己,甚至对手换成白起的时候,他也这样认为。

    白起摆出了口袋阵,说你来啊,然后他还真去了。

    这种围击战术,实际上就是对赌,白起能围,实际上兵力也分散了,只要在口袋没扎紧的时候,击穿任何一个点,白起就会大溃败,而赵国大多骑兵,为何不能去。

    输只输在一个点,大军没粮食了,实际上就算不被围,赵国也拿不出粮食了,他上战场的时候,赵国国君已经在四处借粮了,还借不到,他上来就是决战的。

    被围了四十多天,靠吃战马的肉,吃死人肉,吃同伴的肉才撑下去的,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国运战,谁赢谁就是霸主。

    白起的兵都快打没了,伤亡三分之二,到最后秦王甚至到刚得手的河内拉来许多十五岁不到的小孩来当炮灰。

    如果当初大军不是饿的不行,其实是能赢的,他被万箭穿心而死,白起当时应该是松了一口气的,他确定。

    不然就是玉石俱焚。

    一睁眼的时间,都两千多年后了,什么都烟消云散了,后人怎么说他都无所谓。

    事实上他确实是个自命不凡的人,当初世家公子之中他确实很优秀,他的刀法和兵法在青年一辈中无人能挡,所以他才能取得婉儿公主的青睐。

    只是他还是败了,不管缘由,他终究是个失败者,能重生也只是因为赵王那块玉佩而已,现在玉佩也没有了。

    从和氏璧出世就有人传说,这块玉佩可令生者永生,死者不朽,所以很多君王都想得到它。然而赵王得到之后,却总是坎不破玉佩的秘密,赵王百思不得其解,一怒之下就把和氏璧摔碎了,碎裂了三分之一,然后分成了七块小玉佩。

    和氏璧碎了之后里面也没有秘密,赵王特别失望,只好老老实实的修行,只是修行之道多艰难,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的长生不老,途中就会被三灾四劫弄死,死的还特别惨。

    炼气九态,自遥远的伏羲大神传下,由圣人延续,九态分别为:星态,云态,天态,月态,神态,转态,世态,太上态,无为态。

    每一个状态都是在进化,而太上在道家里是至尊的意思,就是神。那种肉身强横,可以时空穿梭,举手投足间毁天灭地的神。

    当然神只存在传说中。

    他也不想成为什么神,他只想找到婉儿,只羡鸳鸯不羡仙。

    重生的一星期,他想了很久,水纹青龙佩能令他重生,那么为什么婉儿不可以,婉儿身上有九命凤凰佩,也是七玉之一。

    或许她已经觉醒了,还在找自己,或许还没觉醒,等着他唤醒。

    白泽枯坐在姥爷的床前思考着这些问题,姥爷已经睡着了,睡的很安详,不过路过的其他人都会对他投来鄙夷的目光,骂他是个不孝的外孙。

    他不知为何,他只是做了他认为对的事情,为何别人却要骂他?

    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他总是这般的被人误解,不被人理解的寂寞,与世人为敌的孤独。

    婉儿算是他的知己,找到婉儿或许是他重生最为重要的事情了吧。

    他走出了病房,走出了医院,他不是惧怕这种被人指指点点的感觉,他只是想回家洗个澡。

    PS:本来这个想作为拉流量的开头,经过一段时间也没做到目的,于是干脆坚持原来不讨喜的开头方式,这个就保留在这了。

第一章 带着和氏璧重生() 
半夜,一间小房间里没有开灯,唯一的光源是一台散发着微弱光亮的电脑频幕,一个少年的轮廓坐在电脑椅上忽明忽暗。

    伴随着机械键盘打字的噼里啪啦的声响,百度的搜索框上显现了两个字——赵括!

    百度百科: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

    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少年盯着电脑屏幕,拉着网页,看到四十万赵兵被坑杀时,整个手都在抖,继续往下拉,网页上有多人对赵括的评价。

    大多数的观点都是赵括是一个白痴,一个上阵不满月,就带着四十万大军进入包围圈的白痴,然后是各种人的引经据典。

    这是主流的观点,源自于史记中对赵括的盖棺定论,纸上谈兵!

    少年没有继续搜索,反而是瘫坐在椅子上,盯着屏幕,眼睛出神,思绪一下回到了两千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长平之战,源自于秦对于上党的觊觎。上党是韩国的地方,韩国一向比较弱,强秦的逼迫,意在与让上党不战而降。但上党的郡守冯亭却感觉憋屈,反正打不过,与其降秦不如降赵,拉赵国下水,于是他把上党的十七座空城献给了赵王。

    当时赵国朝堂为此争论不休,这个诱惑太大了,平阳君赵豹认为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是好兆头力劝赵王不能要;平原君赵胜却认为平常百万大军打一年都不一定能拿下一座城,这平白有十七座城为何不要?

    赵王的意思肯定是想要的,正常的思维,不要白不要,整个七国之中,军事能与强秦分庭抗礼的只有赵国,所以赵王喜滋滋的接受了,谁也没想到这个由头引发了赵与秦的战略决战。

    (史记的评价说赵王短视,但是上党险峻本就是战略要地,赵国本来就拥有北上党,如今南上党送上门来,如果让给强秦等于是给对手增加筹码,让自己当缩头乌龟。)

    自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兵数量上虽然不如秦国,但大多都是骑兵,质量占优,以前的多次较量两国平分秋色。

    长平之战打响,首先上场的是名将廉颇,其中还有一个典故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说的就是这个时候。

    长平之战打了三年,前两年都是在对峙,主帅是廉颇,打的也是有来有往,这就是后来人贬低赵括的原因?因为赵国后来换将了,两相一对比在赵括手里却是惨败,四十万精锐被坑杀,无疑显得赵括是个白痴。

    少年盯着电脑屏幕惨笑,后人把战争想的太过简单了,愚昧的人总是多过看清的人。

    想起那个暴脾气,动不动就骂人的廉颇将军,少年又有点恨不起来,因为后来最颓然的就是廉颇将军。

    两国交战,战争可不止于明面上的,廉颇将军犯了一个战略失误,他想保存实力,也没有把这场战役当真,认为秦国打不下来,又是劳师远征,久攻不下就会离去,于是就在上党丹水附近地带屯兵和秦国对峙,只打小规模战役,于是这场战役打着打着就打成了消耗战。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消耗战就是经济战,在军事上赵国和秦国平分秋色,但是一打消耗战,赵国稳输,论综合国力,赵国差秦国远矣。

    大军对峙,人吃马嚼,粮草要供应的上。虽然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上,赵国离上党近,秦国离上党远,但是赵军运粮的粮道异常险峻,要跨过崎岖险峻的太行山脉,而秦国虽然离的远,但地形上却是一马平川,而且河道遍布,水运运粮不要太方便,而且几乎没有粮草损耗。

    外交上,其他国都是乐于见两个军事强国互相搏杀,互相消耗,所以赵国几乎借不到粮。

    对峙的两年,赵国几乎被拖垮,再拖下去,赵国就不战自溃了。赵国换将不是后世的史记记载的赵王中了什么反间计,而是逼不得已,赵国高层也不傻,谁不知道临阵换将是大忌。

    但是廉颇将军固守的两年虽然军力上没什么损失,但是对峙到后期上党已经在秦国手里了,这场战役再固守已经没有意义了,上党已经丢了。

    廉颇下来,谁上去呢?这是一个烂摊子,几乎没有将领愿意接,这是决战,打赢还好,输了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少年想着想着,眼睛就湿润了,犹记得当初抱负广大,他深爱着赵国,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也立志成为一代名将,为赵国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好在天赋异禀,自小就过不不忘,思维敏捷,兵法韬略,几乎没有人能辩的过他。

    自上党争夺战始,他就想去战场,却被父亲阻止,说他还太年轻,还需磨练,不要急于一时。而且赵家已经是世家大族,已经无法更进一步了,并且父亲一早就判断上党争夺战没那么好打。

    后来战争急转直下,赵国快被拖垮时,恰好父亲病危,他是赵家独子更不希望他去冒险,甚至留下遗言对赵王说他不可用。

    最后他还是要出战,包括母亲在内,从小敬重的蔺相如大人都抱病上朝严辞阻止……

    大丈夫当战死沙场,是职责,年轻一辈中他是最强的,锐气十足,赵王赐予他水纹青龙佩,并许下诺言,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牵连赵家,只要他能赢,就把婉儿公主下嫁予他,赐封王族。

    大军出征,婉儿公主,泪眼婆娑徒步送军千里,他背负了太多,背负的是整个赵国的希望,还有婉儿公主的希冀。

    刚到前线,就看到了曾经精锐的赵国儿郎们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一点也不似曾经的虎狼之师,粮草短缺到了很可怕的程度,大多兵将都是饿着肚子在打仗。

    赵国骑兵天下无敌,是一支锋利的矛,防守等于是挨打,他被派上来本就不是固守的,只能运动战博一把。

    不是他不想守,是真的守不了了,他一来就带着骑兵冲锋,取得了几次小胜,士气大增。只是秦军可恶,就算败了也会烧了粮草辎重,不给他们留一粒粮食。

    之后的几场战役就是变成了苦战,每一天每一夜都是煎熬,不断的有人死,不断的有人逃跑,连战马都饿的精神萎靡跑不动了。

    已经打红眼了,赵与秦不会退一步,最后决战于长平,当时秦摆出口袋阵,他是算到的,他没算到的是秦国也临阵换将了,偷偷换上了白起。

    明知道是口袋阵他为什么还要钻?因为这是他的一场豪赌,他想一战定乾坤,他相信赵国骑兵的锋锐,只要击穿秦军的口袋底,骑兵的长驱直入,秦军将会大溃败,剩余的粮草也不足以支撑他耗下去了。

    于是他把大军所剩余的最后粮草都拿了出来,让将士们吃的饱饱的,然后留足三日口粮,轻装上阵,不成功便成仁,没有给自己留任何的后路,破釜沉舟!

    谁也没想到,这场突击与反包围,一打就打了四十多天,这是如噩梦般的四十多个日日夜夜,这是没觉好睡、缺衣少食、每日廝杀、吃人肉、思念亲人、笼罩在死亡阴影下、心理逐渐崩溃的四十多个日日夜夜!

    不断的突击,不断的被围,再突击,再被围,秦军的顽强超乎了他的预料,后来他才知道他的对手是战功赫赫的白起。(那年赵括二十出头,白起已经临近五十。)

    他难受,白起也不好受,秦兵的伤亡了近乎三分之二,包围的人员不断的锐减,白起快要围不住他了。

    他一早算到了秦国此时关中正在闹饥荒,本身人员就在锐减,不出意外秦国此时已经无兵可增了,他以为他要赢了。

    但是没想到秦昭襄王亲自跑到刚得到手的河内去征兵,连十五岁左右的小孩都不放过,直接拉上战场来给大军当炮灰……

    战场中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但是每天杀的都是乳臭未干拿着武器都在发抖的小孩,任谁都会震撼!!!

    最后的几天,将士们几乎都绝望了,敌人永远杀不完,和前两年的战役一样,要被耗死了,已经断粮了四十多天了,每天吃的都是同伴的血肉,军中甚至爆发了瘟疫,许多人开始想家,甚至夜里传来许多的低泣声……

    将士们可以轻言投降,但是他不能,他甚至不能表现出一点失落的情绪,赵国骑兵的确强大,但是此时战马已经瘦的不能冲锋了,身陷绝地,他已然无计可施。

    最后一次冲锋,他被万箭穿心而死,他一死,整个军队就开始溃乱,四十万精锐投降他预料到了,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四十万赵国儿郎竟然全被白起给坑杀了,就那么坑杀了。

    他握紧拳头,心脏不住的抽痛,即使已经过了两千多年,即使他又重新活过来了,依然心痛的无法呼吸。

    无数儿郎的面孔仿佛萦绕在眼前,说过的话也仿佛在耳边,犹如昨日。

    “将军,我们会赢的,当年赵奢将军带领我们在这里赢得一场大胜,虎父无犬子,将军也可以,必胜,我们必胜!”

    “将军说的对,口袋阵我们不怕,只要在合围之前,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击穿,那群秦王八拿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见过有王八把龙围住的吗?哈哈!”

    “我们赵国儿郎不是缩头乌龟,让那些秦军知道赵国骑兵锋锐无人能挡,天下无敌,杀,杀,杀!!!”

    “将军,敌人,又包围上来了,将军,快突围吧,我们断后,为了赵国,必胜!!!”

    “将军,儿郎们已经断粮多日了,已经开始杀心爱的战马了。”

    “将军,撑不下去的将士,自己把自己给结果了,说没有吃的他的身体就是粮食,我们不能输,一定要赢!”

    “将军,秦王八竟然如此卑鄙,拿孩子当炮灰,我呸!”

    “将军,杀不完了,敌人太多了,太多了,我们还有增援吗?”

    “将军,将士们说有点想家了,不过我们会胜的,秦王八也快撑不住了吧。”

    “将军,我想我们要败了,真的败了吗?”

    “将军,将军…………你不能死,你死了我们怎么办啊!!!”

第2…3章 我在救人() 
千载兴亡都作古,英雄何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