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到三月中旬,距离孝宗驾崩已有两个多月,朝中大小事情平稳,几乎没看出皇位对朝局有何影响。
就连西北战事也波澜不惊,亦思马因部并未在边关取得什么战果,蒙古人骚扰三边的战报偶尔传到京城,因没有城池失守,引发的关注不多。
至于西南战事,目前基本已告一段落,据朱厚照所知,沈溪已不在与交趾兵马作战的第一线,似乎正率军北撤,至于沈溪现行至何处,兵部和内阁没有上报,他并不知晓。朱厚照当上皇帝没几天,尚未玩过瘾,没有即刻动身南下去找沈溪跟随老师带兵打仗的打算。
三月十八,朱厚照上午巳时三刻才起床。昨天晚上张苑又找来几个宫女,这段时间朱厚照夜夜笙歌,体力透支严重,整个人都显得无精打采。
到了乾清宫正殿,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以及朝中大臣悉数到齐,午朝正式开始。
本次朝会说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之前京城轰动一时的强抢民女案,而这案子的始作俑者正是朱厚照本人。
朱厚照听刘健等人解说案情,好像没事人一样,低着头打瞌睡,跟他以前东宫时听讲官讲课时的状态基本一致。
刘健看出朱厚照有点儿心不在焉,皱了皱眉,问道:“不知陛下对此案作何评断?”
朱厚照抬起头来,面对满殿大臣,打了个哈欠,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合适,当下用手掩住口,拍了两下发出怪响,这才道:
“刘少傅说的是京城那桩案子吧?事情发生不是很久了吗?姑且不说只是行凶未遂,即便真的发生,凶手没抓到,老拿这个说事有什么意思?抓住自然要好好惩戒,警示世人,如今人没影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朝廷这么多大事等着处理,总不能为了个贼人天天追查,这样有意义吗?”
刘健打量李东阳一眼,目光中露出一些担忧,解释道:“陛下,此事虽不大,但事关朝廷风化,当谨慎处置!”
“是不是必须要找出个凶徒?”
朱厚照好似明白了什么,说道,“找个人出来顶罪当然可行,但之前顺天府已经查了一个月,若能找人顶罪的话,恐怕早就推出来了吧?”
刘健听朱厚照如此不将事情放在眼里,气愤难平,不过他是臣子,没权力质疑皇帝的决定,而且这件事之前他一直没问朱厚照意见,现在查不到线索,让朱厚照做出评断,熊孩子待在宫中,能说出什么见地那就怪了。
朱厚照有些不耐烦:“散了吧,今日朕身体不适,需回去歇息,有什么事,奏本送司礼监,萧公公会代朕批阅,有紧急事也会及时告知朕!”
说完,朱厚照不等萧敬宣布“散朝”,便打着呵欠,起身离开乾清宫正殿。
那些位于朝班后面的官员还像模像样给朱厚照行礼,靠前的大臣却只是目送朱厚照的身影离开,根本没有躬身行礼恭送的打算。
等朱厚照远去,萧敬也自顾自去了,大臣们纷纷转身往殿外走。此时李东阳有意无意说了一句:“西南那案子,还未来得及说……”
朱厚照走远了,自然听不到这话,但站在刘健身后的谢迁却听得清楚明白,他瞄了李东阳一样,觉得这话是故意说给他听的,当即黑下脸来,在向外走的途中,几名交好大臣靠拢过来跟谢迁搭话,他都没有理会。
谢迁心想:“沈溪小儿在西南断不至于做违法乱纪之事,至于南宁知府为什么要栽赃陷害,反正朝廷已经派人去了,由得他们查,我就不信真能查出什么真凭实据来……等再干一段时间,我索性请辞离开京城,早些回余姚,眼不见为静!”
……
……
朱厚照刚回到乾清宫后殿,张苑拿着一份加急密奏迎了上来,道:“陛下,这是李公公从先皇陵寝发来的密函!”
“哦?”
朱厚照瞪大眼珠子,道,“朕不知道等了多久,他终于想起要给朕写信了?快交给朕,让朕好好看看!”
朱厚照拿起信函,拆开后仔细看上面的文字,其实内容很简单,先跟朱厚照说了一个地点,然后补充说明差事已完成。
朱厚照嘴角上翘,心中无比快活,知道李兴已找到他要的美女,且已送到京城居所,他随时可以过去“临幸”。
张苑见朱厚照面露喜色,不由问道:“不知陛下有何喜事?”
朱厚照本想对张苑说出实情,但想到张苑上次没陪他出宫,以后也会留在宫里照应,有心隐瞒,故作不爽道:
“张公公,这是你该问的事情吗?李公公在皇陵监工,他做的一切自然跟皇陵督造有关。他说他到那儿后一切顺利,朕为此开心!”
说是不解释,但其实还是强行解释一波,不过却属于掩耳盗铃,张苑铁定不会信这种鬼话,但他没胆量提前打开信函过一遍眼,至于是何事他还真不知晓。
朱厚照道:“你在这儿杵着作何?去找戴公公过来,朕找他有事,另外为朕准备些衣物,朕这两天可能要去宫外逛一逛……体察一下民风民情。之前据说有人强抢民女,朕想看一下京城风气究竟如何!”
不提还好,朱厚照这一提,张苑心里就琢磨开了:“陛下怎突然说起这事儿?不会强抢民女的事情跟陛下有关吧?哎呀,那天事发时,陛下恰好在宫外,回来时还慌里慌张的,非常可疑!”
想到这种可能,张苑心生胆怯,他什么都没问赶紧去找戴义,这种事他宁可远远躲开,知道皇帝的秘密可不是什么好事。
此时张苑已不再奢求朱厚照带他出宫,其实他一早就知道,以他服侍的这位主子胡闹的性子,出了宫门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得出来。
戴义被传唤过来,见到朱厚照连忙下跪。
前一段时间戴义完全是在躲朱厚照,他年老后没了雄心壮志,加上生性仁慈,不愿做那违法乱纪的事情。
朱厚照将太监、宫女悉数屏退,等张苑出去掩上房门,才对戴义说道:“戴公公,你不用紧张,今日朕叫你来不是要把你怎么样,是有件事想跟你商议!朕要出宫一趟,李公公在宫外为朕找了几个女人,你跟朕一起过去看看!”
戴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劝谏:“陛下,万万不可啊!”
这话让朱厚照恼怒不已,涨红着脸喝斥:“戴公公,你除了这句还会说什么?朕让你出宫帮朕看看美女,又不是让你一个人,朕会跟你一道……我们会在天黑前赶回来。”
戴义叫苦不迭。
前一次出宫就闹出轰动京城的大案,这次再出宫去指不定会闯下什么祸事。
而且戴义之前观察到,紫禁城宫禁已加强,如果朱厚照出宫被阻截下来,很可能上次的事情会败露。
戴义一边哭,一边磕头不已:“陛下,请您三思而后行,京城如今人心惶惶,您再出宫的话,怕是……老奴不好对先皇和太后娘娘交待!”
朱厚照怒道:“你不去是吧?信不信朕直接让人杀了你?”
戴义苦苦哀求:“老奴一生都为皇家鞠躬尽瘁,若陛下要杀老奴,那是老奴的命……请陛下下旨杀了老奴,如果因此而能令陛下不出宫门,就当是老奴为皇家尽了最后一份心力!”
朱厚照怒骂:“好你个戴义,说话这么阴损,朕几时薄待过你?行,你不出去是吧?那你留在宫里,朕一个人出去……回来后就叫人砍了你,看你的脑袋硬还是铡刀硬!”
朱厚照起身便要出门,戴义在后面一把抓住朱厚照的腿,死都不松手,就是不让朱厚照离开。
朱厚照一看这架势,大吼一声:“张苑!”
“在,在!奴婢在!”
张苑早在外面等候,听到里面又哭又闹的,正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听到传唤马上冲了进来,见戴义趴在地上死死抱着朱厚照的腿,便知道戴义是想阻拦朱厚照出宫。
朱厚照道:“还看什么,不上来将这老东西拉开?朕要出宫,既然他不想去,你来陪朕出宫,别说你也不想去!”
张苑心中自然不想同往,但他也知道自己根本无从选择,先上前将戴义拉开。
见戴义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张苑劝解道:“戴公公,您这是作何?陛下现在不过是出宫游玩一下,这大明天下都是陛下的,你折腾个什么劲儿啊?”
戴义不敢把朱厚照之前闯的祸说出来,只是不停抹眼泪。
朱厚照没好气地道:“张苑,你跟他废话什么?快跟本宫出宫去,如果晚了,唯你是问!走吧!”
张苑这才收拾心情,跟在朱厚照身后,先回一趟寝宫为朱厚照换好衣服,这才踏上出宫之途。
第1584章 结果早已注定()
沈溪率军驻扎临桂城外,时值阳春三月,岭南一天比一天炎热,随着广西等地玉米和番薯播种完毕,沈溪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必须继续留滞广西,打算近期领军北返。
而留在宁化县城的沈家家眷,此时差不多也到动身前往武昌府的时候。
“……娘,相公的信已在几日前送达,之前儿媳跟您说过,可您总未把这事儿放在心里……”
“相公在信上说他领军打了胜仗,不日就会动身北返,相公估计,他大概会在五月左右抵达武昌府,如果我们现在就出发的话,刚好可以在大军凯旋时跟相公在武昌府会合……”
谢韵儿如今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劝说周氏跟她一起走,在这个崇尚孝道的时代,周氏在何处,她这个儿媳就该在何处孝敬,自行上路不管公公婆婆绝对是不孝之举,会被世人唾弃。所以她才苦口婆心劝说,让周氏幡然醒悟。
周氏最近神魂颠倒,意识恍惚,她望着谢韵儿,有些心不在焉地问道:“好闺女,你说什么?”
谢韵儿摇头苦笑:“娘,我是您儿媳啊!”
“哦,是韵儿啊……现在差不多是三月下旬,有一年多未见憨娃儿面,心里怪想念他的,也不知他怎样了,皇帝老儿是否给他升官……”
周氏絮叨起来就啰嗦个没完,很多话谢韵儿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没辙,就算不想听也得听,总之要把婆婆说服,去年年底没走成,如今已春暖花开,再不走估摸又要在宁化县蹉跎一年。
谢韵儿道:“娘,您挂心的事情太多,不过既然你如此关心相公,为何不早些启程前往武昌府,亲自看看他人呢?”
周氏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谢韵儿说的是什么,当即点头:“韵儿,既然你如此说了,那咱就走吧……收拾收拾就走,别多停留,这宁化县我一刻都待不下去了!”
谢韵儿没想到事情谈得如此顺利,之前她还担心周氏不肯走。
这半年多时间,谢韵儿深刻感受到自己婆婆的变化。
自从周氏执掌沈家后,家中大小事情俱都过问,柴米油盐酱醋茶,侄儿侄女的婚事,桃花村那边田地雇人种植,什么都要管,忙得连轴转,就像个永不会停歇的机器,但随着时间推移,周氏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到现在竟然厌烦起来。
谢韵儿见周氏这模样,暗想:“沈家当家人的位子,谁做谁受罪……不过,这沈家上下到底是怎样的人?能让一个不知疲倦的女人,变成现在这般模样?”
看看周氏恍恍惚惚的样子,谢韵儿明白了什么,马上给沈溪写信,告知宁化县这边的情况,让沈溪对周氏的精神状态有个心理准备。
……
……
沈溪的妻儿老小于三月廿一从宁化县出发,车队浩浩荡荡往南昌府而去,准备在南昌城歇歇脚,再乘船赶赴武昌府。
沈溪此时虽然尚未从临桂城出发,不过已将归期定在三月二十六。
沈溪估计用一个月时间赶回武昌府,路上不必太赶,因叛军绝迹,从临桂北上不用再绕道柳州府,沿灵渠走全州、东安,然后再沿湘江而下,行路相对顺畅。
此番回到临桂城,沈溪调查核实了周边少数民族情况,但直到现在他仍旧不知是谁在背后向他提供援手。
苏敬杨和王禾等人对于沈溪领军北返的决定很是欣慰,立下战功,谁都想衣锦还乡,就连贵为都指挥使的苏敬杨和王禾也不能免俗。
湖广和江西本来就是南方各省中举足轻重的存在,二人身为都指挥使,三司要员之一,地位自然无比尊崇。这次西南战事结束,二人功勋卓著,非常有机会调西北任职,只需再进一步,便可获得世袭的勋位。尤其如今三边再次出现战乱,甚至有传言说沈溪会被征调西北出任三边总督。
只有沈溪对此概不相信,因为他知道,朝中那些对他有成见的大臣,绝对不可能调他去西北,此举无异于纵虎归山,如果他在西北领军再出成绩,就只能调往中枢担任兵部尚书,把现在的挂衔坐实,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三月二十六,大军启程。
沈溪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乘坐马车,整个人显得轻松惬意。
三法司前来查案的官员已提前一步返回京城,有人暗地里给他通气,显然不是出自刘健、李东阳两位阁老或者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几位正官授意,而是前来查案的几位官员商议后做出的决定。
通气的内容,就是告诉沈溪“相安无事”。
沈溪还听闻,柳州府那边江栎唯设下个局,试图坐实他“强抢民女”的罪名,谁想还未发动,被江栎唯收买的举报人已举家逃难,不知去向,事情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此番南下,江栎唯碌碌无为,只能将高宁氏带去京城,看看建昌侯能否想办法扳倒沈溪。至于他代表锦衣卫汇报上去的情况会被朝廷采纳多少,一切都是未知数。
战马萧萧,车轮滚滚,尘土飞扬,大军在官道上蔓延成一条长龙。
行进的队伍中,夹杂着十多辆马车。
此时云柳正坐在沈溪的马车里,依偎在沈溪怀里,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对沈溪奏禀事情:“……大人清者自清,不用再想南宁府之事,想来那南宁知府高集,必然会被朝廷惩戒!”
沈溪将云柳香喷喷的身子揽得更紧一些,道:“我也不愿想这些糟心事,宁肯多睡一会儿……”
“本来我领军南下,不胜其扰的就是战场外的事情,没想到还是会被算计,如果我非要跟地方官绅计较,完全可以先将高集拿下,以通蛮之罪先斩后奏,再敲诈一下南宁士绅,在战时的情况下,没人敢吭声。”
“放任高集上书朝廷诬陷,坐等朝廷派人来查,其实已将我摆在一个很不利的位置上……”
云柳想了想,点点头表示同意。
沈溪闭上眼:“至于这案子最后怎么判,只等朝廷出结果,要么是我被罢官问罪,要么是高集丢官下狱,不会有相安无事的情况出现。但现在看起来,高集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云柳问道:“大人认为,朝廷几时会出结果?”
沈溪笑了笑:“其实朝廷在派出人之前就已定下这结果,查案不过是例行公事。南边战事结束差不多已经两三个月,如今我已领军返回武昌府,六省兵马提调的身份依然没被剥夺,你说朝廷会定什么结果?”
云柳低下头,细细思索沈溪的话。
沈溪再道:“估摸高集需要一同进京,名义上是接受大考,顺带到三法司阐述案情,但若我所料不差,高集尚在半道案子就会定下来,等他到京城时必然成为阶下囚!”
云柳问道:“大人怎做出如此判断?”
沈溪微笑着摇头:“官场上的事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