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8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就算沈溪能拉出十万兵马,他也不会全部派上用场,因为他手头没那么多银子和粮食养这么多兵马。

    打仗需要花钱,名义上朝廷负责所有开销,但现在偏偏朝廷缺钱缺粮,根本无法调拨给沈溪,只能由其自行筹措,等于是给了沈溪一个空头元帅的名号,让他根据手头的资源来打这场仗。

    张苑在旁边站了很久,见朱厚照写写画画半天,眼看快到中午了,他忍不住出言提醒:“太子殿下,该往乾清宫去了……”

    之前因为没陪同朱厚照前往坤宁宫,张苑白白挨了二十大板,到现在屁股上的伤口还没痊愈,如今就算是朱厚照往外走一步路,他也寸步不离,唯恐再落得个冤枉被打的悲惨下场。

    朱厚照有些不耐烦地喝斥:“着什么急?没看到本宫正在制定西南作战方略吗?如果耽误了大事,你可担待得起?”

    张苑一脸苦笑,心里暗自嘀咕,我的小祖宗诶,你真不清楚自己的身份吗?西南那犄角旮旯发生的战事,也值得您老人家关心?

    再说了,就算您关心,可谁会听您的?我那小侄子行事可是刚愎自用得紧,想一出是一出,总是固执己见,将来指不定成什么样子呢!

    一直又拖拖拉拉了小半个时辰,在张苑催促不下十次之后,朱厚照才施施然站起身来,把桌上的纸张用镇纸压好,对旁边服侍的几名小太监道:“看好了,如果出了什么岔子,回来把你们的脑袋给砍了!”

    在学会威胁恐吓这一套后,朱厚照在东宫成了凶神恶煞的瘟神,现在太监和宫女都怕被朱厚照怪罪,因为轻则会被打板子,重则就要被调离,有的甚至会被吊起来毒打。

    朱厚照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仁慈,他从未把身份卑微的太监、宫女放在眼里,但凡他觉得看得不爽的人,一律逃不过他“毒手”,这也是他身为国之储君的骄傲,而且他很希望每个人都怕他,这样他才觉得倍儿有面子。

    朱厚照根本不是一个以博爱仁义作为为人处世标准的合格太子,将来他也不可能是一个仁孝的君王,沈溪要在这样的君王手下做事,以后有的是他困扰。

第1479章 超出认知() 
等朱厚照赶到乾清宫时,才知道正殿的朝会已经开始了。

    在司礼监太监的引领下,朱厚照到了乾清宫后庑,躲在帘帐后面听前面大殿里说话。

    此时三位阁老以及七卿、六部侍郎、顺天府尹等朝官俱都在场,似乎在商讨什么事情,朱厚照刚坐到椅子上,前方便传来谢迁的声音,他赶忙竖起耳朵想听清楚,看看谢迁所说的事情是否跟沈溪在西南的战事有关。

    在朱厚照看来,现在朝廷应该没有什么事比这个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但等他仔细听过之后,才知道谢迁所说的事情跟西南的战事没一文钱的关系,谢迁正在说太皇太后周氏丧礼的问题。

    因为谢迁说话的声音不是很大,朱厚照来得又晚了一些,所以听得不是那么全面,但他还是大概听明白了,谢迁说周太后原本便不该奉祀太庙,应另行安葬,虽然后来皇帝恩旨特允与英宗合葬,但上天示警,皇陵出事,证明此路已不通。

    朱厚照正感莫名其妙,随后便听到谢迁的解释。

    原来裕陵,也就是明英宗的陵寝,因为要将太皇太后周氏下葬进去,在开启过程中发生了大规模的坍塌,原本预留的甬道如今已彻底堵塞,如果要重新进行疏通,不仅会耗费巨大,而且还会破坏陵墓原来的风水,祸及皇家后代子孙。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之前支持合葬的谢迁也改口了,称这是老天爷的意思,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破坏既往的规矩,否则恐招来天谴,贻害无穷。

    朝中大臣纷纷出列,不同意将堵塞的陵寝通道打开。

    朱厚照暗自琢磨:“不是说太皇太后是皇祖父的生母吗?为什么生母不能跟先皇帝合葬?这事情有些不太合情理吧?”

    以他的年岁,尚不懂得嫡系正宗的重要性,因为他自己从未涉及嫡庶争位的问题,毕竟他老爹连个妃子都没有,故此他也就没有同父异母的兄兄弟,更不懂得长子、嫡子争夺太子的可怕。

    在熊孩子看来,自己就是大明唯一合法的皇帝继承人,任何人都别想跟自己争夺储君之位。

    而谢迁等人,想的则是维护大明纲常。

    明制只有嫡后才可以系帝谥及祔太庙,继后及皇帝生母都不系帝谥、别祀奉慈殿。

    英宗皇帝谥号为“睿皇帝”,因而只有正宫皇后才有资格在谥号中加上“睿”字,否则就算是继任皇帝的生母,也没有这资格。

    故此,就算太皇太后周氏是明宪宗的生母,是当今皇帝的亲祖母,但周太后不是明英宗嫡系皇后的事情,却人所共知。

    而且英宗的正宫皇后钱氏一直为大明朝廷称颂,如今钱皇后作为正宫皇后,早就获得了正统的地位,即便太皇太后周氏病逝,其实也没有跟自己丈夫合葬的资格。

    现在发生开通陵寝过程中的坍塌事件,太皇太后周氏的谥号和奉祀等问题,迅速成为朝中议论的焦点。

    朱祐樘见群臣抗命,显得非常生气,用尽全身的力气站起来,大声喝斥:“太皇太后待人一向和善,素为睿皇帝钦佩,同时又是先皇之生母,朕以之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合葬裕陵,难道这也有错?”

    在周太后的身后事上,朱祐樘一心向着自己亲祖母。

    他说自己的亲祖母待人和善,但其实历史上周皇后一直排挤钱皇后,希望自己成为正宫皇后,但却因为明英宗惦记钱皇后为自己的付出,一直未获认可。

    钱皇后死后,周皇后一直在说这事,就因为周皇后是明宪宗的亲生母亲,母凭子贵,故此争议一直不断。

    对于皇帝亲生母亲的奉祀,一向是明朝众皇帝跟朝臣文官体系争夺的焦点,因为每个皇帝都觉得这天下是他自己的,所有事情自然应该由他说了算,而不应该听任朝臣指手画脚。

    可文官却不同,在他们眼里,管去世的是不是你皇帝的亲生母亲,我们只知道那不是皇帝的原配,想进太庙,门都没有。

    法统之争太过重要,明朝嘉靖皇帝继位后,就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之间关于以谁为嘉靖帝皇考以及嘉靖帝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嘉靖帝不顾朝臣反对,强行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影响深远。

    原来的历史上太皇太后周氏也没奉祀太庙,如今文官集团跟朱祐樘还存在一定的矛盾,更不会同意这件事。

    谢迁一度曾表态支持,但现在随着皇陵坍塌,他也认为是不祥之兆,不敢违反祖制,弘治皇帝由此失去一大臂助。

    如今朝廷自上而下,统一的观点就是太皇太后周氏别祀奉慈殿,甚至谥号中的“睿”也得去掉,所以不管朱祐樘无论怎么发脾气,都徒劳无功。

    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继续在朝堂上议论这件事,每个人的观点都很明确,祖宗规矩不能更改,无论太皇太后周氏是否生下明宪宗,她的地位是由明英宗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明宪宗或者当今天子来决定,这件事在文官集团这里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即便皇帝气得大声咳嗽,也是半点儿作用都没有,萧敬站出来帮忙说和,却被李东阳冷嘲热讽,大概的意思是让萧敬管好自己的事情,如此重大事项不是一个太监可以插手。无论如何,不会让朱祐樘破坏祖宗法制。

    朱厚照原本躲在后殿看热闹,见到这种状况,不由探头出去看了一眼,心里无比震惊:

    “让太皇太后跟丈夫合葬,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那还是我皇祖父的母亲,这些朝臣怎么这么不近人情?”

    “还有,父皇为什么不直接重罚这些大臣?这些人平时人五人六的,说自己是忠臣,可见到父皇那么生气,却没一人出来说好话,简直欺人太甚!所有人中,只有萧公公在帮父皇,可惜却没有人听他的……萧公公在朝堂上似乎没什么地位啊……”

    以前在朱厚照眼中,当上皇帝就拥有一切,说一不二,根本不用考虑大臣想什么做什么。所以他一直很向往当皇帝,因为这意味着他登基后可以为所欲为。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厚照发现那些大臣真的很“讨厌”,做的每一件事好像都在故意跟皇帝作对,以前他还安慰自己说,每个朝代总有那么几个讨厌的“魏征”一样的人物,会跳出来兴风作浪,只要别理会就好。

    但现在看到自己的父亲被欺负得那么惨,还要努力跟这些大臣解释,希望能得到大家的“通融”,这让朱厚照感到一丝心寒。

    随着大殿上反驳皇帝话语的大臣越来越多,朱厚照火冒三丈,嘀咕道:“父皇对这些大臣实在太过和善,如此这些人才会蹬鼻子上脸……不行,不行,我应该出去提醒父皇,让他直接决定就好,干嘛要听这些老家伙的意见?”

    “嗯,一定要让太皇太后进裕陵,跟曾祖父合葬,这样才能体现父皇是个孝顺的皇帝……这些大臣简直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抱着这种想法,朱厚照忍不住站起身来,就要冲出去跟在场那些大臣好好理论一番。

    但还没等他人出去,前面大殿里朱祐樘已然轻叹了口气,摇头道:“既如此,那朕赞同你们的意见就是,只是朕不知道该如何下去见先皇……”

    朱祐樘的神色带着几分哀怨,就好像深闺怨妇一般。

    朱厚照脚步顿住了,听了自己父亲的话,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皇帝的居然要对臣子妥协,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

    ps:推荐好友长风新书《兵锋王座》(书号1003654635):动乱时代,百族争锋,战争一触即发,人类联邦少年牧风,因缘际会,一个小小的机修兵,浴血疆场,百战将还,奋勇争先,终成一代传奇王者!

    热血军事,值得期待!

第1480章 第一四八〇章 理念差异() 
乾清宫后庑,朱厚照脸色变幻个不停。

    “这些大臣,根本没有把我们皇家人放在眼里,父皇都这么低声下气地跟他们乞求了,他们还是这么霸道无礼,看来父皇平时对这些老臣太好了,以至于这些人恃宠生骄,以为父皇离了他们就不行。”

    “我看朝中这些老家伙都可以被替代,父皇年纪又不大,再活个十多年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干脆找一些年轻的大臣进入中枢,治理天下,沈先生就不错,他还是谢阁老的孙女婿……话说,谢阁老在这件事上怎么也跟父皇为难?他不是一向都以父皇的意见马首是瞻吗?”

    “嗯,由此看来,看来这些老家伙都是狼狈为奸,没一个好东西!”

    带着一股愤慨不平,朱厚照心里开始琢磨起这件事来,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妥协,以他的性格,如果遇到这种事,绝对是不会有任何让步,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看看谁先屈服。

    而在乾清宫内,朱祐樘的身体状况显得很不好,在关于周太后身后事上,他很不甘心,面对满朝反对之声却又无可奈何,干脆缄口不言,无声地表示抗议。

    马文升还在奏禀事情,不过奏报的内容却是朝廷官吏的考核,以及当下全国各地正在举行的乡试,其中朝廷最为关心的,当属顺天府和应天府两处乡试。

    乾清宫大殿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而在门帘后面的朱厚照却有些心不在焉,他处在一种愤怒的情绪中,好在虚岁十四的他已经有了一定忍耐力,就算再不满也不准备马上冲出去说事,因为他觉得这样做太不明智了,那些老臣会觉得他不成熟,进而在老爹面前告状,让朝野上下都非议自己。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可不能跟这些老家伙计较太多,等我当了皇帝,再一个个跟你们秋后算账!”

    朱厚照的拳头逐渐握紧,心头的不满也在逐步积累,心头憋屈之余,他开始琢磨怎么对付这些老臣,但越想越觉得难以应付。

    因为在场这些大臣几乎囊括了朝廷所有重要的职务,掌权的时间很长,他们集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可怕的力量。反观自己,人单力孤,如果没有帮手,很难跟这帮朝臣对抗,熊孩子第一次有了栽培党羽的想法。

    ……

    ……

    前面大殿里的朝议仍旧在继续,不过看样子,刚刚忍受一场巨大屈辱的朱祐樘,不准备再发表意见了。

    朝堂上众大臣,都在说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情。

    六部堂官们说的朱厚照基本听不懂,但大概听来都是朝中的琐碎小事,朱厚照听了便觉得一阵心烦意乱,以他的年岁,根本没做好当皇帝的准备,也不懂如何正确处理这些事情,朱祐樘对他缺乏必要的培养。

    沈溪平时是有潜移默化教给朱厚照一些东西,但显然这些教授的东西不足以让一个熊孩子完成华丽变身,瞬间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朱厚照在门帘背后枯坐干等,想听听在场的人会不会说及沈溪的事情,但一直过了半个多时辰,这些人只字不提沈溪,就好像沈溪在西南的战事对于大明来说无关紧要一般。

    朱厚照心里非常纳闷儿:“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沈先生不是在西南打了一场大胜仗吗?如今已经管着六省军务,还挂兵部尚书衔,那得是多大的官啊?这应该比在西北发生的战事规模还要大吧?”

    “听说西南那些蛮夷,都躲在山脚旮旯里,非常难以对付。还有交趾、蒲甘等背信弃义的番邦小国,居然不时跳出来闹事,谁给他们的胆子?不对,不对,难道这仗已经打完了,我却被蒙在鼓里?”

    熊孩子一直期待的东西,却左等右等等不到,前面大殿里那些大臣说的都是在他看来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说黄河和长江的夏汛、秋汛,又比如某地遭遇地震或风灾需要赈济,他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终于,朝会临近结束的时候,弘治皇帝突然就江西和湖广的防汛事务问了一句:“今年江水泛滥,却没有造成大的灾患,地方官府防备及时,应当记下功劳!”

    萧敬笑着说道:“陛下,江西和湖广地方防灾做得确实不错,这两块,可都是兵部沈尚书负责治理的呢……”

    这还是朝议中第一次提到沈溪,朱厚照立即竖着耳朵认真倾听,心里也迅速记下来,原来沈先生不但会打仗,还会防灾,他连连点头:

    “当时我去江西和湖广,就见武昌府有人在筹措加固堤坝的东西,原来是为了防止水患啊……也是,沈先生当时准备得确实很充分,今年江水没泛滥成灾,看来沈先生真是文武全才!”

    听萧敬提及沈溪的名字,在场没一名大臣接过话茬,谁都知道此人已经被列入刘健和李东阳的“黑名单”,暂时不会提拔到朝廷中枢来,因此就算沈溪有功劳,他们也不会站出来为其表功。

    大堂上一片沉默。

    朱厚照等了半晌,都没有听到更多关于沈溪防灾的事情,他不由有些奇怪,为什么这话题就此戛然而止了?

    后面六部堂官以及其他衙门的官员继续奏禀事情,但没有再提及沈溪一句,一直到朝会结束,众大臣离开,朱厚照才有机会从后庑走出来。

    “父皇……”

    朱厚照来到朱祐樘跟前,恭敬行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