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厚照叹道:“你不懂,鞑靼人并不是铁板一块,之前沈先生能安全在草原上行走,想必是利用了各部族间的矛盾,同时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没把握一口把沈先生所部给吃掉,所以迟迟不动手。”

    “而现在眼看着沈先生就要带兵返回关隘了,事关颜面,就算达延汗再消极避战也要搏一把,以赚取他统治草原的威名。同时这也跟朕把九边兵马抽调到宣府,导致延绥之地兵力空虚有关……地方兵马本来就畏鞑靼人如虎,让他们守城还行,出击的话在兵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肯定会瞻前顾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沈先生所部被困,不敢派出援兵!”

    小拧子听到朱厚照这番话,才知道皇帝已经把延绥那边的形势思虑清楚了。

    丽妃螓首靠近朱厚照,温言细语道:“陛下,战事不是尚未发生么?您莫要太过操心,三边有总制王大人,且首辅谢阁老也在那边治理军饷,他们跟沈大人关系非同一般,怎么可能见死不救?”

    朱厚照微微侧头,斜着望了丽妃一眼,问道:“那爱妃,以你的了解,他们会出兵救援吗?”

    丽妃被问得一愣,随即想到什么,重重点头:“会的,谁都不想我大明损失沈尚书这样的干臣,陛下固然是不情愿,一手栽培了沈尚书的谢阁老,又怎会情愿呢?”

    朱厚照长长地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希望如爱妃你所言……朕也只能寄希望如此,大明三千里关塞,又岂有沈先生一人重要?”

    ……

    ……

    朱厚照临近天明时,还是睡过去了。

    丽妃和小拧子被折腾一宿,又累又乏,便出房来准备各自去休息。

    丽妃可以回房多睡一会儿,而小拧子心有牵挂,只能在皇帝卧房门口小寐,就算有太监在旁照应他还是不放心,因为朱厚照随时都可能会睡醒,要是身边没趁手的人便会大发脾气。

    “娘娘,您说这可怎么办才好?”

    出了门口,小拧子着急地凑到丽妃跟前,苦着脸问道。

    丽妃正想着心事,闻言瞟了小拧子一眼,有些不太明白,问道:“拧公公,你这是着急陛下的病情,还是关心沈大人的安危?为何本宫听不懂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小拧子一怔,随即忧心忡忡地道:“奴婢都担心啊……沈大人乃是朝廷股肱,才略过人,也是陛下治国平天下的倚靠,要是他战死疆场,大明将少一根擎天巨柱……陛下的病情也是因为沈大人遇险而起。”

    丽妃摇头道:“这根本是两回事……其实陛下的担心没什么必要,沈大人当前的困局或许是他自个儿精心设计的呢?”

    “丽妃娘娘,您这话……奴婢听得不太明白,沈大人设计的?他……明明是陛下没有按照既定计划出兵,九边各路也都消极应战,最后陛下还把兵马全调到宣府来,这跟沈大人有何关系?”

    小拧子智商明显不够用了,他说出来的话基本都是陈述事实。

    丽妃没好气地道:“言多必失,听拧公公的意思,是要怪罪陛下?”

    “奴婢并无此意。”小拧子突然醒悟过来,赶紧矢口否认。

    丽妃道:“这话本宫听到耳中,不会出去乱说,但若你是在旁人面前如此说,怕是会惹大麻烦。至于沈大人,以他的智计,从开始就定了分路出兵的策略,以其神机妙算,能没想到最坏的结果?或者说,沈大人开始就该想到陛下和各路人马很可能会拒不出兵,这已经不是陛下相信谁的问题,而是陛下身边人,包括张公公和谢阁老等人,根本就没人支持开战,他又跟陛下分开来,其实也就意味着把话语权拱手交给他人。”

    小拧子稍微一琢磨,大概明白了一点儿,点头道:“好像……是这么回事。”

    “根本就是如此。”

    丽妃神色冷峻,昂着头,成竹在胸道,“旁人看不懂沈尚书,但本宫绝对不会错看他,所以你根本不必牵挂,既然沈尚书能创造出如此境况,让所有人为他担心,也能让鞑靼人以为他必死无疑,或许再过两天……捷报就该传来了吧?”

    “捷报?”

    小拧子大为惊愕:“丽妃娘娘,您这个说法,奴婢……听不懂!如今鞑靼人的兵马十倍于沈大人,在这种情况下您还说沈大人会打胜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拧公公,你不需要懂太多,这些话你不必对他人说,现在没人能搞懂沈尚书用意何在,不是吗?”丽妃道。

    小拧子想了下,冲着丽妃点了点头,承认沈溪的确深不可测。

    丽妃道:“既然我们都没有沈尚书的谋略,也没有他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魄,就不要妄自揣测,只要看最后的结果便可。这两天想必张家口堡这边会跟死水一般沉寂,拧公公只管安心照顾陛下,剩下的事,自会有人完成!”

    ……

    ……

    大同城。

    除了官府和军中人关注与鞑子的战争外,还有人对沈溪面临的情况非常担心。

    这个人便是一直留在大同没有离开的惠娘。

    沈溪出兵后,惠娘便负责粮草调运事宜,沈溪费尽心思筹措来的粮草,京营押运的只是一部分,其他更多则是惠娘领导的商会在负责打理。

    惠娘对自己相公的信心非常强,哪怕沈溪出兵后丝毫消息都没有传回来,惠娘也没有太过担心,因为这在她看来实在再平常不过,可当沈溪遇困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时,惠娘不可避免地还是牵肠挂肚。

    恰在此时,李衿从京城抵达大同城,一则是过来向惠娘告知京城那边的情况,二则是辅佐惠娘处理好粮草划拨重任。

    “……姐姐,现在寿宁侯和建昌侯在京城闹得无法无天,不但查封了货栈,还大肆抓捕小商小贩,现在又针对我们铺货渠道展开排查,就算我们有足够的粮食放出去平抑粮价,如今也没渠道卖出去。实在没办法,如今官兵到处抓人,我们商会只能倚仗老爷开具的兵部凭条出城躲避,现在京城里粮食价格一下子提高五成……老爷交给我的差事,没法完成了!”

    李衿很自责,沈溪临行前安排可说非常周详,为防止战争期间京城物价大幅度上涨,不惜在京城囤积大量粮食,本来一切都控制得好好的,那些囤粮的人损失惨重,不得不随大流抛售粮食。

    但在张延龄利用手头的权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后,情况急转直下,生活必需品价格暴涨,问题就在于李衿背后的靠山沈溪如今不在京城,而张延龄代表了官府,行事不择手段。

    惠娘道:“衿儿,你不必自责,其实老爷走的时候也没说一定不能出意外,市场行情起起伏伏,谁能猜测得准呢?”

    即便这话是属于安慰性质的话语,但李衿却听出惠娘的回答有些驴唇不对马嘴,显然是心不在焉,只是随口劝说。

    李衿疑惑地问道:“姐姐,我刚到大同,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在路途上都没有渠道获取老爷的消息,姐姐在这里长住,可知老爷详情?老爷领兵在外打胜仗没有?”

    被李衿如此追问,惠娘的眼泪“唰”地一下便流了下来,显然是再也忍不住了。

    李衿有些惊慌失措,连忙站起来,扶着惠娘的肩膀,道:“姐姐,您可别吓唬妹妹,我……老爷到底怎么了?”

    “没事!”

    惠娘擦擦眼泪,哽咽道,“只是遇到一点小麻烦罢了……老爷此刻率领兵马应该快到延绥了吧?但消息很少,外面的人都在传,说老爷跟他统帅的兵马被鞑靼人困住了,但大明边军拒不往援……但这怎么可能?老爷是兵部尚书,统领全国兵马,还是陛下最信任的老师,他们应该不会看着老爷出事而置之不理。”

    李衿一听也紧张起来,着急地问道:“姐姐,你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老爷……之前不是说各路人马会到预设地点埋伏吗?怎么老爷会被鞑子困住?”

    惠娘解释道:“我也弄不懂是什么情况,大概老爷制定的战略便是如此吧……本来老爷就是肩负着诱敌深入的重任出塞,现在鱼已经咬钩,不该拉线了吗?”

    “前些日子,朝廷调兵往宣府,说是要在那儿跟鞑子决战,违背了老爷的意图,确实存在问题,但谢阁老和老爷旧交三边总督王大人在延绥,应该不会让老爷出事!”

    “而且市面还谣传,说陛下下达了保老爷而弃三军的圣旨,这是否意味着,只要老爷平安无事,朝廷甚至可以牺牲三边所有兵马,也会前去救援?”

    听了惠娘的话,李衿脑袋也糊涂了,二女相对无言,均陷入痛苦的思考中。

    ……

    ……

    当曙光降临时,榆溪河北岸已经起了三道圆弧状防御阵地,此时防御体系基本成型,所有官兵都在挖掘好的战壕里呼呼大睡。

    明军火炮阵地已在第三道防线两里后的营地中央设置完毕,两百门火炮中有一百五十门向着北方,其他五十门则对准河面,严阵以待。

    天亮前,明军的军事会议也在召开中,除了王陵之、胡嵩跃两个在一线阵地负责指挥的将领外,其余中上层将领和谋臣全都出现在中军大帐内。

    张永焦躁不安的心情似乎已平复下来,不再跟之前一样不断质问沈溪战略失当,他低着头沉默不语,表情极为痛苦,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恶战感到悲哀。

    军中上下士气不高,就连中军大帐内也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沈溪站在帅案旁用木头支架悬挂起的大幅军事地图前,脸色同样不好看。

    每个人都脸色蜡黄,眼中布满血丝,看起来模样异常憔悴,毕竟军中上下基本都是一天一夜没合眼。

    “沈大人,这样下去可不行,将士们连续行军十多个时辰,又消耗残存的体力挖掘战壕,搭建防御工事,现在全都疲惫不堪……要是鞑靼人趁机来袭,士兵们只能起身迎战,到时候恐怕会一触即溃!”

    马永成相对冷静些,再加上他监军太监的身份基本跟沈溪这个主帅对等,有资格提出一些看法。

    其余将领就算再疲累也不敢说出来,因为如此做等于是灭自己威风,在袍泽面前丢面子。

    沈溪环顾在场之人,朗声说道:“你们困倦不堪,本官也不好受,同时遭罪的还有跟在我们屁股后面,连续赶了几天几夜路的鞑靼兵马,所以短时间内我们的对手也不会发起进攻,让军中将士放心休息……”

    “之前第一道战壕里休息的四千官兵,现在不都睡了两个多时辰了吗?只要接下来再休息两到三个时辰,精神差不多便可恢复。现在第二道、第三道战壕里的官兵,已经睡着了的不要打扰他们,醒着的则安排他们回到后方营地,到帐篷里好好睡下,目前前线人手基本上够用了,轮班休息才是长久之道!”

    张永白了沈溪一眼,有气无力地说道:“都到山穷水尽了,还说什么长久之道?能多苟活一时便多一时吧!大不了最后咱家也拿起兵器跟鞑靼人拼了,杀一个保本,杀两个就赚了……”

    沈溪蹙眉问道:“怎么事情到了张公公嘴里,就死到临头了?你怎么知道延绥不会派出援军来?”

    “这还用得着问吗?”

    张永生气地道,“明摆着的事情,陛下抽调延绥五万精兵往宣府,这消息还是沈大人你透露的,如今延绥周边守备空虚,稍有不慎关隘便会陷落,王琼和谢迁怎么可能冒着丢乌纱帽的风险出兵救援?说来说去,还是你沈大人平时在朝中没做什么好事,得罪的人太多了!”

    荆越生气地喝问:“张公公,你怎么能如此说话?”

    “咱家这么说已算是客气了,都身处绝境了还没骂娘呢!早知各路人马不会来,就别出这么损的主意,还指望上下齐心伏击鞑靼人?做梦去吧!这场战争之所以失败,全是沈大人的责任,我们都是被你连累害死的!”张永不依不饶道。

    到这会儿,张永再次失态,歇斯底里地发泄着心中怨气,当着在场诸多将领的面,不懂得收敛,想到什么便直接说出来。

    沈溪摇头轻叹:“事情发展到现在这般境地,谁都不愿意看到,不过以目前榆林卫城得到的反馈看,延绥镇的确无法派出人马驰援!毕竟城内防备空虚,且此番鞑靼人主力全出,共计兵马五万余……”

    马永成打断沈溪的话,诧异地问道:“五万之数,便是鞑靼全数主力?”

    “嗯。”

    沈溪点头道,“鞑靼内部,今时也非往日,经历多年内战后,各部族间再也无法形成联盟,此番鞑靼主力基本都来自达延部,总数虽只有五万上下,但都是绝对的精锐!”

    沈溪有意把鞑靼人的兵马数量往少处说,就是想稳定麾下将士军心士气,不让他们未战先怯。

    马永成显得很丧气:“就算鞑靼人只有五万,可我们的兵马数量也不过一万五六千人,且其中有四五千是民壮……以我们的能力,身处困境,以一敌五有何胜算?”

    刘序道:“怎么就没机会了?当年土木堡时,沈大人何止是以一敌五,都快敌十敌百了吧?”

    张永破口大骂:“少吹牛,就好像当时咱家不在一样……你骗得了别人,休想欺瞒咱家!”

    中军大帐内,争吵不断,沈溪对此不管不问,任由这些人发泄情绪。

    马永成觉得情况不太对,看着一脸镇定的沈溪道:“沈大人,现在我们被逼到绝路上了,您不会是想我们自求多福,您什么都不管吧?我们这么多人,可都是以您马首是瞻,连陛下都相信您,咱家也将您当作最后的希望!”

    沈溪淡淡一笑,问道:“怎么,现在才想起,本官还在这儿?你们不是要自己争个子丑寅卯吗?”

    虽然沈溪说话的声音不大,可当他话音落地,在场鸦雀无声,没人再敢出来随便说话,就连张永也不得不闭嘴。

    沈溪继续道:“如今的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但至少我们还有喘息之机,鞑子也没马上攻过来,对吧?”

    “现在的局面陷入僵局,鞑靼人也怕我们后方有援军到来,所以不得不把兵马分出很大一部分到榆溪河南岸,向榆林卫增加压力,以防关内派出援军来,而榆林卫也并非就坐视我们等死,若我们在接下来一两战中打出风采,将鞑靼人击退,军心大涨下,何愁援军不至?”沈溪语气显得很坚定。

    当沈溪说完后,原本那些死气沉沉的脸,突然有了精神。

    刘序道:“大人说得没错,只要我们打一两场胜仗,鞑子锋锐被磨去,他们就不敢随便跟我们叫板,我们别的不行,在这种搭建好阵地的防御战中,正是我们发挥特长的时候,我们手上大批火器可不是吃素的!”

    “对!”

    旁边一群人附和。

    沈溪微微点头:“虽然不知鞑靼人几时发起第一轮进攻,但可以知道,鞑靼人不会久拖,最迟不会到今晚……第一场战事最为重要,若不能得胜,我们就将全军覆没,城内甚至不会派人来收我们的尸体!”

    “但如果第一战我们获胜,鞑靼人必然会谨慎发动后几场战事,到那时,城内援军才会出来,我们也会有更大的机会完成绝地反击,甚至取得让世人惊叹的功勋,那时你们可就不再只是提几级的问题,可能直接封伯封侯!”

    在场将领听到后,一个个眼神里散发出神采,是那种满带着贪婪的兴奋光芒,狼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张永仍旧不满意:“鞑子一拥而上,我们不败才怪!”

    沈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