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已入夜,张苑除了要安排人通知出兵事宜,再就是把许泰和臧贤叫来商议。
本来没许泰什么事,不过现在涉及出兵事宜,张苑为了保证出兵受他的控制,于是把宣府副总兵许泰叫来商议一下。至于具体怎么作战,朱厚照基本不会管,所有安排全都要臣子来完成,张苑不懂这些,也只能假手于人。
许泰和臧贤得知具体情况后,也有些意外,因为此前种种迹象表明,朱厚照要等各路人马到齐后来一次规模空前的大会战,提前动手让人看不懂。
许泰道“张公公,后天出兵的话,若有差池,那可如何是好?北关外鞑靼兵马有五六万甚至十万,现在张家口堡的守军数量没到这个数吧?”
听到要出城,许泰先怯战了。
许泰出生于武职世家,曾祖父许成被封为永新伯,祖父许贵袭爵,任羽林军左卫指挥使,父亲许宁袭锦衣卫指挥使,最后担任署都指挥佥事。许泰承袭父职,为羽林前卫指挥使,后考取武状元,擢署都指挥同知。去年,以副总兵协守宣府。
这也就意味着,许泰升官快,一个是家世好,一当官就有爵位护身,另外便是考取武状元,但实际上他带兵作战的经验基本为零,再加上年纪轻资历浅,短时间内很难再有升迁的机会,于是便拼命巴结皇帝跟前近臣,希望另寻跷径加官进爵,而不是立功受赏。
张苑怒道“怎么,没打仗你就怕了?陛下对你可是寄予厚望。”
许泰多少有些尴尬,自己有多少本事,他很清楚,也明白以自己的身份不可能充作先锋,最多是跟着大部队出城走一走,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
张苑到现在终于发现许泰不像是有能耐之人,转头看着臧贤问道“你且说,王伯安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为何主张陛下出兵?”
臧贤有些迟疑,思索半响后试探地问道“或许王大人是想立下军功?”
张苑生气地道“王伯安是这样的人?此人做事滴水不漏,如果他觉得出战有危险,定会全盘考虑,岂能说出兵就出兵?咱家当时听他说话,便觉得有阴谋,可惜咱家不知道他到底安的什么坏心眼。”
因为张家口堡外鞑靼兵马数量一直说不清道不明,连臧贤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人云亦云下也认为城外鞑靼人有五六万之众,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判断,冥思苦想后不得要领,只好道“这个……请恕小人不知王大人到底有何用意,两天后可以着重观察一下,及时做出应对。”
张苑气恼地道“这王伯安,突然玩花样,让咱家不得安宁,难道是沈之厚那边跟他暗中联系上了?顺着这条线索查查,及时了解沈之厚在草原上的动静,这都一个月了,依然音讯全无,就算战败身死,也不该跟现在这般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臧贤满面难色“小人这就去,公公切莫动怒,小人顺着线索查,一定有收获。”
……
……
京城,宣府发回的情报越来越多,不过却没一样涉及到开战。
延绥那边倒传来骑兵主动出击奏凯的消息,百姓知道是一场胜利,但具体如何却众说纷纭,民间对于这一战成果肆意夸大,有说杀敌五千的,也有说杀敌五万的,百姓对于皇帝出征后的情况非常热衷,以讹传讹之下,没人在乎真相。
只有朝廷少数人知道这场所谓的“大捷”只是杀了两百多鞑子,而知道大明损失比鞑靼人还要大许多的则更加稀少。
六月十一,中午,一个消息传到京城,让关注这场战事的人再也坐不住了。
朱厚照提出要在来日,也就是六月十二主动出击,跟鞑靼人在张家口堡外开战,跟之前朱厚照调集各路人马齐聚宣府的消息几乎前后脚传到京城,张鹤龄心怀忐忑,没有招来弟弟张延龄交待,直接入宫去见张太后,详细禀告,试图让张太后阻拦战事发生。
永慈宫内,张太后一副慵懒的模样,端坐于靠窗的凉席上,旁边几名宫女为她扇风。听说儿子要马上开战,张太后无奈地道“寿宁侯,难道哀家不想让皇上休战吗?可惜鞭长莫及,况且就算可以劝告,但皇上他会听从吗?既然选择了开战,那就由得他吧,只要不亲自上阵便可。”
张鹤龄紧张地道“太后,如果不阻止的话,或许陛下真会做出披挂上阵的事情……想当初京城保卫战时,还是太子的陛下亲自上城头跟鞑靼人交战的往事,难道太后娘娘忘记了?”
张太后身体稍微颤抖,显然回想起当初的情况,脸上忧色更甚。
张鹤龄道“陛下任性起来,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劝不住,只能太后娘娘可以出面阻止……只有您的话,陛下才听得进去。”
张太后幽幽叹了口气“你实在高看哀家了,如果哀家有那本事的话,早就让皇上回来,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田地?不过既然你来跟哀家提了,哀家自然会修书一封,提醒皇上小心行事,至于他是否会听,又另当别论。”
张鹤龄恭敬行礼,没过多争辩。
张太后马上让人为她起草劝说朱厚照不要冒险的懿旨,即便懿旨不需要张太后亲笔书写,不过最后还是盖上了张太后随身印信,随即张太后让人把懿旨交给张鹤龄。
张太后提醒道“寿宁侯,你派人去见皇上时,一定要跟他说一声,京城有人挂念他……不但哀家,还有坤宁宫主人……再就是京城防务,皇上不在你一定要严防死守,自先皇时朝廷就对咱张氏一门恩宠有加,你可不能辜负了前后两任皇帝的信任。”
张鹤龄跪下来磕头“臣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若京城有失,臣弟愿意自刎谢罪。”
张太后摆摆手“说那么严重干什么?只要有一颗赤胆忠心便可,回去对建昌侯也说明哀家的意思,旁人都可以出问题,唯独你们兄弟不行!”
“臣弟领命!”
张鹤龄继续磕头。
……
……
张鹤龄从皇宫里出来,时间未过未时,他匆忙回家,没等下脚便听过来帮他压轿的下人说张延龄来了。
“他消息倒是挺灵通。”
张鹤龄语气中多少带着一丝不屑,进去正堂,只见张延龄正在那儿调戏寿宁侯府一名丫鬟,那丫鬟模样看起来倒也水灵,可惜此前张鹤龄从未留意过。
张鹤龄没去想丫鬟是谁,这次张氏一门经历大起大落,寿宁侯府和建昌侯府发生很大变化,寿宁侯府内丫鬟更换一大批,概因之前他们兄弟犯错被罚,家产大半被抄没,重新恢复权力后,府上丫鬟数量比之全盛时少了一大截。
“咳咳。”
张鹤龄稍微清了清嗓子,张延龄听见后立即正襟危坐,没有再为难那小丫鬟,小丫鬟见老爷来了,霞飞双颊,连耳朵脖子都羞红了,赶紧行礼退下。
张鹤龄板着脸道“看你像什么样子?主人没个主人样,居然在堂上跟下人苟且?”
张延龄笑嘻嘻道“这算什么苟且?不过是逗弄一下罢了,大哥你还别说,这次寿宁侯府找的丫鬟,一个比一个质量好,回头有那看来赏心悦目的丫鬟,咱们兄弟换一换,正好建昌侯府还缺几个美人儿……”
“你说什么鬼话?”张鹤龄怒喝。
张延龄仍旧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大哥动怒了?本来就是嘛,以大哥现在的本事,不过才纳了两房小妾,大嫂便不高兴,这些模样周正的丫鬟留在大哥府上实在是暴遣天物,还不如便宜弟弟……”
“住嘴!”
张鹤龄一摆手“这种事,不想跟你去说!我刚入宫去见过太后。”
张延龄笑眯眯地道“小弟就是知道大哥刚去见过姐姐才过府来的,不知你跟姐姐说过些什么?不会只是说前线情报吧?比如说明天皇上要跟鞑子开战?”
张鹤龄黑着脸喝问“怎么你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
张延龄道“哪里啊,大哥,你想多了!但既然是陛下主动开战,只能由得他的意思行事,又不关咱们兄弟什么事。皇上又非三岁小孩,他会亲自带兵跟鞑子交手?刀剑无眼,这可不同于城头,那是自家的底盘,皇上没那么笨!”
说话间,兄弟二人坐了下来,张延龄仍旧跷着二郎腿,整个人显得轻松又自在。
“你这脾气,该改改了!”张鹤龄苦口婆心道,“遇到事情,总拿那副吊儿郎当的态度应对,任谁见了都会生气!你啊你……太后已下懿旨,让为兄派人送去宣府,提醒陛下小心谨慎,不得强出头。”
张延龄神色平静下来,道“大哥应该还没找人送吧?”
张鹤龄道“为兄现在怕有人作梗,连太后娘娘的懿旨都不能及时送到陛下手中。”
张延龄试探地问道“大哥是说张苑那狗东西?”
虽然张鹤龄沉默以对,但相当于确定了。
张延龄道“既然大哥知道会遇到麻烦,就不该去见姐姐……见姐姐有什么用?姐姐不过是妇道人家,只会躲在深宫,有什么事还是会让我们兄弟去办。”
张鹤龄着恼道“莫不是陛下要出兵,我还要瞒着太后?这次就是想看太后娘娘做如何反应,之前太后派高公公去陛下身边,看起没起到什么作用,军中大小事务基本被张苑把持,现在京城这边得到宣府的情报不多,很多消息都显得严重滞后,反倒是这次陛下出兵的消息传得挺快……”
张延龄道“大哥是怀疑姓张的狗东西玩花样?别想了,皇上坚持要出兵,那见风使舵的狗东西敢把消息拦截?看着吧,如果皇上得胜还好,若是遭遇败绩,指不定多少人要倒霉,那狗东西自以为得势,若失败再看看,他还不得承担最大的责任?”
张鹤龄微微摇头“西北军中事务没你想得那么简单,以为兄看来,鞑靼人不会轻易跟大明军队在张家口堡这么敏感的地方开战!”
说话间,张鹤龄又看着自己的弟弟,“先不说陛下的事情,你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几天很多人把状告到我这里来,甚至听说还有人要到宣府去告你的状?”
张延龄一摆手“说军情就说军情,扯到我身上作何?小弟我并没有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最多是赚了点儿银子,让人看了眼红罢了。张苑那狗东西在京城安排的一些人,也被我给一锅端了,他人不在京城,还想靠他那些傀儡赚钱,他脑袋被门夹了?以为没人跟他争夺利益?”
“你!”
张鹤龄气恼地指着张延龄。
张延龄道“大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吧?我跟谁争你都可以生气,现在我是在跟一个奴才争,这可曾经是咱府上的奴才,送到宫里当眼线的,你看看人家现在还记得咱对他的恩情?”
“这狗东西现在翅膀硬了,在朝中广布党羽,又要行刘瑾那一套,刘瑾有本事那也就算了,他算什么东西!这次他在京城找人敛财,被我给发现了……这事不用担心,料他也不敢把事情公开!”
张鹤龄长长吁了口气,倒不是他放心了,而是一种无语的表现。
“难怪我们与陛下联系的渠道一再被挤压,现在你已代表我张氏一门跟张苑交恶,那意味着他会不择手段对付你我兄弟,张苑分明是陛下在刘瑾后培植起来的第二个阉党头目,他乃陛下亲信,你跟这种无耻小人斗法有什么意思?他可以不择手段,那些文官却不行,你把他得罪惨了,意味着我们要被一个小人惦记,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道理你不懂?”
“我不管!现在京城是我们兄弟的地头,那狗东西犯在我手上,我绝对不会饶他!我不能动他,难道动他身边几个敛财的帮凶都不行?”张延龄显得很气愤。
张鹤龄道“这件事先不提,你现在赶紧叫人把太后懿旨送到宣府,咱现在张氏一门所有权力、财富都建立在陛下当政的基础上,如果陛下出了事,咱张氏也就跟着完蛋大吉。你可记得,陛下身边这些人,你最好别碰,就算再不甘心,也要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你要赚钱,为兄不会阻拦你,你就不能偶尔也听为兄一两句?”
张延龄很不甘心,最后一甩手道“行了,张苑这狗东西咱暂时不跟他计较,大哥这样总该满意了吧?”
。
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
六月十二是朱厚照提前定下的出兵跟鞑靼正面交战的日子。
这日天刚蒙蒙亮,朱厚照便起床,昨夜他独自安寝,清早起来神清气爽,丽妃早早便过来帮朱厚照更衣,为其穿戴厚重的戎装。
小拧子一路小跑进来,温言细语道“陛下,早膳已备好,您用过膳再换戎装也不迟。”
朱厚照心情大佳,也不跟小拧子计较,眉开眼笑道“朕不饿,今日出兵,比什么都重要,吃早饭只会让朕思绪迟钝,还不如空着肚子直接上城头。把张苑叫来,朕要问问他兵马准备得怎么样了!”
小拧子转身快步离开。
这边丽妃终于帮正德皇帝换上戎装,朱厚照对镜而望,意气风发“爱妃,你觉得朕这一身如何?”
丽妃看着镜子中正德那不伦不类的造型,心里直想发笑,却又不得不出言恭维“陛下英姿勃发,今日必定能一战功成。”
“欸!爱妃你这说法有问题,俗语云一战功成万古枯,朕怎能做那踩着万千士兵尸骨求取胜利的无道昏君?再者说了,今日不过是试探出兵,能否一战而成,存在疑问。朕不奢求此番就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有场小胜就算不错了……总归要等各路人马抵达,再谈大获全胜之事。”
朱厚照似乎很理智,言辞非常中肯,但在丽妃听来却全都是啰嗦的废话。
“爱妃,你为朕换戎装,辛苦了,你现在也去换上一身……今日你可要陪朕一起上城头观战,不要让朕失望……”
丽妃含笑领命,退下去更衣。
朱厚照独自留在房内,如同个兴奋的孩子,压根儿就坐不住,来回踱步,不时来到镜子前看自己的模样,挺直腰杆左看右看,偶尔摇头晃脑做鬼脸,显得非常得意。
正在沾沾自喜时,张苑匆忙进来,竟未提前进行通报,不过朱厚照正在兴头上,没有跟张苑计较。
“……陛下,兵马已准备妥当,除了守城所用,共计五万大军听候陛下吩咐行事。”张苑跪下行礼后恭敬地禀报。
朱厚照满意点头,当即便要往外走,突然记起什么,吩咐道“张苑,你去看看丽妃准备得如何了,朕已经迫不及待上城头看看将士们的风采。”
张苑笑道“应该是将士们瞻仰陛下的英姿才是……老奴这就去瞧瞧。”
张苑到了后院偏屋,由于是奉皇命前来传命,所以未经传报便径直入内。
等他进门后,娇呼声不断。
等张苑定睛看清楚,才知道原来丽妃正在更衣……因朱厚照御驾亲征并未带宫女,平时丽妃需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过到张家口堡后,朱厚照临时安排地方官府找来婢女照顾丽妃起居,这些婢女对张苑不那么熟悉。
来自宫里的贵人正在换衣服,突然有陌生男子闯进来,不由让婢女惊呼失色。
张苑看了眼,丽妃亭亭玉立地站在镜子前,因为守备衙门后院太过狭小,朱厚照住了大屋,留给丽妃的只有一个厢房,里外甚至连道屏风都没有,因为平时除了太监可以进入后院,侍卫皆不得入内,使得丽妃才可以无所顾忌。
丽妃全然不介意身无寸缕,看着镜子里呈现出的张苑那带着邪笑的脸庞,蹙眉喝道“有何大惊小怪的,张公公又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