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余年所得赃款,好好过完余生。

    但或者是因为水灾之后,信息传递得不太通畅,汀州新任知府的任免状迟迟未到,连新任汀州知府是谁尚且不知,更别说新官到任了。

    大灾之后,只要朝廷没有新的知府到任,高明城就得在自己任上,当好他的父母官。

    本来高明城还想通过补库捞一笔,现在正好水灾帮忙,库房全淹了,灾后还需赈济,地方没跟朝廷要钱粮都是好的。

    高明城心也累了,对他最后的任期已经不太上心,就等着灾后致仕回乡过安稳日子。

    八月初九,水灾结束不到一个月,突然从京师天降一道“圣旨”。高明城为弘治皇帝亲自任命,从汀州知府任上,迁为河南巡抚,从正四品擢升为从二品。

    朕所治下,政治清明人人歌颂,唯独黄河不给朕面子,年年发大水,年年让朕头疼。

    你不是会治水吗?你就用你的才能,去给朕治理黄河去!

    ***********

    ps:第二更!

    今天身体不舒服,去医院诊治结果发烧38。2度,挂了半天的盐水,现在终于感觉好受了些。

    这一章写得晕晕乎乎的,大家凑合着看吧!明天身体康复后天子会继续爆发!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三七章 买田买屋() 
高明城调任河南巡抚,对汀州府来说是件轰动的大事,刚刚忙完救灾事务的惠娘等人,又得组织商会同仁去为高明城恭贺,为其践行。

    这几年黄河年年发大水,成为影响朝廷统治的最大隐患。高明城只沉浸在升官的惊喜中,根本没意识到这个职位多么棘手。趁着九月就要北上河南,高明城临走前收了不少孝敬。

    惠娘虽然心有不甘,但能把水患治理好,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就是她渴望之事,给高明城送礼的银子,也没觉得多心疼。

    商会这次水灾中出钱出力,为地方百姓拥戴,就连之前一直犹豫不决未加入商会的商铺,在水灾后也都积极加入进来。由于商会拥有良好的口碑,连带前往周边府县发展时,也得到各地地方官府欢迎。

    之前商会所在地的父母官,宁化知县韩协因为治理瘟疫有方,调任南京,现在高明城又因治水有方直接从知府迁巡抚。他二人不懂感恩,但周边府县的地方官却有明眼人,商会这么厉害,我还不赶紧引到自家地面来?既有人孝敬,还能创造政绩,以后指不定也能跟韩协和高明城一样官运亨通。

    “……汀州府周边府县,大致已经打点好,只等咱把商会分馆和银号分号开过去。我准备从汀州府城这边调人手过去主持,统筹事务,其实我亲自去最好,但……毕竟不太方便远行。”

    水患之后,惠娘跟周氏算了一笔账,这次抗洪救灾,加上给高明城送礼,花去商会三千两银子,其中有一半来自于惠娘和周氏。

    本来周氏是想对半承担损失。可惠娘却觉得这些事她作为商会会长责无旁贷,一口气拿出了一千两银子,周氏只需稍微帮衬些从其积蓄中拿出五百两填补空缺即可。

    周氏叹了口气:“有得有失。做银号买卖,用别人的钱放贷赚钱。去得快来得也快。妹妹不用太往心里去,估摸着有个一年半载,就能把赔进去的银子赚回来。”

    惠娘笑道:“我是怕姐姐心疼银子。”

    周氏摆了摆手:“哪儿有的事,赚来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两年突然得了这么多银子,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花,这下好了,不是我财不入我袋。又给它挥霍出去了。”

    惠娘和周氏脸上均带着笑容。

    这次损失看起来很大,但光是印刷作坊,一年就不止赚三千两银子。

    何况,以前两家人最赚钱的是印刷作坊,但现在已经变成了银号。随着银号做大做强,存款和放贷业务增多,利润自然滚滚而来。

    姐妹二人商量得差不多了,惠娘突然提了一句:“姐姐,这次大灾后,城里不少屋舍都得修葺。卖屋子院子的人多了起来,妹妹寻摸了几个大一些的店面和宅院,还准备在城外买些田地。姐姐是否要参一份?”

    周氏嘴上说不心疼,但其实她内心心疼得要死,但听了惠娘的话,她马上将对银子的不舍抛之脑后:“能有多便宜?如果好的话,那真应该多买点儿。”

    惠娘把详细情况跟周氏说明了一下。这几天她除了在城里城外帮忙安置灾民,同时也打听到了屋舍和田地出卖的情况。

    水灾发生在夏末,这一年秋收基本无望。百姓家有点儿存粮的还好,没存粮的除了把地卖掉,也没别的办法过活。

    “……我想的是。咱把地买回来,再租给原来的百姓种。咱也不多收他们租子,以后要是咱有什么事的话。这些佃户多少能帮衬一把。”

    周氏脸上带着憧憬的笑容:“这没曾想,才几年光景咱就有钱买田放租了,以后咱是不是也能跟那些豪绅一样,家里养一二十个护院,带着人到村里收租,摆摆威风?”

    惠娘笑道:“姐姐喜欢,怎样都成。既然这样,妹妹就去张罗。如今一亩熟田才五六两银子,咱一次能买上百亩,可真不少呢。再看看这几个院子,姐姐喜欢哪一个,咱买下来,等年底就能搬到大院子住。”

    周氏把惠娘整理好的资料拿在手里,顿时犯难:“妹妹,你看我,就是个睁眼瞎,若是药材名,我倒还认识几个,这些字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惠娘笑着把具体情况介绍一遍,给周氏比较优缺点:“……都是城里大户人家的宅子,风水旺,买回来后稍微收拾下就能住人,我挑的都是相去不远的屋舍,这样以后两家人可以相互照应。”

    周氏叹道:“有钱就是好,以前连宁化县城的房子都不敢想,现在府城这边的房子也能挑着买了。还是交给妹妹你来做决定,等选好带我过去看看。憨娃儿,听到没,再过段时间咱就要搬新家了。”

    沈溪一直在旁边以做功课为名听她们说话,闻言摇头道:“娘,咱在这里住不是挺好的吗?”

    “混小子,前些天还跟老娘抱怨家里人太多,现在又跳出来唱反调,感情家里面就你最难伺候是吧?”周氏又骂骂咧咧。

    惠娘赶紧劝道:“姐姐倒是说出了实情,小郎志向高目光远,还真要好生伺候。咱两家人现在日子过得这么舒坦,小郎居功至伟,以后应该多听听他的意见。小郎,等搬了地方,给你留一间大房间,再为你准备宽敞的书房,让你安心作学问……”

    沈溪笑了笑,没有再发表看法。其实他最喜欢两家人挤在一起,靠着个药铺和作坊做小买卖为生,这样日子有盼头,也不至于太打眼,生活平淡而充实。可惜到了现在,再也过不回以前的生活了。

    惠娘做事不拖沓,几天后,刚过中秋,她就把城外买地的事张罗好了。

    一共一百二十亩地。

    因为还要放租给原田主种,那些农民又感激商会救助灾民,给惠娘的价钱很公道,一亩地平均下来才五两银子,一百二十亩地也就花了六百两银子。

    等把地契和土地买卖契约拿回来,周氏把自己的那份儿捧在手里,一时间爱不释手。

    以前沈溪印的那些银票,她都不当回事,主要是她觉得银票想印多少有多少,不稀罕。可这些田契却是货真价实的“家产”,可以一代代传下去。

    “……这份给你,这份给十郎,这份……唉算了,老娘还得养老呢。你们这些小家伙,以后自己赚钱,别花老娘的。”

    周氏刚要慷慨地把家产给“分”了,马上又小气起来,把分成三堆的田契收了回去攥在手里。

    想了想,周氏慎重道,“要是你们兄弟哪个以后不争气,不孝顺,老娘死了以后这些田地就没他的份儿……对了,憨娃儿,娘觉得你挺有本事的,以后你可别欺负你弟弟啊……”

    或许是沈家这几年发生了太多事情,兄弟几个不合,本来沈家就是破落户,还非要明争暗斗让她觉得心累,她非常担心自己的儿女将来也会如此。

    “娘,您放心吧,我以后会把弟弟妹妹当成是最亲的人。”沈溪笑嘻嘻道。

    “你妹妹以后要嫁人,用得着你来疼?以前娘刚进你们沈家门时候,你几个伯父对你爹也挺好的,不过谁家没个媳妇?就怕将来你娶了老婆……”周氏说到这儿,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哎呀,跟你这费什么口舌,老娘去找黛儿说,滚去作功课!”

    原来周氏想到,要让她的子女和谐,首先要把林黛这个“长嫂”培养好,毕竟长嫂如母,若是林黛心善,她的其余儿女就能跟着沾光。

    于是乎,林黛稀里糊涂被周氏找来,灌输了一通三从四德的大道理。

    林黛听了这些不太理解的话,眸子里满带疑惑,只能求助地望着沈溪。

    沈溪摊摊手,意思是老娘要找你说的,我也没办法。

    林黛瞪了沈溪一眼,继续听周氏絮叨。

    此时谢韵儿从后院仓库出来,笑盈盈道:“姐姐在教儿媳妇呢?”

    周氏随口回道:“可不是,一定要把儿媳妇教好了,以后妹妹有孩子……妹妹也该好好教弟弟妹妹。”

    周氏说到一半便发觉自己失言,谢韵儿如今年近二十,这年岁尚不嫁人,完全称得上的是“老姑娘”了。

    谢韵儿根本就不介意,笑道:“都是姐妹,作何要避忌?该说什么说什么,以后我也不想当老姑婆没个着落……”

    她这一言,却把惠娘带了进去。谢韵儿四下看了看,确定惠娘没在药铺,这才松了口气。

    这几日,惠娘除了在张罗给她自己和周氏买田买屋,同时也花银子帮谢韵儿把谢家人住的院子给买下来相赠,当作是姐妹交情的礼物。

    惠娘这招收买人心非常有效,谢韵儿现在远没刚来时的拘谨,这次洪水退去后更是把坐堂问诊阻隔的屏风也撤了,专心当药铺的三掌柜。

    在药铺三姐妹中,最幸福的是周氏,有丈夫疼,有儿女在身边,沈溪还有出息能为她争光。

    这些都是惠娘和谢韵儿羡慕不来的。

    *************

    ps:周一爆发第一更!

    眯了一觉,醒来虽然咽喉依然很痛,但精神却不错,赶紧码出两章,给大家送上,就当是弥补过去两天感冒发烧欠下的章节!

    第二更稍后送上!(。)

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 
大灾之后,城中秩序逐渐恢复正常,高明城在临卸任前得到高升,一改之前的颓废,开始整顿治下治安,向上峰申报钱粮修缮城墙,同时组织商会和士绅赈济灾民,作出一副勤政爱民的父母官形象。

    随着府城治安迅速转好,沈溪每天开始到学塾上课,行走于学塾、药铺和自家之间,三点一线,每天除了温书背书便是作八股文章。

    每天晚上的功课,要么是写一篇四书文,要么是作一篇五经文,都是院试必考的内容,但其中所涉猎的知识更加宽泛。

    冯话齐想方设法找书来给沈溪恶补,准备通过一年时间,让他把其中部分经典篇落背下来,以应付考试。

    如此一来沈溪有了偷懒的机会。

    这些书他基本看上一遍就熟记于胸,回过头再去背时,只需要作出一副摇头晃脑的模样,就可以怡然自得神游天外。

    八月底,汀州知府高明城和长汀县知县何应生相继卸任,高崇等衙内离开汀州府,城里一群官家公子哥少了两个带头的,安分许多。

    八月二十九,适逢学塾休沐。

    下午沈溪睡了午觉醒来,正在药铺楼上温书,林黛急忙忙跑上来道:“喂,娘让你下去,有人找。”

    沈溪有些惊讶,下得楼来,刚跨到前堂就见苏通在门口等他。

    沈溪觉得每次见到苏通都会有晦气事发生,这回水灾也是自见到苏通开始的,打那之后二人再没见过面,现在他居然又主动上门邀约。

    “憨娃儿,出去时间别太长,天黑之前必须回来。”

    周氏虽然老骂沈溪性子“野”。但她问过惠娘,惠娘说要想让沈溪在将来的院试中得到考官赏识,参加一些文会必不可少。除了增进交流,也是在士子面前树立形象……考官对于考生才学品德的考察多来自于此。

    沈溪走上前见过礼。有些为难:“苏公子,今日我要温书备考,年底前府学还有考校,我想……”

    “沈老弟,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成天作学问,只会成为书呆子。”苏通严肃地告诫,“上次的成绩才刚公布。何必着急下一次呢?每年的考试有很多场,沈老弟应该多出去走走,增长见闻才是。”

    周氏听到后不由赞叹:“哎呀,憨娃儿,你看苏公子说得多好……你快去吧。这些天城里入夜后乱得很,可别耽误到宵禁之后。”

    洪水虽然退去,但由于部分城墙倒塌,目前尚在修缮中,为了防备盗匪,官府入夜便会施行宵禁。

    一更到鸡鸣五鼓。会在主要街道路口设卡,若有人过,轻则挨板子。重则要下狱关上几天,甚至以盗匪论处。

    本来是说天黑前回来,只是苏通说了一番话,就让周氏改口让他宵禁前回来,沈溪没想到老娘的意志这么不坚定。

    正在沈溪左右为难之际,铺子门口又进来一位,却是苏通的死党郑谦。

    郑谦本来是进来催促的,进门见到谢韵儿,眼睛顿时看直了。

    “沈老弟。还不快些走?今天邀请之人,可有几位才学不错的。他们对于你的诗词颇为欣赏,想与你探讨一番。”苏通笑道。

    沈溪这才与苏通和郑谦出来。郑谦一出门便指着里面问道:“沈公子。里面那位是……令姐?”

    沈溪不耐烦地摇了摇头,心中暗恼,郑谦这家伙“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打起谢韵儿的主意了。苏通却在旁摆摆手:“郑兄,这就你的不是了,连我们汀州府有名的女神医谢小姐都不知?”

    郑谦脸上带着些微惊喜:“原来这就是谢神医,近来总是听人提及,原来这般……端庄秀雅。”

    沈溪心想,这郑谦原本想说的一定不是什么好话,只是最后转圜回来说什么“端庄秀雅”,心里指不定有什么龌龊心思。

    因为谢韵儿在这次救灾中,作为商会特聘大夫出面治病救人。谢韵儿没有大家小姐的架子,救治病患时亲力亲为,活人无数,为百姓称道,大力为她扬名,不但夸赞她的医德,还褒扬她的容貌和气质,连不怎么喜欢出门的郑谦都有所耳闻。

    苏通叹道:“将来谁能娶了谢小姐,那可真算福气,可惜这等出身的大家小姐,不可能给人做妾……郑兄,你我是没机会喽。”

    沈溪有些听不下去,问道:“苏兄,郑兄,我们这是往何处?”

    “还能去何处?当然是去教坊见熙儿姑娘,今天为兄做东,请你们好好享受一番……哈哈,姓高的那群人终于滚蛋了,以后这汀州府地面天下太平,看谁还敢与我等对着来?”

    苏通语气中带着高傲,因为苏家有近亲在府衙担任吏员,只有高崇这些顶级衙内才不将他放在眼里,若换作是平时在街上与谁起了冲突,苏通同样不会客气。

    这就是权力场,被欺压的人,会用更残忍的方式去欺压弱者。

    官场从上到下,都是这种上行下效的模式,贪官污吏横行,不怨官员不清廉自守,只能说浊溪之中难有清流。

    “苏兄,不是说要举行文会,与人谈论诗词吗?”沈溪皱眉。

    苏通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