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7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879-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这样,武训一生兴办三所学校。他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都被他拒绝,他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最后,李经述说:“中国人民是善良的。武训和丁龙,都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他属于千万中国人中之每一个人。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被人告戒,‘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因为整个世界都不会忘记’,但是,我们更不要怕自己的渺小,不要怕自己能力不够,瞄准高尚事业,有梦想,敢于把梦想诉诸实践并且始终不放弃,每一个人就都能成为丁龙,成为武训!这一点,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都将成为现实,我保证!”

    现场的哥大师生刚听了丁龙的事迹,感动不已,又听了武训的故事,对中国人的品行钦佩不已,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羡慕不已。

    听完了李经述的演讲,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哥伦比亚大学,李经述随后还会见了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李经述和这个年近五十的大哲学家,深入交流了一下西方知识分子的批判传统和批判精神。

    杜威1884年获取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到1904年就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了。李经述和杜威的会见,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的一间教授办公室。这办公室时学院分给杜威的,很普通,也就二十几平方米,两人进行了闭门交谈。

    李经述谦虚地向杜威请教:“杜教授,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批评中国就是摸黑中国,你怎么看?”

    杜威笑着说:“其实,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人类拥有了批判精神,就仿佛掌握了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生命之火。正是这把熊熊燃起的火,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能否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是其成为能否真正鼓励创新、鼓励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李经述笑道:“你的意思是说批评和批判不一样?”

    “那当然!”杜威回答说:“批判,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对历史或现实作甄别和审视,对人或事进行分析和解剖,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其着眼点是广阔的未来。批判还需要一定的条件。”

    李经述问:“什么条件?言论自由?”

    “是的。”杜威说:“批判还需要知识分子的思想、人格和精神**,并且,批判必须要讲究逻辑!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地乱批评。实际上不管大总统承认与否,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不妨看作是生物发展对自身的批判,只不过这种批判已经自然化了,显不出其主动性和意识性来。人类社会的批判走的是一个相对短暂的过程。朝代的延续,社会的更替,感谢上帝,直到今天走的仍是一个逐步朝向高级的过程。无疑,这一切都是因了批判的存在。”

    李经述笑道:“你把批判的意义说得太过了吧?再伟大的知识分子,知识和经验也是有限的。而且知识分子身上,往往有一些致命的自负情绪。”

    杜威对李经述对知识分子的洞察颇为吃惊,点点头说:“我刚才确实夸大了批判精神的意义,但批判,是知识分子唯一的武器,实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批判所要面对的,既有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又有愚昧的被统治者。前者掌握生杀大权,后者有潮水般的守旧思维,也会杀人。批判者最可怕的敌人是人类的劣根性,人类的劣根性实在不少,无知,嫉妒,自私……有时候先知者往往会被石头砸死。但是没有批判精神的社会,是羊群的聚居地;没有批判精神的民族,注定要落后挨打。”

    李经述听了,很赞同杜威的意见,他觉得美国的文化确实有很多东西,比如就像批判精神,值得中国好好学习,他也开始考虑中华文明革新的大问题。他想,必须让科学和民主成为中华新文明的一部分。

    访问完哥伦比亚大学,李经述还在美国考察了一段时间,为回国以后的改革做准备。李经述去了很多美国大公司,比如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美孚石油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工地上密密麻麻的输油管道,车间流水线上一台台待整装的汽车,让李经述大为震惊,他强烈意识到:现代的工业,每一颗螺丝钉,每一条流水线,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且,工业体系,还真不是那些知识分子在脑子能空想出来的,必须强调真抓实干的精神。

    这一路考察,李经述对比中美文明,他发现了中华文明到现代社会的重大缺陷:由于传统儒家思想以礼制等形式几乎无处不在地管辖着人们,几部道德说教的经典书籍,如四书五经,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书籍。而人们的现代生活,却往往最需要法律、经济、文明政治来调和各种利益,这时,传统思想就走向了远离现实经济的抽象玄思。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明,不是从现实中来的,而是从所谓的圣人的脑子中构建的。简单地说,中国人习惯于脑子里先有一个理想的社会,然后用所谓的礼制和道德去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包括经济行为,企图建立一个乌托邦的道德社会,然而这个道德社会不考虑现实中人们的各种利益冲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与现实矛盾,大家都讲道德而不讲利益分配的公开规则(常以公开的合同或法律形式表现),最后伪君子盛行。而美国人恰恰相反,美国人务实,人们发现是现实的经济而不是思想引领社会,以至支配政治的动力,经济活动已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人们关切的焦点,整个美国文化便是从现实的利益规范中来的,是法治文化,美国人都讲公开的规则,而道德在个人领域被极大压缩,最后反而是美国文化,从实际出发,有一种强大的摄取人心的力量。所以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才被很多美国人奉为圭臬,大放异彩!

    回国后,李经述便命人将这次考察的见闻和感想全部记录下来,在全民展开热烈讨论,对国人进行思想解放,为中华帝国下一步的深入改革做准备。

    就在李经述回国后的一个月,英国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海域扣押了一艘中国商船,这艘船当时运送纱布前往德国。英国人虽然早从《纽约时报》中得知了中美强硬的联合声明,但傲慢的丘吉尔认为,中国人此时绝对不敢对大英帝国和协约国开战。

    李经述得知后大怒,让外交总长伍廷芳知会美国后,马上召集段祺瑞、袁世凯、刘步蟾、邓世昌等高级将领开会,决定给英国人以沉重的教训,以武力来维护中国的贸易自由!

    。。。

    。。。

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 
英国扣押了中华帝国的一艘货船,李经述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下令早已做好准备的中国海陆空三军,迅速出兵占领新加坡、马来西亚、阿富汗等地,用武力逼迫英国人承认中国在欧洲的贸易自由。

    李经述之所以觉得中国出兵的时机成熟了,因为特斯拉历时十余年为中国研发的新型武器“死光”电磁炮也终于获得了成功。在远东的实验场,特斯拉利用圆锥形线圈最高制造出了2000万伏特的电压。特斯拉还对李经述报告说,“1亿伏电压绝对能实现。”这种超高的电压装置,就是特斯拉研发“死光”电磁炮的基础装置。

    特斯拉在中华帝国政府的全力资助下,发明无数,最华彩的乐章是交流输电系统和无线电的发明,由他设计完成的葛洲坝水电站带领中华帝国进入了真正的电气时代。不仅如此,他也拍摄了世界第一张x射线照片,发明了第一台无线控机器、发动机火花塞、霓虹灯等。

    特斯拉研发的“死光”电磁炮,是一种粒子束武器,基本构件也包括了特斯拉线圈,这种谐振变压器电路是特斯拉在1891年就发明了,可以生成高压低电流的高频交流电。基本原理是交流电源先通过高压变压器给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达到放电器的放电阈值时,放电器打火,高压电容和初级线圈形成高频振荡器,向次级传送能量。特斯拉正是利用它制造了大名鼎鼎的人工闪电和无线通信设备,研发“死光”电磁炮。

    特斯拉在雷雨中得到了灵感,他发现闪电就是一种电能的无线传输,他改进了特斯拉线圈,发明了放大发射机。这是一种空气芯多级谐振的变压器,可以产生极高的电压。空气在高压作用下电离成为导体,在发送和接收的两个导体间形成人工闪电,从而输送电能。

    在中国收复远东之后,中国政府资助特斯拉在西伯利亚的无人区建了高塔,特斯拉用无线电点亮了约40千米外的氖气探照明灯。但因为无线电波的弥散,对无线输电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空间距离增大,电能传输会迅速衰减,传输效率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在西伯利亚的高塔并没有实现特斯拉的全球输电设想,却启发他提出了粒子束武器的概念,这种武器最后被李经述命名为“死光”电磁炮,由中华帝国的国防部直接启动了这武器研发的绝密专项,李经述之所以将这种武器取名为“死光”,是因为这武器威力太惊人了,几千米范围内,不要说人,就是动物、植物都会死光。

    特斯拉设想,把地球电离层看做线圈,通过巨大的天线阵列向电离层发出高频电波,激发部分电离层,以研究电离层在发展无线电通讯增强技术和监视技术的潜力,最终,在这些设想的启发下,特斯拉和他的团队研发了一种远距打击武器。这是一种带电粒子束发射器,它由特斯拉线圈和特制开放性真空管组成,根据特斯拉的设想,它可以把液态的钨或汞粒子加速到音速的48倍,通过静电斥力把粒子定向射出。他提出了建设死光射线设备的地点,放在西伯利亚,后来又为中华帝国的国防部做出了方案,最终得到采用。

    在“死光”电磁炮的研发过程中,也就是1908年,通古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爆炸!原来沙俄境内的通古斯,那里已经被中国占据,附近的沙俄军民全部被强制性赶走了。那场爆炸,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多万棵树焚毁倒下,当时周围一片废墟,有的只是那些木屋没有燃尽而留下的灰炭痕迹,树木都被烧焦枯死了,地上没有野草等一点绿色的存在,只有一片灰黑。。

    那是在1908年6月30日,在中华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也感觉到大地在抖动。大约当地时间早上7:15分左右,在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若。数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并且观察到了蕈状云的现象。这个爆炸被横跨欧亚大陆的地震站所记录,其所造成的气压不稳定甚至被当时英国刚发明的气压自动记录仪所侦测。在美国,史密松天文物理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观察到大气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现象至少数个月,通古斯大爆炸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000倍能量的释放。

    其实这次大爆炸,只是尼古拉“死光”电磁炮的一次试验。在此爆炸发生前期的夜晚,经过精准的运算后,特斯拉准确将强大的交流电集中于通古斯这个杳无人烟之地。当时,

    特斯拉先是搞出一个谐振变压器,就是特斯拉线圈,然后不断提高它的电流和电压,在空气中放电时电弧可以长到135英尺。正是特斯拉这位旷世奇才是有能力制造出通古斯大爆炸。

    特斯拉还得意给李经述发电报,说了一句“狂妄”的话:“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但我永远不会这么做,我的主要目标是传播新的设想,让它们变成现实,我非常希望它们能成为未来研究者的一个起点。”

    当时,李经述不想中国这项绝密研究对外泄露,就对外封锁了所有消息。后来,特斯拉运用新技术,把3克弹丸加速到了2公里每秒。这一成就从实验上证明了用电磁力把物体推进到超高速度是可行的。李经述下令中华帝国国防部成立了专门的“电磁炮联合委员会“,协调军队、科技部,配合特斯拉进行“死光”电磁炮的研发工作。

    不久,特斯拉先后两次试射电磁炮。电磁炮主要由两条轨道组成,炮身装在拖车大小的长方形枪管,轨道中间放着铝制20磅炮弹。电磁炮接上电源后,电流会通过两条轨道,从而生成强大推力,将铝弹以高速弹射。最终特斯拉研发出了实战级的电磁炮,射程最远可达68公里,可让军舰在敌舰射程范围外发动攻击,远远超过了同时代无畏级战列舰的不超过20公里的最远射程。“死光”电磁炮的优点不言而喻,首先是射速快。此外,由于电磁炮毋须火药,既可提升船员安全,亦可令军舰携带炮弹数量增加10倍。而且威力巨大,60公里外轻松穿透三堵混凝土墙。

    中华帝国最后在“科学”号新型战列舰上装备了这种“死光”电磁炮,有了这种逆天的武器,英国皇家海军李经述就不放在眼里了。

    李经述先下令中国的海军拿下狮城!狮城是新家坡的别称,英国人在这块殖民地上深耕多年。早在19世纪初期,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商船和军舰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及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底,英国总督莱佛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莱佛士于1819年1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发觉新加坡具备发展为港口的优越条件,该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邻近的溪涧也有可靠和充裕的水源。新加坡最初是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67年4月1日,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到了20世纪初,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全世界第7大港口,被誉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枚小宝石。

    这一次,李经述想先取下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让大英帝国的皇冠黯然无光。新加坡地理位置特殊,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南口。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李经述觉得中国必须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而且,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李经述早就想将新加坡纳入中华帝国的版图。只是此前一直忌惮英国的远东舰队,还有陆军,才没有动手。现在有了“死光”电磁炮,就不怕英国远东舰队了,正好可以试验一下中国这种新型武器!这一次,李经述决定干一票大的,要向英国展示一下中国海军的“肌肉”。不仅要拿下新加坡,还有马拉西亚,缅甸,横扫整个东南亚,恢复中国在东南亚这一地区的霸主地位!

    那天,金色的夕阳,照在青色的海水之上,稀松的三艘英国驱逐舰,安静地停在狮城(新加坡)章宜海军基地,巨大的船坞中,不远处的高地上,威严耸立着一群群的炮台,十二英寸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