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明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再造大明中兴-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他们出城的还有一个人,只因他们只顾逃命,根本没注意,刚刚这些话被那人全部听进去了。直接从屋梁跳下:“看二位也不是泛泛之辈,我为两位说个富贵荣华的道路如何?”

    杨正朝,张思顺大惊,急忙起身,拔出刀,异口同声:“你是什么人?什么富贵荣华的路?”

    “别紧张,我是你们所说的后金人,我是镶白旗的甲喇,差不多是你们千总的级别吧。”这位士兵不紧不慢的说道。

    杨正朝,张思顺再仔细的打量着这个人,这个士兵说是后金镶白旗的,但是他穿着是辽东的士兵的衣服,也就是说他是打入辽东的后金探子,杨正朝突然想到刚才那位在他面前亲兵中刀的情景:“刚刚那把钢刀是不是你扔的?你说的路是让我们投靠你们的大汉吗?”

    这位甲喇,给自己倒了杯水,坐了下来:“是,那把钢刀是我扔的,别说得那么难听,这是弃暗投明。再说了你们还有选择的余地吗?你们这一跑,满桂肯定会派人追,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去哪里?

    这句话说到他们心坎里了。是啊,现在时间这么紧还能往哪里逃。这些两人都把刀收了起来。

    这位甲喇一看有戏,行了,跟我走吧,先到我们联络点,那边有几十位好手,你们只要到那边应该就有保障了,离这不远,明天就送你们去我们镶白旗的大营。

    就在这几位商量好,休息好,正要去后金的联络点时候。满桂一路打听,也到了小屋,只不过后面跟着也就十个人,因为为了查询他们的逃跑的路线,所以一千人都分散开寻找,把皇上告诉他不可鲁莽的话,丢在一边了。他们正要下马敲门,此时从门内走出三人,满贵一望,其中两个正是杨正朝,张思顺,这三人也向这边望来,八目相对。杨正朝,张思顺反应很快:“兄弟,你先去叫人,我们来拖住他。”两人上门直接杀了过来。“你们十个都别动,我亲手宰了这两人。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驾。”

    只见满桂手持大刀,而杨正朝,张思顺两人各使用了把长枪,杨正朝,张思顺两把枪朝着满桂直直的刺过来。满桂抬刀一挥,铛铛,两把枪头瞬间摊开。这马上作战,速度是很快的,满桂再挥刀砍的时候刀已朝杨正朝后背而来,杨正朝连忙档格。就这一下,杨正朝差点长枪掉地,现在右手酸麻。可见满桂的力气有多大,而张思顺稍微好点,但是手也开始发抖。杨正朝和张思顺对望了一下,双双从马后取出弓箭,同时两脚一勾箭袋,一支箭羽飞出,右手抓住,两个同时拉弓射箭一气呵成,一支对这满桂太阳穴而来,一个对着满桂的心脏而来,在他们取出弓箭的时候满桂已经看到,骑着马飞奔而来,只听两声弓箭声,一侧身,双脚勾住马横着躲过两支箭,此刻满桂已到他们跟前,这两人正要再次拿起长枪时候,满桂坐正后,大刀从下往上劈,把张思顺和马儿,连人带马分成两断。当张思顺身体分开倒在地上的时候,眼睛还动了两下。可见满桂的力道和速度有多大多快。

    杨正朝大惊,连忙调转马头,逃命。此刻满桂已杀红了眼,那肯放他走,骑马直追。眼看就要追上了,满桂听到弓箭声响,急忙低头,险险的避过了箭羽,向远处一望,只见对方过来了二三十骑,再看服装,乃是后金的兵服,破口大骂:“没想到,你既然勾结后金,挑起兵变;看我不杀了你这个大明叛徒。杀啊。”后面十个京兵也跟随满贵杀来。

    “快,掩护,换马,撤。”那位甲喇叫来二十七个兄弟,赶来帮忙,但是看着这杀气腾腾的,他也心有点虚,觉得还是先撤为妙。

    后金骑兵听这命令,立刻拿出弓箭一轮箭羽洒下,满桂知道后金骑兵的厉害,身子一缩,离开马鞍,单脚才着马镫,身子贴着马肚,躲开了。但是他后面的几个京兵就没那么幸运了,啊,啊,一个肩上中箭,一个是马腿中箭被马儿甩了下来。满桂知道现在不是关心的时候,拍马直冲,后金见状,再射来不及了,冲出十骑,上前想阻拦,而这边杨正朝已换好了马,满桂一瞧,这再不杀了他可能就被他跑了,也发起狠来,一刀横劈,后金有两人躲避不及,第一个自己拦腰斩断,刀受阻力,方向改变拍了向了第二个后金骑兵的马头,马儿疼痛连人一起翻倒在地。

    那位甲喇一看,此人太猛,此地不可久留:“别跟他缠斗,快撤。”而杨正朝早看事态不妙,骑着换的马飞奔逃离。满桂余光瞟过,从马背上取下弓,脚踢箭袋,刷刷刷,连珠三箭,此乃他的绝技。那位甲喇挥刀砍下一箭,杨正朝一侧身躲开一箭,而这第三箭杨正朝实在是躲不开了,危机关头他也聪明,竟然用手掌去挡,啊,箭羽直接穿入掌心,但是命是保住了。

    哎,大刀插入了沙土。满桂摇摇头,知道已错失杀他的机会了。让马停下了。“将军,为何不追了?”

    满桂答道:“来不及了,我们现在是人困马乏。而他们明显有准备,再加上杨正朝已换马,我们追不上了。”

    宁远城内不只有这个探子,现在宁远兵变的消息,已经呈现在皇太极的桌上了。只不过这封信并没有提及满桂。说明刚发生兵变的时候就已经送出。

    皇太极望着这信,急忙叫几个旗主:正白旗多尔衮,镶白旗多泽,正蓝旗莽古尔泰,镶蓝旗阿敏,正红旗代善,镶红旗阿济格。前来大帐商议。八旗旗主一一看到了这封信。皇太极开口问道:“宁远发生兵变,大家都有没有什么看法?”

    代善先开口回答:“大汗,看来大明的乱象已定,是我们出兵的好机会。”皇太极也是这么想的,其他也同意。

    多尔衮站了起来说道:“代善说得对,这宁远兵变只是个开始,但是问题是我们刚刚征讨察哈尔,还没休整好,这再战甚是不利”

    阿济格也发表意见:“我们上马是兵,下马是民没啥休整不休整的。”

    这时候皇太极也开口了:“好了,我知道了,这是个机会,不管这怎么样,都小闹他们一把,按大明的话说,就是你病就要你命,但是我们这次确实没有完全准备好,所以这次出兵要快,不带太多,五万就可以了,直接打宁远。让里面的人制造混乱。如果能拿下宁远最好,如果不行在大明周遭闹闹带点东西回来也好。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出击。多尔衮为主帅。”

    “好,那我们去准备。”四个人点头,出了大帐。一场战斗看来必不可少。但是第二日,皇太极接到第二封信,明确告知了兵变已平定,满桂回宁远的消息。这下皇太极犹豫了,急忙又叫了旗主议事。

    正白旗多尔衮,镶白旗多泽,正蓝旗莽古尔泰,正红旗代善,都觉得都应该撤销这次计划,镶红旗阿济格没表态。而镶蓝旗阿敏却依然觉得应该出兵:“大汗,怕什么呢?兵变虽然已经平定了。但是这时候估计大明那边还在清算中呢,他们肯定不敢出城门,再说我们这边狼崽子们都上了马,带好了弓了,哪怕是抢些东西过来也好啊。你们怕,我带镶蓝旗两万去就行。”

    皇太极说真的确实有点不甘心,这是多好的机会,于是也同意阿敏的要求:“好,那你就带镶蓝旗两万,速去速回。还有其他各位也要时刻准备好,大明宁远发生兵变是因军饷而起,这说明大明辽东缺响已非常严重。其他地方也可能会发生兵变。如果一有消息就出兵骚扰。”

    “是,大汗。”阿敏带着两万镶蓝旗直奔宁远而来。

第五十七章黄泥洼之战(一)() 
宁远城内,满桂见主要闹事的都抹了脖子,事情总算有了个交代。最终闹事者各打了五十大板后,也只能放过他们。这时祖大寿也带兵过来。

    满桂感谢祖大寿亲自过来:“没想到您会亲自过来,甚是感激,不过此事已解决了。还好没酿成大错。”

    “这兵变之事非同小可,再说了听说你满钦差可是带着军饷来辽东的,我这不来要是被人抢了先了。那就吃大亏了。哈哈。”祖大寿听说有银子了,这还不快马加鞭的赶来,那边兔崽子们虽说没到兵变这种程度,但是也已经开始燥动起来了,这辽东的将军也不好当啊。

    “别急,这次皇上让我把辽东及九边的银子都带来了。少不了你那一份的。关顾着说话了,来坐下喝口茶,这是临走的时候孙大人送的。”满桂客气的招呼着祖大寿坐下喝茶。

    “哦九边的银子也都要补齐吗?天啊,你这次带了多少银两啊。”祖大寿有点吃惊,这整个辽东的军饷全部都补齐,这次户部可是大出血了。

    “哈哈,确实,你是不知道,拿着圣旨给到户部尚书的时候他跟你刚刚的表情差不多,但是有皇上的命令他也只能先给,他对我说东厂查抄的那些私通敌寇商人的银两他都没捂热呢,只好全部都给我了,还贴进了近二十万两白银。还好去年的赋税都到齐了,不然户部都被我们掏空了。当时被我拉走的时候,户部那群官,那个恨呐,我都不敢看他们眼睛,提完马上溜。”满桂把经过稍微讲了一下。

    “哈哈,那你惨了,下次回京,再到户部估计这群人都闭门谢客了。”祖大寿哈哈大笑。

    “没事,皇上说了,他会给我撑腰的,不行我去找皇上要去。”满桂开始吹牛。

    “算了吧,就一趟回京吧,把你给嘚瑟的。还皇上给你撑腰。”祖大寿知道满桂在吹牛。

    “报,有敌情,刚刚斥候来报,有近两万后金向我们这边过来。”

    “看来,宁远兵变的事情传入皇太极耳朵了,有战可打了,不过宁远这边才刚刚闹过,兵士的情绪还不稳定,我们只能守着。”这皇太极太厉害了,这时间挑着真是时候。

    “别急,宁远兵不能战,不是还有我们锦州兵嘛。还有我听说皇太极与喀喇沁部一起去征讨察哈尔,才刚回来,兵疲惫着呢,我估计他想趁宁远兵变这机会,捞点东西就走的。”祖大寿拍着胸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好,那这次就靠你了,若胜我给你请功。”满桂真心谢谢祖大寿的帮忙。

    阿敏刚刚接到密报:锦州总兵官祖大寿和满桂都在宁远。阿敏一想,祖大寿应该是提兵去平宁远兵变之事,这时候如果再攻宁远,肯定是要跟祖大寿干上的。又一想,这祖大寿在宁远,兵也调了一部去宁远,那锦州不是兵少了,记得那边有一个黄泥洼的地方,是个汉蒙混居的地方,有一定的贸易往来。阿敏这一想那就去那边捞一笔,于是传令调转马头,直奔锦州而去。

    此时满桂和祖大寿已来到军营大帐,集合兵马准备迎敌,同时也告知山海关杜文焕。杜文焕是接替袁崇焕的,所以职位应该比他们两个高,但是一是满桂有钦差的身份,二是这敌人已来。就顾不了这么多了,但是还是要知会一下杜文焕,不论在军事上还是人情上都是好的。

    “报,后金调转马头,直奔锦州。”又一个传令兵来报。

    “锦州?”满桂和祖大寿异口同声道,急忙打开辽东地图,寻找锦州。祖大寿先开口:“应该是他们知道我在宁远所以想偷袭锦州吗?可是不对呀,曲曲两万人马,后金骑兵再强也攻不下锦州,更何况他们刚刚经历过大战。”

    满桂也在寻思:“他们肯定不是攻打锦州,除非后金将领疯了,宁远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除了攻城,就是捞点好处吧。”

    “对,好处?好处?哪里还有好处?”满桂和祖大寿在锦州地方找,“在这,黄泥洼,这个是个汉蒙贸易场所。”

    “恩,我知道后金将领怎么想的了,后金骑兵肯定直逼锦州城,由于你不在,锦州城内的士兵肯定不敢出击。只能把周围的兵力全部调回锦州城内,这样周边及黄泥洼就不会有兵马。后金就可以肆意妄为。”满桂非常认同后金攻击黄泥洼的想法。

    “好,这样我们就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过来时也带了二万,宁远这边再抽个二万,不求他们战,只要给我压阵就行。”祖大寿已经跃跃欲试。

    “两万战两万,这个估计难啊。你有把握吗?”满桂觉得两万战后金两万太少了。

    “没事,后金现在甚为疲惫,再说我没那么傻,到那边我会让传令兵前往锦州调兵,只要四万死死的拖住后金就行了。”祖大寿已经把作战方略都考虑好了。

    “好,这个办法好。但是不要希望全歼他们,打他们跑就行了。我还要去九边,现在不能发动大战,就先忍着。”满桂提醒了一下祖大寿。

    “恩。好的。那我这就去了。”祖大寿出了大帐点齐人马,出战。

    锦州城内,锦州副总兵吴襄正在跟其他将领商量。“大人,后金来袭,如今祖将军不在,不可出战,收缩兵马进城,可保无事。”其中一位参将上前回禀。坐在下面的将军都点点头,全部赞同,唯独一小将,站了出来,只见这小将身披白色链子甲,头戴银白色头盔,虎头虎脑的,站起来:“你们这些人胡说八道。”

    “三桂,怎么说话的,这些都你长辈,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此小将正是吴襄的儿子,从小瞎胡闹惯了,大伙只当是小孩子。

    “父帅,祖舅舅带走了两万,可是我们城里至少还有六万余人,后金才来两万,而且还是疲惫之师,这就把你们吓破胆了。再说,后金从宁远而来,舅舅肯定知道,肯定会马上就带兵回援。只要我们能拖住后金这两万人马,等舅舅的兵一到就可大破后金。”吴三桂徐徐道来。

    可惜的是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继续议论着。最终吴襄决定还是稳妥点,守住锦州最重要,等祖大寿回来,再说。这可把吴三桂给气坏了,一脚踹翻了桌椅,直奔兵营而去。此时有几位将领正要拉他回来。只听吴襄说道:“回来,小毛孩动不动就发脾气,别理他。刚刚李参将说得有理,不过三桂说祖大寿必回援锦州这一点是对的。但是我代理锦州责任重大,不得有失,所以我同意李参将的意思,把兵马都调回城,等祖大寿回来,再出城迎敌。”

    锦州将领的想法果然如阿敏所料,当他们快到锦州时,斥候来报:锦州四门紧闭,明军已收回城内:“哈哈,这些人果然没胆。走去黄泥洼。”

    城头上的吴襄和其他将领都不知道这后金将领搞什么鬼,先到宁远,再到锦州,这都还没看到锦州城呢,怎么又跑了。大伙都觉得有诈更不敢轻易出门。

    吴三桂此时正在生闷气呢。李参将过来安慰安慰:“小子你有胆,你知道这锦州城有多重要吗?你爹哪敢出战,忘一有失,大家脑袋都得搬家。”吴三桂和李参将平时也打打闹闹的,但是这次吴三桂才不买他的帐:“恩,胆小就是担小,少说这些借口。”

    “行,你吴三桂有胆,你牛。行了吧。来喝口水。”李参将才不跟他怄气,递给他水。

    “李将军,吴将军让你回大帐,后金来而又返,将军让将领们回大帐再议。”一个传令兵看到李参将后禀告。

    “什么,后金跑了,这怎么可能,这都还没到锦州呢;怎么跑了?好,我这就去。”李参将起来正要走,吴三桂突然拉住了他:“不对,后金怕不是跑了,李参将,我们周遭还有多少明军?”吴三桂突然想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没有兵了,都回城了,怎么了?”

    “完了,中计了,后金不是来攻锦州的,是来袭扰锦州周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