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能相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都不能相信-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歹人五:子虚乌有。“张某某——极受欢迎的王牌专家,考研政治辅导新锐代表,人大教授,授课生动、重点突出。”这是一家考研辅导班的报名点的广告标语。    
    但是,早在2004年8月20日,教育部就宣布了2005年全国硕士生招生入学考试和招生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坚决贯彻“教考分离”原则,对考试命题人员和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行为加以限制,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举办考研辅导班,严禁命题人员参与任何形式的辅导活动。中国人民大学是招生单位,怎么会允许自己的教授兼职这个“考研辅导班”?对此,人大考研广州总部的联系人一再强调考研辅导班是人大培训学院的下属专职机构,其他则一概“不清楚”。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澄清,教育部不允许开考研辅导班,故人大没有开任何考研辅导班。    
    据参加过这些考研辅导班的学生表示,他们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羊头狗肉”的情况,站在讲台前的根本就不是广告上所宣传的那位“专业人士”;有时他们自己根本不知道哪一位才是广告上的“真命天子”,因为广告上根本就没有照片。    
    对于这样的辅导班,要么是违规开课,要么是水货充斥,吃亏的自然是考生,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歹人六:远程面授。考生报名参加考研辅导班,当然希望能与培训老师互动交流,因此,不少辅导班在各种宣传广告和咨询中,承诺“名师临场面授,面对面交流”。 然而,分别查询2005年全国各地共20个城市的考研“冲刺班”课程安排状况时发现,有的所谓的可以面授的王牌专家,须在两天内同时出现在广州、杭州、西安、长沙、南昌、武汉、保定、乌鲁木齐8市自治区进行9次“临场面授”!有的辅导班被迫承认,他们印在宣传单上“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的名师“因为生病,肯定是不会来的”。    
    两天出现在9个城市进行面授,显然需要分身之术,好在现代科技实现了古人的梦想。考生到了上课的时候才知道,老师确实是跟学生“面对面交流”,不过远在北京或西安,是通过电脑屏幕进行“交流”,好像某单位开电视会议。只有在现场的学生才可与老师互动沟通,其余考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提问,然后乖乖地听老师解答人家的问题。    
    而根据辅导班的要求,开课之后,“概不退班”。其中风险可想而知。对于这样的辅导班,最重要的便是更改“概不退班”的霸王条款,如果真是它宣传所说的那样,它会害怕退班吗。    
    歹人七:疲劳轰炸。与水货班相比,有些辅导班倒是行货,但真正一上课,就知道,那是另一种陷阱。一位从广州赶到北京“上课”的考生说,他特意到北京参加的“北京最著名考研辅导班”,和广州同类辅导班大同小异,虽然没“缺斤短两”,但却是超负荷运作。“一个大礼堂,一千多人,非常拥挤和炎热,而且是超‘负荷’授课,一天上10个小时,听到后面头都是晕的,只想睡觉。我问附近的人借笔记,发现大家什么也没记住!”


第一部分走江湖(3)

    发明这样的授课方式的帮主应该“授勋”,表彰其在降低营运成本方面的聪明才智。但是考生不能沾沾自喜,以为节省了很大一笔车费和餐费。    
    歹人八:海外背景。与名师名校有异曲同工之效。比如某学校自称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称卡大要在他们那里成立分院,而卡内基梅隆大学相关部门的回答是只在洽谈中,还没有签订任何协议。在与海外联系比较密切的培训领域易遭遇此类李鬼。    
    在网络时代,调查的途径还是比较便捷的,应向培训项目的海外合作方直接求证。    
    歹人九:免费赠送。某幼儿早期教育训练班在开办的时候,向家长分发了各种玩具、教材,声称是免费赠送的,但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继续学习时,退费时却要把这些免费赠送的东西一一折价。1000元的培训班,只上了一堂课,最后只退100多元钱。    
    “培训学费全免”之类的培训广告随处可见。类似的广告语还有“报名截止已剩最后几天”、“班级余额不多,报名从速”、“退钱无标准”等,这些语言往往能吸引报名者的眼球,但其真实性值得怀疑。就像有的家电卖场每天都有50台降价电器,但是总是给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买走。同样,报名电话的那端,接线员会说“你来晚了,我们的免费班和打折班已经爆满,我们还新开了好多班级,学费也不高”。    
    提供零风险认证培训,是比较常见的吸引。培训机构不承诺100%通过考试,但却称一次考不过,可免费重考。     
    因为IT认证考试费用较昂贵,而多数学员的经济状况不佳,可免费重考对他们的诱惑基本是“打了对折”的感觉。但培训机构提供的是低成本的培训(提供一台电脑让学生背题库),仍有可观的利润。如MCSE一门课培训费用为350元,减去重考费用240元,仍有100多元的利润。    
    记住,除了超市里的免费品尝外,其余任何免费最终会让你肉疼。    
    歹人十:速成学位。此类新闻已屡见不鲜,要么是半年获得博士学位,要么是一年即可拿到硕士文凭。这种违背常识的说法竟有人信以为真,让我想起了前些日子有人竟然自称自己是孙中山,138岁,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人真信,还一下给了他50多万做投资。给孙中山投资,真了不起。说不定过两天还会有人说自己是李莲英,刚从北京21世纪学校后墙的墓里睡醒了爬出来,要给北京人民指点慈禧老佛爷的埋宝地。这世界大了去了,还真不好说。    
    歹人十一:美妙承诺。不少培训机构经常在其宣传中夸大其辞,称“只要手中有了‘XX证书’,成为‘XX认证工程师’,不但工作好找,年薪可以达到10万,培训考试的这点费用也只不过是以后一两个月的工资。”有的称,〃在本中心接受培训者,将颁发专科学历,并安排工作〃;有的称,〃本公司承诺,40%以上学员就业后每月可以获得4000元以上薪水〃。     
    由于一般IT企业都希望招收有经验的人员,而IT认证证书就是其能力的体现,因此,手持证书一族比没有证书者更易找工作,而且工资收入一般也较高。但随着各种“假证书”、“灌水证书”的出现,IT证书的含金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企业不再只重视有无证书,而更加注重实际能力。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在国内最具实力,该院办的第一个就业班学员的就业率也仅仅达到67%。所以,证书一族要有清醒认识。    
    有证书固然好,但是,最好是拥有别人没有或少有的证书,比如说,别人都有驾照,但你有毛里坦尼亚的。海啸之后,中国人爱往非洲跑,说不定还能给他们开车,那工资海了。    
    还有一种是承诺〃100%通过认证〃。据悉,具有国际权威的CISCO认证在世界上的通过率只有62%。中国的IT培训认证通过率是多少?吓人,居然高达95%。有的培训机构竟然打出〃100%认证通过率〃的幌子,以此为诱饵,诱使那些求职无门者上钩。殊不知,CISCO认证之所以要淘汰38%,是因为要保证62%通过者的高身价。100%通过本身就已没有价值可言,这如同高考全过分数线,还有必要高考吗。    
    歹人十二:授权机构。很多培训机构都宣称自己是被正式授权的,培训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就能拿到绝非假冒的证书。但事实上,一般像微软、思科这样的厂商认证,其培训与考试是分别进行授权的,两者相对独立。授权培训中心由微软亲自经过严格、全面的考核后授权,而微软认证考试中心则分别委托两家美国的计算机教育和考试认证服务公司Prometric及VUE公司进行授权。     
    为方便学员考试,在数量上考试中心一般比培训中心要多,培训中心通常也会申请成为授权考试中心,但考试中心则不一定是培训中心。一些假授权培训中心正是利用了大多数人的不知来行骗。另外,只要能参加考试并得到真证书就认为培训中心肯定也假不了的惯性思维,也是很多人受骗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用授权考试中心的名誉假冒授权培训中心进行行骗的隐蔽性最强,最简单有效的识别方法就是去厂商网站查询当地的培训中心名单,如果不在其中,则必假无疑。     
    歹人十三:试听魔术。 非正规培训机构的试听往往是海报一贴:“XX时间,XX地点,进行XX课程授课,欢迎来试听。”学员试听时,教师的讲课打动人心,当然是一个个中弹。而正规培训中心则随时为试听者开试听证到正在上课的培训班试听,决不会为试听学员单独上一堂试听课。    
    魔术在未揭穿之前总让人信以为真,一旦揭穿,人们的反应总是,原来如此容易。骗人和上当都如此容易。    
    歹人十四:无效退款。有点像治疗性病的街头广告,但它的确用在了教育上。李女士为了儿子中考能够考进一所好高中,看到北京某家教服务中心的“接受家教辅导后,排名低一名退款200元”的广告,选择了该中心为孩子进行家教。但一个学期后,孩子在班级的排名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李女士要求退款却遭到该中心的拒绝。    
    许多面向中小学生的教育培训机构,一方面面向社会承诺帮助学生实现进重点中学、考进大学以及班级排名提升等,一方面悄悄地给自己设置退路,如在与家长签订的合同中,一方面承诺“乙方(学生)接受甲方(家教服务中心)的培训未达到甲方保证的学习目标,每排名低一名退款200元”,同时又规定“如果乙方给甲方家教老师打分,80%以上为A不退款。”所谓“打分”项目包括对家教“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若干项意见反馈,家长可选择“A、B、C、D”等打分。许多家教上门后,希望家长尽量“照顾”其工资及奖金,许多家长不愿得罪老师,让老师带着“情绪”给孩子上课,自然统统打A。签这种陷阱密布的合同,吃亏的自然是家长。


第一部分心魔

    针对培训班等等短期教育泛滥成灾,学生不知所从,有教师说,与其参加这个班那个班,不如自己在家钻研课本。    
    相信很多考生会将此句话评选为虚伪谎言第一名。中欧工商管理学院能够接受自学者报名参考其MBA学位?有谁能不经过英语学校的强化训练而托福考满分?    
    中国的学生自从用稚嫩的小手翻开他或她的第一页课本时,他或她的心中就被种下了心魔的种子。往后的一生,就是一个用无数次考试链接在一起的程序,就是无数次考试、选美和大奖赛的总分。    
    只有在一个鄙视富翁和政客的地方,这心魔才会被一只纯洁的手拔去。    
    可是,这个地方在哪里呀?    
    


第一部分你以为我是猪仔?

    很多落榜生出国留学了,几年之后,他们摇身一变成了英国的、澳大利亚的或者加拿大的硕士。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用一生的积蓄让丑小鸭变成天鹅,值了。    
    曾几何时,我们在提起詹天佑蔡和森时会对远渡重洋油然而生一种崇敬。如今出国留学成了一桩买卖,这听起来多少有点失落。既然是买卖,一定会有不仁义的地方。    
    一晃之间,孔不语已经十五岁了,虽说胖些,但个头已经蹿起来,有点亭亭玉立的影子,加上在白这方面继承了老孔的优点,已经时不时能收到一两封匿名情书了。    
    能不能长成大美人,这两口子早就不再争执,长不到章子怡的份已是铁定,靠脸蛋身材吃饭不靠谱。孔太认为,虽说老孔目前在我的预言下当上了副局长,但是当部长的戏不大,当部长得认识高级领导或者在某位领导“潜邸时期”便与之过从甚密引为知己,这他们如何敢想,可遇不可求啊。孔太的爸退休前是个省级干部,只可惜退休多年,饭凉了热的再透也是剩饭,更何况馊饭。再说了,当年嫁给老孔她爸便不同意,婚后来往寥寥,官经也未曾传授,更不用说引荐。所以,不管老孔举手向天,信誓旦旦,孔太结论依旧是,女儿靠不上他。只有路一条,靠自己。    
    但是这宝贝女儿却深得外公的宠,在老家上完了小学才接回北京。脾气怪,见到生人不爱说话,在家却十足霸王。顺理成章的结果是,持宠骄横不服管,学习成绩一般。这点象孔太。上大学那会,如果不是老孔手把手教兼带着传授了几手作弊绝招,孔太未比能顺利毕业。    
    未雨绸缪啊。在关怀完老孔的升官后,她目前的事业转向女儿,准备万一女儿考不上大学,自费送她出国留学。    
    提起出国留学,孔太心中隐隐作痛。“我可是外语系毕业的呀!”这句话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活蹦乱跳地跳进脑子。如今她的班里,除了一个男生留校教书做了副系主任外(而且他也在国外进修了四年,拿回博士文凭),其余的统统去了国外,最次的目前也在香港某不详单位工作。她最要好的室友(丑陋)嫁给了一个瑞士来的留学生(英俊),来信说瑞士就没穷人,婆家乃游艇俱乐部的主席,广泛有名,如果她想出国留学,她可以跟婆婆说,欧洲哪个国家都可以为她担保。    
    孔太真有点动心,但是遇到了双重阻力。首先当然是老孔,精明能干的老孔自然知道一旦女朋友去了国外,就等于给了别人,游艇俱乐部,那不更是有钱有闲的虎狼窝?想尽一切的办法,竭力诽谤她的女友,渲染国外的黑暗,夸大打工的艰辛,强调外国男人的薄幸无义。说到煽情处,两人抱头痛哭。其次是她妈。她妈是是前军中舞蹈演员,军花,嫁给她爸后享了福,生了五个孩子,孔太最小。她妈唯她爸之命是从,所以反对之声肯定源自她爸。她爸为了维护官声,反对她出国,说影响不好。最后纠缠的结果是,家里同意他和老孔结婚,她放弃出国。婚姻成了一桩买卖,每每提及,老孔都不爽。    
    与老孔一本正经地过起了小日子,孔太渐渐地不想出国留学的事了。尤其是生了女儿后,更是生活入迷。重要的是幸福,不是幸福的方式。她逐渐认同了我的至理名言。    
    不知不觉,女儿长到十五岁。一天夜里醒来,兀然一惊,她发觉女儿竟然亦步亦趋地踏着自己的脚印,完全在重复自己。现在竟也要面临出国留学的选择。不觉地流了一背的汗。    
    悄悄地咬牙想了几日,她作出时刻准备让女儿出国的决定。    
    理由只有两条,一,不让女儿复制自己,复制自己便不如不生她;二,不让女儿比自己差,自己毕业于复旦大学,在一项世界大学排名中,复旦毕竟排在了前400名,女儿上的大学不能次于前400名。而这一条只能靠“宽进严出”的外国大学来实现了。    
    征询老孔的意见,老孔竟然满口应允。只要不是孔太,任何女孩子出国留学看来都是好事妙事,包括自己的女儿。    
    不过,决定了归决定了,她知道出国留学的道路荆棘密布,得亲自先探探。


第一部分一探择校不慎学生凄惨(1)

    2003年有一桩发生在南非的“南极星事件”,轰动一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