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警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能警察-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之后的笔记中。莫宁似乎总结了一下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危险的方法,他认为稳定的生活可以让自己免受杀人狂徒的影响;只不过莫宁的探员同事和他一样生活稳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莫宁在笔记中似乎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在其中感叹了一句:“想想自己从一九七八年开始这份工作以来,不知道承受了多少压力,我很庆幸自己还没有失去理智。”;

    肖恩知道,当时探监有很多规定和限制,即便是家属和监护人去探监也只能通过玻璃上的一个洞或电话交谈,只有莫宁这些访谈的心理专家们例外,可以在房间里和犯人面谈,这让莫宁他们的工作环境舒适不少。有时候犯人被带进来的时候还戴着手铐,而肖恩注意到,莫宁教授遇到这种情况时,会要求狱警解开对方的手铐,以用来获得对方的信任,让他对莫宁敞开心扉。

    而莫宁在笔记中还记录了自己的一个方式,在访谈开始的时候,犯人们都会问莫宁为什么联邦调查局探员要来找他们谈话,然后莫宁首先和他谈论他本人,表示自己对他非常了解,然后再告诉他,自己并不是为了调查某个案件,而是想研究一下他的说法。

    当然,莫宁从不直呼他们是“强*奸杀人犯”,只对他说,想多了解一些他的童年生活和人生经历,并向他保证我们所有的谈话内容都是保密的,不会向其他单位呈报。莫宁认为虽然这是一个小细节,但这是对方最担心也最重视的地方,因为他们很害怕监狱和检察署抓到不利于他的证据。

    莫宁还在笔记中说自己很幸运,或许是他的真挚保证打动了他们,他们一般都对莫宁的话深信不疑,当然,莫宁也遵守了自己的承诺。莫宁会提醒他们只谈自己被起诉的罪行就可以了,可别说出自己犯过的其他罪行来,因为身为联邦探员,一旦对方说出他是某个悬案的凶手。莫宁就必须让他接受进一步调查。

    肖恩有些兴奋,不过这种兴奋是基于自己好像全程见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变化的

    !这是一种成就感的兴奋。一向冷静的肖恩几乎一目十行的往下看去,不过很快,他将这种兴奋抛之脑后,是的!自己这一次的对手非常强大,当然!这不是指这个人有多么的厉害。会多少种格斗术,而是说,这个人的智慧!因此肖恩必须将他一向特有的冷静再度调出来,向下看去。并且是逐行看去。

    莫宁的笔记写道,巴森是个“名人”,除了莫宁单位的人以外,还有很多人想和巴森谈谈,他们倒不是想研究这个人,而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比如记者和作家们去采访巴森。多半是为了让自己名利双收,但莫宁认为这对杀手们来说有些不厚道,他们成了别人出名的工具。

    莫宁还在笔记中写出了当时,电视和广播界的红人巴斯滕#斯奈德对巴森做了次专访,访问中他问巴森在割人耳朵时有何感觉,这类问题只能让巴森胡说一通,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让他产生抵触情绪,莫宁写道:“我敢肯定那次访问后,巴森一定非常反感巴斯滕。巴森一定在心里咒骂:“这个混蛋竟敢耍我,我就和你玩玩!”;

    莫宁认为访谈到了这种地步就毫无意义了,因为你再也无法获得重要的信息。对巴斯滕而言,或许提出这个问题有些好处。因为观众与听众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感兴趣,但巴斯滕只是满足了观众与听众暂时的兴趣,实际上毫无意义和价值,也为其他同行做了个坏榜样。莫宁这样写道:“访谈的经验告诉我,事先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如果准备不足。对方可能认为你在浪费他们的时间,我必须让他们感受到我是有备而来的,我的访谈绝不是敷衍凑合,对我来说,这也是我能否取得对方信任的关键。举个例子来说,我会事先记住他们故事里的人名和其他事物,这对访谈很有帮助!”;

    之后莫宁在笔记中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一次巴森在接受莫宁访谈时说:“当时鲍比带我去见几个毒贩!”。

    莫宁立刻插嘴道:“是鲍比#鲍郁吗?”。

    “是的!”他明显非常惊讶,也有些佩服,他知道莫宁是精心准备过的。这样做除了让他不要向自己撒谎外,也可以让他感觉到莫宁对他的重视。

    莫宁确信巴森接受巴斯滕访谈时不是闭口不言就是胡说八道,但如果面对一个尊重他的人结果就会不同了,访谈者也能获得一些其他执法人员从不知道的情况。当然,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的谈话很顺利。

    肖恩在笔记中还发现,除了做好准备外,莫宁还会试图挖掘出这些凶手和其经历中一些积极的内容。比如莫宁后面写着,像巴森这样的杀手,你很难从他身上发现积极的东西,但莫宁至少能让他感觉到自己还是有价值的,别人都把他看成一无是处,但他可以从莫宁这里获得某种肯定。而莫宁显然成功了,因为他跟着便是记录:巴森也向自己开始诉苦,说案发的时候他并不在现场,他进监狱完全是被冤枉的,后来他甚至想说服莫宁相信他是无罪的。

    巴森给莫宁打了一个比喻,如果你把底片弄反了,那洗出来的照片就会是颠倒的,他说这个社会就是底片,而他就是这个社会的倒影,他的所作所为只是社会黑暗面的一种投射而已。

    最后莫宁教授总结了一下,巴森之所以成为杀人恶魔,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坎坷的童年。他前面三十二年的人生中,光在少年感化院和监狱里就待了二十年。从十几岁的时候起,到他进入加州的“恶魔岛”监狱服刑,几乎从来没有享受过自由,而且他还将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有很多人和巴森一样,十几岁开始犯罪,三十来岁的时候已经是反*社会罪犯中的老手了,他们的罪犯身份会持续到死亡的那一天。蹲监狱的巴森看来很瘦小,身高一米七十多点,体重一百多斤,他非常情绪化,但在监狱里学会了弹吉他,偶尔还会谱曲,他打算出狱之后做个音乐家。(。)

第二八四章 车轮大战() 
第二八四章 车**战

    这本卷宗,在刚刚看起来,好像一个很正常的卷宗,不过在最后面的记录,却让人恍然大悟,是这样写的,莫宁,心理学家,一九五五出生;曾经为联邦调查局,行为科学调查组负责人。一九八零年失踪至今。同年三月,在俄亥俄州发生杀人碎尸案,手法与萨克拉门托吸血鬼事件极其相似。出租屋的女主人肚腹被剖开,内脏散落在体外,并遭到凶手用利器剁碎;同年五月,俄勒冈州发生同样的案件,只不过这次多了两具尸体,除了内脏被剖开的一名女性,还有一个成人男性,是那个女人的丈夫,被一枪击穿了头部,身体上没有别的伤痕。

    在这一男一女的两具尸体旁边,还有一个孩子,令人惊奇的是这个孩子死后,被放在了床上,却是仰面朝天的坐在一把椅子上,就仿佛一个宇航员,坐在火箭里即将升空的模样。

    肖恩在往下看,接下来这种案子大大小小的有近百起,而且所用之手法,都和调查局有纪录的凶手几乎一摸一样。要不是这些人一个个都在牢里,或者已经被执行了死刑,还以为是这些人复活或者越狱了呢!一连串的年份纪录过后,最后的日期则是今年,一月!也就是二个月前的月中十五号。新墨西哥州一名旅客在一家小旅馆内,被人惨遭杀害。而杀人的手法,不是虐杀,而是精准的一弹毙命。就仿佛是近十年前,那名臭名昭著的“米国狙击手”又活了过来。

    案发时,旅馆内别的旅客还在休息,因此倒是有不少人听到了枪声,他们反应,确实只有一声枪响,而且跟着好像在旅馆侧面响起一阵汽车声。但当时却没人查看,而旅馆侧面也没有什么摄像监控的设备。因此并没有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这就是最后的一个案子了,肖恩当然也发现了症结所在。那就是这近百起案子,统统都是模仿作案,而且几乎每一个都惟妙惟肖,好似伏尔泰。巴森等等臭名昭著的家伙或复生,或出狱。又好似有了分身术一般。肖恩看完了卷宗已经快到中午休息的时间了,在加上他资料库很强大,因此将这些东西记在资料库里面之后,直接走出了自己的房间。再一次的来到了隔壁属于特丽莎的办公室。

    后者此时正盯着电脑屏幕再看,肖恩进来后,特丽莎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用手控制着鼠标操作了一番,说道:“看完了?有什么感想?”。

    “我们应该去吃饭了!”。肖恩说道:“在吃饭的时候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喜讯!”;见肖恩脸上仍然是一副平常的深沉样子,特丽莎点了点头,从办公桌后面站了起来,与肖恩并肩走出了办公室,来到了fbi加州分部内的餐厅。各自点了一份餐,找了个空桌坐了下来。

    “说吧!有什么感想!?”。特丽莎再次问道。然后还吃了一口食物,眼睛盯着肖恩。

    “对于你给我的东西,我看得都非常的仔细,而我们fbi的专家做出的分析,也很准确!”。肖恩说的准确是指,自从莫宁失踪后的那些罪案,而fbi的专家分析的结论是,莫宁是第一号嫌疑人,而肖恩在查看整部卷宗,看过了莫宁失踪前所调查过的案子后

    。发现,在之后他失踪后所发生的案子,几乎都是他曾经做过访谈的家伙的手法。而根据他的分析,莫宁教授很可能是因为入案太深。以至于自己换位思考的方式太重,因此导致自己形成了多重人格。

    这样的案子在过往。其实倒也有几例,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汉尼拔博士。只不过莫宁在失踪后,发生了可是整整近百起的案子,他一个人的精神分裂的病症再重,也不可能分裂成近百种的人格。要不然他可能早就大脑崩溃而死。不过,肖恩在跟特丽莎将这些分析说完之后,说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其中,莫宁教授曾经在一九七九年访谈过一个人,这个家伙在全国各地杀害五十几人。”。

    “知道,你说的是卡列基!”。特丽莎将食物咽下说道:“这个人就是痴迷于连环杀人的风采!所犯的案子都是模仿以往的连环杀人,并且每一个案子都被他模仿的惟妙惟肖。”。说到这里特丽莎顿了一顿,有些狐疑的看着肖恩说道:“你是说,莫宁其中的一个人格就是卡列基的?”。

    “聪明!”。肖恩夸奖了自己的上司一句,然后接着说道:“这个卡列基并不是人格分裂,但是他却能惟妙惟肖的模仿很多人的作案手法,而莫宁教授曾经对这个人做过大量的研究,因此,我觉得莫宁教授也并没有分裂出如此多的人格。”。

    “模仿很多人的手法,其实就是卡列基的手法,而莫宁用的则是卡列基的手法?”。特丽莎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过一个人,是在德国,他就曾经模仿过很多人的作案手法,当然,他只是犯下了十几起案子,没有卡列基的多!”。

    “所以严格说来!”;肖恩接着她的话头说道:“莫宁教授才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不但但是卡列基一个人,还是另外很多人的模仿者,他才是卡列基式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特丽莎说道:“听起来你好像挺推崇他的!”。

    “哈哈哈哈!”。闻听此言肖恩哈哈大笑,说道:“我可不推崇他!给我看这个卷宗的意思,是不是咱们接到了这个活?要抓住莫宁?”。

    “是的!不过你不能就认为莫宁是凶手!”。特丽莎的意思肖恩当然也能够明白,那就是一切还没有认罪的人,都只能是嫌疑犯。于是特丽莎接着说道:“有什么看法吗?”。

    “看法!”。肖恩点了点头,眼睛则一直看着桌面,双手忙活了起来,很快就将自己的一份午餐吃的干干净净,然后说道:“要抓住他很容易,但也很不道德!”。

    “什么意思?”。特丽莎见肖恩半天沉默不语,一个劲的埋头吃饭,结果吃完了却来了这么一句。因此狐疑的问道。

    “这话不能让外人听到,其实对你说。。。。都不怎么好,因为很不人道!”。肖恩看了看特丽莎,发现这个长腿大妞。撇着嘴挑了挑眉毛,有点不屑的意思。于是说道:“我知到他还会作案,因此特丽莎,我们现在也没法抓住他,找到他在哪里。不过,如果他再次作案,杀死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话,现场保持不动,四十八小时之内,我能够赶到现场的话,我可以很轻松的抓住他!”。

    没错!肖恩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他的足迹热感追踪技能,在两个月前的毁灭计划被他侦破了之后,黑色探案系统通过升级。已经变成了中等高级的级别,而足迹热感追踪的时间,也提升到了四十八小时之内。而且这项功能进一步的升级,还能够有了除了足迹以外别的东西也可以显示得出的能力,比如说车轮印记这些。因此他才说只要自己能够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赶到现场,那么就一定可以抓到凶手

    当然,这个计划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有一个不人道的地方,那就是必须要在死几名平民。其实,这也不是肖恩不人道。而是在他看来,这个家伙的作案,没有任何规律,并且是全国范围的跑。今天在俄勒冈,后天再新墨西哥的,没有一个特定的地点,这样的人是最难抓的,就比如职业刺客一样,为什么国际刑警什么案子都不怕。单单是职业刺客最最烦人?就是因为职业刺客根本无章可循,没有固定的手法,飘忽不定!

    肖恩如果说就这样查下去,当然,他自信也能够找到这名凶手,不过这需要时间,谁知到这个家伙会不会在自己一板一眼的查案时,在别的地方,再次作案?因此还不如直接提出这个不怎么人道的方法呢!严格来讲也并非不人道,只是他提前说了而已!好在肖恩也是看人,因为他对面的是特丽莎,而且说得很小声。

    特丽莎听完当然也知道肖恩的意思,好似漫不经心的吃了点食物说道:“这么有把握?”;对面的肖恩再次点头说道:“你肯配合,我才有把握!”。

    “怎么配合?要我通知总探长?”;特丽莎问道。

    “关键是四十八小时内!”。肖恩说这话倒是不怕引起特丽莎怀疑什么,比如说肖恩有特异功能之类的东西,但只能在四十八小时内用。因为绝大多数的案子,从案发到破获的最关键阶段经过科学家们的计算,就是在四十八小时之内,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绑架,失踪等等,谁都知道被绑架着,也就是被害人失踪后的四十八小时,乃是最佳的破案时机,一旦超过了,那么破案率就会大大的减低!

    因此肖恩说道这里顿了顿,接着说道:“正像你说的那样,通知一下马奇诺吧,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能够下达一道命令给全国的分部,一旦哪里在接下来发生此类案件,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们,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只要在四十八小时之内赶到,我非常有信心能够抓住这个家伙!不管他是不是莫宁教授!”。

    “好的!”。特丽莎说罢,将最后一点食物吃完,当即便拿出了电话,直接给总探长马奇诺拨了过去。并将这个意思清晰无比的告诉了他。后者当然表示支持,并且他立刻就是给各个分部下令。待电话挂断之后,特丽莎说道:“好了,我们回去吧!”。

    肖恩站起身来,说道:“你先回吧,我需要抽一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