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坦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有坦克-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吱

    这不看不要紧,这一看,瞬间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三十多个碗里,都是调味料?

    “这些,都是调味料?”

    尽管心里已经猜到了,老人家还是不敢相信,颤抖着声音的问。老人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调味料他自然知道,寻常酒楼也有四五种,高档一点的也就有七八种。

    可眼前,这一碗碗的,居然多达三十多种,这简直

    单从老人家认得铁锅,李初就知道眼前这个老人肯定是个懂吃的,见老人问来,他也不隐瞒,用手一碗碗指过去念道:

    “这是食盐、生抽、老抽、醋、料酒、白酒、甜面酱、豆瓣酱、豆豉、番茄酱、番茄沙司、芝麻酱、沙拉酱、白糖、冰糖、红糖、辣椒、麻椒、花椒、八角、香叶、桂皮、黑胡椒、白胡椒、孜然、小茴香、五香粉、咖喱、豆腐乳、剁椒、泡椒、淀粉、味精、鸡精、蚝油、米酒、xo酱”

    老人:“”

    紫衣青年:“”

    围观群众:“”

    阿秀:“”

    李初没说一种,老人眼睛就亮一分,当所有调味料说完之后,老人的双眼已经明亮如太阳,挣的特别大,也不顾李初在场,伸出手指就往调味料里点,然后把手指放进嘴中。

    首先是食盐。

    唔,老人放进嘴里的时候,这才惊骇的发现,这雪白色的颗粒,居然是盐。

    老人把装食盐用的碗整个都端了起来,凑到眼睛前认真的看了半天,这才将晚放了回去,还没等李初有什么动作,老人居然抓住李初的衣衫激动的问:“这精白雪盐,你从哪里来的?”

    盐,在古代是个非常敏感的词汇。

    贫穷人家吃不起,只能用醋布放进去调味,普通人家,偶尔可以买来一些下等粗盐,又涉又难吃。

    上等盐,即使精细加工,也仍然有一些异味,盐的颜色白中带黄。

    只有那精等盐,才是白色无异味,可是这等盐都是上供官家,寻常人根本就吃不起,也吃不到。

    可是眼前,这盐如雪一般洁白,味道更是毫无半丝异味,纯盐啊。

    这不光是调味料的问题了,而是一笔天大的买卖和生意!

第九章:红烧冬瓜() 
(周一了,求个票吧,各位看官看完之后,求顺手赏几张票。虽然每天为2更,但每更字数3000,也相当于其他作者的每天3更了,没有加入书架的看官们,顺手也加入书架吧,方便以后阅读。)

    老人的心思,李初猜到了。

    因为食盐这个玩意在古代的特殊性,很有可能会严重波及宿主的性命,他特意被系统给警告了,并且被系统做了限制。

    盐,他可以自用,也可以有小量额的赠送,但是不能出售,并且,任何非自用的盐所产生的任何经济、声望,都将不能获得评分和定制币。

    哪怕以后李初用定制币购买了精盐制作配方或者加工机器,仍然不行。

    李初也有自知之明,以他现在的实力,去玩盐,这无异于寿星公上吊,嫌命长。

    他撒了个谎,道:“这是我从一番邦人处得来的,因为帮了他个忙,所以就送了我一些。”

    因为李初态度诚恳,说的真诚,老人没有多想,在老人看来,像李初这种人,也不可能自己能做出如此精细雪盐,而且朝廷在这一块管制的非常严格,即便是老人自己,也难以插足这个领域。

    番邦一说,倒是情理之中。

    既是番邦人,此事从李初口中也得不到秘密了,那么眼前,还是这吃

    老人又快速的用手指点了另外一碗鲜红色酱类调味料中,然后往嘴里一塞。

    老人尝的是,番茄酱。

    甜的?

    还带着一点酸酸的口感。

    唔,老人沉吟了,这种味道,到底是什么制成呢?

    还有醋的味道,那么,其他的又是什么呢?

    半响后,老人放弃了,他实在是想不出来。于是又快速的点进另外一碗调味料中。

    这一碗同别的不同,他不是酱类,也不是粉末或者液体,而是一个个小块头的植物果实,身体尖长,身长只有小半分,颜色鲜黄。

    一个碗里放着好多这东西,还用水泡着。

    这是小米辣,而且还是特辣的那种。

    李初见了,连忙想要阻拦,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老人拿起一个放进了嘴中,咀嚼着

    下一刻,老人脸色一变,整个脸瞬间变得通红起来,如同火烧,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两脸腮撑起,口中不停的往外吐气,双手不停的往嘴里扇。

    老人看到了桌子上的水,拿起就往嘴里灌,这点水似乎不够啊。

    “水,水,水!”

    老人艰难的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全身冒汗,手舞足蹈

    阿秀被惊吓倒了,还以为把老人家给吃坏了,着急连忙把水壶端了过来,想给老人家倒水,可老人直接夺过了她手里的壶,用嘴吸着壶嘴,直接灌

    一旁的紫衣青年更是傻呆了,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咕噜咕噜

    大量的水下肚后,辛辣感这才消退不少,老人家坐在桌前大口大口的喘气,这大冷天的,身上冒出了无数的汗。

    紫衣青年过来问,被老人挥手止住了,表示没事,不用担心。

    “此乃,何物?”

    好半响后,老人的辣感消退了,这才问向李初。

    “这叫小米辣椒,原产于番邦,味道很独特,非常的辛辣。”

    李初说着,从那碗里抓起一个小辣椒,放进了嘴里,与老人不同的是,李初的表情,是一种享受,慢慢的咀嚼,回味。

    老人如同见鬼一样盯着李初。

    这小米辣有多霸道,老人是深有体会,那如火烧一般,辣的简直让人忍受不了,可眼前,这人居然是一脸享受的模样,就仿佛两人吃的并非同一食物。

    作为配菜调味料用的小米辣,并不辣,还带着一股酸甜味。

    只是老人第一次吃到辣椒,又吃的着急了一些,没有一丝防备,被辣了一个措不及防,导致辣到了味蕾上,这才会如此,对于已经吃惯了辣椒的李初来说,这小米辣的辣味,简直就是小儿科。

    “老人家,可敢再尝一番?”

    老人犹豫了,可看到李初坦然自若的模样,他从李初递来的碗中,小心翼翼的拿起一个小辣椒,正欲张嘴进去,便听到李初指导说:“慢慢的来,先咬一小口,不要吃的急,先在嘴中刺激一下。”

    按着李初的吩咐,老人轻轻的咬了一小口

    唔,这味道,居然还有点甜,用舌头卷了一圈,椒身上挤压出一小股酸水,当酸水于甜味混合,这味道似乎变得升华起来。

    咦,当小米辣吞下后,老人惊奇的发现,先前那种强烈刺激性的辛辣感再没有出现,只有一丝丝的酸辣味,特别的回甘。

    “怎样,如何?”李初笑眯眯的问老人。

    老人没说话,又站起来往调味料区走,吃了小米辣的亏后,这一次老人没再激动的用手去尝,而是一路观看过来,这里面有太多他没见过的调味料了。

    然后老人看到了放在地上的高压锅。

    于是蹲下身,好奇的研究这个玩意,起先看外表呈金黄色,以为是铜制的,可用手敲了敲,却是一种非铜非铁,倒是有点像钢材,可是钢材能打造如此精妙小巧的物件?

    由于李初未将锅盖盖好,所以老人直接就拿掉了锅盖,看到了里面的米饭。

    这竟然是个煮饭的锅?

    出乎老人的意料。

    前面给刘大爷煮了一锅饭,刘大爷没吃,锅里的米饭已经冷了,虽是如此,可老人却问到了阵阵清香,这是独属于米饭的香味,这种饭香,蒸笼里可蒸不出来。

    咕噜

    被这米饭清香一勾引,老人的肚皮就不争气的响了。

    老人尴尬的回到桌前,淡淡的笑着说:“你可会做些什么?”

    刚说完,老人又立即止住了,重新改口说:“今儿正午,你做什么,我就吃什么,暂时先给老朽上六道菜。”

    “还有这个饭,你也给我做份,不过要热的。”

    老人又指了指地上的高压锅。

    等着就是您这句话!

    这饭肆的生意,终于是可以开张了。

    此时案板上,还放着削了皮的一截冬瓜,这第一道菜,李初已经想好了。

    红烧冬瓜!

    这道菜可是有讲究的,李初先是将冬瓜切成约四厘米的方块,然后再用小刀,轻轻的沿着靠皮那边,在背上画出了二十多个一厘米左右大小的小方丁。

    刀并未将直接将方块切成小方丁,而是切到中间,在背面散成二十个小方丁,而肉质面则完好无损。

    如此炮制了四个,考虑到老人家菜品吃的多,那么单个菜量也就自然要小,否则就吃不完浪费了。

    将冬瓜切好后,李初拿出了2个新鲜辣椒,一红一青,切成碎小丁。

    葱姜切末,拿起一小块猪肉切成小丁。

    当李初将铁锅放在灶上时,老人的注意力就全在铁锅上了。

    李初的速度很快,倒油,没一会油就爆热,将四个冬瓜方块以背面向油面放置下去,油炸,待炸到背面变成金黄时,捞出起锅,这时间不过两三分钟。

    锅里剩下一些油,放入郫县豆瓣酱,翻炒一下,出红油,抓了一小把盐、糖洒进去,然后将辣椒、猪肉丁、姜末放进去一同翻炒,没一秒,阵阵香味就从铁锅里四散飘出。

    将先前炸好的冬瓜倒入锅中,小炒一下,勺了半勺水,淋进去,转小火,烧煮越十五秒左右。

    这个时候,肉香、豆瓣香都沿着水汁进入了冬瓜的纤维中,再淋上一点生抽,起锅,装盘。

    最后再将葱末撒在上面,红烧冬瓜,完成!

    红烧冬瓜有很多个版,李初做的这个,是湖南版,湖南人喜欢吃辣,在辣椒方面放的比较多,冬瓜本身是清淡的,当纤维中浸满了红油与辣汁,这一口咬下去,真叫一个酸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靠这个红烧冬瓜来当敲门砖,试探老人家的口味偏向。

    四块摆放齐整的冬瓜,上面淋着小肉片、辣椒丁、豆瓣,最上面还有一层翠绿的葱花,但是这颜色与造型,就让人赏心悦目,再闻着这散发出来的香味

    一旁的紫衣青年立即搬来一张凳子,坐在了老人的左手边。

    李初这菜刚一端上来,老者还没动筷子,紫衣青年就迅速的夹起一方冬瓜,也顾不得热烫,直接就往嘴里塞。

    别看他待在一旁没啥动作,心思贼溜着呢。

    祖父早就不知道在他耳边念叨了多少回那次私人别院里的炒菜,听的他耳朵都起茧子了,从小就陪伴在祖父身边,即使无心于此,也被祖父带刁了口味。

    眼前这李初鼓捣的,可不就是祖父一直念叨着的炒菜么?

    这一碟只有4块冬瓜,若不先下手为强,以祖父的性格,遇到这等好吃的美食,渣都不会剩给他了。

    “阿洛!”

    老人那又气又急,也顾不得矜持了,直接将整个碗碟端到了面前,夹起就往嘴里塞

    这爷孙俩

    李初颇为无语的看着他们,让他们继续抢,他现在动手开做第二道菜。

第十章:农家小炒肉() 
猪肉切薄片,洒上盐、生粉,抓拌均匀腌制几分钟。

    葱姜蒜头切末。

    铁锅里放一碗水,烧沸,水里放点儿食盐,然后将金针菇、豆芽倒进锅中,烫熟,捞出放置一个大碗中。

    重新烧锅,倒油少许油,将姜末、蒜、少许干辣椒放进去小火炒,再放入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炒出香味,再倒入半碗水,烧沸。

    放入腌好的肉片,待肉片煮至散开变色时,加入酱油、味精、糖。

    起锅,倒入之前防止金针菇、豆芽的大碗中。

    然后锅再烧热,倒入少许油,油热时,洒在肉片上。

    李初小心翼翼的将它端到了桌上,刚一放入,老人和紫衣青年的筷子就伸进了碗中去捞,就好像饥饿了数天的饥民一样,吃相太猛,太疯狂了。

    再看桌上,先前那盘红烧冬瓜,只剩下了一个光秃秃的盘子,就连辣椒末都被吃光了。

    这两人吃相越难看,越疯狂,就越是对李初这两道菜的肯定,虽然李初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息,可看到两人这样,他心里也是充满了满足感。

    这一次,李初没有立即去做菜,而是认真在观察。

    老人虽然也很激动,但是个人修养在,即使吃的急,也保留了一丝风范,倒是这紫衣青年,此前他在那边站着时,看起来到器宇轩昂、风度翩翩,可这一遇到吃的,就瞬间没了形象。

    看两人面部的反应和表情,似乎对辣不是特别的害怕。

    那么,这第三道菜,就可以动手去做了。

    方才那道,是水煮肉片,也是辣系。

    这道菜,堪称辣系的代表,有很多个名字和做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这道菜,最通俗经典的一个名字,叫辣椒炒肉,最正宗的名字,则叫:农家小炒肉。

    不但是名字区别,就是这个做法,也有很大的区别。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这道菜,太辣了!

    也不能直接说辣,而是辣中带着辣椒的甘甜,甘甜之中又带着辣味,然后辣味中又混合着猪肉的肉香。

    正宗的农家小炒肉,先将辣椒和肉切片,然后锅烧热,不放油!

    没错,就是不放油!

    两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一步,农家小炒肉,是不放油,锅烧干,直接下辣椒干炒,放入食盐,中火炒制六到七分钟,将辣椒炒出辣味,炒出植物纤维本身中含带的甘甜,炒出辣椒外皮略有膨胀,带丝虎皮。

    辣椒捞出,然后锅里再放油、下肉,肉先用食盐抓盐搅拌,然后半煎炸半炒,再捞出,加入蒜、姜,这里面还可以选择放一点点郫县豆瓣,也可以选择不放,然后再将肉片、辣椒一起混入,炒制。

    炒制的过程中,倒入一丁点水提嫩降火,然后倒入酱油,就可以完工了。

    这是最正宗的炒法,这种炒法,尤其是干炒辣椒的时候,香味可飘百米。

    但是这道菜,能敢去品尝的人,不多,原因在于,太辣了。

    不喜欢吃辣椒,或者常年很少吃辣椒的人,很难承受这种辣味,可一旦能承受住这个辣味,那么这道菜中的美味精华就全部展现,刺激味蕾,直接升华。

    那个感觉,简直就是一个字,爽!

    而辣椒炒肉,这道菜的出现,是因为正宗的农家小炒肉,太辣了,美味的门槛太高,于是就有人研发了这道阉割版的农家小炒肉,也就是辣椒炒肉。

    在后世,有农家小炒肉的餐馆越来越少了,因为这道菜的特殊性,逐渐的退出了餐馆,只有一些农家里,或者厨子自己,才会炒制,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吃到真正的正宗农家小炒肉。

    而餐馆、酒店,因为要面向客户,尤其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客户,所以都用辣椒炒肉替代了农家小炒肉,因为这样才能满足大部分的口味,也许菜单上印的是农家小炒肉,可实际上端出来的,只能是辣椒炒肉。

    以后世那种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估计用不了多久,正宗的农家小炒肉会渐渐的失传,也许也不会,但是以后想吃到正宗的,除非自己会方法,否则很难了。

    而辣椒炒肉,作为阉割版的农家小炒肉,他的最大特点是,不辣

    没错,就是不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